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著名的航海家除了郑和,你还知道有谁?都有什么故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5 22:09:30浏览:10分类:游戏攻略

著名的航海家除了郑和,你还知道有谁?都有什么故事?

1、郑和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于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5年随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随即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后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一说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2、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当时背景是西方帝国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经济竞赛,纷纷通过建立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来扩充财富。哥伦布的向西航行到达东印度群岛的冒险性计划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3、麦哲伦

斐迪南·麦哲伦,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2年9月船队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4、詹姆斯·库克

詹姆斯·库克,FRS,RN,人称库克船长,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他曾经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洲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有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纪录。

库克年少时曾于英国商船队服役,在1755年加入皇家海军后,他参与过七年战争,后来又在魁北克围城战役期间协助绘制圣劳伦斯河河口大部份地区的地图,战后在1760年代为纽芬兰岛制作多张精细的地图。

库克绘制地图的才能获得海军部和皇家学会的青睐,促成他在1766年获委任为HMS奋进号司令,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

5、迪亚士

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15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究竟在何处。为了弄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远航,但结果都没有成功。

作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部分,西欧的探险者们对于越过非洲最南端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委托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以开辟一条往东方的新航路。

经过十个月时间的准备后,迪亚士找来了四个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并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航海家

郑和的事迹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经的主要国家、地区和来往日期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这支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开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归仁),然后到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从南巫里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然后到达小葛兰(今印度奎隆)、柯枝(今印度科钦)、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郑和在古里立碑纪念,碑文说:“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郑和在国外建立最早的一块碑。郑和从这里返航。在回航途中于旧港了打击了海盗陈祖义的袭扰,首次用兵大获全胜,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祸患,维护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称赞。郑和船队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国。到锡兰时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了《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船队于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11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同年十二月,从福建五虎门出洋,顺风疾驶经过十昼夜到达占城,作短暂停留后派出一支分 船队从占城直接驶向暹罗。郑和大 船队离开占城又到真腊,然后顺风到了爪哇、淡马锡(今新加波)、满刺加。郑和在满刺加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存放在这些仓库里,以备使用。郑和去各国的船只,返航时都在这里聚集,装点货物,等候南风开航回国。这里是郑和船队下西洋的一个中转站。郑和船队从满刺加开航,经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到锡兰。在锡兰郑和又另派出一支分船队到加异勒(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郑和亲率大 船队去小葛兰、柯枝,最后抵古里,于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412年12月18日)朝廷命令郑和进行规模更大的一次远航。为了完成这次出使任务,他专程前往陕西西安礼聘大清寺的掌教哈三当翻译。于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冬开始远航。首先到达占城。作短暂停留后,郑和派出一支分 船队到彭亨和急兰丹(均在今马来半岛上),自己率大 船队驶往爪哇。在爪哇停留一段时间,就开航到旧港、满刺加、阿鲁、苏门答刺。从这里郑和又派分 船队到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而大 船队从苏门答刺驶向锡兰。在锡兰郑和又再次派分 船队到加异勒,而大 船队驶向古里,再由古里直航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岛)。这里是东西方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都会。郑和船队从此启航回国,途经溜山国,该国为女王执政,被称为女人国。该国海域海水盐分较低,浮力较小,故称弱水,船到这里吃水变深,且风大礁多,航海者多不敢从此经过。郑和船队前往时,国王派有经验的老船长前来宝船导航,使船队平安到达。后来郑和船队把溜山国作为横渡印度洋前往东非中途停靠点。郑和船队于永乐十三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回国。这次航行郑和船队跨越印度洋到达了波斯湾。

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朝廷命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经过一段准备后于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远航,首先到达占城,然后到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船队到达锡兰时郑和派一支分 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今肯尼亚马林迪)。大 船队到古里后又分成两支,一支船队驶向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一支船队直达忽鲁谟斯。每次郑和船队回来时都有些国家的使节同来中国访问。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郑和船队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远航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闰十二月初六,船队从龙湾(今南京下关)启航,2月3日集结于刘家港。在刘家港,郑和等立《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绩碑》。船队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了《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两碑都记下了他们六次出航的历程。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队从五虎门出洋。这次远航经占城、爪哇的苏鲁马益、旧港、满刺加、苏门答刺、锡兰山的别罗里港。经由古里、忽鲁谟斯、祖法儿、木骨都束、竹步,再向南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然后开始返航。当船队航行到古里附近时,郑和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逝世。郑和船队由正使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经苏门答刺、满刺加等地,回到太仓刘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郑和船队到达南京。

