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氯苯吡胺简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3:52:27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氯苯吡胺简介

目录 1 概述 2 氯苯那敏说明书 2.1 药品名称 2.2 英文名称 2.3 氯苯吡胺的别名 2.4 分类 2.5 剂型 2.6 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 2.7 氯苯那敏的药代动力学 2.8 氯苯那敏的适应证 2.9 氯苯那敏的禁忌证 2.10 注意事项 2.11 氯苯那敏的不良反应 2.12 氯苯那敏的用法用量 2.13 氯苯吡胺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2.14 专家点评 3 氯苯那敏中毒 3.1 临床表现 3.2 治疗 4 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氯苯那敏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氯苯那敏 已经自动替换为 氯苯吡胺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氯苯吡胺是最强的抗组胺药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主要能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的过敏反应。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药物过敏反应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2 氯苯吡胺说明书 2.1 药品名称

氯苯吡胺

2.2 英文名称

Chlorphenamine

2.3 氯苯吡胺的别名

扑尔敏;氯苯那敏;氯屈米通;马来那敏;氯非那敏;氯苯吡丙胺;ChlorTrimelon;Histam;Teldrin;Chlorpheniramine

2.4 分类

抗变态反应药物 > 抗组胺药

2.5 剂型

1.片剂:每片4mg。

2.针剂:10mg/1ml, 20mg/2ml.

2.6 氯苯吡胺的药理作用

氯苯吡胺为H1受体拮抗药,其化学结构属烃胺类。主要能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但氯苯吡胺不影响组胺的代谢,也不阻止体内组胺的释放。氯苯吡胺还具有抑制中枢和抗胆堿作用,故服药后有困倦感、口干、便秘、痰液变稠及鼻黏膜干燥。经过临床长时间的实践认为,氯苯吡胺的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小,副作用小。氯苯吡胺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异丙嗪强,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弱,抗胆堿作用亦较弱。因嗜睡等不良反应轻微,故适用于小儿及白天需要工作的患者服用。氯苯吡胺尚有减少气管分泌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在新一代抗组胺药问世之前,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组胺药。

2.7 氯苯吡胺的药代动力学

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扑尔敏,另行扑尔敏N氧化物,及两种未鉴定的代谢物。服用药物大部分成极性代谢产物排出。氯苯吡胺由肝脏代谢,经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妇女亦可经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妇用药可通过脐血影响胎儿。

2.8 氯苯吡胺的适应证

临床上用于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花粉症、虫咬及血清病、皮肤瘙痒症等,也可用于预防输血反应、药物过敏以及晕动病等。

2.9 氯苯吡胺的禁忌证

1.对氯苯吡胺过敏者禁用。

2.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中枢已处于过度抑制状态者禁用。

4.窄角性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膀胱颈梗阻、重症肌无力、胃溃疡、幽门及十二指肠梗阻、癫痫患者禁用。

2.10 注意事项

1.(1)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胱阻塞、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氯苯吡胺易致头晕、头痛、低血压等,应慎用。(2)肝功能不良者亦不宜长期使用氯苯吡胺。

2.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进行时不宜使用。

3.服用量过大致急性中毒时,成人常出现中枢抑制。儿童中毒时,多呈中枢兴奋。当呼吸衰竭时,可采用人工呼吸,给氧等支持疗法,忌用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可用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静脉滴注以维持血压,但不宜用肾上腺素。抢救中切忌用组胺注射作解毒药。

2.11 氯苯吡胺的不良反应

1.有时有轻微的口干、眩晕、恶心等反应,嗜睡作用轻微。

2.服用量过大致急性中毒时,成人常出现中枢抑制。儿童中毒时,多呈中枢兴奋。当呼吸衰竭时,可采用人工呼吸,给氧等支持疗法,忌用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可用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静脉滴注以维持血压,但不宜用肾上腺素。抢救中切忌用组胺注射作解毒药。

2.12 氯苯吡胺的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4mg,每天3次。儿童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

2.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3次。儿童皮下注射每天0.35mg/kg,分4次注射。

3.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1次。呕吐患者可将1次剂量,用温水50~100ml溶解后经直肠保留灌注。

2.13 药物相互作用

1.氯苯吡胺与乙醇合用,精神运动行为受到明显的影响。有研究证明乙醇(0.75g/kg)和氯苯吡胺(4mg/70kg)合用,一些操作技能受明显影响。另一研究,受试者给12mg氯苯吡胺和乙醇(0.5g/kg),精神运动行为也受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氯苯吡胺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安定药)的镇静作用行联合或相加作用。特别是乙醇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增强抗组胺药的作用,使服药者在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易发生事故。

