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晚清皇亲贵胄载涛学骑兵是什么样的?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09:48:05浏览:16分类:文字大全

晚清皇亲贵胄载涛学骑兵是什么样的?

说明 这张照片拍摄于1910年5月17日的法国。时年23岁的载涛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当时载涛是大清国郡王衔贝勒,管理军咨处的重臣。他曾赴美英法德意奥俄等国考察陆军。

而载涛早年曾在法国索缪尔骑兵学校留学,所学专业是骑兵作战科目。所以,他非常熟悉骑兵和军马。

在清末晚期,当时的中国出国留学已成时尚。清廷皇室也曾派遣子弟出洋学军事。从当年的情况下,选择出国学骑兵,应该没太大争议。因为满清得天下,就因为其有骁勇善战的强大骑兵。而当年法国既是世界一流强国,也是陆上军事强国,骑兵是其精锐。

但是,当年的涛贝勒赴法学骑兵科,则恰恰是个新旧交替间将被快速淘汰的兵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西方列强诸国军队中已开始大量装备马克辛机枪等自动武器外,陆军中还出现了早期机械化的新锐:炮兵和坦克。此外,逐渐发展强大的空中力量,也已成为了制衡传统陆军与骑兵的重要手段。骑兵,在这些现代军事装备前,就像玩偶。

说明 这是一次大战时奥斯曼军队在前线的马克辛水冷式重机枪组。

说明 这是一次大战时的法国骑兵小队。但如此阵势在当时已非常少见。因为宛如?割草机?的马克辛机枪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目标。

或许因为在昔日打天下的记忆里,八旗主力就是骑兵。所以,清皇室还是对骑兵情有独钟。几乎同时,在涛贝勒被送去法国学骑兵外,还有皇室贵胄子弟被派往日本学骑兵:爱新觉罗?熙洽,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穆尔哈齐的后裔,他是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骑兵科,1911年毕业后回国(时年28岁)。但其回国时满清已在风雨飘摇中?

为什么,清廷当年就没派出皇亲贵族去学海军,或是炮科?偏偏都去学骑兵?恐怕谁也不知道其中原因。

而现在我们知道是,中国首赴出国学海军的留学生(即为建北洋舰队而准备)的12人是1877年3月赴英国的,几乎全是汉人(注:唯一非汉族的萨镇冰,则已是几代生活在福建的色目人)。

同年,日本也派出首批12留学生赴英学海军。这批日本学员中唯有八田裕二郎得以进入皇家海军格林尼治学院就读;其余或在民间海校、海军基地和工厂自寻学习机会,在承受多重考验后6人被淘汰,学成归国6人。

而中国留学生5月抵英,英方慷慨给予报考格林尼治海军学院(ORNC)的机会。但刘步蟾、林泰曾和蒋超英却申请直接上舰见习;严复、方伯谦、林永升等6人考试后获准进入学院学习(专设速成班,在校学期8个月)。而格林尼治学院没接受的日本留学生东乡平八郎,是在民间海校学习。但如今的世界海军研究中,却有多少部研究东乡平八郎及日本帝国海军的专著!而早期中国留学生则留下些什么?

从清廷如何选才留洋或学骑兵或学海军,其孰重孰轻,看官自然都能明白。而当时的日本,已将海军视为?天皇之股肱?。

这里,我们再看看期后不久发生在一次大战时的欧洲战场的片段:1916年2月21日,从德军炮轰法国东部凡尔登镇开始,在长达10个月的炮战,德军发射炮弹3200多万枚!而当时法军依托机枪、铁丝网、地雷和堑壕,外加纵深火炮攻击来抵御。在这场大规模炮战、阵地战中致使双方伤亡近百万。这,也是一战期间的典型作战方式。

在这样炮火环境中,骑兵能有多少用武之地?

