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颜元的教育思想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6:40:40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颜元的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实德实才之士”:

颜元认为人才是治国安民的根本,而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德实才之士”,即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实德实才之士”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粗精皆尽力求全”的通才,另一种是“终身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

2、教育内容:“实学”:

把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作为教育内容,这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

3、教学方法:“习行”:

“习性”,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第一,教学要联系实际,观察、练习,“躬行而实践之”。第二,反对静坐读书、闭门读书和空谈理义,因为其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影响健康。第三,并非排斥通过读讲来学习知识,而是主张读书、讲学、习行相结合。第四,人获得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行”和“实用”。

4、“六斋”教学:

颜元在自己规划的漳南书院中,陈设六斋,并规定了各斋具体教育内容,实行“分斋教学”。漳南书院的六斋分别为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和帖括斋。之所以暂设“理学斋”和“帖括斋”,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等时机到了则关闭这两斋。

 河北·书院对联集萃

◆小莲池书院

小莲池书院,位于河北望都县。原名尧台书院。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卫学诗借尧母庙房舍延师课士,取名尧台书院。四十八年知县沈寅因邑有龙泉之胜,乃改名龙泉。嘉庆四年(1799)知县赵锡蒲另建院舍,置学田100余亩,改名康衢。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吴步韩、邑人黄桂林重建,有讲堂、书舍等近20间。门前池中植莲花,人以省城(今保定)莲池书院目之,故改名“小莲池”。自后修葺有续,兴学不断。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戴华藻增建文昌阁。二十年知县李兆珍等增经费至4330吊钱,发商生息,时另有院田地532多亩,年收租钱221吊664文。自是膏火倍增,应课者日多。二十五年增建文昌阁,二十六年停办。二十七年邑人麻孟海创设小学堂。

修我墙屋,非直为观美也,比及三年郁郁乎文哉,于斯为盛;

牵其子弟,又从而礼貌之,有能一日孳孳为善者,何用不藏。

清代吴小岩题小莲池书院

◆海阳书院

海阳书院,位于河北滦县。原为杨少卿祠,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州孙昌鉴建,嘉庆七年(1802)知州莫谟重修,移杨公神位于忠义祠,始名海阳书院。同治八年(1869)绅董禀请捐修。修筑大门三楹,照壁一座,内设仪门一座,讲堂五楹,其后斋房五楹,东西厢房各三楹,又后为山长居室五楹。书院订有诸章程:①考课章程:每年于二月初六甄别生童,录取生分超等、特等、一等共30名,各补20名,录取童分上取、中取、次取共30名,备补20名。不录者不得参与大课斋课。生童经甄别录取后每年试官课八次,谓之大课,于三至十月举行,其期定于每月初六,如遇以甄别作大课之年,则六月间停课一次,乡试之年八月间停课一次。山长斋课随大课之月以十六、廿六为期,十六为一文一诗与官课同,廿六则或诗赋经解或策论、算学,迭以各体试之,亦分经义治事之意。②加奖加课章程:每孝大课斋课前列生童,除由书院照章程给将外,仍由州捐廉按生童所列之次第,推广加奖外,每年共实发市钱2560千。于光绪十一年(1885)为始,知州郭奇中详明备上宪立案奉批,移知后任永为定章。又每年分作四季各加古学并时务学一次,每次酌奖生童约计市钱400-500千,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始,知州杨文鼎捐钱给奖详明备上宪立案奉批,移知后任永为定章。③费出入章程:书院规定取生员超等10名,每月给膏火银1.5两,特等10名,每月各给膏火银1两,一等10名,每月各给膏火银8钱。规定取童生上、中、次各10名,每月各给膏火银分别为8钱、6钱、4钱。备补者无膏火。书院大课斋课生童考取前列者每次生员奖赏数名,分别给以不同的奖银。另外对山长岁奉、修金、薪水、车费旅资、斋长薪水、礼书工笔费等均有规定,每年于年终由董事汇造清册送州复核存档。并在全州范围招生肄业,成为一方名胜之区。

遵鹅湖鹿洞条规,先德行,次文章,俱是作人雅化;

萃滦水横山贤俊,朝讨论,夜服习,无非为国储才。

清代莫绍慎题大门

统绪继横渠,雅化渐于山海;

