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列子集释》附录三辨伪文字辑略(5)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5 17:41:57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列子集释》附录三辨伪文字辑略(5)

十八、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节录〔附〕日本武义内雄列子冤词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节录)天马山房丛著

(上略)余籀读所得,知其书必出伪造。兹举证二十事如左:

一事,考庄子让王篇,列子与郑子阳同时,陆德明释文云:?子阳郑相。?然吕氏春秋首时篇观世篇高诱注云:?子阳,郑相也。一曰,郑君。?诱知郑君者,因韩非子说疑篇云:?郑子阳身杀国分为三?也。但史无郑君名子阳者,日本人津田凤卿之韩非子解诂谓?子阳似郑君遇弑不諡者。?考史记郑世家注徐广曰:?一本云立幽公弟乙阳为君,是为康公。?然则子阳岂即郑康公耶?其年与缪公相承。刘向言列子为缪公时人,岂指其始居郑时耶?然让王篇蘇轼以为伪作,盖所记列子子阳事,本之吕氏春秋。按子阳当作子驷,因驷子阳而误。考庄子德充苻篇,子产师伯昏旡人,田子方篇云,?列子为伯昏旡人射,?又吕氏春秋下贤篇云:?子产见壶丘子林?,庄子应帝王篇言列子见壶子,司马彪云:?壶子,名林,郑人。?是列子又与子产同师。庄子达生篇、吕氏春秋审己篇并言列子问於关尹子,关尹子与老子同时,则列子并子产时可信,子驷正与子产同时。博闻如向,岂不省此?然则叙录亦出依托也。

二事,尸子广泽篇、吕氏春秋不二篇并云?列子贵虚?,庄子应帝王篇云:?列子三年不出,一以是终,无为名尸,亦虚而已。?而向序云:?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於力命篇一推分命,杨子篇唯贵放逸,二义相乖,不似一家之书。?则不与三子之言相应,而别录曷为入於道家?汉初百家未尽出,太史公未见列子书,不为传,何伤?顾云?孝景时其书颇行?,则汉初人引列子书者又何寡也?太史公安得以寓言与庄子相类,而不称?斯则缘其剿袭庄生,用为弥缝者也。

三事,张湛云:?八篇出其外家王氏?,晋世玄言极畅之时,列子求之不难,何以既失复得,不离王氏?

四事,天瑞篇?有太易有太始有太素?一章,湛曰:?全是周易乾凿度。?乾凿度出於战国之际,列子何缘得知?作伪纂入耳。

五事,周穆王篇有驾八骏见西王母事,与穆天子传合。穆传出晋太康中,列子又何缘得知?或云史记略有所载,然未若此之诡诞也。盖汲家书初出,虽杜预信而记之,作伪者?异矜新,欲以此欺蒙後世,不寤其败事也。

六事,周穆王篇言梦,与周官占梦合。周官汉世方显,则其勦窃明矣。

七事,周穆王篇记儒生治华子之疾,儒生之名,汉世所通行,先秦未之闻也。

八事,仲尼篇言西方之人有圣者,乃作伪者缘晋言名理,剽取浮屠。作伪者囿於习尚,遂有斯失。

九事,汤问篇与山海经同者颇多,山海经乃晚出之书,则亦艳异矜新,取掇可知。

十事,汤问篇言方壶、瀛州、蓬莱,殷敬顺释文引史记云:?此三神山在渤海中。?此事出於秦代,引以为注,足徵前无所徵。

十一事,汤问篇云:?渤海之东,不知其亿万里,有大壑,实为无底之谷。?案山海经云:?东海之外有大壑,?郭璞注云:诗含神雾曰:?东注无底之谷?,谓此壑也。此乃显窃山海经、注两文而成。不然,郭何为不引此而反援诗纬?

