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西晋的成语?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6:02:30浏览:10分类:文字大全

西晋的成语?

Ⅰ 两朝南北晋的成语有哪些

信口雌黄: 这个典故出自西晋时有名的清谈家王衍。这家伙喜欢滔滔而论,但所说的话往往前后矛盾。有一次别人听他讲解后指出其中矛盾错误处,王衍不假思索,随口更改。故为“信口雌黄”。 信口:随口;雌黄:一种矿物,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擦去。 (报春居士评:老王卖瓜,不仅要有口才,反应也要快,这位仁兄真是个销售人才啊) 我把这些成语分成了几块,来供大家玩捏玩捏: 1)跟“情”有关的成语。 从人性上讲,晋朝是个很特别的时代,无论贵族还是布衣,人们崇尚自由的爱情和无拘束的生活,所以跟情有关的成语也就特别多。 偷香窃玉: 西晋有个叫韩寿的美男被他上司的女儿贾午所暗恋,于是上演了一段女追男的传奇。。。贾午为了追到美男,偷了别人送给她老爹的西域香料,再转送给韩寿(看来那个年代流行男用香水),终于捕获了“美人心”,此为“偷香”。上了钩的美男以后就经常晚上跳墙而入与贾午幽会,此为“窃玉”。 (报春居士评:哦,女的偷香,男的窃玉,原来这两件坏事不全是男的做的。冤枉男同胞这么多年了) 我见犹怜: 东晋大将桓温(“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指他)灭了汉国后以汉王之女为妾。温之元配凶妒欲杀之,但见她神色娴正,辞甚凄婉,不禁弃刀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翻译为“妹妹啊,连我见了你都觉得可怜,何况那个老不死的呢”。) (报春居士评:蛮妇中了毒妇之计了。玩肌肉的跟玩大脑的就是没得比啊!) 徐娘半老: 南朝梁朝湘东王萧铎有个姓徐的漂亮老婆,人到中年,地下情人依旧多多(原称“多面首”)。有闲人作一打油诗: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 萧溧阳马,虽老犹骏; 徐娘半老,犹问多情。 (报春居士评:千年后LP远比LG出名,这对排名第一) 看杀卫阶: 卫阶是西晋最有名的美男子(晋朝男儿 美霸天下!!)。不过这位老兄因为长得太美了,走在街上所有人都会盯着他看,把他看得全身起鸡皮疙瘩。久而久之得了忧郁症死了。 (报春居士评:在那个美男过剩的年代里居然还那么引人注目,只能说明卫阶他。。。他。。。美若天仙~~~~ 天啊!) 一往情深: 猜猜这个暧昧的成语是哪个晋人发明的。嘿嘿,估计没多少人会猜到,这个成语竟然出自于晋朝第一君子谢安之口,真是出人意料。谢安,就是那位东山再起的老兄,有一子辈朋友叫桓子野。“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从此,中国的言情小说里就多了个经典的词语:一往情深 (报春居士评:清歌大概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那个姓桓的小朋友正值青春期,听多了这种歌,出现些恋爱综合症这很正常。谢安这老家伙大惊小怪的,成心 *** 人家嘛) 2)很多成语跟晋朝南北朝发生的事件有关,考考大家的历史功底吧 l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三个成语出现在哪一场著名战役? l 与刘琨、祖逖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l 不越雷池一步 里的“雷池”在哪? l 乘风破浪来自哪段典故? l 吾不杀伯仁,伯仁由吾而死之中的“吾”是谁?“伯仁”又是谁? l 晋朝著名将领羊祜有句什么名言? (答案见后) 3)有两个出自晋朝的成语用来形容厉害女子的 牝鸡司晨: 形容女性政治能力强,原意为母鸡报晓。典故的主人公是西晋的贾皇后,她为了自己专政大搞宫廷政变,发动了导致西晋毁灭的“八王之乱”,最终她离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头衔仅一步之遥而功败垂成人头落地,让五百年后生的武媚娘抢走了这个头衔。她LG晋惠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在“中国 *** 皇帝排行榜”里高居第一。 咏絮之才:形容女子文才了得。故事是这样的:东晋谢安侄女谢道蕴从小有才,谢安在一个下雪天和子侄们讨论文学大家用什么可以比喻。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从此说女性有“咏絮之才”就是在说她有惊人的文才。 4)跟谢安有关的成语(爆多) 东山再起:谢安早年出仕之前曾经在东山短期隐居,后人遂称其第二次出仕为东山再起 屋下架屋:谢安评论扬都赋的原话,指文章仿效他人前作,没有创新。 前倨后恭:谢安侄子谢玄幼年由谢安抚养,两人感情深厚。谢安曾取笑谢玄“前倨后恭”,谢玄也曾毫不客气的当谢安面批评叔父谢万“衿抱未虚”。 新会蒲葵:谢安得到当时几乎所有名士的推崇,因而一举一动都被世人仿效。曾经有他的老乡回家没有路费,只有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得知以后,便抓了把扇子来用,结果人人仿效,积压的扇子不久便全部高价售出。 围棋赌墅:淝水之战前夕,谢安在东山别墅与人下棋,以别墅作为赌注。 雅人深致:谢安称赞谢道蕴的原话,后多用来指隐士风度,品味高雅。 一往奔诣:支道林称赞谢安的原话,后多用来指文章一气呵成,才气不凡。 老翁可念:谢弈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一往情深:上文 咏絮之才:上文 小儿破贼:谢安对淝水之战捷报的评价。 封胡羯末:均为谢安子侄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报春居士评:牛人啊,随便弄个事就是一成语,汗。。。 ) 公布一下刚才的答案: l 淝水之战 l 闻鸡起舞、胡笳退兵、中流击楫 l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晋苏峻造反时,大将军温峤欲率军灭苏,宰相庾亮认为苏不足以患,西边的陶侃才是心腹大患,要温坚守他在雷池的阵地,不准离开雷池一步,遂为“不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 l 来自南朝元嘉年名士宗悫:“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l 东晋王敦造反,王敦的兄长王导向皇上请罪。周桤(字伯仁)当面不帮王导的忙,暗里向皇帝求情,王导终无罪,但他不知内情而恨周桤。等到王敦造反成功后要杀周桤,王导一言不发,周桤终死。事后王导发现周桤救己之事,悔恨不已而说出此句。 l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成语

