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侗族萨玛节的历史起源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8 02:20:46浏览:7分类:情话语录

侗族萨玛节的历史起源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

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

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已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

为了祭祀萨玛,人们在寨子中间的土坪上垒起土堆,作为祭坛和供奉祭祀萨的场所--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有的侗寨还建有萨玛祠。清代光绪年间,三宝各村的露天祭坛先后建为然萨玛即萨玛屋,颇具意味的是,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伞下垒有一堆石头,那即是萨的象征,象征着侗家人在萨玛英灵的保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

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

看过神话小说或者影视剧的人都知道孟婆这个角色,人在死后喝完孟婆汤,走过奈何桥,前世记忆就会消失。再生人即灵魂转世现象,在湖南省的坪阳乡有这样100位侗族人声称自己是通过投胎转世来到今世,并且清楚地记得关于自己前世的经历。难道他们就是所谓的再生人吗?再生人是真的吗?是孟婆的汤过期了吗?

?再生人?的两岁开始讲述前世记忆

上图中是何彬和他的女儿何姿娜,当地人说,何姿娜也是?再生人?。何彬说女儿的前世是自己29年前溺水身亡的妹妹。在女儿两岁的时候,刚刚学会说话,有一天女儿突然问他,是该叫他哥哥,还是该叫他爸爸?何彬回忆,在何姿娜两岁以后,前世的记忆越来越多,能够讲述关于前世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包括他妹妹去世时的情形。1969年仲夏的一天,妹妹砍柴回来,到都垒河游泳时溺水身亡。何彬还说,女儿何姿娜能够清楚记得自己前世被救起的时候遗体在岸上摆放的位置(有一丝惊悚)。

村民杨刚弟称自己5岁多的儿子前世是自己的父亲。杨刚弟说,儿子也是在两岁的时候开始讲述自己的?前世?。有一天深夜,儿子和奶奶睡在一起,从梦中醒来后,突然以杨刚弟父亲的身份说了句:?房子要漏了,让刚弟修一下。?杨刚弟的父亲就是因为修房子的时候,不慎坠落身亡的。记者想要采访杨刚弟的儿子,但杨刚弟说了一句很诡异的话:?只有在阴气重的时候他才会讲。?

?再生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讲述的前世都是非正常死亡,给家人造成了很大的悲痛。而转世投胎以后,多是转世到自己家族内部。?再生人?第一次讲述前世的事情都是刚刚学会说话,也就是两岁左右的时候,并且都是只有自己家族的人在场,外人都是通过家族的人转述才获知。这样事情的真实性就受到很大的质疑。

保持?再生人?神秘感,为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近年来,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到当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当地经济条件十分落后,凡是来拜访的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要让?再生人?讲述前世,都要带些礼物或送一些红包。官方希望在目前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再生人的神秘感。并借此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前世不重要,积极过好这辈子

再生人真的吗?目前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就算是?再生人?,也不要太过于纠结于此,如何让这辈子过的积极有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