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和古希腊祖先哪个国家人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6 16:54:08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和古希腊祖先哪个国家人

古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大奴隶制经济形式瓦解,青铜工具普遍使用,生产有较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庙地位下降;两河流域普遍闪米特化,苏美尔人已融合于闪米特人。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伊新和拉尔沙对峙达200余年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由于其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的侵袭,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阿摩利人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约前1894年,亚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巴比伦(Babylon)王国,史称古巴比伦(Old Babylon)。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末年,乌尔、乌鲁克、伊新等地大规模暴动,奴隶逃亡。在阶级矛盾尖锐情况下,巴比伦王国又被东部山区加息特人侵袭。公元前1595年,被美索不达米亚东面扎格罗斯山脉的喀西特人所灭。

古印度:最早的印度河文明人种不详,普遍认为主要由于雅利安人入侵而衰落;雅利安人,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位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中亚地区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陆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欧罗巴人种)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别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统治印度西北部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来自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地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希腊人起义,经过7年的斗争,将马其顿——希腊驻军全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继承了亚历山大的亚洲领地的塞琉古一世率军入侵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迫使旃陀罗笈多回师与其决战。关于这场战争古印度人和古希腊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罗笈多彻底打败了塞琉古——希腊人的军队,夺取了现今帕米尔高原西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腊人求和。而在古希腊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华氏城,印度人再也无力支撑。不管怎么说,在前302年,双方达成了和约,塞琉古承认旃陀罗笈多对北印度的统治,并将一个女儿嫁给旃陀罗笈多,以换取印度人送给他五百头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对埃及的扩张。和约的签订确立了孔雀帝国的大国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派出了常驻使节。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该诗集的最后编成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们关于这一最早时期里印度境内雅利安人的知识,主要得自这一著作。《梨俱吠陀》展现出关于当时情形的相当清晰的画面: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邻近地区,使用共同的语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称为“雅利安”(arya-)。据说,他们与许多被称作“达萨”(Dasa)或“达休”(Dasyu)的敌对民族处于持久的战斗状态。从有关这些战斗的多处材料表明,战斗结果是雅利安人大获全胜。

古希腊:米诺斯人,伊奥利亚人(佩拉斯吉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

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人历史学著作中通常将古希腊先民划分为4个主要部族,加上创造克里特文明的米诺斯人,古希腊地区先民大致可以分为5个主要部族。

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被称为米诺斯人(Minoan),其来历不详,但其语言文字、文化形态、艺术风格与其他希腊地区早期部族均有明显差异,应该有独立的起源,但通常推测其为前6000-7000年前由埃及地区或黎凡特地区迁入克里特岛(主要根据是现存米诺斯文明王宫壁画中明显的埃及风格) ,米诺斯语(Eteocretan)用线形文字书写,后可能逐渐演变为早期希腊语。 我们对于米诺斯人知之甚少,甚至连这个名字也只是一个现代的称呼,来自传说中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他们似乎属于前印欧民族(pre-Indo-European);他们的语言米诺斯语(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读的线性文字A书写;他们主要是海上的商人。虽然他们势微的原因不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最终为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所入侵和统治。

克里特岛之外的希腊地区的早期居民为佩拉斯吉人(Pelasgians,佩拉斯吉是希罗多德提供的另一非正式称呼,这个部族更常用的称呼是伊奥利亚人Aeolians ),最早聚居在今希腊地区东部的萨塞利(Thessaly)地区,据研究推测其与小亚细亚原住民之间有关联。若干希腊作家(包括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提底斯)都提到佩拉斯吉人是个特殊民族,据说他们曾在色雷斯、阿戈斯、克里特和哈尔基季基(Chalcidice)等地居住过;前5世纪时他们遗留的村庄显然还保存着一种共同的非希腊语言。後来希腊语中这一名词被用来指所有“土生土长”的爱琴海居民。

约前3000年后,先后有3波外来部族迁入希腊地区:

亚该亚人(Achaeans)约于前3000年前后从萨塞利(Thessaly)方向(即北方)迁入希腊,据研究推测其于前1600-1100年间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后在多利亚人入侵时被驱赶至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亚该亚地区。“亚该亚人”这个名称曾在《伊利亚特》中被用于指代所有希腊人(荷马史诗中这种指代较为混乱)。

爱奥尼亚人(Ionians)约于前2000年前后从希腊中部阿提卡(Attica)地区迁入小亚细亚沿岸地区——他们是唯一一波以和平渗透而非武力入侵方式进入的外来部族 ,后来建立了以弗所(Ephesus)、米利都(Miletus)和伊兹密尔(Smyrna,即士麦那)等城邦。

多利亚人(Dorians)约于前1200-1000年间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迁入希腊,后来建立了斯巴达(Sparta)、科林斯(Corinth)、阿尔戈斯(Argos)等城邦,更多时候是作为入侵者和征服者被看待,荷马认为其野蛮黑暗。

伊奥利亚人(佩拉斯吉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利亚人并称古希腊先古时期四大主要部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考古上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约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至前二千年代中叶。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几处山口进入印度,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他们操一种早期形式的梵语,是一支无文字的半游牧民族。他们部分依靠狩猎、种植小麦和大麦,也部分靠抢劫更先进农业居民和商业中心或商队为生。

这些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梵语中,arya“雅利安”的意思是“高贵”或“纯洁”)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今天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来自他们祭祀仪式上的圣歌《吠陀经》以及后来讲述英雄业绩和战争故事的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些传说在很多世纪以后才用印度古典语言梵语形诸文字。到那时,雅利安人才算有了读写手段,以及农业艺术、城市建设和文明的其他要素,而这些是因为他们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才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虽然雅利安人的文化比较原始,但他们也有着明显优势:他们在到达印度前,不但已经掌握了带金属尖头的武器,而且拥有用两匹或更多马拉地带辐轮的轻便快速战车。这种战车与荷马时代的希腊战车相同,有一名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枪手。

印度人此前已经知道马,但未用于战斗。《吠陀经》和英雄史诗讲述雅利安人对“外来”人的胜利,讲述他们如何围困并征服“外来”人的城市,和大多数由胜利者撰写的历史一样,《吠陀经》和英雄史诗把雅利安人描写成神勇的英雄,而被征服者则被说成“不信教”的低贱者。这可能是由于雅利安人虽居少数却成了统治者。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大肆鼓吹种族优越论,称人类每700年进化一次,最终目的是将雅利安人(在纳粹语言中,雅利安人有时指非犹太血统的白种人,更多是单指日耳曼人)这样的“优秀”人种进化为具有超常能力的新人类。

在欧洲,长期流传着一个关于亚特兰蒂斯(大西洲)的传说。在传说中,亚特兰蒂斯大陆无比富有,那里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有关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对话录》中。

柏拉图说,在一次大地震后,这块大陆沉入海底,一些亚特兰蒂斯人乘船逃离,最后在中国西藏和印度落脚。这些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曾在中亚创建过灿烂文明,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向西北和南方迁移,分别成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于是一些纳粹专家宣称亚特兰蒂斯文明确实存在,并认为雅利安人只是因为后来与凡人结合才失去了祖先的神力。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也对这个神话传说深信不疑,他相信,一旦证明雅利安人的祖先是神,只要借助选择性繁殖等种族净化手段,便能创造出具有超常能力的、所向无敌的雅利安神族部队。

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就曾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成为二战中至今一个难解的谜团。

所以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严格说,雅利安是一个语言学名词,但它已经被用于(而且广泛误用于)指一个民族或更不恰当地指一个人种。

雅利安人很早就进入了古印度大陆,与其他各民族共存,可以说古印度人也包括雅利安人。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