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英语语法:对动词不定式的理解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18:23:35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英语语法:对动词不定式的理解

1. 不定式的定义

不定式(infinitive)是一种动词形式,正如其名称所示(infinitive=not limited;来自拉丁语“infinitivus ”,含义为“unlimited, indefinite”(不受限制,不确定);进一步地,源生自拉丁语“infinitus ”,含义为“not limited”)表示 不受限制,即其动词形式在语法上不受主语的人称或数的限制 。虽然其动词形式不受主语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和数(单数和复数)的限制,但是,当它用于表达当前和过去时间以及语态的时候,它的形式是可变的。因为它没有断言(assert),所以,它没有情态(mood)。例如:

a. She /He? sings ?very well. 她/他歌唱得好。

They/You sing very well. 他们/你歌唱得好。

(动词sing受人称的限制,有词形曲折变化)

b. She/He wants to go to the karaoke hall? to sing . 她/他想去卡拉OK厅唱歌。

They/You want to go to the karaoke hall? to sing . 他们/你想去卡拉OK厅唱歌。

(动词sing采用不定式形式,没有词形曲折变化)

2. 不定式的形式

-------------------------------------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当前时态--------------------------To see-----------------------------------To be seen

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态-----To have seen--------------------------To have been seen

不及物动词仅有主动语态的两种不定式形式 。

主动语态——“to be”:

当前时态:to be

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态:to have been

主动语态——“to live”:

当前时态:to live

过去时态或过去完成时态:to have lived

3. 不定式描述的时间类型

和分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一样,不定式描述的时间仅与它所在从句中的限定动词(finite verb)或主动词(principal verb)有关。这相对于主动词(main verb)所表达的绝对时间(absolute time)来说,称为相对时间(relative time)。一个当前时态的不定式,实际上可以表示过去时间,例如,“He wanted to go”。

a . 绝对时间 (absolute time):当以写下或口说一个句子的时间为基准去度量的时间称为绝对时间。

b . 相对时间 (relative time):以从句的时间为基准去度量的时间称为相对时间。

4. 不定式形式和种类的历史演变

在古英语中,有两种形式的动词不定式:

(1) ? 简单不定式 (simple infinitive),或者 名词不定式 (noun infinitive),它并没有“to”标识,但是通过在词尾加“-an”后缀标明,例如,“drinc-an”;

(2) ? 动名词不定式 (gerundial infinitive),或称 修饰不定式 (qualifying infinitive,原本是一个与格(dative case)),它既然有“to”标识,也有词尾“-anne”和“-enne”标识,例如,“to drinc-enne”。

随着英语逐渐演变成一门非屈折变化的语言,这两种词尾标识形式的标识方式消失了。 名词不定式逐渐采用“ to ”来标识,但是这种改变并不彻底 。第一种类型发展成了今天的不定式的名词用法;第二种类型发展成了今天的不定式的状语、形容词和独立结构用法。

5. 不带“to”标识的不定式

从前面的解释已经知道,古英语的名词不定式原本并没有“to”标识,随着不定式词尾的“-an”的脱落,它逐渐开始采用来自动名词不定式的这个“to”标识,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定式从来没有采用“ to ”标识(前面提过,这种变化是不彻底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不定式并没有使用“ to ”,例如,“ let ”)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理解为这种不定式是丢失了“to”;在用法上从来不曾在这个位置加过“to”标识。下面是对不带“to”不定式的分类:

5.1 感官动词。例如,“hear”、“see”、“behold”、“know”、“feel” 、等等

例如:

(1) I saw the tree? fall .

我看到树倒下了。

(2) The man felt his companion? move .

这个男子感觉他的同伴动了。

5.2 诸如“let”、“dare”、“need”、“make”、“bid”、等等这样的动词

例如:

(1) You need not? go .

你不必去。

(1) The teacher let the boy? learn .

5.3 某些归类为助动词的动词,例如,“can”、“could”、“must”、“will”、“bid”、等等这样的动词

5.3.1 英语中主动词演变成的助动词:

(1) ?can,could

I can leave now=I? am able to ?leave now.

