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口密度大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21:55:09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口密度大吗

人口:约44.5万人

人口密度:3681人/km2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和法军指挥部旧址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湛江观海长廊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湛江观海长廊

霞山区位于广东省西南,濒临南海.为湛江市中心城区之一,另一个为赤坎区。霞山区旧称"西营",为新城区,湛江港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内.湛江港为我国对外贸易港和渔业基地之一,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从湛江海滨公园延伸到渔港公园的海滨风情酒吧形成霞山的饮食旅游文化品牌.

区人民政府驻工农街道,邮编:524002。代码:440803。区号:0759。拼音:Xiashan Qu。

名字来由

'"绿岛港城"-美丽的热带海滨城市-湛江市' 清末,霞山仅是个小渔站。海边只有一个海头小港,供民船停靠。渔民赶潮在此兜售水产鱼货,邻近乡民小贩则挑来柴米等日用品与渔民交易。潮涨成圩,潮落收市,海滩仅有一字排开的茅棚数间遮日避雨。渔民在海边建有砖木结构的“海生宫”庙(今海富酒店旁),意指渔民都是海的儿女,祈求保佑平安,这也是霞山最早建筑之一。早期的霞山没有确切的地名,周围稀稀落落分布有谢屋、霞山、炮台仔、郑屋、海头港、洪屋等村落,曾统称海头汛,属雷州府遂溪县二十二都管辖。

霞山最早的街道——海边街(今东堤路)

霞山区观海长廊一景

1899年法帝强迫清政府,把包括今霞山在内的518平方公里陆地和1912平方公里的海域,总称广州湾划为法国租界。法帝入侵后,驻军在麻斜和海头港,根据兵营的位置称为东营和西营。为巩固和发展其殖民统治,法人在西营进行市政建设,初成商埠,便将兵营的所在地易名为“西营”和“东营”。当时,广州湾设东营、西营两个市及赤坎、坡头、淡水三个区(后增设赤坎市),西营是广州湾法国当局最高行政首府所在地,这是霞山原称西营的来由。法国侵略者,为纪念其战舰“白雅特号”最早登陆广州湾,又把西营称为“白雅特城”,但民间一直沿用西营地名。 

霞山仅存的一条青石板街,见证了霞山的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湾光复,1946年湛江建市,西营作为市辖一个区,地名保留。解放后至1956年,湛江市仍沿袭使用西营地名,市委、市人委行政机关设在西营。

解放后,当家作主的湛江人民,纷纷要求更改带有殖民地烙印的地名东营、西营。经广东省人委批准,1957年1月1日,取消西营和东营名称。取消后,西营以“湛江市”名称包括,不另命名,东营改称麻斜。西营以“市”来包括,造成混乱,给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变。湛江市人委根据市区中心有个大村庄霞山村,位置刚好又落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旁,经请示省批准,1958年6月30日,把西营改称为霞山。从此,霞山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霞山地名几经更迭,几度易名,见证了霞山的发展历程。

区域简述

霞山区位于湛江市区中部,濒临湛江港湾,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北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赤坎区相连,西、南均与麻章区接壤。面积120.9平方公里,人口44.5万,辖1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包括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霞山人民南路的热带景色 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平原为主。海岸线长28公里,境内海产资源丰富,盛产各种鱼、虾、蟹、蚝、贝,著名的特呈岛网箱养鱼生产石斑、黑记、曹辉等优质鱼。该区唐朝时属遂溪县辖,称海头汛。1899年,我国领土广州湾被法国租借后,该区成为广州湾最高行政机关“总公使署”的驻地,改称“海头汛”为西营。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解放后成为湛江市人民政府驻地,1958年改称西营为霞山。1984年6月,成立县级区政府,属湛江市辖。

区内交通便利,有著名的深水良港湛江港,有目前中国大陆南端铁路终点站湛江南站,有直通全国各大城市及香港等地的湛江民航机场。有人民、椹川、海滨三条国家标准公路与赤坎区相连,并与207国道和325国道沟通。该区海上运输方便,有班船直达海南岛,又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

