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西游记第四回的读后感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0 02:48:41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西游记第四回的读后感

我给你白好了,读一读,很简单。

《谭笑白话西游记》第四回(总010)

(白话:谭笑;审校:黎阳)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太白金星和美猴王出水帘洞,一齐驾起云,直奔天宫。悟空的跟头云快,和一般的云不一样,结果,一下就把金星撇在脑后,自己先到了南天门。

悟空正想收云进去,忽然增长天王率领庞、刘、苟、完、邓、辛、张、陶一路大力天兵,拿着刀枪剑戟冲上来,挡住路,不让悟空进去。悟空见他们不让进,就拉下脸,大叫起来,说:“这个金星老头,真不象话!既然请老孙来,怎么还叫人动刀动枪的,挡住路,不让进啊?”悟空正和天王他们叫嚷,金星来了。悟空一看,就瞪着眼睛,质问金星:“你这老头,竟敢骗我?你说奉玉帝招安旨意请我,却怎么又叫他们挡住天门,不让老孙进去啊?”金星笑笑说:“大王先别生气。你从来没有到过天宫,又不是谁都认识,那些天兵和你素不相识,怎么敢轻易放你进去?等今天见了天尊,做了天官,以后就可以随便出入了。谁还敢拦你?”悟空一听,立即消了火,却又故意说:“要是这么说,那就算了,我不进去了。”金星一看,急忙伸手拉住悟空,说:“你还是和我进去罢。”说完,金星就转过身,又对增长天王他们说:“守天门的天将,大小的天兵,赶快让开路。这是下界仙人,我奉玉帝旨意,请他上天。”增长天王和天兵,见是玉帝下旨请来的,赶紧退到两侧,把路让开。猴王见真可以进去了,这才彻底相信了金星的话。猴王跟着金星,一起迈开云步,就欢欢喜喜往里走。这天宫: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几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十数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拿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是派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是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谢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到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鼓鸣时,万圣朝王参玉帝。又到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下面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恶狠狠,掌朝的天将;气昂昂,护驾的仙卿。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迭迭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猴王有分来天境,不堕人间点污泥。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很快到了灵霄宝殿。金星一进宝殿,就跪下来,朝着玉帝行大礼参拜。金星行完礼,参拜完,启奏说:“奉圣旨,我已经把妖仙叫来了。”悟空在旁边,见金星参拜启奏,就站在那儿,没有动。玉帝垂帘,问:“哪个是妖仙?”悟空见玉帝问到自己,赶紧躬躬身,说:“老孙就是。”旁边的仙官一看,大惊失色,纷纷就议论着,说:“这个野猴子!怎么不行大礼参拜,还敢这样回答,说‘老孙就是’,真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玉帝见大家责备悟空,就传旨说:“孙悟空是下界妖仙,刚刚成人,不知道礼节,先原谅他吧!”仙官们见玉帝宽宏大量,就纷纷提醒悟空,说“谢恩!谢恩!”悟空一看,只好朝上拱拱手,作了个揖,说:“谢谢了!”算是谢过了恩。玉帝叫文武官员查看各自的部门,看哪儿有空职,好派孙悟空去补缺。大家查看了一遍,最后,武曲星君站出来,启奏说:“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管事的。”玉帝听了,传旨说:“就派他做个‘弼马温’罢。”大家见玉帝传下了旨意,就叫悟空谢恩。悟空赶紧朝着上面,躬躬身,作了个揖,说:“谢谢了!”。玉帝见悟空“谢了恩”,叫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职上任。

猴王高高兴兴,跟着木德星官,离开灵霄宝殿,来到御马监。等办完了一切手续,木德星官走后,悟空召集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查看公务。悟空看完帐目,又忙着亲自去查点上千匹的天马。这些天马:

骅骝骐骥,騄駬纤离;龙媒紫燕,挟翼骕骦;駚騠银騔,騕褭飞黄;騊駼翻羽,赤兔超光;逾辉弥景,腾雾胜黄;追风绝地,飞皞奔霄;逸飘赤电,铜爵浮云;骢珑虎,绝尘紫鳞;四极大宛,八骏九逸,千里绝群:此等良马,一个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