十二事,力命篇言颜渊寿十八,与史记等不一致。其说见於淮南精神训高注及後汉书郎顗传。此由作伪者耳目所近,喜其说新,忘其啎实也。

十三事,汤问篇记皇子以火浣布为妄,魏文帝著论不信有火浣布,疑为作伪者所本。

十四事,汤问篇记伯牙与锺子期事,汪中证锺子期即史记魏世家之中旗、秦策之中期、韩非子难势篇之锺期,则楚怀王顷襄王时人,列子何缘得知?由作伪者既诬列子为六国时人,故一切六国时事,辄附之而不疑耳。

十五事,黄帝篇列九渊,庄子应帝王篇唯举其三,他无所用,伪作者从尔雅补足,并举九渊,失其文旨。

十六事,力命篇记邓析被诛於子产,与左传被杀於驷歂不合,夫列子郑人,事又相及,何故歧误如此?盖作伪者用吕氏春秋离谓篇邓析难子产事影撰此文,故不寤与左氏牴牾也。

十七事,汤问篇载孔子见小儿辩日事,桓谭新论所载略同。谭云,?小时闻闾巷言?,不云出列子。博物志五亦记此事,末云亦出列子。则华所据为新论,疑?亦出列子?四字为读者注语。不然,华当据列子先见之书也。此为窃新论影撰。对校谭记,塙然无疑。

春秋战国时期变革事件

中国历代宰相

春秋战国

齐国

管仲 隰朋 鲍叔牙 竖刁 开方 陈完 国书 阚止 崔杼 庆封 晏婴 田乞 田常 邹忌 孟尝君 苏秦 淖齿 韩珉 田单 后胜

鲁国

季文子 季武子 季桓子 季康子 季孙夙 臧孙辰

晋国

先轸 荀林父 赵盾 赵武 赵鞅 赵襄子 士会 范宣子 范吉射 郤缺 郤克 栾书 韩厥 韩起 魏舒

卫国

孔达

宋国

华督 华元 华亥 华阅 华合比 华费遂 向戌

郑国

祭足 子孔 子展 子驷 子皮 子产 游吉 驷歂

吴国

伍子胥(官职为相国) 伯嚭

越国

范蠡 文种

楚国

子文 子玉 子上 子孔 子越 孙叔敖 子重 子囊 子庚 子木 蔿子冯 公子圉 囊瓦 吴起 景鲤 子兰 昭鱼 昭献 春申君 李园

赵国

成午 李兑 肥义 平原君 蔺相如 廉颇 田单 虞卿 皮相国 公仲连

韩国

韩傀 公仲朋 申不害 韩侈 韩伯婴 昭献 韩辰

魏国

李悝 任章 范座 孔斌 田蠕 翟强 惠施 公孙衍 张仪

燕国

子之 公孙操

秦国

百里奚 蹇叔 屈盖 商鞅 张仪 甘茂 甘罗 樗里疾 魏冉 芈戎 孟尝君 楼缓 寿烛 范雎 蔡泽 吕不韦 昌平君

秦朝

王绾 李斯 冯去疾 赵高

西汉

高帝朝

1人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惠帝朝

3人 曹参 陈平 王陵

高后朝

1人 审食其

文帝朝

5人 周勃 陈平 灌婴 张苍 申屠嘉

景帝朝

4人 陶青 周亚夫 卫绾 刘舍

武帝朝

13人 卫绾 窦婴 许昌 田鼢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庄青翟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牦 田千秋

昭帝朝

霍光(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4人 田千秋 王&211; 杨敞 蔡义

宣帝朝

霍禹、霍山(霍光死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前66年被杀 )

5人 韦贤 魏相 丙吉 黄霸 于定国

元帝朝

史高、萧望之(以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2人 韦玄成 匡衡

成帝朝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王商 张禹 薛宣 翟方进 孔光

哀帝朝

师丹、傅喜、丁明、傅赏、韦赏、董贤: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朱博 平当 王嘉 孔光 马宫

平帝朝

王莽:总理朝政 平晏

新朝王莽

王寻 张邯

更始刘玄

刘演 刘赐 李松

东汉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李&211;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李&211;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宋由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施延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

