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小儿蛔虫病怎么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5 03:26:04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小儿蛔虫病怎么治

驱虫导滞

主证:轻者无症状,或绕脐疼痛,时作时止,腹痛时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胃纳差或有异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黄肌瘦,甚则爱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叶、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虫斑,巩膜有灰蓝点,下唇内可出现颗粒样透明小白点,舌尖红,有刺点或舌尖红赤,苔黄腻或花剥,脉弦滑。部分患儿有成虫排出,偶见呕虫或大便镜检有蛔虫卵。

症状: 虫栖肠道。

方药:驱蛔连梅汤。

使君子12 克,榧实10 克,雷丸10 克,青皮5 克,槟榔8 克,花椒3克,乌梅10 克,枳壳8 克,苦楝皮15 克,川连3 克。

方解:川连、乌梅、花椒、苦酸辛并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实、雷丸、苦楝皮杀虫;槟榔、枳壳、青皮导滞以下虫。

加减法:大便坚实者可加大黄、元明粉。

安蛔定痛

主证:此为蛔虫窜入胃或胆,突然右上腹或剑突下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弯腰曲背,或辗转不安。剧痛时捧腹踡卧或哭叫打滚。恶心呕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虫。腹痛阵作阵止,重者可持续腹痛。畏寒发热,如因溼热蕴伏,胆汁外溢可见黄疽。

症状:蛔厥(胆道蛔虫)

方药:乌梅丸。

乌梅10 克,细辛3 克,川椒3 克,川连3 克,黄柏6 克,当归5 克,桂枝3 克,附子5 克,使君子12 克,干姜3 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之意。乌梅、川椒、细辛、川连、黄柏是酸、辛、苦并用,以乌梅为主药。干姜、桂枝、附子温脏去寒,以助川椒、细辛以伏蛔。使气机通达,调整胃肠,故又能止痛止呕。

加减法:痛甚加元胡10 克。积实10 克;便结加大黄6 克。

清热利胆驱蛔法

胆道蛔虫继发感染出现黄疽时,可用清热利胆驱蛔法。以小柴胡汤合驱蛔汤。茵陈12 克,白芍10 克,使君子12 克,柴胡6 克,法夏8 克,黄芩8克,元胡8 克,苦楝皮12 克,银花10 克,槟榔8 克。

其他治法。

(1)剧痛时,可用陈米醋口服,每次20~30m1,隔1 小时1 次,连服3~5 次。

(2)炒使君子肉,使君子去壳及衣,用其肉炒黄,每岁服1 粒,清晨空腹服,连服2 天。

(3)苦楝根二层皮:每公斤体重3~6 克(鲜皮),睡前煎服,或晨间空腹服。

(4)针灸:腹痛剧烈:天枢、中院、足三里、内关、阳陵泉。蛔厥先刺迎香透四白、胆囊穴,后刺内关、足三里、中院、人中。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