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浙江绍兴旅游必去景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12 14:34:45浏览:10分类:旅游攻略

浙江绍兴旅游必去景点

 浙江绍兴地区一直被称作江南水乡,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浙江绍兴旅游必去景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浙江绍兴旅游必去景点

 1、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 鲁迅故里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鉴湖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鉴湖。

 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

 3、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崇山岭岭,茂林修竹(公园内崇山峻岭、峰峦叠翠)。书法圣地,中外驰名(在中国艺术史上传为佳话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名人古墓,流芳百世(景区内发掘的距今2500多年的`江南第一大墓——印山越国王陵,是浙江继余姚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王献之舍宅为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望山,山上有会稽刻石(李斯碑),大诗人陆游的“陆游草堂”遗址。云门寺名扬天下,历代帝皇、名人、诗人及留下赞美诗词文章多不胜数。

 5、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目标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将本区域建设成为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

 6、柯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八公里、杭州东郊十二公里处,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 柯岩风景区

 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有著名“柯岩八景”之称,为越中名胜。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目前已修复并形成了柯岩、鉴湖、鲁镇、香林等四大景区,游览面积四平方公里,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区。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核准,被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7、东湖

 东湖是绍兴的著名胜迹,号称“天下第一盆景” 东湖,原是青石山。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采石场,到隋朝,开采的规模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内,岩中泉水涌出来,河水从外溢进来,由场而成湖,湖内碧波荡漾,这就是今天的东湖。清朝末年会稽人陶睿宣宣见到此地风景奇秀,便筑了湖堤,将湖水与河一分为二。堤外是贯通浙江东部的浙东运河;堤内便是东湖了。

 8、五泄风景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两片三个景观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杭金公路作为一条纽带联系三个景区。北部五泄景区主要在火山碎屑岩基础上发育而成,拥有五级飞瀑、唐代古刹——佛教曹洞祖庭五泄禅寺等,景区内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南部斗岩景区、汤江岩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以奇峰险岩、怪石幽洞、斗岩狮峰等16个景点组成;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

 9、曹娥景区

 一、舜耕公园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二、曹娥庙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10、“英台故里”—祝家庄

 “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浙江绍兴小吃美食推荐

 1、油炸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为绍兴的一大特色风味,源远流长,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

 制作工艺:经选料、配卤、浸泡、发酵、晾干、油炸精细制作而成,色泽黄亮,外脆里松,香气浓郁。

 推荐店铺:王老汉臭豆腐、三味臭豆腐

 2、头肚醋鱼

 头肚粗鱼菜色泽红亮,头肚肉质活络、汤汁浓滑、味鲜而略带酸甜。

 制作工艺:肚醋鱼选用鱼头和肚裆为主料,配以甜面酱,米醋烹制,颇受顾客青睐。同行争相仿制,代代相传,成为家喻户晓的绍兴风味菜。

 推荐店铺:绍兴百年老店“兰香馆”。

 3、梅干菜焖肉

 梅干菜焖肉,据传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绍兴最有代表性,最富文化内涵的菜肴,也是广受游客钟情的特色菜。其菜品肉色枣红,油润不腻;干菜咸鲜甘美,颇有绍兴田园风味。

 制作工艺:干菜是绍兴传统土特产之一,城乡居民十有九自制干菜。干菜馨香鲜嫩,久储不坏。与猪肉同烧“干菜焖肉”,以芳香入味取胜。

 推荐店铺:绍兴饭店、绍兴咸亨酒店餐厅

 4、奶油小攀

 在绍兴,谁都知道有一种舶来的老绍兴小吃,名叫“小攀”,它是一种类似蛋挞的绍兴特色小吃。奶油小攀营养丰富、酥松可口、甜而不腻,是一种难得的特色休闲小吃。

 制作工艺:先用旺火烘烤放有面粉和蛋黄的小攀模,结成碗形后拿出,然后放入稀面粉和蛋白搅拌成的馅,加入少许白糖、油等做成。

 推荐店铺:唐师傅食品馆、高老太奶油小攀、周家食品

 5、清汤鱼圆

 “清汤鱼圆”以汤清、味鲜、滑嫩、洁白著称,收到很多游客的喜爱

 制作工艺:以肉质细嫩、粘性强、吸水量大,弹性足的花白鲢为料。制作时要求“刮”肉细腻,“排”斩透彻,“榻”柔中有刚,“梳”茸充分糅合,“挤”圆不带尾巴。而鱼茸和盐水的比例搭配得当,是此菜成功的关键。

