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保护乳腺 就在当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5 10:13:32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保护乳腺 就在当下

身边有很多女性朋友告诉我,快来例假了乳房胀痛,有的检查出来是小叶增生,有的是乳腺结节,有的是纤维瘤,导管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还有一个朋友一年前检查出来是乳腺癌中期,没有及时治疗,前一阵子居然转移到骨髓了,让我非常震惊。

从大数据来讲,我国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增病例约21万,发病率最高年龄为42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平均年龄比西方国家提早了10年!乳腺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的疾病,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这样的事实,让我觉得,好好地探寻解决之道,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学习兴趣,而是变成了一种责任,如果能自利利他,便是最大的收获。

所有的问题都有根源所在,要解决乳腺问题,我们要好好地追根溯源,中医学里,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急症治标,缓症养本,标本兼治才是上上策。

首先,请所有的女生内观自己,内观心理,情绪,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焦虑,婚姻,亲子,欲望,等等。百病之源来于心,你的所思所想,所吃所喝,所行所居,所有的一切成就了现在的你,你的成功,你的失败,你的幸福,你的悲哀,你的健康,你的疾病。所以,内观,是追根溯源的第一步。找到内心的症结,打开它,放下它,忘掉它,打破恶性循环。

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讲,乳腺问题的症结来自于什么方面呢?

① 肝气郁结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气郁结,会导致精神抑郁、情绪波动大、精神紧张,容易引起“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郁时间久了,乳腺部位的经络堵塞、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疼痛、结节和增生等乳腺病变。

艾灸配穴:期门、大敦、行间

② 肾虚血弱

肾为人体阳气的藏纳之所,肾阳起到温煦全身的作用。有的人经常感觉疲乏、脸色黄、黑眼圈、眼袋、腰酸无力,手脚发凉表现出肾虚血弱。久而久之,乳房部位得不到肾阳温煦和充足的血液濡养,就容易出现增生、结节。

艾灸配穴:膈俞、关元、肾俞、血海

③ 宫寒血瘀 ?

很多女性爱穿露脐装、超短裤,夏天空调风扇直对着吹,喜欢吃冷饮、雪糕,甚至冬天也是如此,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宫寒。寒凝则气滞,气滞则血瘀,其结果是堵塞经络、血脉,造成月经血块、乳腺增生结节。

艾灸配穴:关元、归来、八髎、三阴交

④ 脾虚痰湿

脾主运化水谷、喜燥怕湿,易虚。喜欢吃重口味的,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嗜食烧烤、啤酒,贪食海鲜螃蟹,都会加重脾胃负担,造成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结果是不能化解人体湿气。湿气久郁又成痰,痰湿夹杂,阻塞乳腺部位的经络,从而形成结节、增生病变。

艾灸配穴:中脘、丰隆、承山、解溪

艾灸的时候,以上的配穴需要加上乳腺的相关穴位,下面就来详解乳腺的穴位。

膻中穴是治疗乳腺增生的要穴,如果女性朋友心胸部的气机不通畅,就容易引起胸乳的病症。膻中是气会,又离得近,可就近治疗,所以像产后乳少、乳腺增生、乳腺炎等问题,膻中也管。

大家都来摸一下膻中,有的人这个地方痛不可触,有的人非常酸胀,就要多多按揉,或者艾灸,不要怕疼,越是疼痛酸胀越要按揉,等到不疼的时候,就说明这里不郁结了。

有一个人患有乳腺增生,平时常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她说自己的胸骨正中处有巴掌大小的一块地方像压了一个重物一样,只有经常长出一口气才能减轻,有时晚上睡眠时还会憋醒,但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时却没有阳性发现,为此很是郁闷。这其实是心脏病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由于没有发展到器质性病变的程度,临床检查未必能发现问题。她所指的巴掌大小地方的正中正是膻中穴,痛不可触。后来她每天轻轻按揉,一开始按的时候特别痛,但一直忍着,一天按好多次,结果慢慢就不疼了,现在怎么碰都没问题了,胸口也不压了,晚上也不醒了,原来的症状都减轻了,关键是现在不像以前那么烦了,心情也好多了。再过了几个月,她的乳腺增生竟然消失了,应该也跟按摩膻中穴有关。

《黄帝内经》说:“膻中者,臣史之官,喜乐出焉”,意思就是喜悦的心情从膻中这块迸发出来的。有的人心里不舒服就爱捂着胸口,这时候用中指点按一下膻中穴,心里就会舒服很多,没事的时候多按揉,慢慢人会变得坚强乐观。所以膻中穴是一个调节情志的要穴。

