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陈忠建 书法教学视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点名即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5:27:29浏览:13分类:文字大全

陈忠建 书法教学视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点名即播

居住中国台湾新北市,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其录制书法教学视频涵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覆盖大家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经典法帖,一字一字的录制教学视频,免费供公众学习。

官网: 新北市书法教学网

官方书法汇总: 陈忠建书法学堂

微信公众号:haktou (名称:墨色添香)

微博: 墨书之迹

博客: 阿建的博客

优酷视频: 陈忠建书法学堂

播单总表

欧阳询九成宫-001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002秘书监捡挍侍...

欧阳询九成宫-003鹿郡公臣魏徵奉

欧阳询九成宫-004敕撰

欧阳询九成宫-005维贞观六年孟夏之

欧阳询九成宫-006月,皇帝避暑乎九

欧阳询九成宫-007成之宫,此则随之仁

欧阳询九成宫-008寿宫也。冠山抗殿,绝

欧阳询九成宫-009壑为池,跨水架楹,分

欧阳询九成宫-010巗竦阙。髙阁周建,长

欧阳询九成宫-011廊四起。栋宇胶葛,台

欧阳询九成宫-012榭参差。仰视则迢遰

欧阳询九成宫-013百寻,下临则峥嵘千

欧阳询九成宫-014仞。珠璧交映,金碧相

欧阳询九成宫-015晖。照灼云霞,蔽亏日

欧阳询九成宫-016月。观其移山回涧,穷

欧阳询九成宫-017泰极侈,以人从欲,良

欧阳询九成宫-018足深尤。至於炎景流

欧阳询九成宫-019金,无郁蒸之气,微风

欧阳询九成宫-020徐动,有凄清之凉。信

欧阳询九成宫-021安体之佳所,诚养神

欧阳询九成宫-021安体之佳所,诚养神

欧阳询九成宫-022之胜地。汉之甘泉,不

欧阳询九成宫-023能尚也。

欧阳询九成宫-024皇帝爰在弱冠,经营

欧阳询九成宫-025四方,逮乎立年,抚临

欧阳询九成宫-026亿兆。始以武功壹海

欧阳询九成宫-027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欧阳询九成宫-028东越青丘,南逾丹儌,

欧阳询九成宫-029皆献琛奉贽,重译来

欧阳询九成宫-030王。西暨轮台,北拒玄

欧阳询九成宫-031阙,并地列州县,人充

欧阳询九成宫-032编户。气淑年和,迩安

欧阳询九成宫-033远肃。群生咸遂,灵贶

欧阳询九成宫-034毕臻。虽藉二仪之功,

欧阳询九成宫-035终资一人之虑。遗

欧阳询九成宫-036身利物,节风沐雨,百

欧阳询九成宫-037姓为心,忧劳成疾。同

欧阳询九成宫-038尧肌之如腊,甚禹足

欧阳询九成宫-039之胼胝。针石屡加,腠

欧阳询九成宫-040理犹滞。爰居亰室,每

欧阳询九成宫-041弊炎暑。群下请建离

欧阳询九成宫-042宫,庶可怡神养性。

欧阳询九成宫-043圣上爱一夫之力,惜

欧阳询九成宫-044十家之产。深闭固拒,

欧阳询九成宫-045未肯俯从。以为陏氏

欧阳询九成宫-046旧宫,营於曩代,弃之

欧阳询九成宫-047则可惜,毁之则重劳。

欧阳询九成宫-048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欧阳询九成宫-049於是斲雕为檏,损之