悟空查点完天马,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仔细把工作安排了一番。从此以后,典簿管备草料;力士官管给天马洗刷、扎草、饮水、煮料;监丞、监副协助催办;弼马温自己则昼夜不睡,亲自喂养天马。白天,悟空训练得不错;夜间,也都看管殷勤:只要是马睡下的,就赶起来吃草;乱跑的,就拉回来靠槽。很快,所有的天马见了悟空,都泯耳攒蹄,一个个地被养得膘肥体壮。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这一天,大家有空,安排酒席为猴王接风贺喜。大家正喝到高兴,忽然,悟空停住酒杯问:“各位,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监丞说:“就是弼马温。”猴王又问:“是几品?”监丞说:“没有品级。”猴王说:“没品级,那应当是最大的官了。”监副说:“不是,不是,是‘未入流’。”猴王问:“什么叫‘未入流’?”边上的力士说:“末等呗!就是这种官儿,最低最小,只能给人家看马。上头管事的来了,咱们这么努力,喂好了马,顶多给你几句好话;要是稍微有点疏忽,马瘦了,就得挨骂;如果再出点什么事儿,马受了伤,就还得受罚问罪呢。”猴王一听,竟然是这么回事,一下就火了。突然,猴王咬牙切齿地大叫起来,说:“这么瞧不起我老孙!老孙在花果山时,称王称祖,怎么骗我到这儿来给他喂马啊?喂马,是最小辈最下贱的差使,怎么是我干的?不干了,不干了,我走啦!”说着,猴王喇地一声,猛推倒公案,从耳朵里,拿出宝贝,幌一幌,变得像碗一样粗,一路舞动着,就打出了御马监,冲向南天门。守天门的天兵,见猴王突然冲过来,知道他已经被封了仙官,是弼马温,就没有阻挡,就让他冲了出去。

不一会儿,猴王落下云头,回到花果山。猴王见四健将和各洞妖王,正在习武练兵,就大叫一声,说:“小的们!老孙回来了!”四健将和各洞妖王,见猴王回来了,赶紧停下手,纷纷围过来,磕头参拜猴王。大家磕完头,参拜完,就簇拥着,把猴王迎到洞天深处。大家一边请猴王高登宝位,一边招呼办酒接风,全都纷纷高兴地说:“恭喜大王,去上界十多年,看来是衣锦还乡了?”猴王说:“我才走了半个多月,哪儿有十多年啊?”各洞妖王说:“大王,你在天上,感觉不到时间变化。天上一天,下面就是一年。大王,是什么官啊?”猴王见他们问天上的官职,就摆摆手,惭愧地说:“别提了,别提了,简直羞死我了!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个模样,就封了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给他喂马的,是未入流的官。我刚刚干的时候,不知道,还在御马监觉得不错。可今天一问才知道,是这么个小差事。我立即就火了。我推翻宴席,不要这官了,所以才跑了回来。”四健将说:“回来得好,回来得好!大王在这洞天福地为王,多受人敬重,多自在啊!怎么能去给他们做什么马夫呢?小的们,快拿酒来,给大王散散心!”

《谭笑白话西游记》第四回(总011)

(白话:谭笑;审校:黎阳)