(2) ?must

I must come home early=It? is my duty to come ?home early.

(3)? may,might——表达许可,可能性,或愿望

I may accept the invitation=It? is probable? that I ?accept? the invitation.

(4) ?shall——用于第一和第三人称单数

They shall be punished for this=I? am determined ?that they? be punished ?for this.

(5) ?will——用于第一人称

I will have my way=I? am determined ? to have ?my way.

(6) ?should——相当于ought

She should not eat so much=He? ought ?not? to ?eat so much.

(7) ?would——表达愿意或习惯

I would that you were here.

The cat would come back=the cat’s ?habit was to come ?back.

(8) ?have,had——单独或者与分词一起作为动词短语的主要成分

(9) ?do,did——与have动词一样用法。

(10) ?to be 动词的各种形式(“be”动词各种形式的统称)

5.3.2 英语中真正的助动词:

(1)? may,might——用于目的从句

He came that he? might ?see you. (他来可能就是为了见你。)

We eat that we? may ?live. (我们吃东西是为了生存。)

(2)? shall——用于第一人称

I? shall ?see you tomorrow.

(3)? will——用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He? will ?arrive at noon today.

(4)? should——除了表示“ought”意义之外,它总是原本的助动词

I? should ?think you have enough for the moment. (我想你现在已经够了)

I should be happy,if he were only here. (如果他在这里,我会很高兴)

(5)? would——除了表示“愿望”或“习惯”意义之外,它总是原本的助动词

He would come,if he were invited. (如果邀请他,他会来。)

(6)? have,had——用于完成时态

They? have ?left the bundles. (他把包裹留下了。)

They? have ?been lost three times in the woods. (他们已经在树林里迷路三次了。)

(7)? do,did——与祈使和疑问动词连用表达强调意义

Do ?not leave me.

Did ?you learn the sad news?

I? did ?not believe a word he said.

(8)? 所有构成被动语态的be动词形式

5.4 在前置词“but”、连词“than”、以及习语“had rather”、“had better”、“had sooner”、“had as lief”等等之后,省略不定式符号“to”

例如:

(1) The child did nothing but? cry . (注意:这里认为“but”是前置词(介词))

这孩子一直哭。

(2) He is more likely to go than (to)? stay .

他更可能去而不是留下。(不过这种情况也可以看成是比级省略重复的“to”)

(3) He had better? leave ?the country at once.

注意事项 :在古老的习语中,“had as lief”、“had better”、等等,“had”是一个古老的虚拟语气形式(相当于现在的“would deem”),其含义为“deem,consider”。其后总是接不带“to”的不定式。“lief”(=“desirable”)和“better”,原本是形容词,现在当作副词使用,在很大程序上被“rather”和“sooner”所取代。“He had better leave”=“He would deem it better to leave”。“I had as life remain as to go”=“I deem it as desirable to remain as I deem it desirable to go”

6. 分裂不定式(The “split” infinitive)

最好的不定式用法,是禁用在不定式符号“to”和不定式动词自身之间位置放置副词的,例如,“He wanted to? merely ?ask a question”。然而,在过去几十年,这种用法越来越变得流行起来。这是一种俗化用法(vulgarism),在正式用法中应当尽量避免。

7. 不定式用法

请记住,尽管不定式常常扮演形容词、副词、或者名词的语法角色,但是它是一个动词,并且始终保持着动词的特征。 只有一种情况,不定式只充当一个动词的功能 : 当它有一个宾格形式的主语,因此,它是一个名词从句的谓语,这个名词从句就称为不定式从句(注:可以理解为不定式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充当谓语;因为,一般认为,不定式是非谓语动词,不能充当谓语,但是从语法和语义上来说,在不定式短语中,这个不定式的动词发出的动作,是由宾格形式的主语发出的,因此认为不定式部分是谓语说得通) 。例如:

(1) They wanted? me to make ?a speech.(“to make”是不定式短语“me to make”的谓语,“me”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他们想让我发表一个演讲。

(2) We believed? him to be ?the man. (“to be”是不定式短语“him to be”的谓语,“him”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我们相信他就是那个人。

(3) The policeman ordered? him to go . (“to go”是不定式短语“him to go”的谓语,“him”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警察命令他离开。

注意事项 :一些学者坚持认为,这些不定式是第二个宾语(间接宾语),因此,不定式的宾格主语是前面动词的直接宾语。而另一些学者则宣称,不定式作为形容词,修饰宾格的名词。

7.1 不定式充当名词的用法。——不定式可以用于除属格外的任何格的结构

7.1.1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主语

To forgive? is divine.