欧阳询九成宫-050又损,去其泰甚,葺其

欧阳询九成宫-051頺坏。杂丹墀以沙砾,

欧阳询九成宫-052间粉壁以涂泥。玉砌

欧阳询九成宫-053接於土阶,茅茨续於

欧阳询九成宫-054琼室。仰观壮丽,可作

欧阳询九成宫-055鉴於既往,俯察卑俭,

欧阳询九成宫-056足垂训於後昆。此所

欧阳询九成宫-057谓至人无为,大圣不

欧阳询九成宫-057谓至人无为,大圣不

欧阳询九成宫-058作,彼竭其力,我享其

欧阳询九成宫-058作,彼竭其力,我享其

欧阳询九成宫-059功者也。然昔之池沼

欧阳询九成宫-060咸引谷涧。宫城之内,

欧阳询九成宫-061本乏水源。求而无之,

欧阳询九成宫-062在乎一物。既非人力

欧阳询九成宫-063所致,圣心怀之不

欧阳询九成宫-064忘。粤以四月甲申朔,

欧阳询九成宫-065旬有六日己亥,上

欧阳询九成宫-066及中宫,厯览台观。闲

欧阳询九成宫-067步西城之阴,踌躇髙

欧阳询九成宫-068阁之下。俯察厥土,微

欧阳询九成宫-069觉有润。因而以杖导

欧阳询九成宫-070之,有泉随而涌出。乃

欧阳询九成宫-071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欧阳询九成宫-072其清若镜,味甘如醴。

欧阳询九成宫-073南注丹霄之右,东流

欧阳询九成宫-074度於双阙。贯穿青琐,

欧阳询九成宫-075萦带紫房。激扬清波,

欧阳询九成宫-076涤荡瑕秽,可以导养

欧阳询九成宫-077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欧阳询九成宫-078鉴暎群形,润生万物。

欧阳询九成宫-078鉴暎群形,润生万物。

欧阳询九成宫-079同湛恩之不竭,将玄

欧阳询九成宫-079同湛恩之不竭,将玄

欧阳询九成宫-080泽以常流:匪唯乹象

欧阳询九成宫-081之精,盖亦坤灵之寳。

欧阳询九成宫-082谨案:《礼纬》云:「...

欧阳询九成宫-083当罪,赏锡当功,得

欧阳询九成宫-084礼之冝,则醴泉出於

欧阳询九成宫-085阙庭。」《鶡冠子》曰...

欧阳询九成宫-086德,上及太清,下及

欧阳询九成宫-087太宁,中及万灵,则醴

欧阳询九成宫-088泉出。」《瑞应图》曰...

欧阳询九成宫-089纯和饮食不贡献,则

欧阳询九成宫-090醴泉出,饮之令人寿。」

欧阳询九成宫-091《东观汉记》曰:「光...

欧阳询九成宫-092元年,醴泉出京师,

欧阳询九成宫-093饮之者痼疾皆愈。」然

欧阳询九成宫-094则神物之来,寔扶

欧阳询九成宫-095眀圣。既可蠲兹沉痼,

欧阳询九成宫-096又将延彼遐龄。是以

欧阳询九成宫-097百辟卿士,相趍动色。

欧阳询九成宫-098我后固怀撝挹,推而

欧阳询九成宫-099弗有。虽休勿休,不徒

欧阳询九成宫-100闻於往昔,以祥为惧,

欧阳询九成宫-101实取验於当今。斯乃

欧阳询九成宫-102上帝玄苻,天子令

欧阳询九成宫-103德,岂臣之末学,所能

欧阳询九成宫-104丕显?但軄在记言,属

欧阳询九成宫-105兹书事。不可使国之

欧阳询九成宫-106盛羙,有遗典策。敢陈

欧阳询九成宫-107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欧阳询九成宫-108惟皇抚运,奄壹寰宇。