 推荐店铺:鲁迅故里酒店、聚乐园菜馆

 6、糟鸡

 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咸鲜适口、糟香醇厚、富有回味的特点,并以咸鲜入味、糟香入味而著称。

 制作工艺:此菜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越鸡在绍兴被视为滋补菜肴,人们将鸡用盐擦后,外面用纱布包住,再用酒糟腌渍几天,这样既不使鸡变质,又增添鸡的酒香气味。

 推荐店铺:阿丘十碗头、绍兴咸亨酒店餐厅

 7、绍兴香糕

 绍兴香糕是清朝皇宫的八大贡品之一,早有“进京香糕”之美誉。

 制作工艺:用精白粳米磨成米粉,配上适量的中药丁香、砂仁、白芷、豆蔻、大茴和研成粉未的食用香料,再拌以纯白沙糖,和粉成型后,放到白炭火上烘焙而成。

 推荐店铺:孟大茂香糕店

柯岩

柯岩风景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西12公里处,总面积为6.87平方公里,是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始于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及清,已形成八景,为越中胜景,经现代别具匠心的营造,形成石佛景区、镜水湾景区、越中名士苑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园林、宗教及娱乐休闲项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石佛景区。步入具有唐代风格的景区正门,迎面一座古朴石亭,亭中古碑上刻“柯岩绝胜”字,猛然间,探幽揽胜之趣油然而生,站在照壁前,可望见历代誉为“石魂”、“绝胜”、“天下第一石”的云骨,高31米,底围4米,最薄处不足1米,其形上半下削,宛如一柱青烟。岩顶有清光绪初年镌刻“云 骨”二字,字体刚劲,神形兼备。顶端古柏苍翠、老枝横斜,叹为观止。云 骨而立的是弥勒大佛,大佛盘造像。佛高20.8米,佛相宽颊广额,法相敦厚慈祥,仪态文静端庄,此大佛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最奇特的是大佛两耳相通,可容一人自如来往,为世所罕见。大佛对面是一朵全国最大的石莲花,半径9.9米,由99 块巨石拼接而成,象征着“九九归一”,右侧回音壁上刻佛教大经——金刚经,此经共五千七百余字,诵吟金刚经,可令人开智益慧。

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

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既可当草帽,又可当笠帽,一年四季均可戴用,因而它成为有绍兴地方特色的一件生活用品,也成为绍兴人的一个显明标志。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过去,你如头戴毡帽外出至杭州、上海等地,人们就会说此客自绍兴来。它一直来被当作绍兴人的标志,旧时绍兴的制帽业,主要是制乌毡帽的“毡帽作坊”,而每家“毡帽作坊”都挂有一幅张牙舞爪的老虎画像,奉之为“祖师爷”。乌毡帽的商标也用老虎图案。 为什么毡帽作坊称老虎为祖师爷呢?相传古时有个猎人,因追踪一只破打伤的老虎,直捣虎穴。他在虎穴里发现老虎睡的是一块软绵绵、其形如饼的毡子。很觉奇怪,原来,它是老虎平时拖吃其他野兽以后,将兽毛垫在睡窝里,经老虎身躯的压辗,天长日久,便压成了毡子。于是猎人把这块毡子带回家,洗净晒干,略作加工后,当作帽子戴,不但冬暖夏凉,而且风吹不动,雨淋不湿,戴着很是舒服。有心者从中得到启发,就以羊毛为原料制作毡子,再以这种毡子做成“乌毡帽”,居然得到绍兴本地农民、渔民、山民们的喜爱,一时成为时尚,于是,毡帽作坊如雨后春笋,成为绍兴的一业。 现在这种毡帽作坊已不多见,但年老的农民、渔民、山民们还是很喜爱戴之。