原谅是神圣的。

7.1.2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连系动词的主语补语

His mission was? to convert ?the heathen.

他的使命是改变异教徒的信仰。

7.1.3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及物动词的宾语

He desired ?to leave? the city at once.

他想马上离开这座城市。

7.1.4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前置词宾语

(1) He wished for nothing except? to live .

他只求活着。

(2) The criminal did nothing but ( to )? gaze ?at the jury.

罪犯只是盯着陪审团看。

最常见的支配不定式的前置词有“ except ”,“ but ”,“ about ”。一些语法学家将下面句中后接不定式的“ than ”也归为前置词 :

He did nothing else than eat and sleep.

他只管吃和睡。

7.1.5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同位语

(1) His purpose,? to earn money , was never achieved.

他赚钱的目的从不实现。

(2) He learned the lesson,? to leave? the drug alone.

他吸取了教训,不在使用毒。

7.1.6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一个不定式的宾语主语或者主语的补语

(1) The tramp considered? to earn ?a living to be beneath his dignity.

那个流浪汉认为谋生有失尊严。

(“ to earn ?a living to be beneath his dignity”是一个宾语从句,“ to earn ?a living”是这个不定式从句的主语。)

(2) The king believed the duke’s purpose to be? to gain? his throne.

国王认为公爵的目的是夺取王位。

(“ to gain? his throne”是主语的宾语,句子结构为:S+V+O+C)

7.1.7 不定式充当名词作一个被动动词之后的宾语

(1) He was commanded? to pay? the money.

他被命令付款。

(2) The tramp was asked? to leave ?the town

流浪汉被要求离开这座城镇。

7.2 不定式充当副词的用法。——不定式可以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另外一个副词

7.2.1 不定式充当副词修饰动词,特别充当目的、原因、理由、条件状语

(1) They stole the money?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他们偷了钱去买东西吃。(“ to get? something to eat”充当的是目的状语,表示“stole”的目的。)

(2) The mother was sorry? to see ?her son leave.

母亲看到儿了离开很难过。(“ to see ?her son leave”充当原因状语,对“was”作补充说明。)

(3) I came? to see ?you.

我来是为了看你。(“ to see ?you”充当目的状语,修饰动词“came”,表示来的目的。)

(4) He is bright enough? to learn .

他足够聪明,可以学习。(这是S+V+C+A结构,“to learn”修饰形容词“bright”,表示结果,聪明,结果就是容易学习)

(5) This bridge is strong enough? to support? heavy lorries.

这座桥足够坚实,可以容重型卡车通行。(结构同(4),“to support”修饰“is”,表示结果,因为坚实,结果就是可以容重型卡车通行)

7.2.2 不定式充当副词修饰形容词,表达具体事项

(1) The child was quick? to learn? (=with respect to learning).

这孩子学得很快。(“to learn”修饰形容词“quick”,指“学习而言”很快)

7.2.3 不定式充当副词修饰另一个副词

He was too tired? to eat .

他太累了,吃不下东西。(“to eat.”修饰副词“too”)

7.3 不定式充当开容词的用法。——不定式可以修饰一个名词,以表明目的或表示将来概念等

(1) Let him have a book? to read .

给他一本书读。(表示目的,“to read”修饰“a book”,“用于读的书”)

(2) In the world? to come ?he will get his punishment.

在未来的世界里,他将受到惩罚。(表示将来概念,“to come”修饰“the world”)\

(3) He has a house? to let

他有房出租。(有点类似句子(1),“to let”修饰名词“a house”,“用于出租的房子”,而不是其它用途的房子)

(4) He is? to leave? tomorrow.