欧阳询九成宫-109千载膺期,万物斯

欧阳询九成宫-110覩。功髙大舜,勤深伯

欧阳询九成宫-111禹。绝後承前,登三迈

欧阳询九成宫-112五。握机蹈矩,乃圣乃

欧阳询九成宫-113神。武克祸乱,文怀远

欧阳询九成宫-114人。书契未纪,开辟不

欧阳询九成宫-115臣。冠冕并袭,琛贽咸

欧阳询九成宫-116陈。大道无名,上德不

欧阳询九成宫-117德。玄功潜运,几深莫

欧阳询九成宫-118测。凿井而饮,耕田而

欧阳询九成宫-119食。靡谢天功,安知帝

欧阳询九成宫-120力。上天之载,无臭无

欧阳询九成宫-121声。万类资始,品物流

欧阳询九成宫-122形。随感变质,应德效

欧阳询九成宫-123灵。介焉如响,赫赫眀

欧阳询九成宫-124眀。杂遝景福,葳蕤繁

欧阳询九成宫-125祉。云氏龙官,龟图凤

欧阳询九成宫-126纪。日含五色,乌呈三

欧阳询九成宫-127趾。颂不辍工,茟无停

欧阳询九成宫-128史。上善降祥,上智斯

欧阳询九成宫-129恱。流谦润下,潺湲皎

欧阳询九成宫-130洁。蓱旨醴甘,冰凝镜

欧阳询九成宫-131澈。用之日新,挹之无

欧阳询九成宫-132竭。道随时泰,庆与泉

欧阳询九成宫-133流。我后夕惕。虽休

欧阳询九成宫-134弗休。居崇茅宇,乐不

欧阳询九成宫-135般游。黄屋非贵,天下

欧阳询九成宫-136为忧。人玩其华,我取

欧阳询九成宫-137其实。还淳反本,代文

欧阳询九成宫-138以质。居髙思坠,持满

欧阳询九成宫-139戒溢。念兹在兹,永保

欧阳询九成宫-140贞吉。

欧阳询九成宫-141兼太子率更令渤海

欧阳询九成宫-142男臣欧阳询奉

欧阳询九成宫-143敕书。

非常感谢陈忠建老师的辛勤工作,其默默免费贡献如此之多书法教学视频,让我佩服、敬佩得五体投地!

我会陆续把其教学视频列表整理,以方便自己以及他人学习书法时查阅。

欧阳询的拼音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注释如下: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征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旨意撰写碑文。

贞观六年(632)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

覆盖着山野兴建宫殿,堵截山谷形成了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来架桥,开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宫阙,周围建起高阁,长廊环绕四周,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错落。

仰望山巅,悠远缥缈,高达百寻。俯视谷底,险峻深邃,壁立千仞。

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光彩能照亮云霞,日月光彩为之减色。

为了兴建宫殿移山改涧,极尽奢侈之能事,如此放纵人的欲望,真是应该大加责备。

在炽热熔金的酷热暑天,这里没有闷湿蒸热的暑气。微风徐徐吹来,清凉舒适。

的确是居住的好场所,是颐养心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注解:

1.醴:甘、甜。

2.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少监是其副职。

3.检校:南北朝时期,当官被派到某一个地方去处理事务,就在官职前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当时不是正式官衔。隋朝时才有“检校”这一正式官衔。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然不是正式拜授,相当于“代理”官职,但有权行使该职权。

4.侍中:门下省的长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三省的长官分别是“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5.秘书监检校侍中: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

6.钜鹿郡公:钜鹿是封地,郡公是爵号。

7.随:隋文帝杨坚受封于随,公元581年灭北周,改随为隋,作为国号。

8.敕:皇帝旨意。

9.维: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没有含义。

10.乎:文言介词,意思是“在”。

11.抗:兴建。

12.绝:截堵。壑:山谷。池:既指池沼,也指宫外的护城河。

13.楹:柱子,这里指的是桥柱。

14.分:开辟。岩:险峻之地。竦:通“耸”。阙:一种建在道路上的门类示意物,用来表示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区域。这里说的是在宫门外建两个台,台上建楼,中间阙而为道路,所以叫“阙”。

15.周:环绕。

16.栋:屋子的正中。宇:屋子的四周。栋宇:泛指房屋。胶葛:纵横交错。

17.迢递:高远的样子。寻:古代八尺为寻,大约是今天的160cm。

18.峥嵘:山势高峻。仞:周制八尺为仞(和寻相同),汉制七尺为仞(大约是今天的140cm)。

19.蔽:遮、挡。亏:亏缺、短少(本应有而缺少)。

20.穷:过度。泰:奢侈。

21.以:因。从,古同“纵”,放任。

22.尤:怨恨、归咎。

23.炎景:暑天的酷热。流:熔化。流金:高温熔化金属,后来用于形容天气酷热。

24.信:证实、应验。

25.汉之甘泉:汉代的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原是秦朝的离宫,汉武帝年间进行了增广,作为避暑行宫。

26.尚:超过。

原文: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砂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译文:

皇帝二十岁时,开始征讨四方,平定天下,三十岁做了亿万百姓的君主。开始是用武力统一国家,后来用文明道德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

东到青丘(在今山东菏泽市境内),南到边疆,西到轮台(今新疆西部),北到玄阙,诸侯们辗转来朝觐皇帝,奉献珍宝作为晋见之礼。都设置了地方州县,人民编入户籍受朝廷管辖。