如果你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心里难受,就揉这里,把心里的愁闷,委屈哭出来,哭了之后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一哭解千愁,因为毒素顺着眼泪排出来了,心中的郁结之气也散了很多。有的人艾灸,明明没有不开心,但是灸着灸着就哭了,也是非常好地给郁结之气一个出口。

四个穴位皆属足阳明胃经,循经经过乳房正中。

屋翳穴,位于胸部,在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屋乃深室,翳即隐蔽,穴在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隐蔽。屋翳有降逆平喘,消痈止痛,理气安神,活络通乳的作用。

膺窗穴,位于胸部,在第三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膺即胸膺,窗即窗户,可疏泄胸中郁气,凡胸中积闷之症,均能治之。膺窗有止咳宁嗽,消肿清热,宽胸理气,消痈止痛的作用。

乳中穴,在乳头正中。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方便实用。乳中有调气醒神的作用。朱丹溪曰:“乳房,阳明经气所经;乳头,厥阴肝气所经”,所以乳中穴亦能治目病。

乳根穴,位于胸部,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乳根穴有通乳化瘀,宣肺利气,降逆定喘,消痈催乳的作用。乳根穴位于胸部足阳明经上,阳明经乃多气多血之经,有理气活血,痛经下乳的功效,是治疗乳房疾患及心前区疼痛的主穴。

天即天空,池即池塘,此穴在乳房,乳房之泌乳,有如水自天池而出,故名天池。天池穴位于胸部,在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天池穴具有理气宽胸,清热散结的作用。

有的人有副乳,有的人腋下有肿块,这些都和乳腺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艾灸天池穴,热达乳房深部,且有热线传到腋下,对疏通腋下肿块有帮助。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天宗穴与乳房相对,所以可以治疗乳痈,气喘。很多人这个穴位按上去很酸,有的是乳腺问题,有的是肩颈问题,这个穴位还是

治疗肩颈及肩胛部疾病的要穴。

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肩井穴前直乳中,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足少阳胆经“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所以肩井穴可以治疗乳痈、乳癖、乳汁少。胆经循行的位置正好从乳房旁边转一圈,所以如星如果乳房胀痛,乳腺增生,肩井穴应该是比较痛的。按揉或者艾灸此穴,到不疼痛,这些问题也就没有了。

这里,另外加一点其他的内容。“井”字四通八达,肩井穴也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经活络之要穴,这里好几条经循行经过,本属于胆经,而后背的三焦经也通过这里,胃经从这里穿梭,大肠经也从这里通过,所以其他经有了问题,按揉或者艾灸肩井穴也管用。

肩井穴是治疗痛症的要穴,牙疼、头痛,尤其是胆经的偏头痛,都能治。

肩井穴还是防治淋巴结核的要穴,淋巴结核是由于肝中郁结之气顺着胆经宣泄不出去堵塞在里(胆经通肝,肝胆相照)面而形成鞥的。记得老师曾讲过,一些病是异病同治,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就像是一根藤上三个瓜,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所以当你抓住源头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病症会解决,其它相关的病症也能解决。

阿是穴就是痛点,哪里不通灸哪里,so easy。

此外,介绍两个常用穴。

太即大,冲即要冲,本穴为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侧,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太冲穴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理下焦,双向调节肝脏和肝经的虚实。太冲穴是人体的排毒大穴,所以会艾灸的人,太冲穴灸的都很勤。下回详细讲太冲哈。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与跟腱的间隙中。此穴为肾经原穴,原穴能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滋阴益肾,壮阳强腰。不仅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这个穴位也是艾灸的常用穴。

其实要讲穴位,我还可以讲很多,但是,我总是觉得,穴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去做。很多人问了很多,但是不做,等于白问。有的人边做边问,效果倒出来了。

这些穴位,按揉也很好,有条件艾灸更好,希望女性能够多多关爱自己,保养自己,对我们而言,乳房才是最贵的房子!

看下面解释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 (1) 旁约太阳之脉 (2)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3) ,却循颐 (4) 后下廉,出大迎 (5) ,循颊车 (6) ,上耳前,过客主人 (7) ,循发际,至额颅 (8)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9)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10)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 (11) 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12)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13) ,抵伏兔 (14) ,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15) ,入中指内间 (16)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 ,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16)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 (1) 而处;甚则欲上 (2) 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 (3) 腹胀,是为骭厥 (4) 。

是主血所后病者 (5) :狂,疟,温*,汗出,鼽衄,口歪,唇胗 (7) ,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 (1) 。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 (2) 。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 (1) ,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 (2) ,还系目系 (3) ,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 (1) ,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 (2) ,阳明为目下纲 (3) 。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 (4) ,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 (5) ,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 (6) ,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颓”。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