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

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

曹操 曹丕

三国

蜀汉

昭烈帝朝

诸葛亮

后主朝

诸葛亮 蒋琬 费祎 董允 吕乂 姜维 陈袛 董厥 樊建 诸葛瞻

孙吴

大帝朝

孙邵 顾雍 陆逊 步骘 阚泽 朱据

废帝朝

诸葛恪 孙峻 孙綝

景帝朝

孙綝 濮阳兴

末帝朝

濮阳兴 陆凯 万彧 张悌

曹魏

文帝朝

夏侯敦 贾诩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仁 曹休 曹真

明帝朝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休 陈群 董昭 卫臻 陈矫 韩暨 崔林 曹宇 曹爽 司马懿

齐王朝

孙资 刘放 卫臻 曹爽 司马懿 满宠 蒋济 赵俨 高柔 王凌 孙礼 司马孚 司马师 郑冲

高贵乡公朝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高柔 郑冲 卢毓 诸葛诞 王昶

元帝朝

司马昭 王昶 王观 王祥 钟会 邓艾 何曾 荀顗 司马望 司马炎

西晋

武帝朝

贾充 王沈 裴秀 荀勖 武陔 羊祜 李熹 司马伷 司马圭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王业 李胤 卢钦 山涛 刘毅 王浑 胡奋 朱整 卫瓘 魏舒 杨骏 杨珧

惠帝朝

杨骏 杨珧 华廙 王浑 荀恺 何劭 卫瓘 张华 裴頠 王戎 王衍 崔随 乐广 羊玄之 荀藩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司马彤 司马繇 司马越 司马伦 司马颖 王湛 高光

怀帝朝

司马越 王衍 高光 荀藩 和郁 郑球 傅袛 山简 刘暾 曹馥

愍帝朝

索綝 司马保 司马睿

东晋

元帝朝

王导 王敦 刁协 司马羕 周顗 荀菘 王邃 纪瞻 荀组

明帝朝

王导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戴邈

成帝朝

王导 苏峻 祖约 庾亮 庾冰 何充 孔愉 王舒 王彬 褚翜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康帝朝

庾冰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穆帝朝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顾众 谢尚 周闵 江斑 司马昱 王彪之

哀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废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简文帝朝

桓温 王彪之

孝武帝朝

桓温 王彪之 谢安 谢石 谢玄 谢琰 王劭 王蕴 王珣 陆纳 司马恬 司马道子

安帝朝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桓玄 王国宝 王珣 王雅 王谧 何澄 孔安国 孔靖 孟昶 桓谦 桓胤 谢琨 谢裕 刘柳 刘耽 袁湛 刘道怜 王弘 司马德文 刘穆之 徐羡之 刘裕

恭帝朝

徐羡之 刘裕

南朝

刘宋

武帝朝

徐羡之 傅亮

少帝朝

徐羡之 傅亮 谢晦

文帝朝

徐羡之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孝武帝朝

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萧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恢

前废帝朝

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颜师伯

明帝朝

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后废帝朝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萧道成

顺帝朝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萧道成

南齐

高帝朝

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武帝朝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萧子良

郁林王朝

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萧锵 萧铄

海陵王朝

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明帝朝

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

东昏侯朝

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萧懿

和帝朝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衍

南梁

武帝朝

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萧秀 萧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萧宏 萧樽 萧伟 萧伦 萧渊藻 侯景

