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姚姓名人有哪些啊?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07:22:46浏览:7分类:情话语录

姚姓名人有哪些啊?

历史名人

姚范: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进士,任三礼馆纂修,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

姚鼐:姚范的侄子,与方苞、刘大槐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姚文田:清学者。字秋农,浙江归安人,嘉庆进士,官礼部尚书。治学宗宋儒,亦取汉学之长。

姚广孝:明代苏州长州人,初为燕王心腹,朱隶夺取帝位后拜太子少师。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永乐大典》等宏大工作。

姚长子:明朝浙江会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进入县境,逼迫他作向导。他把敌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先密秘吩咐乡亲撤桥,断其后路。倭寇中计,遂为明军所围歼。而姚长子因此殉难。事后,被乡人尊为英雄。

姚绶:画家,嘉善人,曾官至监察御史,江西永宁面府。

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将。

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西西安市人。编纂有《梁书》50卷、《陈书》30卷。他的孙子姚寿博涉经史,育才辩,武后时他任地官尚书,姚寿弟姚班自幼聪明好学,官至户部尚书,亦善经史,撰有《汉书绍卷》40卷。

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则天、唐玄宗朝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后来宋景继他为相,史称“姚宋”。姚崇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终秘书监。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他开创的诗体也称武功体。姚崇玄孙姚瑁,长庆进士,湖、常二州刺史。

姚戈仲:西晋永嘉年间人,一个羌族部落的首领,他率领他的部落从赤亭迁到榆眉,后赵时被徙关中。公元323年被任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儿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关中,在三原被杀。姚襄弟趁淝水之乱攻入长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后秦。建都于今陕西西安西北。

百家姓姚姓的来源是什么以及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姚姓的历史名人有:姚平,姚昙度,姚僧垣,姚察,姚最。

1、姚平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和学者,同时也是吴兴姚氏定基之祖,是中华始祖圣君天子舜帝第69世嫡长孙。

2、姚昙度

南朝齐时期的画家,擅长绮罗屏帐。姓尹的历史著名人物。

3、姚僧垣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生前曾经担任过南朝梁宫廷的御医,后来受到战争影响而被北周朝廷招募,著有《集验方》12卷、《行记》3卷行于世。

4、姚察

南朝历史学,出生于吴兴武康,即现在大多浙江德清,是姚僧垣的儿子,曾经是太子的陪读,主要作品有《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等。

5、姚最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出生于吴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主要活跃在公元六世纪中期,是南北朝时期主要画学论著之一,代表作有《续画品录》等,对后世绘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出自姚姓。 源于舜帝姚重华,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

二、源于“癸”(舜之妻名),女+癸=姚。

三、春秋早期有姚国,虞舜后代,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四、源于羌族,出自后汉西羌烧当羌部首领姚弋仲。

五、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改姓,如蒙古族、满族、德昂族、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壮族、白族、俄罗斯族等。

历史名人:

姚平,河东人,西汉著名学者、经学家,官至谏议上大夫,冀州刺史。

姚昙度,南齐人,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鬼神,皆为妙绝。

姚察(533—606),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南朝历史学家。

姚最,吴兴(今浙江省)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姚合(约779~约855),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

姚铉,字宝臣,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北宋进士,三次任殿中丞职。

姚云文,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字圣瑞,号江村,江西高安人。

姚燧,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谷庵,明代官员、书画家。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省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

姚莹(1785年~1853年1月24日),字石甫,号明叔,安徽桐城人。晚清史学家、文学家。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