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介绍南昌的历史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09:09:26浏览:13分类:文字大全

介绍南昌的历史

1. 南昌市的历史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

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

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

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

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从西汉至三国归晋,前后历500余年,南昌一直为豫章郡治。

三国时,南昌属吴,吴主孙策、孙权等先后在豫章郡内分立庐陵、鄱阳、安成、临川等郡。汉代以来,南昌地区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东晋时,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隋唐时期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总管府,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

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宋建隆二年(961)将都城从建康迁往南昌,号“南都”,李璟死后又迁回建康。北宋时南昌仍为洪州,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

宋徽宗时期,南昌行政区辖地2.5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达21人。南宋孝宗将洪州改为隆兴府。

元代称南昌为隆兴路,后改龙兴路,是江西行中书省和布Politics所。明代先后称南昌为洪都府、南昌府。

民国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设南昌市,古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于1928年拆毁。

2. 江西南昌的简介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

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南昌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称: 南昌 外文名称: Nanchang 别名: 洪城,英雄城 行政区类别: 省会城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下辖地区: 东湖,西湖,青山湖,青云谱,红谷滩 *** 驻地: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电话区号: 0791 邮政区码: 330000 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 面积: 7402.36平方公里 人口: 623.5万 方言: 赣语昌都片南昌小片 著名景点: 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青云谱,百花洲,梅岭,绳金塔 机场: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 火车站: 南昌火车站,南昌西客站 车牌代码: 赣A。

3. 南昌的历史名人

反面人物有损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就不再做介绍!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文、章、节、义”。可以说自古以来文章与节义并重,不仅是对赣文化主体精神的评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苏黄”,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并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况且宋朝是华夏文化的造极之世,宋明时期又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二个诸子百家时代,江西文化人无疑是其中的主角。两宋时期,众多文化巨子从江右喷薄而出,叱咤风云,开宗立派,引领潮流,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也无疑是江西人文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之期,并且为华夏文化之登峰造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对中华文化的进程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余烈,在正统的文化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后也在比较高的水平上运行。元代以来江西所产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马端临、虞集、揭傒斯、刘时中、吴澄、罗钦顺、解缙、魏良辅、汤显祖、宋应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蒋士铨、陈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陈寅恪、萧公权、傅抱石、梅汝璈、程懋筠、胡先骕、黄秋园、古龙、公刘等等,亦可称得上超超玄箸矣!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化极盛之期取得最高成就的省份应该占据其中之一席。

4. 南昌有什么特色和风景和历史背景

南昌,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

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绮丽。

西挽西山,北望梅岭,赣江穿城而过,“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1986年,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以南昌为旅游集散地,还可前往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庐山、景德镇、三清山等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观光。

?。

5. 介绍南昌

南昌,又名豫章、洪城,为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鄱阳湖。南昌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497万(2009年)。

南昌,又名豫章、洪城,为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鄱阳湖。南昌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497万(2009年)。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南昌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6. 介绍滕王阁的历史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

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

为何在中华大地上会出现一字不差的两座飞檐翘翘,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呢? 据《旧唐书》载:“滕王李元婴、高祖第二十二子也。 贞观十三年受封。”

据明代万历年间《滕县志》载:“李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因李元婴在滕地为滕王时骄纵*逸,行为失度,逾越典章而被朝廷谪贬,由实封千户改赐八百户,授金州刺史。

唐贞观23年太宗李世民卒,李元婴在太宗丧服期间,召集僚属宴饮歌舞,狎昵厮养,新继位皇帝高宗李治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他的上述行为御书严词切责,并警告他说:“人之有过,贵在能改。 国有 *** ,私恩难再。”

于永徽三年将李元婴调往苏州仍为刺史。不久转洪州(今南昌)都督。

于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婴兴土木,纵娱游,在赣水之滨筑起了起***飞檐、雕梁画栋的高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后来李元婴又接任其兄李灵夔任隆州刺史(今四川阆中即古隆州)。

在隆州修建了另一处行宫,当地的官绅亦用李元婴的封号为阁命名,这就是现在的四川阆中“滕王阁”。从上述两地滕王阁名称看,南昌滕王阁和阆中滕王阁所用的滕王二字都源于今天的滕州。

赣、蜀“滕王阁”之名源于古滕,为何两座“滕王阁”历经千余载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而李元婴的原始诏封地古滕国(今滕州)多少年来却鲜为人知呢?主要是因为,南昌、阆中“滕王阁”皆成名于诗文。 王勃的名著《滕王阁序》问世以来,光照大地,流传千古。

未见其阁,先读其序,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留名而去。

千余年来积得雄文百篇,诗赋千首,使得南昌滕王阁的名声愈来愈高,倩姿常驻。“高阁踞赣江,游人如潮涌,帝王将相赞,文人骚客诵。”

南昌“滕王阁”自李元婴兴建至今,迭废迭修,有文字可考的迭废迭修达28次之多。 这座“滕王阁”最后一次消失是在1926年。

在1989年10月8日新落成的高达57。5米的“滕王阁”是第29次重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使滕王阁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阆中“滕王阁”能存到今亦是如此。

据阆中史料载,“滕王阁”创建后,唐朝诗圣杜甫先后两次到阆中,数次游览“滕王阁”,登高赋诗,留下了“滕王亭子”“玉台观”等名篇。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曾到阆中,当他游览“滕王阁”夺锦亭时写下了“寺锦轩中醉倚栏,锦屏苍翠插云端。

生平不喜言争竞,付与游人自在看”的诗句。在南昌“滕王阁”消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日子里,规模宏大的阆中“滕王阁”也落得一片断壁残垣,是因名人名家写出了名诗章,使得这座“滕王阁”在国运昌盛之时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巴蜀大地。

赣、蜀“滕王阁”皆因滕王而名传千古,李元婴在古滕这块地盘上建过最早的滕王阁却毫无名气,只因历史上既没有雄才巨卿为他写出撼古烁今的雄文继世,也没有留下帝王为他题写的有滕王二字的倩姿楼阁。这个事实说明文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滕王阁”建筑群是一个机体,文化则是这个机体的灵魂,滕地的“滕王阁”虽然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但因它缺乏灵魂,也就随着时光的流逝烟消云散了。

7. 江西南昌的历史、旅游景点和发展

南昌的历史悠久相当悠久。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次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东南约四千米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十里八十部,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这就是南昌建城的开始。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寓“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为豫章郡治.因而史上也称“豫章”。南昌城池历经多次兴废,城名数易,多与当时所属地段管辖有关。

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和洪州治所,为东南著名都会,故又称“洪都”。南昌在宋被称为“隆兴”。

明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

8. 关于南昌(说明文资料)

这是来自百度百科上的关于南昌的简况,希望能帮到朋友

南昌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曾作为南唐国都,在这里,你可以悠然遐想,你可以回忆曾今。城中主要有十湖一江流动于南昌这座江南大城。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 。2006年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Newsweek)国际版选为全球十大动感都会(The Ten Most Dynamic Cities)之一,世界百大摩天楼城市。五代南唐南都,国家重要性历史文化名城,驰名中外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新中国第一面军旗升起之地,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重要制造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经济地区国外大型产业与总部转移对接基地。中国“未来都市,绿色之都”。南昌在1949年5月22日,因国民 *** 的败守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光复。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