简文帝朝

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侯景

元帝朝

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敬帝朝

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陈霸先

南陈

武帝朝

王通 沈众

文帝朝

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废帝朝

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沈钦

宣帝朝

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孔奂

后主朝

陈伯恭 陈伯智 陈叔卿 袁宪 徐陵 谢伷 蔡征 姚察 江总

十六国

前秦

王猛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朝

长孙嵩 拓跋仪 拓跋遵 崔逞 崔宏 拓跋嗣

明元帝朝

长孙嵩 拓跋屈 崔宏 崔浩 奚斤 拓跋焘 车路头 王洛儿 卢鲁元

太武帝朝

长孙嵩 崔浩 刘洁 罗洁 鲁元 安原 古弼 屈垣 屈道赐 兰延 韩茂 长孙渴侯

文成帝朝

长孙渴侯 刘泥 元乐寿 尉眷 和其奴 韩茂 闾毗 常英 目辰 古弼 兰延 闾昆 于洛拔

献文帝朝

乙浑 和其奴 目辰 叔孙邻 拓跋丕 白曜

孝文帝朝

目辰 拓跋丕 陈建 穆亮 陆睿 李冲 陆俊 赵黑 张佑 元忠 王袭 元羽 元赞 元澄 尉元 楼毅 穆太 元详 元嘉

宣武帝朝

王肃 元澄 元详 元嘉 源怀 穆亮 高肇 郭祚 元雍 元怿 元英 元珍

孝明帝朝

元雍 郭祚 元晖 于忠 李平 李崇 元澄 元晖 元钦 元纂 元修义 元彧 元乂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萧宝寅 长孙稚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陆丽

孝庄帝朝

尔朱荣 元彧 元谌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元诲 元顼 穆绍 于晖 樊子鹄 魏兰根 源子恭 郑先护

长广王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亶 元罗 长孙稚 元宝炬

节闵帝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罗 长孙稚 魏兰根 元谌 孙腾 元宝炬

安定王朝

高欢 孙腾 侯景 高盛 魏兰根

孝武帝朝

高欢 孙腾 元罗 高隆之 长孙稚 辛雄 任祥 元宝炬 樊子鹄 魏兰根 贾显度 宇文泰

东魏

高欢 高澄 高洋 高隆之 高岳 司马子如 封祖裔 封隆之 慕容绍宗 元坦 元弼 元旭 元斌 元嶷 元悰 元暹 元韶 孙腾 侯景 薛琡 元晖业

北齐

文宣帝朝

杨愔 高隆之 元韶 段韶 薛琡 崔暹 高归彦 贺拔仁 高淹 高演 高涣 高湛

废帝朝

杨愔 高睿 高归彦 高德正 燕子献 崔昂 刘洪徽 高浟 高演 高湛 高湜 高孝琬

孝昭帝朝

高浟 高湛 高湜 高归彦 高睿 刘洪徽

武成帝朝

高浟 高湝 高润 高归彦 高睿 段韶 高孝琬 高长恭 刘洪徽 尉粲 魏收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后主朝

高睿 段韶 高孝珩 高长恭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高俨 尉瑾 元文遥 徐之才 高仁坚 许季良 高绍义 胡长仁 贺拔仁 魏收 冯子琮 皮景和 高贞 许敦 段孝言 娄定远 和士开 唐邕 祖珽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高劢 高宝德 阳休之

安德王朝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唐邕 段孝言 阳休之 韩晋明 鲜于世荣

幼主朝

高阿那肱 高元海 阳休之 鲜于世荣

西魏

文帝朝

宇文泰 斛斯椿 万俟洛 元昺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赵善 周惠达 元纪 长孙俭 申徽 于谨 元赞 元子孝 尉迟迥 独孤信

废帝朝

宇文泰 申徽 杨宽 尉迟迥 元子孝 李远

恭帝朝

宇文泰 独孤信 元子孝 李远 柳庆 贺兰祥 豆卢宁 侯莫陈崇 韦孝宽

北周

孝闵帝朝

宇文护 赵贵 独孤信 李弼

明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武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宇文贵 宇文宪 宇文直 宇文亮

宣帝朝

宇文俭 宇文盛 宇文亮 长孙览

静帝朝

于翼 宇文盛 宇文贞 王谊 刘昉 郑译 杨坚

隋朝

文帝朝

宰相十六人 高颎 赵煚 虞庆则 李德林 柳机 苏威 赵芬 杨爽 杨素 杨雄 杨达 杨广 杨秀 杨昭 杨暕 柳述

炀帝朝

宰相十二人 苏威 杨素 杨达 萧琮 杨文思 杨约 宇文述 元寿 裴矩 裴蕴 萧瑀 虞世基

恭帝朝

李渊

皇泰帝朝

王世充 段达 元文都 卢楚 王世恽 皇甫无逸 郭文懿 赵长文 李密

秦王朝

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 裴矩 宇文士及 封德彝

唐朝

高祖朝

宰相十六人 李世民 裴寂 刘文静 萧瑀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高士廉 李元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圭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93;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元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元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元同 刘齐贤

