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白居易关于山水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09 02:18:55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白居易关于山水的诗句

1.白居易描写山水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忆江南词三首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南湖早春

作者: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2.白居易寄情山水的诗句

《白云泉》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3.白居易写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有哪些

(1)江州 岁晚旅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七言律诗《岁晚旅望》,当作于诗人赴江州司马任途中。

庾楼晓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清晨登上城楼,尚有寒意,只见那瓮城墙脚阴处残雪未消;衙鼓声声,清晰入耳,街市上尚无喧嚣之声。所见、所感、所闻,将江州城清晨景象的特征概括无余。

百花亭晚望夜归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百花亭上晚裴回,云影阴晴掩复开。 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 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百花亭晚望夜归》是一首七律,作于江州。 (2)忠州 题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题岳阳楼》作于由江州(在今江西省)调任到忠州(今四川忠县)途中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 齿发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

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

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前。 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别来只是成诗癖,老去何曾更酒颠。 各限王程须去住,重开离宴贵留连。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 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

未死会应相见在,又知何地复何年。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赴忠州任时,元稹自通州司马迁虢州长史,三月十一日相遇于峡口,停舟夷陵,留三日而别。

初入峡有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 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自峡州至忠州,滩险相继,凡一千三百里。] 苒蒻竹篾稔,欹危楫师趾。

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常闻仗忠信,蛮貊可行矣。

自古飘沉人,岂尽非君子? 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 长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自江州至忠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前在浔阳日,已叹宾朋寡。 忽忽抱忧怀,出门无处写。

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 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

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 敢望见交亲?喜逢似人者。

(3)杭州 钱塘湖春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

政事之余,他常喜欢到佛寺里听听僧侣讲经。这首诗便是写他与“诸客”听讲归来时的感受。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孤山寺的秀美,风景中处处点染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江楼夕望招客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

(4)苏州 登阊门闲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七言排律《登阊门闲望》作于诗人任苏州刺史时。 别苏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

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

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怅望武丘路,沉吟浒水亭。

还乡信有兴,去郡能无情。 (5)苏州+杭州 杂曲歌辞·忆江南 三首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

4.白居易写的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暮江吟作者: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忆江南词三首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南湖早春作者: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5.白居易写的山水诗词有哪些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6、《绝句》宋·李清照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7、《春泛若耶溪》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唐·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唐·孟浩然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关于山水的诗句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关于山水的诗句古诗大全

1、《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登鹳雀楼》

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江雪》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4、《游山西村》

年代:宋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望天门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6、《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7、《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8、《临洞庭上张丞相》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9、《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望洞庭》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8.关于山水的古诗

杜甫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王维 《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张继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锡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祜 《题金陵渡》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首页管理相册标签教学资料(25)学生习作(6)信息技术(14)教育随笔(9)网络文摘(6)教学课件(0)实用软件(1)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 2007-3-5 11:00:32 | By: 随缘 ]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

9.有关山水的诗句 古诗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绝句》 宋·李清照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春泛若耶溪》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8、《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7、《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2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什么时候的古诗能叫文言文

 诗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处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意思苍苍山林 中,传来竹林寺院杳杳的报时钟声; 诗僧灵澈戴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 辉,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愈走愈远。“独归远”使人想象出诗人伫立 目送友人独自远去,依依不舍的心情,显示出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如 画的.描绘,刻画出诗人淡泊的胸襟,创造出幽雅的意境,反映出诗人虽 仕途不遇,而心境豁达恬淡。小诗构思精湛、巧妙。语言朴索、优美。

  全诗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灵澈上人: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与吴兴诗僧皎然游,元和十一年(816)终于宜州。(见《唐诗纪事》卷七十二) ②竹林寺:《清统志》载:“江苏镇江府:竹林寺在丹徒县城南六里,创自晋时,久废。明崇祯间重建。”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全诗鉴赏

 自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地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到唐 代宗大历四年(769)左右再度回到吴中,前后大约十年光景,刘长卿一直 失意待官,四处漂泊,心情郁闷。

 正当刘长卿闲游润州之时,碰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好友灵澈僧。灵 澈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 门寺。源澄为人秉性耿直,忤权贵,遭贬斥,乃弃官归隐云门寺,与刘长卿 相友善,两人一直情谊深挚。好友多年未见,本该举杯把盏话家常、促膝 长谈抒胸臆,然而,灵澈正走在返回竹林寺的路上(竹林寺乃灵澈此次云 游挂单之所),相见就要离别,无奈刘长卿只能与其惜时小聚,短暂话别。

 当是时,一个是宦途失意客,一个是方外归隐僧,他们同有不遇的体 验、失意的感受,理该苦诉衷肠、吁嗟长叹,道尽世间之不如意,聊以相慰。 然而,两人却在几杯清茶间闲适相谈,淡泊相待,坦然相对。苦饮人生波 折多舛,笑谈幽寺依山傍水。此时,刘长卿不禁向源澄所谈的寺院望去, 只见远处一片苍翠的山林,云树苍茫,烟霞缭绕,却不见寺院。诗人便笑 问源澄:这竹林寺藏于何处?源澄笑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闻此 答,刘长卿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悄然过去,远处传来寺院杳杳的报时钟声,声声 暮钟催人愁。刘长卿挥手别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聚,望源澄兄日后 保重。看着灵澈挂负斗笠,披戴着满身斜阳的余晖,向青山深处独自缓缓 地走去,诗人不禁面露怅然若失之态,失落之感徘徊心头。刘长卿久久伫 立凝望,依依惜别,目送灵澈一步一步前行,直至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青 山夕照之中,

 此次送别对刘长卿而言,可谓是闲淡释然,却记忆深刻,久久难忘。

1. 古诗是不是文言文

是的。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文言文包括古诗类、古文类、历史类等等。其中古诗就属于文言文当中的古诗类。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诗经》、《千家诗》等,都是著名的古诗。

扩展资料:

文言文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文言文 2. 古诗是不是文言文

“古诗”和“文言文”的区别如下:

古诗隶属于文言文的范筹,文言文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说:诗、词、曲、赋,古诗是文言文的一种体裁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

什么是“文言文”呢:

“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3. 怎样背古诗和文言文可以记得很牢固

先通读一遍,

然后弄懂古文的意思,这个阶段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在全部理解之后就已经大致掌握了文章的脉络,然后根据意思背诵,可以逐句背诵,不过最好是句群,这个过程要循环进行,就是说背完当前的也不要往你回忆起面的。

最后,回忆,加通读,重点击破,连贯背诵

搞定。

附加:记忆规律,过度学习150%效果最好。人在什么时候记忆力最好,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

4. 有什么短的古诗和古文

古诗

1\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古文

(一)

刘义庆《世说新语》

〔南朝.宋〕

上卷

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

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

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

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二)郦道元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 古诗 古文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一)古文(10篇) 《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 有关于时间的文言文有什么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