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高鹗的诗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7 23:27:52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高鹗的诗

高鹗(1758~1815),字兰墅,号红楼外史。以续作《红楼梦》后四十回和整理出版程高本《红楼梦》名世。我于1982年在杭州购得冯友兰题笺的《高鹗诗词笺注》一册,价不足五毛,仅0.49元,可谓价廉物美。三伏已过,秋凉未至,窝家重读此书。乃录其中数首,与好诗者共享:

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烟别创餐霞术,还成吐火奇。呼龙种瑶草,纫佩剪兰丝。薄霭徐萦座,浓薰微沁脾。淡巴菰好咏,辱荷尚书知。(淡巴菰为英语“烟草”直译)

酒地辟长春国,天留中圣方。半船泥瓮满,千里布帆香。莺燕当炉小,云山放眼长。此乡邻广漠,应许次公狂。

茶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漱齿浓消酒,浇胸清入诗。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樵青与孤鹤此处皆引伸为茶名,语出顾清臣《张志和传碑》)

灯一豆荧荧始,渐开花欲然。太明不自照,至尽竟谁煎。偶许幽微烛,休贪日月权。短檠黄卷侧,曾否忆当年。

老树老树萧森尚有神,摩天空记说前因。疏枝大叶成何事,无复当年庇荫人。

古剑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龙吟”古剑也!欧阳修亦有《宝剑》诗。)

春云浓烘淡抹笔谁挥,浓处烟凝淡处霏。一段闲愁浑欲化,半空晴絮不成飞。天涯聚散轻离别,尘梦更番几事非。惟祝七襄勤补衮,万年长绣九重衣。

春柳含烟含雨碧条条,占断东风二月饶。系马门前春旖旎,画眉楼上影迢遥。三眠可是灵和种,一尺全输静婉腰。莫放飞花太飘荡,江南江北恨难消。

春草茸茸铺绣满平原,尽返穷冬野烧魂。青入西堂新别梦,翠留南浦旧啼痕。六朝烟雨寻诗路,三月莺花卖酒村。多少闲愁销不得,漫将羁恨说王孙。

试录十首,有宋诗遗韵、红楼梦影也。若论优劣,则任凭读者自取尔!

2021.9.2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根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76至80回是脂砚斋根据曹雪芹的手稿补写的。

如果你想简单地读红楼梦的话,建议你读高鹗续写的部分,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高鹗的文笔也不错。但是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真事隐,假语藏”,藏有很多暗笔,预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以及政治斗争,所以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色彩鲜明的政治小说。我也曾经犹豫过这个问题(不过但是我已经读完了红楼梦),但是我还是认为你应该读一读高鹗续写的部分,这也不意味着你不可以了解曹雪芹真正的意图和八十回后真故事。

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看一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和八十回后真故事。

我只能给你这些建议,决定还要看你自己。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5、第一百一十六回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高鹗《红楼梦》

6、第一百一十六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高鹗《红楼梦》

7、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高鹗《红楼梦》

8、第一百二十回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高鹗《红楼梦》

9、第一百二十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高鹗《红楼梦》

10、第一百二十回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高鹗《红楼梦》

11、第九十五回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高鹗《红楼梦》

12、第八十七回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高鹗《红楼梦》

13、第九十四回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高鹗《红楼梦》

14、第一百一十六回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高鹗《红楼梦》

15、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高鹗《红楼梦》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名句名言

1、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沈复《浮生六记》

2、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浮生六记》

3、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沈复《浮生六记》

4、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浮生六记》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浮生六记》

6、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沈复《浮生六记》

7、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沈复《浮生六记》

8、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沈复《浮生六记》

9、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沈复《浮生六记》

10、余曰: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沈复《浮生六记》

11、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沈复《浮生六记》

12、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沈复《浮生六记》

13、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沈复《浮生六记》

14、识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沈复《浮生六记》

15、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沈复《浮生六记》

16、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晨入园林,种植蔬果,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小饮勿醉,陶然而...沈复《浮生六记》

17、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18、余友淡公最慕柴桑翁,书不求解而能解,酒不期醉而能醉。且语余曰:诗何必五言,官何必五斗,子何必五男,宅何必五柳。可谓逸矣!沈复《浮生六记》

19、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沈复《浮生六记》

20、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心平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沈复《浮生六记》

21、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沈复《浮生六记》

22、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沈复《浮生六记》

23、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沈复《浮生六记》

24、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沈复《浮生六记》

25、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沈复《浮生六记》

26、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小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沈复《浮生六记》

27、芸曰:"今日得见美丽韵者矣......余骇曰:"此非金屋不能贮,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伉俪正笃,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爱之,子姑待之。"沈复《浮生六记》

28、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沈复《浮生六记》

29、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移居时,有一仆一妪,并挈其小女来。仆能成衣,妪能纺绩,于是芸绣、妪绩、仆则成衣,以供薪水.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沈复《浮生六记》

30、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日: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沈复《浮生六记》

31、情深不寿,寿则多辱。沈复《浮生六记》

32、佳人已属沙叱利沈复《浮生六记》

33、以老篷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搞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缩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浮生六记》

34、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沈复《浮生六记》

35、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沈复《浮生六记》

36、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童趣》

37、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沈复《浮生六记》

38、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沈复《浮生六记》

39、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沈复《浮生六记》

40、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沈复《浮生六记》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

清代文学家张潮经典名言句子大全摘抄: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痛可忍,而痒不可忍;苦可耐,而酸不可耐。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宁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宁为小人之所骂,毋为君子之所鄙;宁为盲主司之所摈弃,毋为诸名宿之所不知。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 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文人读武事,大都纸上谈兵;武将论文章,半属道听途说。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求知己于朋友易;求知己于妻妾难;求知己于君臣则尤难之难。

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 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入耳声也。

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花月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亵耳。

娇颜陋质,不与镜为仇,亦以镜为无知之死物耳;使镜而有知,必遭扑破矣。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语者也。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作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 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文学家刘义庆名句名言

1、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3、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刘义庆《世说新语》

4、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

5、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刘义庆

6、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7、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刘义庆《世说新语》

8、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9、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在有些时候,结果并不重要,兴致就是最好的目的地。)——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10、势力之交,古人羞之。——刘义庆

11、以明防前,以智虑后。——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12、华歆避难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刘义庆《世说新语》

1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

14、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刘义庆《世说新语》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