3、乌篷船——这种木船船体矫小,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并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船由此而得名。 乌篷船是水乡独特的、灵巧的、水上交通工具,一般可容纳四至六位乘客。它的动力是靠船老大(船夫)用脚躅桨,船的航向是用划桨,或夹在腋下当舵使用,来控制的。船行进时,船老大脚手并用,船体就轻盈地漂浮在湖面上了。绍兴除小乌篷船外,还有一种大乌篷船(此类船数量极少),这种船的船身雕刻着各式花纹、图案,船头上雕刻着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古书上说的一种鸟)。鹢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工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祟,行船可报平安。这种大乌篷船,船身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船舱宽可以放桌椅,供人打牌、饮宴、看戏等,船尾有两支橹(也有四到八支的俗称四沓头、八沓头),航速较快,专供少数官宦、富户人家游览、扫墓、迎亲、看戏时用的。 碧波荡漾、景色秀丽的鉴猢水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叶叶乌篷扁舟,如一条条乌鱼在冉冉游动。而驾船的船家,坐在船尾,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桨,劈水稳操方向,两脚一弯一伸地蹬着“踏桨”。同时,在极窄的船舷上,放着一碟回香豆之类的下酒菜,右手握一把小酒壶,呷一口加饭酒,嚼一粒筒香豆,悠然自得,踏水行进。这就是遐尔闻名的绍兴脚划船。 外地游客,一提脚划船,就会毫不犹豫他说出“乌篷船”来。由于脚划船在全国来说比较罕见,又因为脚划船通常是乌篷的,所以两者会合而为一。其实,绍兴习俗,凡用乌篷的大船、小船,埠船,载货船、搭客船,脚划船、手摇船,统统叫做乌篷船。而用白篷的夜航船、檀船、小梭飞等,则称为白篷船。 绍兴江河错落、湖泊棋布,被称做水乡泽国,素有“东方威尼斯”之誉,绍兴人出门就遇河,抬脚得用船。所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船,种类很多,规格不一,乌篷船、白篷船,仅以船篷作区别而称罢了。 绍兴的船,除简易的农用船外,大多船头上雕刻出“螭首”,据考这种形同龙头的神物,是龙的九子之一,善治风浪,能使兴风作浪的水族望而生畏。 绍兴的船篷,习惯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一扇篷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著,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铅丝扎住。篷的大小以船的大小为准;篷的多少则以船的长度为准,五扇、七扇、九扇,十一扇不等。其中固定的叫定蓬,活动的是便于乘客上下,欣赏沿途风景。船蓬多用桐油,猪血,黑粉煎熬成”黑油”,涂于篷的外部,能防止雨水渗漏,这就是乌篷,用这种篷的就是乌篷船,包括脚划船、埠船、戏班船等,如果光用熟桐油涂于篷上,其色呈“竹蔑黄”,与黑色的乌篷相对照,就是白篷船了,如夜航船、檀船、夜埠船等多为白篷。据考证,白篷船多系夜间航行,在黑漆的水面上,便于识别,有利安全行驶。如檀船,多半夜晚航行在海湾天黑风高之时,满载几十吨货物,乘潮御风,只能用白篷才易被对面来船识见。夜航船、夜埠船用白篷的道理也在此。 绍兴的埠船,旧时乃主要交通工具,以便民为目的。所以,不仅沿途经过的“客埠”理所当然地停靠、搭客,就是荒畈、野地、桥头、岸边,随时有客招呼,也随时停下搭客。因此,一般航行较慢,加上船舱不大,坐的客人又同在左右两条长板凳上,所以是谈天说地的好场合。如果碰上一二个走南闯北的健谈者,则更会满船笑语。有的船头脑(船家),如鲁迅《风波》中的七斤,还会边摇船边讲听来的城乡趣闻。什么某村某店王嫁囡,嫁妆发了二十四大船,什么某村某家阿公“扒灰”,儿子与媳妇打离婚等等。夜航船是夜间航行的远距离运输船,因客货两运,客人晚上要睡觉,所以总是六舱的白篷大船。船舱里铺有全套船板,男客睡前、中舱,女客睡后舱,全是统铺。船家出租被褥、席子。夜航船一般在桅杆上悬有船灯一盏,灯上书有“西兴——绍兴夜航”等一类字样。船工除摇橹、打篙的外,凡有纤路的地方都充任纤夫背纤,绍兴夜航船最盛时有东西十几条航线,西线如绍兴至萧山、西兴、闻家堰,坎山、塘头(瓜沥)、临浦、义桥,东线到百官、曹娥、东关、汤浦、哨金等地,都是傍晚下船,天亮到达目的地。因夜航船容量大,时间长,又在晚间,客人们谈天说地更会有充足的条件。社会上的种种奇闻逸事,官场甚至宫廷秘事,神怪荒诞传说都能在夜航船中交流,明代张岱的〈夜航船〉,就源于此而定其书名