霞山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区之一,农业以水稻、蔬菜、甘蔗为主,副食品以海淡水鱼、生猪、鸡鸭、蛋为多,是湛江市重要的水产、蔬菜、禽畜生产基地。

工业以化工、建材、机械、食品、饲料为重点,区属有中美化工公司、上湛钢管厂、对虾饲料厂、双力饮料厂、东方企业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主要产品有聚-、镀锌钢管、对虾饲料、饮料、糖机等。区内国合商业有八达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霞山商业集团公司、霞山粮食集团公司。区内各种市场24个,其中有全国文明市场东风市场、全省文明市场岭南市场、工农市场,粤西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南站服装批发市场等。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湛江开发区)是1984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于1985年4月2日奠基,位于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两个老城区之间。面积9.2平方公里,是湛江市未来发展的中心区域。辖两个街道办,人口5万余,其中农村人口8000多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景

湛江开发区地势较平坦,开发区成立以来,不断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开通连接赤坎、霞山的人民大道,海滨大道两条南北向主干道,与东西走向的乐山大逍、龙潮路及新建的录华路等大型骨干道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内霞海港码头是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码头,扩建的两个万吨级泊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己投入使用;区内现有6.3万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1988年又将兴建一座11万千伏安的变电站;两个日供水2万吨和5万吨的自来水厂已相继投入使用;1100门微波程控电话联通世界各地;泉庄生活小区,金碧花园、银海高级公寓等一批住宅区已建成使用,三帆海景新村、海静小区、海洋小区,龙潮皇家花园等高级住宅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幼儿园、学校、医院、市场,宾馆和保龄球馆、溜冰场等现代生活娱乐、健身场所等一应俱全。

经广东省人大八届二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及由山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实施细则》已正式实施,标志着开发区进入“以法治区,依法行政”的新阶段。

湛江开发区建立了精简、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投资软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生活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为国内外客商创造了一流的投资环境。

湛江开发区坚持“以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出口为主”的方针,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1993年9月,-总书记视察开发区井题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后,开发区大力发展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的“三高”工业项目,先后引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跨国公司和大财团来投资办企业,如列支敦士登的喜利得公司,海峡群岛的金钱饲料有限公司、泰国峥嵘公司、英国基士得耶公司、法国圣戈班公司等,逐步建立起一个相对集中的高科技企业群体;吸引了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法国、瑞士,加拿大、印尼,奥地利、澳大利亚、列支敦士登、泰国、菲律宾及香港和台湾等等国家和地区的广大客商前来办厂置业。

基本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电器,通讯器材,生物制品,办公用品、机电产品、包装器材、纺织服装、羽绒制品、首·饰加工等工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到2001年底止,开发区有各类企业584家,其中被省或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27个。

200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1亿元,其中科技产业产值达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5家;出口创汇11531万美;实际利用外资4821万美元;企业利润4.1亿元。

经济概况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根据霞山区的实际和湛江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要求,确立了“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关于加

霞山区鑫海名城快霞山区工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引进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年加工大豆100万吨的广东富虹油品公司顺利建成并投产。通过内引外联,引进港资1600万美元改造同德药业公司,使这个老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筹建工业基地,发展工业载体。规划占地6150亩的霞山工业基地于2003年11月25日正式动工。首期开发3000亩,已征用土地2550亩,用地审批等有关手续已基本完成。“五通一平”工程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展开,现已有10个工业项目签订了合同。通过引进项目和发展工业载体,为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4.18亿元,增长24%;工业增加值3.37亿元,增长25.3%。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6%,比2002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_