大家正在高兴地喝酒,忽然,几个小猴跑进来,说:“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猴王说:“叫他们进来。”两个鬼王听见叫他们进去,赶紧整整衣服,走进水帘洞。两个鬼王见到猴王,跪下来,恭恭敬敬地,参拜美猴王。美猴王问他们:“你们找我有什么事?”两个鬼王说:“早就听说大王招贤,没机会来拜见;现在听说大王上天当了神仙,衣锦还乡,所以特地来进献一件赭黄袍,恭贺大王!希望大王别嫌弃。请大王收下我们,我们愿意效犬马之力。”猴王一听,非常高兴,就叫小的接过赭黄袍,站起来,穿在身上。猴王一穿上赭黄袍,立即有了王者之相,大家都主动按次序排好,就纷纷朝拜猴王。两个鬼王因为进献了赭黄袍,被猴王收下,就都封做了前部总督先锋。两个鬼王谢完恩,问:“大王在天上去了那么久,封的是什么官?”猴王说:“玉帝不会用人,封我做什么‘弼马温’!”两个鬼王听了,说:“大王有那么大本事,怎么能给他喂马呢?就是做个‘齐天大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猴王见他们说自己可以做齐天大圣,立即兴奋起来,连声叫着说“好,好,好!”。猴王说完“好”,就叫来四健将,吩咐说:“快替我做面大旗,旗子上就写上‘齐天大圣’四个字,立好了旗杆,挂起来。从此以后,你们只许叫我齐天大圣,不许再叫我大王了。快点通知其他各洞妖王,让他们也都赶紧知道。”

玉帝第二天设朝,张天师忽然带着御马监监丞、监副来到灵宵殿。几个人见到玉帝,跪下来,启奏说:“万岁,新任弼马温孙悟空,因嫌官小,昨天反下天宫去了。”几个人话刚说完,南天门外增长天王,领着天兵也来了。天王启奏说:“弼马温不知道什么原因,冲出了南天门。”玉帝一听,立即传旨,说:“你们都先回去,我这就派天兵到下界去捉这个妖猴。”玉帝话音刚落,托塔李天王和哪咤三太子站了出来。他们一起启奏说:“万岁,能不能让我们去抓这个妖怪。”玉帝非常高兴,当即传旨,就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咤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派他们马上率领天兵天将,下天界去抓猴王。

李天王和哪咤磕完头,谢过恩,回自己宫中,就集合了三军,率领上众头目,派巨灵神为先锋,鱼肚将为后将,药叉将指挥士兵,立即浩浩荡荡,出南天门,奔向花果山。片刻间,他们到了花果山。他们选了块平整的地方,安好营,扎好寨,天王就命令巨灵神,叫他去找猴王挑战。巨灵神整整衣服,拎着宣花斧,迈开步,来到水帘洞外。巨灵神见洞门外有许多妖魔,都是些什么狼虫虎豹,丫丫叉叉地,正抡枪舞剑,在那里打斗咆哮,巨灵神就走上前,大吼一声,说:“那些畜生!快去报告弼马温,我是天上的大将,奉玉帝旨意,到这里来收伏妖猴;叫他赶快出来投降,免得你们也跟着遭殃。”

那些妖怪一看,顿时奔的奔,跑的跑,仓仓皇皇就都跑进洞里,纷纷叫嚷着,说:“出事了,出事了,出事了!”猴王见妖怪们慌慌张张,还嚷嚷说出事了,急忙问:“出什么事了?”妖怪们说:“门外有一个天将,叫着大圣爷爷在天宫的官衔,说什么:奉玉帝旨意,到这里来收伏大圣爷爷;叫赶快都出去投降,免得我们也跟着一起送死。”猴王听了,大吃一惊,立即瞪起眼来,大吼一声,说:“拿我的盔甲来!”小猴们搬出盔甲,猴王就戴上紫金冠,批上黄金甲,穿上步云鞋,拿出如意金箍棒,率领着群猴,呼噜呼噜地,一齐冲出了水帘洞。巨灵神见猴王率领着群猴,冲出来了,赶紧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猴王。只见这猴王: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巨灵神大叫一声,说:“猴头!你认识我么?”猴王瞪大眼睛,看了看巨灵神,问:“你是哪路毛神?老孙没见过,还不快说出名字来。”巨灵神说:“你这个猢狲!你当然不认识我!我是高上神霄托塔李天王部下的天将——先锋巨灵神!我今天特奉玉帝圣旨,来这里收降你。你快卸了盔甲,归顺天恩,免得这满山生灵,都跟着你惨遭涂炭;你如果说出半个‘不’字,就叫你顷刻碎成齑子粉!”