历史绍兴加饭酒古称“山阴甜酒”、“越酒”,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即开始酿酒,南北朝时已很有名气。梁元帝萧绎(公元508年-554年)写的《金楼子》 一书中记载,他小时读书,“有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李白几次到绍兴饮酒作诗。他在追忆好 友贺知章的一诗里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酒, 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宋代以来,江南黄酒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尤其是南宋政权建都于杭州,绍兴与杭州相距相近,绍兴酒有较在的发展,当时的绍酒名酒中,首推"蓬莱春"为珍品。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对家乡黄酒的赞美之情。清代是绍兴酒的全盛时期。酿酒规模在全国堪称第一。绍酒行销全国,甚至还出口到国外。绍酒几乎成了黄酒的代名词。目前,绍兴黄酒在出口酒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国。绍兴酒酿酒总公司所生产的品种很多,现代国家标准中的黄酒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绍兴酒的品种及质量指标为依据制定的。其中绍兴加饭酒在历届名酒评选中都榜上有名。

加饭酒:顾名思义,是在酿酒过程中,增加酿酒用米饭的数量,相对来说,用水量较少。加饭酒是一种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质醇厚。气郁芳香。此外,还有元红酒、善酿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质,远销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典故:民间流传着“箪醪劳师”的故事: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战败,越王勾践酿造了许多佳酒献给吴国 君臣。吴国伍子胥的军队驻扎在杭州湾的北岸,得酒狂饮,喝剩的空酒瓶堆积如山。越王勾践牢 记奇耻大辱,经过十年经营,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决心兴师伐吴。出征前,百姓们前来送行, 纷纷进献美酒犒师劳军。勾践为了能与三军同饮,即将酒投江,众军民都俯身河畔,迎流而饮。 将士们勇气倍增,个个奋勇杀敌,终于大破吴军。越王投酒之河,就是现在绍兴的“醪河”,又 称“劳师泽”。

特点:色泽橙黄清澈,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鲜甜醇厚,具有越陈越香,久藏不坏的特点。酒液深黄带红, 透明晶莹,有十分突出的芳香。糖分高于元红酒,味醇厚,微带鲜甜,具有色、香、味俱佳之 独特风味。酒度为18度左右,总酸在0.45%以下,糖分在2%,属半干酒类。

工艺:绍兴加饭酒是选用优质糯米、曲和鉴湖水为原料,采取独特的工艺,用摊饭法精制而成。酒质醇厚,风味优美,是“绍兴老酒”中佳品。

生产企业:中国浙江绍兴酿酒总厂。

获奖项: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1925年西湖博览会和1936年浙赣特产 展览会上绍兴加饭酒都分别荣获金牌和奖状。1952年、1963年、1979年和1985年第一 、二、 三、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1985年3月20日,经法国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 评审,绍兴加饭酒达到国际高质标准,又荣获金质奖牌。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