阴阳之气温和,年景风调雨顺,远近和平肃敬,万物和平安详,神灵都来降福,这虽然是凭借天地的功德,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人的谋略。

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

皇帝的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的形态,手脚上结的老茧超过了大禹,虽经针灸石砭治疗,而血脉仍不通畅。

住在京都,炎热的暑天往往使人疲困,群臣请求另建避暑行宫,可以让皇帝疗养从而心旷神怡。

圣上爱护每一个黎民的劳力,心疼老百姓的疾苦,于是坚决拒绝,不肯听从群臣的请求。

提出隋代建筑的旧宫殿,是过去建造的,舍弃它感到可惜,毁掉它还会劳民伤财,应当因循既成之事实,又何必重新再建宫殿呢。

于是去掉隋代旧宫的文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节俭,把原来过多奢华的部分去掉,已经损坏的部分加以修正。原来殿前红色石阶修补时混杂了沙砾,原来白色的墙壁修补时新涂了泥土。原有的台阶是玉石的,这次用土阶相接。原来的居室像神仙居所一般,这次再建修补的都是茅屋。

仰看原有宫殿的壮丽,可吸取过去隋代由奢侈而败亡的教训,俯察今天修茸的求卑求俭,足以作为后嗣子孙的楷模。

正体现了“至人无为,大圣不作”的精神(能够理解顺应自然规则的高明人士不妄为,不做违逆自然大道的事)。隋代大兴土木,却使我们安享了成果。

注解:

27.爰在弱冠:爰:yuán,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调节语气的作用。弱冠:男子20岁。

28.经营四方:出自《诗经·小雅·北山》。这里指从事策划和组织统一天下的活动。

29.逮乎立年:逮:到,及(例如:力有未逮)。立年:30岁。

30.抚临亿兆:抚临:据有,统治。亿兆,指庶民百姓。

31.丹徼: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32.献琛奉贽:琛:珍宝。奉:恭敬地用手捧着。贽:古时指初次拜见人时所送的礼物。

33.重译来王:重译:辗转。来王:古代诸侯定期朝觐天子。

34.暨:及,到,至。

35.玄阙:古代传说中的北方极远之地。

36.编户:编入户籍。这是始于西汉的一种户口登记制度。

37.迩安远肃:迩:距离近,与“遐”反义。肃:恭敬。

38.灵贶毕臻:贶:kuàng,赏赐。灵贶:神灵降福。毕:都。臻,来到。

39.甚禹足之胼胝:甚:超过。胼胝:脚上的老茧。

40.腠理犹滞: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滞,凝积,不通顺,不流通。

41.弊:疲困。

42.曩:nǎng,从前,以往。

43.墀:chí,台阶上面的空地,也指台阶。

44.茨:cí,用茅或苇盖的屋子。

原文: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暇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

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

《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

《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

然则神物之来,实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

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

译文:

但是以前的池沼,水都从涧谷引来,宫城里面,本来就缺乏水源。想求得水源,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如何解决无水的问题,皇帝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贞观六年四月十六日,皇帝来到中宫,沿途观赏楼台亭榭,闲步走到西城的背面,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看到这里的土地,微微有些湿润,于是用手杖掘地并加以导引,结果泉水随之流涌出来,砌上石槛,引水流入形成水渠。

泉水清澈如镜,味道甘甜如醴酒。泉水往南灌注在丹霄宫的右边,往东流淌于双阙之下。流泉贯穿于镂刻图纹的宫门,萦绕着太后所居的宫殿。泉水激扬起的清波,能将浊秽的渣滓荡涤。它可以使人养成纯正的禀性,使人的心神玲珑透剔。泉水如镜能照映出各种形态,滋润万物生长,就如同皇帝的深恩永无休止,天子的恩泽永远流布人问,它不仅是天象的精华也是大地的灵宝。

据文献记载:《礼纬》:“帝王对犯人量刑得当,论功行赏不偏不倚,能达到礼仪规范的要求,那醴泉就会在宫廷内出现”。

《鹖冠子》说:“圣人的恩德,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达于万民生灵,就会出现醴泉”。

《瑞应图》说:帝王生性纯正平和,饮食简朴不用臣下进贡的珍奇之物,那醴泉就会涌出,饮用能长寿”。

《东观汉记》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在京师〔洛阳)出现醴泉,喝了能使积久难治的病痊愈”。