商贸业平稳发展

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引导商贸业整合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以海滨酒吧街为标志,加大特色品牌街建设步伐。通过引导和培育,海淀路、海昌路、海景路和观海长廊一带初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南亚热带滨海风情的海滨酒吧街区。巩固、发展专业市场,建设新的购物休闲中心。各类专业市场发展迅速,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商场、市场13家。其中,大型购物中心——鑫海华庭购物广场和国贸B座大厦的开业,进一步提升了霞山区商贸业的档次和经营水准,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业的发展,带旺了人气,搞活了流通,带动了饮食、旅游购物、文化娱乐、交通运输和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推动第三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基数较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增长10.6%,达到30.69亿元 ,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_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水利建设和农田整治资金210万元,建设水利工程12宗,加固、维修海堤1.6公里。疏浚排灌渠道20公里,新建机电灌站1座,提高了农业防洪抗灾能力,改善了生产条件。注重实效,加快特呈岛开发建设。去年4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特呈岛后,在上级的支持下,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了渔民卖鱼难问题,铺设了岛内的水泥公路,打井改水工程进展顺利,群众饮水难问题即将得到解决。组织规划、论证特呈岛海洋旅游经济开发方案,着手建设旅游、文化基础设施。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成效明显

举办了全国民营企业家茶话会、全国台商协会会长投资环境推介会、广东企业家代表团经贸洽谈会,全方位推介霞山。精心组织部分港、澳、台和海外企业家与该区的企业共同参加市工业博览会,宾客交流活跃,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529万美元,增长509.3%;实际利用外资715万美元,增长197.9%。扩大外经贸业务,努力增加出口。适应加入WTO新形势,采取保老客户、保传统市场、保重点产品、保出口大户等措施,较好地克服了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改变了该区外贸出口多年徘徊不前的状况。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920万美元,增长76.9%。

2020年6月,霞山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片区)。

湛的拼音怎么写

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湛江灯塔公园

前言:历史悠久的湛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国家统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湛江地区旧称“广州湾”(Kwangchowan)。此名称形成于明清时期,有学者考证说是因坡头区的南三岛有“广州湾”村坊而得名,亦有学者认为是因高雷府属广州管辖,地图上在“广州”的中部而得名。

坡头区位于广东省西南,濒临南海,以驻地坡头镇命名,坡头因地处一山坡高处而得名。总面积424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南调街道,邮编:524057。代码:440804。区号:0759。拼音:Potou Qu。

基本概况

湛江市坡头区下辖官渡、龙头、坡头、南三、乾塘、南调、麻斜等七个镇(街),总人口37.75万,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新城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中国海洋石油西部公司总部设在城区内。

坡头区地处热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长夏无冬,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出产的早熟荔枝、优质龙眼和乾塘莲藕、南三红世界萝卜小有名气。

坡头区东南西三面临海,港湾多,周围海域有湛江海湾、三合窝海峡、湛江银海湾、鉴江入海口和南三岛周围海域,鱼、虾、贝品种丰富,官渡石门蚝闻名遐迩。全区海岸线长达192公里,可供养殖的海滩涂和浅海10000多公顷。鱼、虾、蚝、蟹、珍珠、贻贝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已超过10万亩。

坡头区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旅游业初具规模。南三岛旅游区面临浩渺的南海,碧海、蓝天、银沙、绿林构成迷人的热带海岛风光。“南三听涛”是湛江市八大旅游品牌之一。乾塘沙滩绵延几公里,洁白平缓,背依绿林,面临大海。官渡石门湾天造地设,入诗入画;十里长湾海面波光如练,岸上林深果香;石门双屿,自古闻名。

经济概况

坡头区位于湛江海湾东岸,下辖坡头、龙头、乾塘、官渡、南三5个镇和南调、麻斜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8.38万人,面积562平方公里,新城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总部驻区内。坡头区建有5万吨级货运码头,中国海洋直升机场、中国民航新塘直升机场,广湛高速公路、325国道贯穿全境。连接湛江海湾东、西海岸的湛江海湾大桥将于2006年上半年竣工,海陆空交通运输方便。

坡头区三面临海,海岸线长200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大片可供开发利用的沙滩和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鱼、虾、蚝、珍珠、贝类等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矿产资源蕴藏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地下蕴藏着大量优质的玻璃矿、高岭土、花岗岩矿等。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1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28.6%,第三产业增长8.7%。

