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5:19:38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一、来源作者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有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二、文学性质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

 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

 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

 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四、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他们有感而发,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1、意味无穷。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在中国诗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超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五、古诗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被大文学评论家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这十九首诗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熟悉诗词的朋友主要熟悉的是唐宋诗词,也会了解一些先秦的《诗经》。当想到汉代文学的时候,想到最多的大概是汉赋。汉赋因为距离现在时间太久远,加上大部的汉赋擅长堆垛词藻和好用生词僻字,以及多写皇家,所以不太容易一下子抓住普通读者的眼球。除了汉赋之外想到的就是乐府古诗。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吗?

 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古诗有上百篇,有人会问古诗十九首不是乐府吗?

 乐府本来是一个朝廷机构,但是乐府长期采集民歌,所以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等都包含着浓郁的底层百姓生活色彩。

 《古诗十九首》跟这些乐府古诗比起来,文学色彩加重了。简单说来,就是流传在乡间的坊间俚语被有“文化”的人重新编辑过了。所以说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被“文人化”了。

 其他的区别也很明显,乐府古诗一般讲述通俗的故事,每句字数在朗朗上口的基础上比较灵活。古诗十九首则句句五言。

 古诗十九首是哪十九首?

 萧统在把这十九首诗收录到《文选》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它们的标题,于是就用每首诗的首句作为标题。所以记住这些标题就意味着至少记住了每首诗的一句。

 古诗十九首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翻译

1.描写树的诗句古诗大全

写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2.关于“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3.关于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百)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度。

(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内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1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容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有关于“寒窗苦读的诗句”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寓意没有经过痛苦的千锤百炼,美好的幸福,美好的品质不会轻易地来到,所以说,在痛苦中磨练自己,生命之火花才会闪烁。

2,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出自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意思是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时间宝贵就像金子一样,应该珍惜。

3,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出自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意思是少年时的辛苦勤勉将终身受用,然而要学有所成还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扩展资料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就有勤学苦读的传统。晋代的时候,车胤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坚持不懈地苦读,最终成为饱学之士,入朝为官。

同是晋朝的孙康借着冬天大雪映出的光亮如饥似渴读书,最后他也入朝为官,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一代名士。但如果我们去探讨这些文人学子苦读的原因,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子夏的名言,其实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朱熹解释说:“优,有余力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政者如果尚有余力,就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读书人如果有余暇时间,应该去做官,检验平时所学。子夏在这里提出了政府官员要终身学习的主张,强调学习和时间要结合。

但实际上,在科举制度形成以前,读书做官的影响并不大。随着科举取士的到来,读书做官的观念才开始一步步深入人心。

科举时代,读书、及第、做官成为广大读书人的追求,这个时候的启蒙教育也都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

百度百科-寒窗苦读

5.关于树木的古诗大全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有关树木的诗句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7.关于有树的诗句

树的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庭中有奇树》翻译: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树上的绿叶映衬着盛开的花朵。我攀着枝条,摘下了一朵花,想把它赠送给思念的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庭中有奇树》的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的赏析

《庭中有奇树》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前两句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暗示了这里的景色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