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玉润之望,珠玉在侧,卫玠谈道;平子绝倒,韩寿偷香,沈腰潘鬓,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周郎顾曲,倾国倾城(形容慕容冲的),翩翩周生,婉娈幼童(也许不是一个成语,当小故事看吧,说得是周小史,西晋洛阳人,有诗赞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傅粉何郎,行步顾影,侧帽风流,冰清之资,才比潘安貌比吕布,貌柔心壮;音柔兼美,芝兰玉树,既生瑜何生亮,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画梅止渴,才高八斗,三顾茅庐,望尘而拜,闻鸡起舞,枕戈待旦,江郎才尽,长林丰草,投鞭断流,入木三分,东床快婿,世外桃源,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与世隔绝, 咏絮之才,东山再起,欣欣向荣, 归去来兮 ,七步成诗,手不释卷 ,囊萤夜读,洛阳纸贵,广陵绝响,坦腹东床,三足鼎立,三足鼎立,作奸犯科,七擒七纵,集思广益,开诚布公,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临危受命,任重才轻,妄自菲薄,作奸犯科,白首同归,犀照牛渚,牛星织女,笔误作牛,桃园结义,路人皆知,东床快婿,吴牛喘月,坚壁清野,穷兵黩武,枕戈寝甲,势如破竹,屡战屡败 ,短兵接战,骁勇善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龙肝豹胎,龙肝凤脑,龙肝凤髓,虎踞龙盘 ,乘龙佳婿,藏龙卧虎,伏龙凤雏 ,龙蟠虎踞,七步之才,一衣带水,青白眼,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吴下阿蒙,髀肉复生,煮豆燃萁,临池学书,咏絮之才,后起之秀,画饼充饥,恃才傲物,收买人心,神武挂冠,李郭同舟,水陆毕陈,玉体横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买王得羊,画龙点睛,赴汤蹈火,恺崇斗富;浑浚争功,兴高采烈,鹤立鸡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渊渟岳峙,渊渟岳立,岳峙渊渟 ,川渟岳峙 ,徐娘半老,情随事迁,携老扶幼,隔岸观火,穷途之哭,依缸习字