他将于明天离开(他明天是离开状态)。(“to leave”修饰名词“tomorrow”,表示将来的概念,这里用了“is”,即明天是离开的状态)

在最后一个句子中,“ is to leave ”是一个古英语的残留( remnant )用法。在现在将来时态( present-day future tense )形成之前,它是表达未来时间的几种方式之一 。

7.4 不定式充当直接宾语。——对于这种用法的不定式,尽管它总是有一个逻辑主语,有时候理解为语法的主语,因此,是从句的谓语,常常扮演名词的角色,通常称为不定式从句

(1) They wanted? me to make ?a speech.(“to make”是不定式短语“me to make”的谓语,“me”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他们想让我发表一个演讲。

(2) We believed? him to be ?the man. (“to be”是不定式短语“him to be”的谓语,“him”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我们相信他就是那个人。

(3) The policeman ordered? him to go . (“to go”是不定式短语“him to go”的谓语,“him”是宾格形式的主语)

警察命令他离开。

注意事项 :一些学者坚持认为,这些不定式是第二个宾语(间接宾语),因此,不定式的宾格主语是前面动词的直接宾语。而另一些学者则宣称,不定式作为形容词,修饰宾格的名词。

7.5 不定式的一个历史习语

在下列句子中,有一个有趣的习语:

“It is wrong? for him to leave. ”

原本,“to leave”是一个充当名词的不定式,是句子的主语,“him”是前前置词for的与格(dative)宾语,然而,现在“for him to leave”被视为不定式从句,“for”已经失去了它的前置词功能。现在,简单将其认为是一个习语或者咒骂语(expletive)。关于不定式前的“for”的旧式用法,例如“He came for to see”——某些学者断定它是这种结构的更古老的用法,在“for”和不定式之间插入一个名词——整个意义完全不一样。

7.6 不定式充当独立结构

在逻辑上,这种不定式应当归类为以名词绝对格呈现的名词不定式,因此应当视为不定式充当名词。

(1) Bah? to believe ?such trash! (感叹句)

真不敢相信这些垃圾!

(“to believe”原来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不定式)

(2)?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I am here! (附加说明(parentetical))

长话短语,我在这儿!

(“to make”原来是一个动名词不定式)

从分析来看,这两个句子事实上都是省略句,假如完整的思想表达出来,不定式完美地充当了自然的功能。完整的表达,可能是下面这样:

(1) Bah ! to believe such trash is absurd! (

(2) I am going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I am here!

7.7 不定式的习语用法。——有几种不定式,由于省略或者其它条件,在结构上表现出不确定性,或者表现出反语法规则现象,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习语

7.7.1 跟在“when”、“where”、“how”、“which”、“what”、等等词后的不定式

(1) He did not know when? to believe? (= he should leave) .

他不知道何时离开。

(2) The boy asked me what? to do ?(= what he should do) .

这个男孩问我该怎么办。

以上句子,既有省略又有替换——省略了从句主语,将限定动词替换成了不定式。

7.7.2 简化形式的目的从句

He came? in order to render ?aid (= in order that he might render aid).

他来是为了提借助援助。

7.7.3 简化形式的结果从句

The man spoke? so as to ? be ?heard (= so that he was heard).

男子说话是为了让别人听到。

7.7.4 强化的连系词

The child seems? to be ?frightened.

孩子好像很害怕。

句中的组合“seems to be”实际上是一个连系动词,有时候称为“强化连系词(strengthened copula)”,类似的词还有“appear”、“prove”、“come”、以及带有不定式作为主语补语的任何形式的“to be”。

8. 不定式的解析方法。——解析不定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强调其动词职责;其次才是不定式的其它功能。

例如:

He wishes? to study? his lessons.

他希望学习功课。

解析示例:

(1) “to study”是一个带自动词原形(动词根词)“study”的不定式、及物动词、规范动词、当前时态、主动语态、在句中充当句词、宾格、动词“wishes”的宾语。

(2) “to study”是现在时、主动不定式、在句中充当名词、宾格、动词“wishes”的宾语。

M. A. LEIPER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