工业发展势头增强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深入实施“工业兴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使工业经济出现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31亿元,增长40.1%,增幅居全市第二。工业发展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官渡工业园吸引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外资及民营企业投资落户。目前,已引入(签约)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额将超过1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5个,建成投产项目10个,初步形成了家电、农副产品加工、饲料、建材、机械制造、食品等产业。325国道工业开发带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带内企业已达80多家,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二是支柱产业拉动力不断增强。鸿智电器、湛江家电等骨干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全区规模以上家电行业工业产值4.6亿元,增长36.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4%。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8家,总数达31家。三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4%,有效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增长。四是名牌带动战略成效 明显。继续2003年“红牌”、“威力神”、“鸿智”被省评为著名商标,“HONG牌”电饭煲、热水器、“威力神”酒、“鸿智”电饭煲系列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后,去年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HONG牌”电饭煲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是全区乃至全市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抓好水产、禽畜、蔬菜、水果、花卉等五大城郊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十大农业示范点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8.03亿元,增长4.5%。水果总产量19540吨,增长4.2%;蔬菜总产量58598吨,增长0.9%;水产品总产量75523吨,增长6.8%;畜牧业肉类总产量13782吨,增长10.6%。完成更新造林532公顷,其中沿海防护林105公顷。

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474万美元,增长32.8%。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合同利用外资153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23.1%。全年投入资金2302万元,完成小型水库加固达标工程6宗,建成除险加固堤围8.6公里;完成了第一期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6万人的饮水难问题。筹集资金800多万元,建起村级敬老院12所,解决82户五保户、435户特困户共2053人的住房难问题。全年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成硬底化乡村道路125公里。

财政金融形势平稳好转200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17831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15万元,增长15.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247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3478 元,增长11.5%。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完成了《坡头区科技兴区计划》的实施工作。共实施项目50项,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项目达43项,计划总投资115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337万元,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8600万元,共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品种 、新技术100多个(项)。全区正在实施的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5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家。2004年,获得了广东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优秀县(市、区)”的称号。教育工作方面,努力化解教育债务矛盾,千方百计减轻学校债务负担,全年共偿还、核减教育债务14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上级、香港同胞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 ,新建校舍24000多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69‰以内,计划生育率达85.6%,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40%。

行政区划

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调、麻斜)、5个镇(坡头、龙头、乾塘、南三、官渡)。

历史沿革

2000年,坡头区辖2个街道、5个镇:南调街道、麻斜街道、坡头镇、南三镇、乾塘镇、官渡镇、龙头镇。总人口329405人,各街道(镇)人口: 南调街道 47843 麻斜街道 10345 南三镇 71881 坡头镇 59627 乾塘镇 36729 龙头镇 55607 官渡镇 4737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调 麻斜)、5个镇(坡头 龙头 乾塘 南三 官渡),59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坡头区辖2个街道(南调、麻斜)、5个镇(坡头、龙头、乾塘、南三、官渡)。

2018年8月16日,坡头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20年6月,坡头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片区)。

湛,汉语二级字,读作湛(zhàn),形声。从水,甚声。本义指清澈透明。

湛[zhàn]汉语文字

基本字义

深:精~。~恩(深恩)。~蓝。2. 清澈:清~。澄~。3. 姓。

详细字义

湛zhàn

(1)〈形〉清澈透明[be crystal;clear]

隶书“湛”字水木湛清华。——谢混《游西池》又如:湛明(清滢明亮);湛冽(清冽);湛波(清波);湛清(清澈);湛然(清澈的样子);湛湛(清明澄澈的样子)。

(2)〈形〉露厚重 [dewy]石林湛雨气,山月连阳晖。——清·谢芳连《孟夏山中 晚坐》又如:湛露(重露)

(3)〈形〉深;深沉 [deep]眼睛暴湛,牙齿横生。——《封神演义》又如:湛浮(沉浮);湛湛(水深的样子;深切的样子);湛恩(深恩);湛恩汪秽(恩泽深厚)

(4)〈形〉饱满;盈满 [full]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楚辞》

(5)〈名〉姓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