Ⅲ 关于晋朝的成语

投鞭断流

Ⅳ 说这个成语和西晋的王衍有关系 不好意思 居然没有打

麈(抄zhǔ)尾,是一种道具.1979年出袭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王夷甫是西晋时的太尉,大名士王衍.少年王衍生活在西晋歌舞升平,崇尚清谈的和平岁月,世人多夸耀他的风采卓越,风度翩翩,有个成语就出自于世人对他的赞美--白玉麈尾.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夸夸其谈的时候,动情处,拨弄着散发贵族气息的麈尾扇子,柄尾用白玉装饰.时人惊叹他白皙的手儿,竟然如同玉柄一般洁白无暇,难以分辨.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

Ⅳ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成语和相应历史事件,要十个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势如破竹 解释: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半老徐娘 解 释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出 处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临池学书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洗砚的水池边练习写字。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或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有力。

画饼充饥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找了很久,满意请采纳,谢谢!)

Ⅵ 关于 西晋 东晋 南北朝的成语

有很多,我举一些,纯手打,望采纳

洛阳纸贵-西晋-左思

白玉麈尾专-西晋-王衍

势如属破竹-西晋-杜预

潘文乐旨-西晋-乐广

闻鸡起舞-东晋-祖狄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前秦-苻坚

入木三分、东床快婿-东晋-王羲之

画龙点睛-东晋-张僧鹞

才高八斗-东晋-谢灵运

Ⅶ 和西晋人物祖逖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闻鸡起舞、南塘一出、中流击楫

Ⅷ 出自东、西晋朝的成语

出自东、西晋朝的成语——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答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辨形鸡;不能写作“机”。

近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Ⅸ 说这个成语和西晋的王衍有关系 知道的帮忙解释一下吧

麈(zhǔ)尾,是一种道具。1979年出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内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容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王夷甫是西晋时的太尉,大名士王衍。少年王衍生活在西晋歌舞升平,崇尚清谈的和平岁月,世人多夸耀他的风采卓越,风度翩翩,有个成语就出自于世人对他的赞美--白玉麈尾。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夸夸其谈的时候,动情处,拨弄着散发贵族气息的麈尾扇子,柄尾用白玉装饰。时人惊叹他白皙的手儿,竟然如同玉柄一般洁白无暇,难以分辨。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

Ⅹ 用什么词形容西晋时期

西晋建立的时候,司马昭已经挂了。

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内的统一王朝,容首都洛阳。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 我想要几篇六年级的课外文言文,有译文的.(越多越好)

三十一不卖的卢

庾公乘马有的卢①,或语令卖去,庾云:" 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树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②,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③?"

「注释」

①庾公:庾亮,字元规,好清谈。晋明帝穆皇后的哥哥,晋成帝时为中书令,执掌朝政。死后追赠太尉,谥号" 文康" ,东晋名臣。的(d ì)卢:一种凶马,相传骑这种马对人不利。

②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小时侯,在路上遇见两头蛇,他听说遇到两头蛇在一起的人必死,就把两头蛇打死埋了,为的是避免别人再见到这两头蛇后被害。

③达:通达。

「译文」

庾公(庾亮)骑的马里有一匹的卢凶马,有人让他卖掉。庾公说:" 我卖它就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主人,难道因为对自己不安全,可就以嫁祸他人吗?从前孙叔敖为了后人杀了两条蛇,古人传为美谈,我效仿他,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

三十二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 遂焚之。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阮籍族弟,以德行著称,长期隐会稽剡县。阮裕曾被征为金紫光禄大夫,故有此称。

②何以车为:要车子有什么用?

「译文」

阮光禄(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有一辆好马车,凡来借的人没有不借的。有一个人要安葬他妈妈,心里很想借车,但没敢开口。阮光禄后来听说了这事儿,感叹道:" 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还要这车子有什么用?" 于是就把车给烧了。

三十三老翁可念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②,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③,著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⑤,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 阿奴欲放去邪⑥?" 遂遣之。

「注释」

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哥哥,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②醇酒:烈性酒。

③太傅:指谢安。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名流。年轻时即有名,善清谈,无心仕宦,与王羲之、支遁等人在东山以山水娱情。四十岁后出仕,死后赠太傅,谥号" 文靖".

