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雀的拼音和部首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6 07:01:32浏览:60分类:文字大全

雀的拼音和部首

雀的拼音:[què]。部首:小。

雀: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康熙字典注解:

雀戌集中隹部 康熙笔画:11画,部外笔画:3画。

《唐韵》卽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卽约切,音爵。《说文》依人小鸟也。从小,隹。读与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賔。《埤雅》雀,物之*者。《诗·召南》谁谓雀无角。《左传·襄二十五年》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又《书·顾命》二人雀弁。《传》雀韦弁。《疏》雀,言如雀头色也。

又《周礼·春官·巾车》漆车藩蔽豻雀饰。

又《战国策》雀立不转。《注》雀立,踊也。

又《扬子·方言》鸝黄,或谓之楚雀。《尔雅·释鸟》鵹黄,楚雀。《注》卽仓庚也。

又《尔雅·释鸟》鷣,负雀。《注》鷣,鹞也。善捉雀,因名。

又《尔雅·释鸟·桑鳸窃脂注》俗谓之靑雀。

又《尔雅·释鸟·桃虫鷦注》鷦,桃雀也。俗呼为巧妇。《疏》方言说,巧妇之名,自关而东谓之工爵,自关而西或谓之韈雀。

又《扬雄·羽猎赋》鸾,孔雀。

又《临海异物志》南海有黄雀鱼,六月化为黄雀,十月入海为鱼。

又《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卽燕麦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礼·曲礼》前朱雀而後武。

“雀”的读音有三个:[què ? qiǎo ?qiāo ]

组词:

[ què]:

1、云雀[yún què] :旧大陆产的普通的百灵,上体深棕色,喉和胸皮**而有褐色条纹,腹部乳白色,主要生活在开阔野外,以善于歌唱(尤其是在向上直飞时)著称。

2、燕雀[yàn què] :一种颜色鲜明的雀,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冬季向南迁徙,常作为笼鸟。燕和雀,比喻微贱或器量志向小的人。

3、孔雀[kǒng què] :东南亚和东印度群岛产的一种非常大型的陆栖雉类(属名Pavo),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长,展开时像扇子,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两种。群居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羽毛可做装饰品。

4、雀斑[què bān] :皮肤病,患者多为女性。中医认为是由于火郁于孙络之血分,风邪外搏而成,生于面上,其色黄淡。

5、雀跃[què yuè] :高兴地或欢闹地活动。如雀跳跃,比喻欣喜高兴到了极点。

6、雀鹰[què yīng] :鸟名。?猛禽的一种。较鹰小,羽毛灰褐色,腹部白色,有赤褐色横斑,脚**。雌的比雄的稍大,捕食小鸟。饲养的雌鸟可以帮助打猎。又名雀鹞。

7、朱雀[zhū què] :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的总称。指画有朱雀图形的军旗。 古代传说中的祥瑞动物,“四灵”之一。 南方神名。

8、雀稗[què b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9、大雀[dà què] :指鸵鸟。

10、雀忭[què biàn] :欢欣雀跃。

11、渊鱼丛雀[yuān yú cóng què]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12、雀屏之选[què píng zhī xuǎn] :指佳偶的人选。雀屏:绘有孔雀图案的门屏。

13、蛇行雀步[shé xíng què bù] :形容一个人没有条理,不正经、不稳重,行为别扭。

[qiǎo ]

1、家雀[jiā qiǎo] :麻雀的俗名。

2、雀盲眼[qiǎo mang yǎn]:〈方〉夜盲,也指夜盲人的眼睛。

[qiāo ]

雀子[qiāo zi] :雀斑

拼 音 :[quèqiǎoqiāo ?]

部 首: 小?

笔 画: 11

释义:?

[ què ]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斑。~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 qiǎo ]

义同[?què ],用于一些口语词:~盲眼(即“雀(què )盲”)。家~。

[ qiāo ]

〔~子〕即“雀斑”。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