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请问有谁知道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6 12:59:45浏览:11分类:游戏攻略

请问有谁知道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

“尼古拉之谜”,被称为“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谜”,这是因为尼古拉在西方炼金术的知识传承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尼古拉的遗嘱》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他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把他塑造成一位万人向往和千载诱人的奇妙知识的秘密传人。

NicolasFlamel,在《尼古拉的遗嘱》中,他被称做尼古拉.勒梅,一位生于1330年的法国人,本是一个普通的抄写员。他梦到拿着书的天使,然后得到一本《犹太人亚伯拉罕

之书》,据说经多年研习实验,他洞悉了炼金术的秘密,于1382年4月25日傍晚5点制成了红色的魔法石,并利用魔法石三次制造黄金。1417年,尼古拉去世。他生前的住所和捐建的墓室里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难解的浮雕,引得各地炼金术士们挖地三尺寻找魔法石的秘密,盗墓者终于掘开了尼古拉夫妇的棺材———就像传奇故事应有的情节,棺材里一无所有。

这还不算完。1612年,有人声称从尼古拉遗留的手稿中整理出一本书:《解说尼古拉.勒梅刻在巴黎圣婴公墓第四墓室拱墙上的难以理解的符号》,那个世纪末,热衷于炼金术的牛顿把它从法文译成英文。18世纪,又有人声称破译了写在一本赞美诗空白处的密码文字,这就是《尼古拉的遗嘱》,告诉后人怎样炼魔法石。

如果这还不够离奇,魔法石的另一功用是长生不老。从18世纪初直到20世纪,有关尼古拉还活着的消息断断续续地出现。最著名的一个说法是,1761年,有人在巴黎歌剧院看到了尼古拉夫妇,身上散发着硫磺气味。于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就让尼古拉成了歌剧爱好者,又本着爱国心让他“隐居于德文郡”。

以上内容大体上就是《尼古拉的遗嘱》这本书的线索。书写得着实有趣,通过中世纪著名的神秘人物尼古拉.勒梅生前身后的故事,概要介绍了中世纪最神秘的学问———炼金术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知识。这类书,在西方也许叠床架屋,在中国却凤毛麟角,如果考虑到书的神秘作者PINGZ是个纯粹的中国人,或许更能增加阅读的兴味。

说作者神秘,是因为迄今为止有关他的消息很少,只知道他是男性,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化,《尼古拉的遗嘱》写了5年。至于一个中国人为何会对中世纪的异端文化感兴趣,他能接触到什么资料,能研究到什么程度,一时还难以知晓。有趣的是,或许由于研究对象的关系,PINGZ的中文表达竟然非常像翻译文字,或者说,文风有点像DISCOVERY的解说词。

《尼古拉的遗嘱》出得很仔细,今年1月成稿,直到7月才出版,看得出花了工夫,费了周折。书印得精美,由一个英国艺术家主持设计,所以很像引进版图书。书中有一页插图是牛顿翻译的《尼古拉.勒梅之书》手稿影印件,是作者牵线,出版社出面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弄到的,据说国内一些研究科学史的看了都眼馋。

出版社最初看好这本书,是因为感觉到《哈利.波特》、《魔戒》带起了魔幻书的潮流,但显然《尼古拉的遗嘱》不是魔幻小说,它有来路,讲历史,知识性强,写得通俗而有趣味。这样的书的确少见。

炼金术是古老的学问,因为神秘难免让人疑心。《巴黎圣母院》里邪恶的副主教就是个狂热的炼金术士。其实中国人理解西方的炼金术士并不难,只要想想我们那些热衷炼丹服药的祖先们就行了,晋人葛洪相当于西方最伟大的炼金术士,他不但是早期化学家,而且是了不起的哲学家和医生。甚至有人认为炼金术就是源于中国。在西方,炼金术到了20世纪仍未消亡,20年代,有个德国化学家声称他将氧化铁和石英变成了黄金。还有人将炼金术的成果用于医疗。

不过,《尼古拉的遗嘱》之于我们,不比《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之于尼古拉.勒梅,千万不要把此书当成溜进化学实验室,秘密研究炼金术的指南。读这本书发不了财也没法长生不老。为什么呢?一方面,你只要看到书中“星际的原汁”、“智慧的封泥”之类充满隐喻的字眼就明白了。另一方面,仅仅把炼金术看做一种物质追求,是误会了它的内涵。《尼古拉的遗嘱》能给我们的,是知识的快乐,和对神秘事物的敬畏之心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