④青布绔:黑布裤子。

⑤可念:可怜。

⑥阿奴:六朝时表示亲昵的称呼,第二人称,用于长称幼,尊称卑。

「译文」

谢奕任剡县令时,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让他喝烈酒来惩罚他,老头都已经喝得大醉了,还不让停。太傅谢安当时七八岁,穿着青布裤,在哥哥谢奕的身边坐着,劝道:" 哥哥,老头很可怜,你怎么能这样做!" 谢奕神色平和下来,说道:" 你是想放了他吗?" 于是就把老头放了。

三十四备四时之气

谢太傅绝重褚公①,常称" 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②".

「注释」

①绝重:非常看重。褚公:褚裒(p óu ),字季野。女儿为晋康帝皇后,晋穆帝时,为征北大将军,率师北伐,兵败,悔恨而死。死后赠太傅。

②四时之气:四季的气象。是说褚季野虽然不说话,其实内心是有褒贬的。

「译文」

谢太傅(谢安)十分看重褚季野,常常称道褚季野虽然不说话,可春夏秋冬的冷暖炎凉都装在胸中。

三十五莫得*祀

刘尹在郡①,临终绵惙②,闻阁下祠神鼓舞③,正色曰:" 莫得*祀!④" 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 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⑤"

「注释」

①刘尹:刘惔,字真长,善清谈,东晋名流。妻为晋明帝女庐陵公主,刘惔曾任丹阳尹,故有此称。

②绵惙(chu ò):气息微弱,弥留之际。

③阁:供神佛的地方。祠神鼓舞:祭神时击鼓舞蹈。

④*祀:滥行祭祀,指非礼的祭祀。

⑤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 丘之祷久矣。'"刘惔此处的意思是,我已经向神明祷告了,你们不必再多此一举。

「译文」

刘尹(刘惔)在丹阳时,临终弥留之际,听到祠堂有人在击鼓舞蹈,祭祀神灵,正言厉色道:" 不要滥行祭祀!" 下人请求杀了驾车的牛祭神,刘真长(刘惔)答道:" 我也像孔丘那样祈祷很久了,有什么用?不要再做这些麻烦事了。"

三十六我常自教儿

谢公夫人教儿①,问太傅:" 那得初不见君教儿②?" 答曰:" 我常自教儿。"

「注释」

①谢公:指谢安。谢公夫人:刘惔的妹妹。

②那得:怎么;为何。初不:从不。

「译文」

谢公(谢安)夫人教育孩子,一次她问太傅:" 怎么从来没见到你教育孩子?" 谢公回答道:" 我总是用身教来教育孩子。"

三十七以鼠损人

晋简文为抚军时①,所坐床上,尘不听拂②,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③,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④,教⑤曰:" 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⑥"

「注释」

①晋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司马昱为晋元帝少子,封会嵇王,后任抚军将军。

②床:坐榻。听:听任,允许。

③手板: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拿的笏板。批杀:打死。

④门下:属下官吏。起弹:进行弹劾。

⑤教:诸侯言曰教。简文帝时任会嵇王,抚军将军,故有此说。

⑥无乃:恐怕,表委婉语气。

「译文」

简文帝(司马昱)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的床榻上,尘土不让拂拭,见上面有老鼠的行迹,心里还挺高兴。有个参军看到老鼠白天乱跑,就用手板打死了老鼠,简文帝很不高兴。下属要弹劾参军,简文帝告诫说:" 老鼠给打死了我们都不能忘怀,现在又因为老鼠来惩戒人,这样怕是不好吧。"

三十八范宣受绢

范宣年八岁①,后园挑菜②,误伤指,大啼。人问:" 痛邪?" 答曰:" 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③,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④,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 人宁可使妇无裈(巾军)邪⑤?" 范笑而受之。

「注释」

①范宣:字宣子,晋时人。少好学,家贫,躬耕不仕,以讲论为业。

②挑:挖。

③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经》中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④韩豫章:韩伯,字康伯,曾任豫章太守。

⑤巾军(k ūn ):裤子。

「译文」

范宣八岁的时候,在后园挖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头,就大哭起来。有人问他:" 疼吗?" 范宣回答:" 不是疼,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敢伤毁,所以才哭啊。" 范宣简朴廉洁,豫章太守韩伯曾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接受。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就这样依次减半,他始终没有接受。韩伯后来和范宣同乘一辆车,在车里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 难道要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 范宣才笑着接受了。

三十九上章首过

王子敬病笃①,道家上章②,应首过③,问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④?"子敬云:" 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⑤。"

「注释」

①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善书画,与其父并称" 二王".