如此说来,神奇灵异的醴泉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扶助圣主明君。它既可祛除陈年旧疾,又能延年益寿。对此,公卿大臣们都奔走相告,喜形于色,只有皇上胸怀谦逊,并不认为醴泉的出现是由于自己的圣明。

虽有美德而不自居,这不单单是古代圣贤能做到的了。因祥瑞的出现而心存谨慎,这是汲取了隋朝奢侈误国的教训。

醴泉的出现是上天显示的瑞征,也说明天子的圣德,这些,不是像我这样学问不深的人所能表述清楚的,但我作为史官的职责在于“记言”、“书事”,不能让国家的盛美之事遗漏于典籍史册,所以才冒昧地如实陈述,撰写成这篇铭文来刻碑。

注解:

45.咸:都。

46.怀:怀藏,心里存有。

47.粤: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48.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干支在古代也用来纪日,60天一个循环。所以可以这样断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朔是初一,旬为十天,有同“又”,所以整句意思是:四月甲申这天为朔(初一),十六己亥日。

49.阴:背面。

50.厥:通“掘”。

51.青琐:典故名,出自《汉书》卷九十八〈元后列传〉。原指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后借指借指宫廷。此代指宫门。

52.萦带:环绕。紫房:皇太后居宫室。

53.澄:原文为“澄”,意思是水清而静。

54.玄泽:圣恩。

55.匪:通“非”,不。唯:仅仅。

56.礼纬:汉代无名氏创作的谶纬类典籍,词语奇诡,内容神秘。所谓“谶纬”,都是指以占卜征验为特征的神学著作,谶是先起之名(含义是“预言”),纬是后起的(与“经”相对)。因该书是承《礼记》而作的儒术与神学相结合的作品,故名《礼纬》。

57.锡:通“赐”。

58.鹖冠子:道家著作,相传是战国时期楚国隐士所作,一共十九篇,《醴泉铭》引用的这几句,见该书《度万第八》。隐士居深山﹐以鹖为冠(用鹖鸟的羽毛编成帽子)。鹖是一种类似雉鸡的鸟。

59.太清:天道、天空。太宁:宁静的境界。太清太宁万灵指天地人。

60.瑞应图:古代一种图文并茂的瑞物图典,图是主体,描绘各种瑞物形象,文字对其征兆意义进行说明。

61.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光武帝至汉灵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后成书。作者有班固、陈宗、尹敏、孟异、刘珍、李尤等。

62.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

63.蠲:juān,祛除。

64.百辟卿士:出自先秦的《诗经·大雅·假乐》。百辟:众诸侯。卿士:各级官员的泛称。

65.撝挹:huīyì,谦让。

66.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对祥瑞的出现心存畏惧,是有当今的先例作为教训的。指隋代出现了“小石变玉”、“河清”、“龙见”,却带来灾祸。

67.上帝:上天。玄符:天符,符命,指上天显示的瑞征。

68.丕:大。

69.记言,书事:古代史官的职责,左史记言,右使记事。

原文:

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

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

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

书契未记,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

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

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

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

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宫,龟图凤纪,

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

上普降样,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

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

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

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

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

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敕书。

皇帝顺应时运,统一天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承受期运受天命为帝王,世间万物都目睹了这一事实。

他的功绩高于大舜,勤勉胜过大禹,真是空前绝后,甚至超过三皇五帝。

他掌握天下的权柄并遵守礼法,既圣德又神明,用武力平定祸害变乱,用文化怀柔远方的百姓。

史书从未记载过像这样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皇帝,来朝的外国君臣很多很多,敬献珍宝作为见面礼物。

大道不能用语言表述,上德之人虽然得道却不以得为得,宇宙自然之力默默地运行着,高深莫测。

我们凿井得饮,耕田得食,天下太平,安居乐业,却不懂得感谢上天的功德,又怎能知道帝王的作用!