猴王一听,火冒三丈,立即大叫,说:“毛神,少说大话,别吹大牛!我本想一棒子打死你,但怕你死了,没人去报信;索性,就先留下你的小命,赶快回天上去。你就对玉帝说:他不懂得善待贤良,老孙有无穷的本事,凭什么就给他喂马?你看,我这旗子上面写的是什么?是‘齐天大圣’。如果他按这写的四个字给我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天地安宁;如果不这样封我,我就顷刻打上灵霄宝殿,叫他连龙床都坐不成!”

巨灵神听猴王说要做齐天大圣,就抬起头,瞪大了眼睛,往山上看。果然,在山峰上,高高地竖着一根旗杆,在旗杆上,挂了一面大旗,在大旗上,写着“齐天大圣”四个大字。巨灵神看清了旗子,就眯起眼睛,低下头,“哼,哼,亨!”冷笑三声,说:“你这个猴头,真不自量力,狂得你没边了,你也能做什么齐天大圣?还是好好吃我一斧吧!”说着,巨灵神抡开斧子,就朝着猴王,猛砍过去。猴王见巨灵神抡开斧子,砍过来,就不慌不忙,举起金箍棒,回手相迎。他们两个,这一场厮杀:

棒名如意,斧号宣花。他们两个乍相逢,不知道深浅;斧和棒,左右交加。一个暗藏神好,一个大口称夸。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天将本领就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棒举却如龙戏水,斧来犹似凤穿花。巨灵名望传天下,原来本事不如他;大圣轻轻抡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

猴王找个机会,猛地当头打下去。巨灵神慌忙用斧一架,结果,咔嚓一声,斧把一下被打成了两截。巨灵神见斧把断了,赶紧转过身,败下阵去。猴王见巨灵神败阵跑了,并没有追,就不屑地笑着说:“脓包,脓包!我饶了你,你快去报信罢!”

巨灵神回到营门,见到托塔天王,立即气喘吁吁地,跪在地上,说:“弼马温确实有本事!我打不过他,败下阵来,回来请罪。”李天王见巨灵神狼狈不堪,就大声呵斥说:“你这家伙,锉伤我军锐气,推出去,斩了!”天王话音刚落,哪咤太子从旁边站出来,拦住监斩官对天王说:“父王别生气,先饶了巨灵神,等我再去一趟,马上就知道深浅。”天王看着太子,点点头,就叫巨灵神待罪回了军营。

哪咤太子,甲胄整齐,跳出营盘,冲到水帘洞外。悟空正要收兵,忽然,见哪咤太子又冲过来,就只好停住脚步,重新转回身。只见这太子:

总角才遮囟,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果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皇金口诏,敕封海会号三坛。

悟空迎上去,问:“你是谁家的小孩儿?闯到我这儿来干什么?”哪咤太子大喊一声,说:“妖猴!你不认识我啊?我是托塔天王的三太子哪咤。我今天奉玉帝旨意,是专门来这里抓你的。”悟空听了,笑笑说:“小孩子,乳牙没掉,胎毛没退,你怎么敢说这样的大话?我先留下你的命,我不打你。你看我旌旗上写的是什么?你去告诉玉帝:给这样的官做,就再也不用动刀动枪,我自然会归顺;如果不按我的意思办,我就打上灵霄宝殿去。”哪咤抬头一看,是“齐天大圣”四个字,真是异常气愤。哪咤大声呵斥,说:“你这妖猴,能有多大本事,就敢叫‘齐天大圣’!吃我一剑!”哪咤说着,就挥动宝剑,唰地砍向悟空。悟空见哪咤挥剑砍过来,就站在那儿,没有动。悟空说:“我不动,让你砍几剑。”哪咤一听,更加气愤。哪咤大喊一声,说:“变!”就突然变成了三头六臂。哪咤手里拿着六样兵器: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恶狠狠地,就都照着悟空,一齐打过来。悟空见哪咤有这样的能耐,心里一惊,说:“这孩子,还真有点本事!别无礼,看我的!”说完,悟空大叫一声“变”,就也变成了三头六臂;悟空再把金箍棒再幌一幌,也变成了三条;然后,悟空六只手拿着三条棒,就一起架住哪咤的兵器,跟哪吒打起来。他们俩这一场厮杀,打得真是惊天动地:

《谭笑白话西游记》第四回(总012)

(白话:谭笑;审校:黎阳)

六臂哪咤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派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拽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里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数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吓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那边,天兵呐喊人人怕;这边,猴怪摇旗个个忧。发狠两家齐斗勇,不知道那个刚强那个柔。

三太子和悟空各逞神威,打了三十个回合。太子六样兵器,变成千千万万;孙悟空一根金箍棒,也变成万万千千。在他们俩半空中,闪转腾挪,上飞下舞,手中的兵器,如雨点,似流星,真是不分胜负。他们俩打着打着,混战之中,悟空就悄悄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把毫毛变成了他的样子,并且,同样是手拿棒,同样是和哪咤打,迷惑住哪咤;然后,悟空自己的真身,闪电般地一纵,则跑到哪咤的脑后,抡开铁棒,朝着哪咤的左膊,恶狠狠地,猛打过去。哪咤正在对付毫毛变的悟空,忽然,听到脑后风响,象是棒头带着风声打过来,哪咤急忙往边上躲,可是,已经来不急了,结果,哪咤一躲没躲开,就被悟空狠狠地打了一棒。悟空棒子重,哪咤扛不住,受了重伤,赶紧收了三头六臂和兵器,败下阵去。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悟空抽身出来的时候,哪咤没有看见,阵上李天王却早看见了。李天王正要领兵助战,太子已经被铁棒打着,负了重伤。太子回到天王面前,战战兢兢地,说:“父王!弼马温确实厉害!我怎么打,都打不过他,还被他打伤了。”天王紧锁眉头,说:“这家伙,确实非同一般,这可怎么取胜啊?”太子说:“他洞门外竖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齐天大圣’四个字。他说,如果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天宫上下就安宁太平;否则,他非要打上灵霄宝殿!”天王说:“既然这样,就先别跟他打了,先回天宫,等回奏了玉帝,再多派些天兵来,然后再收拾他。”太子和天王收了兵,卷起云头,就仓皇回了天宫。

猴王得胜回山,七十二洞妖王和六兄弟听到消息,全都跑来祝贺。他们在这洞天福地,饮酒作乐,一起听猴王讲得胜的经过,真是无比高兴。忽然,猴王对六兄弟说:“小弟既然称了齐天大圣,你们也可以称大圣啊!”牛魔王是老大,听猴王这么说,立即大叫着说:“好兄弟,说得对,我就叫平天大圣。”蛟魔王跟着说:“我就叫复海大圣。”鹏魔王说:“我叫混天大圣。”狮犭它王说:“我叫移山大圣。”猕猴王说:“我叫通风大圣。”犭禺狨王说:“我叫驱神大圣。”七个兄弟,自己封了自己,就说说笑笑,整整高兴了一天。

李天王回到天宫,非常颓丧,他和三太子领着巨灵神等神将,一起来到灵霄宝殿。李天王启奏说:“我们奉圣旨出师下界,收伏妖仙孙悟空,没想到他本领高、手段强,没能取胜,请万岁再添兵增将,将他剿除。”玉帝说:“一个妖猴,能有多大本事,还要添兵?”太子赶紧说:“望万岁赦免我们的死罪!那妖猴用一条铁棒,先打败了巨灵神,后来又打伤我臂膊。他在洞门外还竖了一面大旗,上面竟然写着‘齐天大圣’四个字,说什么只要封他做了这官,他就立刻停战;如果不封他,他就要打上灵霄宝殿呢!”玉帝听还有这么一回事,真是惊讶不已。玉帝说:“这妖猴怎么敢这么狂妄!多派些天兵天将,立刻去消灭了他。”