导源承泗水,英才擢自门墙。

清代吴士鸿题海阳书院

◆沧曲书院

沧曲书院,位于河北沧州东南门外运河南岸,又名沧州书舍、沧曲书舍。原为绅士张延绪别墅,雍正三年(1725)张延绪改卜野云亭,建讲堂3楹,学舍50余间,筑山凿地,种花植树,景色优美。一时负笈来学者近百人。山长李之崋、李之峥遵朱子遗规,大书《励学八则》于讲堂。课经书性理外以《大学衍义》为根底,不攻制艺,而文与诗皆斐然。乾隆五十年(1785)李锐巅、左方焘两人讲学其中,辟为书舍,诸生多有成就。如皋姜宪使匾其堂“名教中乐业”,并题联一副,高安朱相国轼称其“将接踵鹅湖,媲美鹿洞,则西河之流不竭,而东山泗水亦可溯派而寻源也。”并题词讲堂“敬业乐群”。

冠四民之为士;

通三才之谓儒。

清代姜宪使题沧曲书院

无绳系日,这一寸光阴,莫教任着他容易放过;

有路登文,那几层阶级,直须拼得俺实地踏来。

清代朱轼题沧曲书院

◆定武书院

定武书院位于河北定州,又名奎文书院。清乾隆三年(1738)知州姚立德创建于城北街。有讲堂三楹,学舍数十间。四十三年知州郭守璞重修。教学以“读孔孟之书,辟邪异之说,洁其身,励其行,朝夕砥励观摩,共相期于远大”为宗旨。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州袁俊改名“奎文”。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州宝琳捐资修葺,复名“定武”。咸丰七年(1857)知州王榕吉订立《经理章程》,规定院务“经官绅议定,俱由绅士经理,所有董事分监院、营造、催收、支发,各司其事”。监院“专管供应山长,稽查生童”,其他则管房舍修建、租谷收取、经费支发。又订《课士条规》,规定每月官斋课各一次,生员取25名、童生取15名。九年又将聘请山长之权归于绅士,规定“耆宿非畿辅入,文不得专取方言”者方可充任院长。时又增建南院、经舍、讲堂,筹钱3000缗、纹银500两,发商生息,以增膏火。光绪二十八年(1902)绅士王振垚、谷钟秀等改名定武学堂,旋改为中学堂。1913年改为省立第九中学。

风月夹名城,大夫造就人材,须知一品题便作佳士;

华年输矮屋,诸子考商文学,敢云三折肱即是良医。

清代劳沅恩题定武书院

◆观津书院

观津书院位于河北武邑县。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雷五福、训导乔景岚劝谕士民捐资创建,位于县学旁,有大厅、讲堂、后厅、东西廊、左右斋舍等。书院之名“观津”,古邑名,为战国赵地,在今河北武邑东南。赵封乐毅于此,西汉置为县,景帝母窦太后乃本国人。北魏改名灌津,后复置观津,贞观元年(627年)废。书院即以古邑名取作书院名。书院拟有章程,对录取生员、院长选聘、课期、管理等均加规定。

明公家法有礼堂手订之经,异日当成通德里;

此地昔时多燕赵悲歌之士,为我一吊望诸君。

清代范当世题观津书院

自来学校以书院辅之,如今比屋东西,稍有欢颜在风雨;

吾为父兄望子弟成耳,此后一官南北,还将老眼看云霄。

清代范当世题观津书院

◆漳南书院

漳南书院为清代康熙时著名书院之一,位于肥乡县屯子堡,是以清初的一所义学为基础扩建而成。康熙十九年(1680),于成龙出任保定巡抚,肥乡士绅郝文灿等遵照于成龙的命令,在肥乡屯子堡建义学一所,置学田百亩,郝文灿自任义学学师。后来郝文灿等又将义学扩建,并请官至兵部督捕侍郎的许三礼题名为漳南书院。康熙三十五年(1696),著名学者颜元在许三礼的三度敦请下,终于应邀主持漳南书院。当时,漳南书院草创未就,仅建成“习讲堂”一处。颜元曾在其中堂书一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这幅对联,集中体现了颜元主持漳南书院的办学宗旨。

