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小曲好唱口难开是什么调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4 16:38:40浏览:7分类:歌词大全

小曲好唱口难开是什么调

“小曲”又称“俗曲”、“俚曲”和“时调”,是明、清时代一种在各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

明、清时代的民间歌曲主要是流行在农村中的民歌和城市中的“小曲”。它们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继承和发展了历代民间歌曲的现实主义传统,并以真挚地抒发人民的真情实感和现实生活为显著特色,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并形成了这一时代音乐文化的突出特点。

早在元末,在高则诚的《琵琶记》及其他元人的散曲中,就已使用了如《桂枝儿》、《山坡羊》等小曲。小曲最初在各地的村坊市镇中流行,后来进入城市,经过城市中民间职业艺人的努力和创造,在艺术上进一步成熟。大约到了明代“宣德”、“万历”(公元1426—1620年)年间,在北京、汴梁、扬州以及成都、泉州、番禺等地形成了许多小曲中心。在这些中心之间,既有交流,又有其各种不同的创造。

明、清小曲,已不同于封建社会正统文艺和文人士大夫那种贵族气派的词体歌曲,它更多地显示出“市民文艺”的市俗性,反映了新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反抗精神。

明、清两代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的时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和市民阶层也不断扩大,所以反映市民阶层与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作品也大量出现。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孕育新经济因素的时代,原有的诗、词、曲等歌唱形式,已经脱离了人民的生活,显得毫无生气,而小曲的演唱则出现了“不问南北,不问男女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腹”(沈德符《野获编》)情景。因此,丰富多采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歌曲不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而且也引起了文人士大夫们的“骇惊”,自叹不及。

明清时期民歌、小曲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表现了人民群众卓越的创造能力。例如,袁宏道曾说:“吾谓今之诗文不佳矣,其万一佳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枣杆之类......。”冯梦龙说;“世但有假诗人,无假山歌”;李开先则说:(民歌)“如十五国风,出自里巷妇女之口,情词婉曲,自非今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卓珂月甚至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桂枝儿、罗江怨、打枣杆、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于是,他们便努力学习民歌小曲,并开始进行大量收集和编印,企图从中吸取新鲜有益的养料,来挽救当时衰颓的文风。从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明代文人所做的这些工作,实在是一项创举,它代替了以前各时代主要由统治者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收集与整理民歌的工作,文人私家所收集到的明代民歌,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举世罕见。仅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等编印的民歌就有千首之多。明、清的文人在吸收了民歌、小曲的养料之后,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散曲。

小曲的题材十分广泛,现举几种如下:

关于反对封建剥削与揭露昏暗社会的: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素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明·李开先《一笑散》

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受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作天,你塌了吧!老天爷,你不会作天,你塌了吧!

——明《豆棚闲话·边调曲儿》

前一首对统治阶级贪得无厌本质和毒辣的剥削手段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并以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表示了人民的强烈憎恨;而后一首对社会的昏暗不平揭露得则更是一针见血。“你塌了吧!”这是人民愤怒的呼声,是对黑暗社会的诅咒,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咒骂,形象生动,富有鼓动性。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矛盾空前尖锐。这时的民歌中不仅有揭露黑暗社会的作品,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直接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

明、清两代也是民族矛盾最为 图例 44 冯梦龙辑《山歌》部分

尖锐的时代,明末的抗倭战争,明末清初以及整个清代反对满清贵族统治和压迫的斗争,在民歌中都有所反映。残酷的阶级压迫,人民只有起来造反,下面是几首关于农民起义的: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明·计六奇《明季北略》

清顺治年间,山东栖霞县农民起义,当时有一首民歌热情地歌颂了起义军领袖于七。

于七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在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建立清朝初年发生的,歌词中的“锯齿牙”是指栖霞县城东九十里的牙山,孙隆是恶霸,栖霞县的“武举”。“十二月”是以一个固定的曲调,反复用于多段民歌歌词中,用以表达一个特定的内容,它和我国民歌中的“四季”、“五更”同样是我国民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形式。歌曲中用乐器伴奏而成的类似秧歌的曲调,这是民歌中通常用在第三、四句后扩展而成的衬句,以加强其表情作用。

谱例8 《于七抗清十二月》

这首民歌是将“衬句”改为锣鼓,使乐曲加强了活泼热烈的气氛,表现了起义军的英勇豪迈。

在明清的小曲中,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束缚和迫害的歌曲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反映了明清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给青年所造成的痛苦。如:

十八女儿九岁郎,晚上抱郎上牙床,不是公婆双双在,你作儿来我作娘。

《四川山歌》

在明清的民歌中,“情歌”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民歌继承了我国历代民歌的优秀传统,热烈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纯真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对幸福和爱情的追求,充满了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如《山歌·月上》和《山歌·偷》:

约郎约到月上时,冉阝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的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得迟。

结识私情勿要慌,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

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多么大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在明清民歌中还有表现新兴市民阶层意识,反映处于萌芽状态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和封建社会末期尖锐矛盾的歌曲,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渗透到民歌小曲中,这样的创作主要是流行于城市中的小曲。所以在这浩如烟海的民歌小曲中也存有不少不健康的、描写色情的作品,这类作品是统治阶级空虚没落思想感情和腐朽没落生活在民歌小曲中的反映。一般出自农村,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多数是健康的;而出自城市,表现市民阶层的作品,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较多地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可取的。

城市中的小曲,一般是以民歌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艺术歌曲,也被称作“小调”、“时调”、“俗曲”、“杂曲”等。演唱时用三弦、琵琶和檀板等乐器伴奏,民间小曲也因地而异。自明中叶以来就有了像《山坡羊》、《醉太平》、《寄生草》、《罗江怨》等大量单个“只曲”流行于南北各地。到了明末,出现了将一些只曲(牌子)连接起来D 演唱形式,称“牌子曲”;随后又出现了把单个牌子曲拆成头尾两部分,而中间插入其它曲牌子的形式。有人考证说,这可能是借鉴了元代的“转调货郎儿”。

明、清民歌、小曲的曲调,虽然被直接记录下来不多,但它们却被以间接的形式大量保存在或应用于戏曲、说唱和歌舞音乐之中,有的被保留在民间的器乐曲中,有的甚至还被保留在宗教音乐作品之中,因而得到了广泛流传。这些民歌小曲,虽然在长期流传与运用中可能或多或少的均被加以改编和发展,但它们仍然是我国民间音乐曲调来源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王玉珍。“月儿弯弯照高楼”是歌曲《小曲好唱口难开》中的歌词,是由歌手王玉珍演唱,收录于专辑《中国歌剧经典名曲》,是一首中国特色的抒情伤怀歌曲。歌词节选:声声唱不尽人间的苦,先生老总听开怀,月儿弯弯照高楼,高楼本是穷人修,寒冬腊月北风起,富人欢笑穷人愁。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