武周朝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元同 刘齐贤 韦宏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察 李景谌 韦方质 沉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元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宏敏 崔元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乾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裴冕 崔涣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路随 李宗闵 段文昌 宋申锡 李德裕 李固言 郑覃 王涯 李训 贾餗 舒元舆 李石 陈夷行 崔珙 崔郸 李绅

武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固言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崔郸 牛僧孺 崔珙 李德裕 陈夷行 李绅 李让夷 崔铉 杜悰 李回 郑肃

宣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李让夷 李绅 郑肃 李回 白敏中 韦琮 崔元式 李德裕 卢商 马植 周墀 崔龟从 任铭 魏扶 令狐绹 裴休 魏谟? 崔慎由 郑朗 萧邺 刘瑑 夏侯孜 蒋伸

懿宗朝

宰相二十一人 令狐绹 白敏中 萧邺 夏侯孜 蒋伸 杜审权 杜悰 毕諴 杨收 曹确 高璩 萧置 徐商 路岩 于琮 韦保衡 王铎 刘邺 赵隐 萧仿 崔彦昭

僖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萧仿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铎 李蔚 郑从谠 崔沆 豆卢瑑 王徽 裴澈 萧遘 韦昭度 郑昌图 杜让能 孔纬 张浚 韦保衡 赵隐 刘邺 裴坦 刘瞻 刘崇望

昭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朱温 韦昭度 孔纬 杜让能 张浚 杨行密 刘崇望 崔昭纬 徐彦若 郑延昌 王抟 崔胤 李溪 陆扆 孙偓 郑綮 朱朴 崔远 裴贽 裴枢 王溥 独孤损 柳璨 陆希声 苏检 卢光启 韦贻范

哀帝朝

宰相六人 裴枢 独孤损 崔远 柳璨 张文蔚 杨涉

五代

后梁

太祖朝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王景仁 韩建 于竞 张策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郢王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末帝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姚洎 于竞 郑珏 萧顷 李琪

后唐

庄宗朝

豆卢革 卢程 赵光胤 韦说

明宗朝

豆卢革 韦说 郑珏 任圜 冯道 崔协 王建立 赵凤 李愚 刘昫

闵宗朝

陈兴云 刘昫 李愚

末帝朝

刘昫 李愚 卢文纪 姚顗 张延朗 韩昭胤 马胤孙 冯道

后晋

高祖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出帝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刘昫 冯玉 景延广

后汉

高祖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隐帝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杨邠 冯道

后周

太祖朝

冯道 苏禹圭 窦贞固 王峻 李榖 范质

世宗朝

范质 李榖 景范 王溥 魏仁浦

恭帝朝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北汉

世祖朝

郑珙 赵华

睿宗朝

赵华 卫融 赵弘 郭无为 张昭敏

少主朝

郭无为 张昭敏

英武帝朝

郭无为 刘继文 刘继颙 李恽

前蜀

高祖朝

王宗佶 韦庄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后主朝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许寂

后蜀

高祖朝

孟仁赞 赵季良

后主朝

赵季良 毋昭裔 张业 李昊 徐光溥 范仁恕 欧阳迥

高祖朝

徐温 严可求 徐知诰

睿帝朝

徐温 严可求 王令谋 宋齐丘 徐知训 徐知诰 徐知询 周本 徐景通 徐景迁 徐景遂 徐景达

南唐

烈祖朝

宋齐丘 张延翰 张居咏 李建勋 徐玠 李景遂

元宗朝

宋齐丘 张居咏 徐玠 周宗 李建勋 李景遂 李景运 冯延巳 杜昌业 常梦锡 孙晟 钟谟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李弘冀 李从嘉