天道运行,悄无声息,人们感知不到,但万物赖以生存和变化形态。

万物感应天道来变化,天道能应人们的德行来致福,即使德行细微,也很快会致福,这是十分严明的。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福祉,如“云氏”、“龙宫”、“龟图”、“凤纪”、太阳呈现五种颜色、太阳中出现三足神鸟等等,乐官没有停止过歌颂,史官没有停止过记载。

今天由于皇帝的善德和明智,上天降临吉祥,给世人带来喜悦,祥瑞醴泉滋润人间,解决了京城的缺水情况,潺潺流动,透明洁净,味美甘甜,冰凉清澈,日用日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吉庆和醴泉一起流淌,而我们的天子却日夜健强振作,警惕慎行。

居住崇尚茅屋,不以游乐为乐,不以身为帝王为贵,而为天下百姓忧心。

很多人喜欢浮华,我选择朴实,回归淳厚本真,以质朴代替文饰。

在高处要想到有下坠的危险,端着盛满水的容器要留心不要把水洒溢,对此念念不忘,时时提高警惕,就能永远保持纯正美好。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皇帝旨意书写。

注解:

70.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

71.抚运:顺应时运。

72.奄:同。

73.膺期: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74.伯禹:夏禹,治水功高,被后人尊为圣君。禹曾被封为伯爵,所以称“伯禹”。

75.登:超过,胜过。

76.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蹈矩:遵守理法。

77.乃:助词。

78.克:平定。怀:亲附。远人:远方的国家和民族。

79.冠冕:古代大夫以上官职之帽子,此处代指外国来朝之君臣。并袭:重重叠叠。

80.大道:自然法则,万物必由之路。无名:不可言说。

81.上德不德:出自《老子》三十八章,意思是:上德的人虽然得道,但自己不以得为得。

82.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后来成为歌颂太平盛世的典故。

83.靡谢天功,安知帝力:这是“帝何力于我哉?”的意思。靡:不,无。

84.载:运行。

85.资:赖以。始:生。

86.品物:众物。流:演变、变化。

87.介:通“芥”,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88.赫赫明明:出自《诗经·常武》,威严严明。

89.杂沓:众多纷杂。景:大。

90.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祉:福。繁祉:多福。

91.云氏:传说黄帝受命时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即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云字命名。

92.龙官:古伏羲氏时,有龙瑞,故以龙命官,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冬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百官各隶其部,以中官为首。

93.龟图:洛书。传说尧与群臣贤者到翠妫川,有大龟来投尧,龟背有图,尧命臣下录写,写完后,龟才回到水中。

94.凤纪:据《在传》记载,少皞即帝时,有凤鸟飞来,所以设置部门长官用鸟来命名。凤鸟氏,是执掌历法的官名,所以称岁历为“凤历”。上面所称“云氏”、“龙官”、”龟图”、“凤纪”,都是祥瑞。

95.日含五色:太阳呈现五种颜色,据《易传》记载这是一种祥瑞。

96.乌呈三趾:在中国古代神话里,太阳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周围金光闪烁,所以也称“金乌”,这是祥瑞。后来也用“金乌”指代太阳。

97.流谦:出自《周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意思是充实谦虚之处。

98.湲:水流动的样子。

99.旨:会意字。“匕”本指进食用的小勺子,转义指“食物”。“甘”隶变为“日”,意为“味美”。

100.萍旨醴甘,冰凝镜澈:像浮萍一样味美,像醴酒一样甘甜,像冰块一样凝结(很凉),像镜子一样清澈。

101.挹:舀取。

102.我后:我君。

103.夕惕:出自《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夜间还警惕慎行”。

104.般游:游乐。

105.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故名。此处代指帝王。

106.反:同“返”,返回。

107.戒:警惕。

108.念兹在兹:出自《书·大禹谟》,后用以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事情。

109.贞吉:纯正美好。

110.太子率更令:官职名。北齐开始设置,主管东宫周卫禁防、漏刻钟鼓。唐朝时增加了掌管东宫宗族次序、礼乐、刑罚的职责。欧阳询与李渊交情深厚,622年被授予侍中一职,兼任太子率更令。

111.渤海男:欧阳询的爵位。渤海是欧阳氏的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事实上,欧阳询祖上早已经从渤海南迁至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男是男爵之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拼音为:ōu?yáng?xún。

分字解释:

欧阳,中华姓氏之一,为汉姓复姓之首?。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古人称山体的南面为山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阳”。

询,偏旁“言”简化为“讠”。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询,谋也。从言、旬声。?”。言求周详、谋略是询之范式。本义:问、征求意见。?如:询问、询察、查询、质询、咨询、询事考言(查问考核言行是否相符)。

欧阳询(约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欧阳询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