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北洋军,北洋水师,北洋新军,北洋军阀,他们几个是一回事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6 19:44:15浏览:18分类:文字大全

北洋军,北洋水师,北洋新军,北洋军阀,他们几个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先搞清楚什么叫北洋,清代把江苏以北几个沿江省份地区称作北洋。

北洋水师,即北洋舰队,李鸿章创建,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北洋新军,袁世凯小站练兵,创立北洋新军。新军是相对于旧军而言的,这里的旧军指的是湘淮军等各种旧式营头;

北洋军,只是指代袁世凯创立的那只军队。

北洋军阀,袁死后,袁的部下各自为政,分裂成直奉皖等北洋派系,如吴佩孚、张作霖等,被称作北洋军阀

分别是:张作霖、冯国璋、段祺瑞。

1、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 。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2、冯国璋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

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

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

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

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3、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扩展资料:

北洋军阀: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军阀的起源可上溯到湘淮军阀。1885年(光绪十一年)李鸿章在天津办北洋讲武堂,为后来的北洋军阀集团准备了班底。

清政府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所依恃的湘军和淮军,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全面崩溃。李鸿章新建的北洋海军也全军覆没。为了支撑危局,镇压人民革命,清政府于1894年冬任命淮系官僚胡燏棻到天津附近小站训练新式陆军。

1895年,清政府又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接统这支军队,归兼北洋大臣的直隶总督节制,这就是北洋军建立的开始。北洋军是按照德国的营制和操典来进行训练的,与旧式军队有所不同,故称编练新军。北洋军阀就是随着北洋军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

袁世凯为了控制北洋军,一开始就注意搜罗党羽,拼凑班底。其中最重要的有袁世凯老朋友和号称“北洋三杰”的、由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此外还有曹锟、张勋等人,构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基干,成为北洋军阀各派系的首领。

1898年袁世凯依靠北洋军,出卖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得到西太后和直隶总督荣禄的信任,袁世凯及其北洋军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因此,1899年12月,清政府便派袁世凯率领北洋军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得到了中外反动派的赏识。

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担任举足轻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清政府改革军制,成立练兵处,袁世凯受任会办大臣,又负责编练新军。他利用职权,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并将新军改名为“北洋常备军”。

1905年,北洋六镇全部建成,兵额达6~8万人之多,其中五镇都由袁世凯统制。几年中,北洋军的势力由直隶扩展到山东、河南、江苏及东三省等地。随着北洋军的扩充,袁世凯及其亲信结成死党,逐渐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的能左右朝政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

北洋政府:1912~1928年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

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

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各个派系的兴衰关系很密切,以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百度百科——三大军阀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