后主朝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南汉

高祖朝

赵光裔 杨洞潜 李殷衡 倪曙 刘浚 赵损 王定保 王翻

殇帝朝

赵光裔 杨洞潜 刘浚 刘弘昌

中宗朝

刘浚 王翻 刘弘昌 刘弘杲 陈渥 黄琼芝 卢膺

后主朝

陈延寿 李托 钟允章 龚澄枢

惠宗朝

王延禀 王继鹏 李敏

康宗朝

王延曦 叶翘 王倓

景宗朝

李敏 李真 王亚澄 杨沂丰 余廷英 李仁遇 李光准

福王朝

王继昌 潘承佑

马賨 马存 高郁 吕师周 廖偃 姚彦章 许德勋

吴越

武肃王朝

钱元瓘 杜建徽

文穆王朝

杜建徽 曹仲达 沈嵩 皮光业 陆仁章 仰仁诠 许明 钱弘佐

忠献王朝

曹仲达 皮光业 仰仁诠 林鼎 郭师从 元德昭 吴程 钱弘倧

忠逊王朝

元德昭 吴程 钱弘俶

忠懿王朝

元德昭 钱弘亿 吴程 裴坚 吴延福 鲍修让 沈虎子 崔仁冀 钱惟浚

北宋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二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苏辙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八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许将、欧阳珣。

南宋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孝宗朝

宰相十八人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光宗朝

宰相四人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黄祖舜

宁宗朝

宰相九人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理宗朝

宰相十六人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度宗朝

宰相五人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恭帝朝

宰相七人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端宗朝

宰相四人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黄镛

幼帝朝

宰相二人 文天祥 陆秀夫: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元朝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明朝

太祖朝

徐达 李善长 汪广洋 胡惟庸

此后便无丞相之称。

一、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革

(一)成文法的公布及郑、晋、楚各国的立法概况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基本上沿用西周的法律。到中叶以后,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阶级关系 的变化,从而引起法律制度的变革。总的说来,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各 诸侯国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下面主要简述郑国、晋国、楚国制定法律的 情况。?

1?郑国

郑国曾两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郑简公三十年,即周景王九年(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 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因而 “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 。这 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第二次是郑献公十三年,即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郑国执政驷歂杀邓析(公元前545 年 ~前501年),而用其竹刑。竹刑,为郑国邓析所作。他把法律条文写在竹简上,所以史称竹 刑 。竹刑的出现,在法律发展史上又是一大进步。此前的刑鼎笨重,而竹刑则便于携带和 流传。

2?晋国

晋国自文公以后,曾四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晋文公称霸时期,即文公四年(公元前633 年), “ 作被庐之法 ” ; 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 第三次是范宣子制定的刑书; 第四次是范宣子所作并予以公布的刑书。这是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晋国开始正式公布 成文法。晋国公布成文法曾受到孔子的批评。

3?楚国

楚国在春秋时曾两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楚文王时作《仆区法》。仆区之法犹近世的窝藏法 。第二次是楚庄王时作《茆门法》(茆,同茅)。依照《茆门法》规定,诸侯、 大夫、公子入朝时,车不得进入宫门,以保障国君的安全。

(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争论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将成文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 产和其他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迫和宗法等级制度的羁绊。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便遭到晋 国以叔向(晋平公时的太傅)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叔向完全是从旧贵族的立场出发,是为 了维护旧贵族的特权而发的议论。子产在给叔向的复信中,对公布成文法的目的说得很清楚 , 即在于 “ 救世 ” 。此后不久,晋国铸刑鼎,又遭到孔子的反对。孔子的论调与叔向如出一辙 。

成文法的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新兴地主阶级 开始掌握了政权,因此这一措施,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但由于其锋芒仍然是指向劳 动人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二、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周元王元年(公年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时期为战国时期。

(一)法制指导思想

1?厉行法治。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这是新兴地主阶级用以指导立法的思 想, 其 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它打破了奴隶制 “ 刑不上大夫 ” 的壁垒。

2?法律公布。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 。 “ 布之于百姓 ” 向百姓公布法律,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从而否定了秘密法。

3?轻罪重刑。 “ 行刑,重其轻者 ” 。指在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 “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 。这一思想对后世各朝的立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各诸侯国的变法

各诸侯国中取得了政权的地主阶级,运用政权的力量先后在各国进行旨在发展、巩固封建 生产关系,建立封建政治的变法运动。

首先是魏国。魏文侯任李悝为相,推行新政。李悝的 新政主要有三点: (1) “ 尽地力之教 ” ,鼓励开荒地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废除井田制,发展土地私有制。 (2) “ 善平籴 ” ,就是国家在丰收之年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用来备荒; 荒年由国家出售一 定的粮食,以平衡粮价,防止旧贵族和大商人囤积居奇。 (3)制定《法经》以维护新政权所建立的统治秩序。