漳南书院的教育内容,是颜元提倡的所谓三事、六府、三物。而六艺教育是最主要的内容。按照这一原则,漳南书院中的课程设置,则与当时其他书院完全不同,分别设有: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谙战法,并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诸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在建筑布置上,帖括斋和理学斋皆北向,以示为周、孔正学之敌对;且暂时设之,以后准备废弃。从这设施中,集中体现了颜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文科、理科、工科、军事等各方面。这样的课程设置,能使学生博闻强识,学有专长,全面发展。这里颜元着力于知识领域的开拓,将传统教育所不屑道、不乐为之形而下者,皆作为漳商书院中的课目,学生当掌握的知识。

艺能斋所设的水学、火学、工学、象数之课目,即墨学的“役夫之道”,自孔子以来,从未正式在学校课程中占一席之位,而颜元创其始。颜元的大弟子李塨在总结传统教育的特点时认为,秦以后的学校教育内容是传经诵读,汉代教育的内容是以经学为主导,至魏晋南北朝,虽然老庄玄学盛行,但仍以经学为主干,只是以老庄之说释儒经,而勺汉之经学相异。隋唐时代,教育制度已基本完备,唐代除经学外,还设有书学、算学、法律、医学与玄学。然而,若将唐中央设立的直系各校的学生名额及入学资格作一比较,则可发现:唐代教育宗旨仍是“聚天下贤英为政之首”即以经史为经世之学。因此李塨提出“学用一致”的“分科以为士”的学制和分科试用的取士制度。其分科为:①礼仪(附经史有用之文);②乐律(附经史有用之文);③天文、历象、占卜(附术数);④农政;⑤兵法;⑥刑罚;⑦艺能、方域、水学(附医道);⑧理财;⑨兼科(如天文、艺能二科,兼科者但可少少知之)。共九科,分之各署,以试其事。学生分科专习検聴艺,或天文、数学,或农学,或军事,或法律,或专门技术,或经济一类,而取士则考核其专业知识并试以实事,然后才授任。

漳南书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在“习行”上下功夫。颜元认为,宋明以来的书院教育有两大弊端:一是“返观打坐”和‘对谭静敬”的习静教育,二是“执书伊吾,翅笔著述”的书本教育。他认为“六艺之教”,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在“习行”中学,从而庆得六艺实学知识。如他带领学生“习礼歌诗,学书计”,“讨论兵农,辩商今古”,而且还在野外操练“举石、超距、拳击”等,使书院学生文武并习,造就经世人才。由于漳南书院纯属民办私学,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在它营建伊始,便为洪水淹没。随着颜元的去世,漳南书院再也没有复兴,以至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漳南书院这种“习行经济”的教育方法和思想,为晚清洋务派、改良派革新传统教育,创建新式学堂所汲取。

聊存孔绪砺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

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

清代颜元题讲习堂

◆苍岩书院

苍岩书院,位于河北井陉肢苍岩山,建于明代。院虽不大,但古色古香,庄重典雅,造在峡谷危岩间的一座石桥上,下有泉水淙淙,上有浓荫遮蔽,环境十分优美。树影婆娑,阳光少见,消幽凉爽,是夏季避暑的佳地。“书院舞荫”之名亦由此而得来。古人曾以诗记之:“日光不到忘晨夕,绝似丹邱小洞天。”

架上南华秋水;

屏间北苍春山。

佚名题苍岩书院

◆崇正书院

崇正书院位于河北正定,明嘉靖元年(1522)知府王腾改天王寺而建。三十年(1551)知府孙绩改名“恒阳”。万历间改为游击署。四十年(1561)重建。重门之外为坊,内为讲堂,东西为精舍,共45间。置田以资诸生。崇祯十一年(1638)知府范知完改名“六渝”,十三年(1640)知府王追骏改为试院。后废。

传著述七十篇,溯此邦先哲相承,好学尤高游肇志;

聚生徒百余辈,缅昔日家风未替,谭经窃慕次宗贤。

雷溍题崇正书院

◆龙泉书院

龙泉书院,位于河北阳原县,始建于明代。

福泽无疆,泰山时雨同寰海;

仁慈有感,岳降英贤培德门。

清代魏象枢题龙泉书院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