②道家:指道教徒。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立,称" 五斗米教".史载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信奉五斗米教。上章:道士替病人天帝上奏章,把病人引咎自责,祈求保佑等内容写成奏章形式的黄表,然后焚烧祷告,以求消除病灾。

③首过:坦白自己的过错。

④由来:历来,从来。

⑤唯忆与郗家离婚:王献之原娶郗昙女儿,后与之离异。

「译文」

王子敬(王献之)病重,请道士来家消病祛灾,按道家要求,应忏悔自己的过失,道士问子敬:" 你历来有什么过失?" 子敬回答:" 我没觉得有什么别的事情,只记得和郗家离婚这件事儿。"

四十不忘根本

殷仲堪既为荆州①,值水俭,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③。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④,云我豁平昔时意⑤,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⑥!尔曹其存之。"

「注释」

①殷仲堪:东晋人,能清谈,善著文,为孝武帝所重,曾任荆州刺史。

②水俭:因水灾而歉收。五碗盘:一种小型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五个碗组成。

③率物:为人表率。物:人。真素:自然质朴。

④方州:指一州的长官,刺史。

⑤豁:忘记,舍弃。平昔:平素。

⑥登枝而捐其本:登上高枝而忘了树干,喻身居高位而忘了做人的根本。

「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后,正赶上水灾歉收,所以他吃饭常常只是五碗盘,再没有多余的菜肴了。如果饭粒掉在盘子或席子上,他就拣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要给人做表率,但也是他生性简朴使然。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作了一州的刺史,就以为我会放弃平素的志向,现在我虽然地位变了,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会因为地位高了就变了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啊。"

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

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

至交,不宜说之.”

31.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

达乎?”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

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祀!”外

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

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

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

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

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39.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

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

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

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

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

时论以此多之.

42.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

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

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

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

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

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

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

人无长物.”

45.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

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

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

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

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

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

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

少.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

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

其胜场,安可争锋!」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

人深致.」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

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

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

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

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

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

善,曰:「张凭勃□(穴卒)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54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

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鱼父一篇.谢看

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

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

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凝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

「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

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

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

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

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

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

不传.」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

所谶,便释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

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

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64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晓.」即于坐

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子都未解,阿弥那得

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

乃是君转解.」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

神笔.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

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69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70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

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

遂作家风诗.

72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

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汝更思

吾论.」

75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

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6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

文,辄觉神超形越.」

77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

玉亮.」庾公闻赋成,求看,兼赠贶之.阐更改「望」为「俊」,以「亮」为「润」云.

78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79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

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

而不免俭狭.」

80习凿齿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荆州治中.凿齿谢笺亦云:「不遇

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

曾见此人.」从此忤旨,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81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当是丈夫之

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足参微

言.」

84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5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

86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

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87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88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

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

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89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90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载王东亭作

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91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我亦作,

知卿当无所名.」

92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王旬)在

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

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93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非无文采,酷无裁制.」

94袁彦伯作名士传成,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彦伯

遂以著书.」

95王东亭到桓公吏,既伏阁下,桓令人窃取其白事,东亭即于阁下另作,无复向一

字.

96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

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97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

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有诵曰:

「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98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

亦以高奇见贵.」

99殷仲文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

固.」

100羊孚作雪赞云:「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胤遂以书

扇.

101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102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一坐

之间,诔以之成.

103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五版

并入.玄在听事上,版至,即答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

104桓玄下都,羊孚时为兖州别驾,从京来诣门,笺曰:「自顷世故睽离,心事沦蕴.

明公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以一源.」桓见笺,驰唤前,云:「子道,子道,来何迟!」即

用为记室参军.孟昶为刘牢之主簿,诣门谢,见云:「羊侯,羊侯,百口赖卿.」

10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