其次是楚国吴起。吴起变法主要有两方 面:(1)逐渐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针对楚国 “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而下虐 民 ” 的情况,吴起提出两条措施:第一项, “ 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 ;第二项,用节 省下来的钱 “ 以抚养战斗之士 ” 。(2) “ 明法审令 ” ,推行法治,整顿政治机构,裁减不必 要的官吏。

第三是秦国商鞅所主持的变法。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发布变法令。第一次是孝公 三年(公元前359年);第二次是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

(三)《法经》与 “ 改法为律 ”

魏文侯时李悝制定《法经》。《法经》分为盗、贼、网(或作囚)、捕、杂、具六篇。李 悝 认为 “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 ,因此将惩治盗、贼行为的《盗法》和《贼法》置于前面。古 代盗主要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贼主要指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严重犯罪。盗贼需要缉 捕,所以又专列《囚法》、《捕法》。《杂法》用以概括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法 》的内容为 “ 具其加减 ” ,即统一规定以上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而 《具法》以外的五篇皆 “ 罪名之制 ” ,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分则。采用将法律的总原则、 通例专列一篇,而与其他篇章相对应的编制体例,说明《法经》的立法技巧已初步走向成熟 ,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为以后历代法典的滥觞。

商鞅入秦主持变法革新时,携《法经》入秦,并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 “ 改法为律 ” 。律字最早的字义是指定音的竹笛,转指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具有稳定 、恒常、 “ 均布 ” 的含义。商鞅以律字取代法字,突出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稳定性、必 行性,是稳定而普遍的规则。这对于秦国法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此以后,中 国古代的法典都以 “ 律 ” 为名。

三、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商鞅在秦国辅佐孝公进行法制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是以剥夺旧贵族的特权为主, 兼及其他;第二次是以废除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为主,兼及其他。两次法律改革的主 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一方面,废除 “ 世卿世禄 ” 制。所谓世卿世禄制,是商周以来按照宗 法血缘关系的亲疏实行分封,且父死子继,世代为官,并世代受禄的制度。商鞅新法规定: “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除国君嫡系以外 的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就撤销其爵禄和贵族身份。另一方面,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禄等 级制度,扩大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基础。此外,取消 “ 刑不上大夫 ” 的特权, 这乃是对旧贵族在法律方面特权的剥权。

(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励农业生产

井田制是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 废除原来井田制的田界,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按亩收 税作为财政的来源,从而废除了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同时,允许土地可以自由 买卖。这一规定,更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为了发展农业,商鞅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奖励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颁布 “ 分户令 ” 以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规定 “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

(三)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一步废除封邑制,普遍建立郡县制。郡县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机 构,长官由国王任免。秦国在地方进一步完善郡县制的行政管理体制。郡设守为长官,县设 令为长官,皆由国王任免。

商鞅新法规定, “ 令民为什伍 ” ,里内居民按什伍编制。 颁布 “ 连坐法 ” 。所谓连坐,即因一人犯罪牵连亲属、邻里、同伍以及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人 都要承担罪责的刑罚制度。连坐的范围很广,有同居连坐、邻伍连坐、军伍连坐、职务连坐 等。并规定同伍有罪互相纠举,奖励告奸,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受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罪 。在地方实行这样一套严厉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央对全国的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

(四)推行法治,执法不别亲疏

商鞅在秦国为推行法治,首先从立法要取信于民着手,叫人们相信,立法必须严格执行。刑 无等级是推行法治的重要措施。商鞅新法规定: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不分职务和身 份的高低,凡不服从国王命令,触犯国家法律,破坏国家制度的, “ 罪死不赦 ” 。

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改革比较彻底,推行新法比较得力,并建立了一套新的符合经济基础需 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各项制度,所以秦国经济很快得到发展,并逐渐具备了雄厚的政治经济 实力,一越而为七国之首,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