如今现代海军装备的多为533毫米重型鱼雷,直径大、雷体长、头部装药多,航程远,可对大型水面舰只造成严重毁伤。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意思是说,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

据记载,作者曹学佺,由于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看到了人性的冷暖和世态炎凉,才有感而发,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永久流传,背后的道理引人深思。

在明朝天启年间,其实朝廷已经处在了内忧外患之中,由于万历时期的萨尔浒之战中,明朝大败而归,努尔哈赤一举成名,成为明朝关外的强敌。在内也是乌烟瘴气,以宦官集团为首的九千岁魏忠贤,在朝廷内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再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虽说是民间疾苦,但是皇亲贵胄的生活却是骄奢*逸,他们时常欺压百姓,横征暴敛,在当时流行一种斗犬的游戏,奴才仗着自己的主子有势力,经常作威作福,甚至放出恶犬伤人,以此为乐。而在广西,更是天高皇帝远,那里的皇亲更是肆无忌惮了。

有一天,皇亲的奴才又觉得百无聊赖,于是牵着恶犬上街闲逛,看到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于是恶从心中起,放出恶犬任意的撕咬众人。众人看到恶犬奔来,纷纷慌不择路,叫苦连天。有一只恶犬扑倒了一位闪避不及的秀才,随后几只恶犬也纷纷跑来,有的骑在了秀才的身上张口就咬,眼看秀才顷刻之间就要一命呜呼。

这时候从人群之中冲出一个杀猪贩子,手里拿着杀猪刀,一刀就把狗头砍下,秀才因此才得以活命。但是站在一旁看笑话的皇亲的奴才却不乐意了,你一个杀猪的老百姓,凭什么杀我们主子的爱犬,这样还有王法吗?于是这位奴才不依不饶,把杀猪的贩子捆绑后押到官府问罪,要求以性命赔偿。

曹学佺此时在广西任职右参议,恰好审理此案件,当问清来龙去脉之后,他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判决屠夫无罪,判决皇亲要赔偿秀才的医药费。这样的判决拿给皇亲看,顿时间觉得好没有面子,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的确曹学佺没有把柄可以抓住,于是就暗中贿赂那名秀才,然后又进行威逼利诱,迫使那位秀才改了口供,就说他与斗犬的主人是好朋友,那日与斗犬正在嬉戏打闹,哪知道从旁边来了一位屠夫,竟然一刀将狗杀死,要求屠夫给斗犬偿还性命。

在次审理这个案件,堂下的那位秀才因为惧怕皇亲的势力,当场改了口供,出卖了屠夫。曹学佺听到后,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骂道:“如今人证物证都在,而且这个屠夫还救你一命,你却不思回报,反要置他于死地,竟然谎称自己和狗是朋友,你这样的人,即便是老天爷容得下你,我也容不下你!”随后曹学佺命令差人将那位秀才拉到外面以杖击之,那秀才哪吃得了这个苦,自然就承认了皇亲的计谋,是如何威逼利诱和重金收买他的,至此案件终于有了眉目。

曹学佺审完此案,感慨良多,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名联,这则故事,也伴随着曹学佺的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为官态度,得到老百姓的广为流传。

这句俗语,其实意思就是说,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微职业的人,而有知识和文化的人往往会做出丢掉良心的事情。这句话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未免有一些偏激,也不见的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汉,也不见得没有知识文化的人都是义字当先。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正是因为没有读过书,考虑问题往往简单真挚,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之士,都是性情中人,从来不会考虑太多。而那些书读得越多的人,思想上面难免会三思后行,也就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去拔刀相助了。

作者

曹学佺(1574年-1646年)明代官员、学者、藏书家,闽中十子之首。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参议,以撰《野史纪略》得罪魏忠贤党,被劾去职,家居二十年。清军攻入闽中,曹学佺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另有说法称他是在鼓山涌泉寺自缢的。曹学佺死后,其家被清兵所抄,家人也遭逮捕,藏书被清军抢光。清乾隆十一年(1746),即曹学佺逝世一百年之后,清政府追谥他为“忠节”。

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其一生著书多达30多本,据称,在林则徐的福州府第“七十二峰楼”的大堂中,悬挂的就是曹学佺的《贞松图》。步作洗泉诗轴,行笔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得晋唐风尚,无娇揉做作之态,显露出温婉敦和、落落坦然的君子气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