2.氯苯吡胺可抑制苯妥英的代谢,使苯妥英浓度上升,并达到毒性浓度,产生中毒症状。应避免合用,需合用时应注意相互作用的发生,一旦患者出现嗜睡、运动失调、复视、耳鸣、枕部头痛、呕吐等苯妥英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

3.氯苯吡胺可增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延长升压时间。这是因为氯苯吡胺可抑制神经元对儿茶酚胺的摄取,使受体附近游离儿茶酚胺量增加,因而增加升压反应。因此,该两类药物合用有可能使儿茶酚胺毒性增强。若需合用,抗组胺药的剂量应为最低有效量。总之抗组胺药与儿茶酚胺的固定配伍是不合理的。

4.氯苯吡胺不宜与哌替啶、阿托品等药合用,亦不宜与氨茶堿作混合注射。与普萘洛尔有拮抗作用。

2.14 专家点评

氯苯吡胺为烃胺类抗组胺药。其特点是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小,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过敏反应等。另外,驾驶员、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进行时不宜使用。止痒效果较好,临床较为常用,为减少嗜睡和口干不良反应,对慢性过敏性疼痛可以晚间临睡前服用。氯苯吡胺通过拮抗H1受体而对抗组胺的过敏作用。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如眼睑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

3 氯苯吡胺中毒

氯苯吡胺(扑尔敏)是最强的抗组胺药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药物过敏反应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半衰期12~15h。成人用量4~8mg,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1]

3.1 临床表现

[1]

1.不良反应以困倦为最常见,偶有胸闷、咽痛、疲乏、心悸或出血倾向,还可有痰液黏稠。服用过量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痛、头晕、口鼻咽部干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不适或胃痛。

2.儿童易发生烦躁、焦虑、入睡困难和神经过敏。

3.有报道出现固定性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可能发生一般抗过敏药物少见的粒细胞减少症。

3.2 治疗

氯苯吡胺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657 CAS号 106-46-7 中文名称 1,4-二氯苯 英文名称 1,4-dichlorobenzene;p-dichlorobenzene 英文别称 1,4-Dichlorobenzene; PARA; para-Dichlorobenzene; p-dichlorobenzol; p-chlorophenyl chloride; Paracide; Paradow; Paramoth; paranuggets; Para-zene; Dichlorobenzene, 1,4-Dichlorocide; dichloricide; DCB; Evola; globol; PDB; PDCB; persia-perazol; santochlor; p-Dichloro Benzene; p-dichlorobenzene 别 名 对二氯苯 分子式 C6H4Cl2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 分子量 147.00 蒸汽压 1.33kPa/54.8℃ 闪点 65℃ 熔 点 53.1℃ 沸点 173.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46;相对密度(空气=1)5.08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杀虫剂、防腐剂、分析试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长时间抵触本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必,引起烧灼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接触5.23g/m3,69次,见颤、虚弱、减重、眼刺激和毛蓬乱,肝肾发生病理改变。 致突变性:姊妹染然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0ug/L。精子形态学:大鼠腹腔8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7500mg/kg(孕6~15天用药),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辞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污染来源:1,4-二氯苯污染物来源于生产抗蛀剂、空气脱臭剂、染料、药剂、土壤消毒剂、酚、氯代硝基苯等车间或工厂。 由于1,4-二氯苯具有升华作用,通常在水和土壤中的1,4-二氯苯会较快的挥发到空气中。因此,受1,4-二氯苯污染的水和土壤能较快地得到恢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可发生生物蓄积。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光离子检测器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7131-1997,水质)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mg/m3[皮]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4mg/L 二级:0.6mg/L 三级:1.0mg/L 嗅觉阈浓度 0.03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1,4-二氯苯为固体,易升华。1,4-二氯苯如洒落在土壤或地面上,可直接收入密封的金属容器或低袋中,或倒到空旷地方掩埋,或作为废弃物进行焚烧;1,4-二氯苯如洒落在水中,可筑防护堤;洒落在空旷地方的1,4-二氯苯可就地掩埋。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毒物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化学性质: 在氯化铁或铝汞齐存在下进行氯化反映,主要生成1,2,3-三氯苯。以铜或铜盐作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碱性水解生成对氯酚。用铜化合物作催化剂,加压下于150~、~200℃时与浓氨水或醇氨溶液反应,生成对氯苯胺、对苯二胺。硝化时生成2,5-二氯硝基苯和2,5-二氯-1,3二硝基苯。与发烟硫酸在140~160℃反应,生成2,5-二氯苯磺酸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87 扩展阅读: 1.中国化工网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二氯乙烷异丙醚氯苯对氨基苯甲醚氯化苯松油醇邻氨基苯甲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氢溴酸醋酸乙酯偶氮二异丁腈丙酮邻二氯苯醋酸丁酯三氯乙烷 开放分类: 化学,有机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