郑和七次出使下西洋,遍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的欢迎,与所到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进行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各国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影响深远。

为了纪念郑和船队在南海诸岛的活动,中国政府曾在1947年公布西沙群岛西面的一群岛屿为“永乐群岛”,东面的一群岛屿为“宣德群岛”。将南沙群岛中的一个群礁,为“郑和群礁”。清朝末年梁启超先生著有《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在近代史上拉开了研究郑和的序幕。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论述到郑和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东非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在演说中指出我国明代郑和是一位大航海家,曾访问过东非索马尼、肯尼亚等国,为中非友谊作出过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现代化训练舰命名为“郑和” 号。

郑和(1371~1433)

中国明初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

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洪武时入宫为太监,又称三宝

太监。因从朱棣参与靖难之役有功,赐姓郑,始名郑和。从永乐三年( 1405 )至宣德八年( 1433 ),奉命率船队七下西洋(见郑和下西洋),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之麻林地(今属肯尼亚),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作为明政府的政治使节和商务代表,每至一地,即向当地酋长、国王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诚意。同他们进行互利贸易,并约请其使臣到中国来。因此,郑和的船队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欢迎。在印尼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这些名称都是对郑和出使该地的纪念。中国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礁,也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宣德八年,他在归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郑和下西洋

郑和奉中国明廷之命率领船队 7 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事件。从永乐三年 (1405)至宣德八年( 1433 )的28年

中,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江、浙、闽、粤海岸南下复西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永乐三年六月,郑和使团第一次下西洋,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依次访问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苏门答剌、南浡里(在今苏门答腊岛北部)、锡兰山( 今斯里兰卡 )、 古里等国 。并在古里为船队建立了交通、贸易中心转运站。五年九月返回南京。继而二下西洋,统舟师前往爪哇、满剌加( 今马六甲 )、锡兰山 、古里 、柯枝(今印度柯钦)、暹罗等国访问。七年七月返国。九月又前往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阿鲁(今苏门答腊岛日里河流域)、南巫里(即南浡里)、锡兰山、小葛兰(在今印度柯钦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科因巴托尔)、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达巴德附近)、古里等国访问。十年十一月,第四次下西洋,访问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 、南浡里 、彭亨( 今属马来西亚 )、急兰丹(今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锡兰山、加异勒(今印度南部的卡异尔)、甘巴里、柯枝、古里沙里湾泥 (今地不详)、溜山(今马尔代夫首都马累 ) 、忽鲁漠斯 (今伊朗阿巴丹附近)、剌撒( 今也门木卡拉附近 ) 、木骨都束( 今肯尼亚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孛?的布腊瓦)、麻林迪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达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库里岛)、孙剌( 今地不详 )等亚非国家 。 这次出使开通了中非航路。同年十二月,第五次下西洋,于十七年七月回国。十九年正月,第六次下西洋,护送忽鲁谟斯、阿丹、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 、甘巴里等 16 国使臣回郑和宝船模型国,对沿途所经国家 和 地 区又进行了友好访问。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宣德五年六月,第七次下西洋。主要访问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木骨都束、苏门答剌、阿鲁、阿丹、加异勒等20国及旧港宣慰司。郑和在古里逝世后,船队由王景弘统领,于八年七月返回南京。

郑和宝船模型

宣德五年郑和航海图(局部)

影响 郑和历次远航,随员均多达两万七八千人,包括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员和办理杂务的人员,以及通事(翻译)和医务人员。船队主体一般由63艘( 一作 62 艘 )大、中号宝船组成。大号宝船长44.4丈,阔18丈;中号宝船长37丈,阔 15 丈;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如座船、战船、粮船、水船等,每次出使,共乘巨舶百余艘,其中第一次 208艘,为七下西洋中动用船只最多的一次。郑和船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不仅开辟了横渡印度洋直达非洲,以及通往阿拉伯诸国的新航路,而且向南越过南纬 4°以上 ,在印度洋和南洋的各个海域,分别开辟了多条新航线,对后代的印度洋和南洋航海所采取的航线有很大的影响。《郑和航海图》中所注的过洋牵星数据及所附四幅过洋牵星图,为后世留下了中国最早、最具体完备的关于牵星术的记载。郑和下西洋既使亚非各国人民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又使中国人民在认识亚非国家方面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中国人民对海外的地理知识。郑和使团重要成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以及巩珍著《西洋番国志》三书中,对郑和下西洋所访问的主要国家的情况,都作了翔实而生动的记述。《郑和航海图》中,对有关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知识,也有集中的反映。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对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