玉帝话音刚落,太白金星站出来,启奏说:“那妖猴只知道胡说,不知道大小。要是再增加兵将,和他开战,万一一时不能收伏,岂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反倒不好。不如万岁大慈大悲,降道招安圣旨,就叫他做个齐天大圣。只给个空衔,有官无禄,不就行了?”玉帝问:“怎么叫‘有官无禄’?”金星说:“名是齐天大圣,但不给事做,不他俸禄,并且养在天上,收他的邪心,始终让他无法放肆,这样,才可以天下太平。”玉帝想了想,说:“就按你说的办。”很快,玉帝下了诏书,又派金星去招猴王上天。

金星出南天门,架起云,到了花果山。金星落云头,来到水帘洞外。这次和上次可完全不同了。这一次,各路的妖精,无所不在,全都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而且,一个个地,拿剑端枪,舞刀弄杖,咆哮跳跃,虎视眈眈。妖精们见金星来了,就冲上前,想要对金星动手。金星一看,急忙伸手拦住,说:“叫你们管事的过来!”管事的小妖站出来,喝问金星有什么事。金星说:“劳你大驾去向你们大圣通报一声。我是玉帝派来的天使,是到这里来请他的。”

管事的小妖听了,急忙带着几个妖怪跑进洞,报告说:“外面有一老头,说是上界天使,有旨意来请大圣。”悟空说:“来得好,来得好!看来是上次的太白金星。那次他请我上天,虽然官做得不怎么样,可也到天上走了一趟,见了天宫的样子。这次又来,肯定又有好事。”说完,悟空就叫大家举旗擂鼓,摆队迎接。悟空则带冠披甲,再在外边罩上了赭黄袍,脚底下穿了云靴,带着身边的猴精,就随后走出水帘洞。

猴王到了洞外,见到金星,躬躬身,客气地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里面请,里面请。”金星见猴王亲自来接,非常高兴,就和猴王一起进了洞。金星到了大厅,面向南站好,说:“大圣,以前大圣因嫌官小,离开御马监,御马监的大小官员启奏了玉帝。玉帝说:‘凡是封了官的,都是由小到大,怎么能嫌小呢?’后来,就有了李天王率领哪咤太子,到下界来和大圣开战。他们不知道大圣的厉害,连连战败。等回到天上,他们启奏说:‘大圣立了一面旗子,要做“齐天大圣”。’武将们本来还想接着打,是我尽力为大圣冒罪争取,奏请玉帝,一定要给大王加封。我是希望别再动武了。玉帝已经准奏,我赶紧来请大王上天。”悟空听了,笑着说:“上次就已经麻烦你,这次又麻烦你。多谢,多谢!但不知道到了天上,有没有‘齐天大圣’这个职位啊?”金星说:“老汉已经奏准,才敢领旨来请;如果去了没有,你拿我问罪。”

悟空一听,非常高兴,就要请金星饮酒庆祝。金星不肯,执意要立刻回天宫交旨。悟空见金星非急着走,只好不再挽留。悟空赶紧安排了水帘洞的事宜,然后,和金星出洞门,一纵身,就驾起祥云,奔了天宫。

悟空和金星很快来到南天门。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那些天兵天将见是他们俩,就都让开路,恭恭敬敬地,站到了两边,拱手相迎。大圣顺利进了南天门,跟着金星,来到灵霄宝殿。金星跪在地上,参拜玉帝,说:“我奉旨把弼马温孙悟空招来了。”玉帝看看悟空,说:“孙悟空,你过来。现在就封你做‘齐天大圣’,官级可到最高了,千万别再胡来。”猴王一听,立即兴高采烈地走上前,朝上拱拱手,说了声“谢恩”。玉帝还命工程部张、鲁两人,带着部下,在蟠桃园右侧,盖了一座齐天大圣府,府里设两个司:一个叫安静司,一个叫宁神司。两个司里都有仙吏,左右扶持;又派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又送给悟空御酒两瓶,金花十朵,让悟空安心定志,再不要胡作非为。猴王遵照安排,当天和五斗星君就到了齐天大圣府。猴王打开两瓶御酒,和大家一起畅饮之后,送星官回了府。这一回,悟空真是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此以后,猴王在天宫里,就欢天喜地,不再有任何牵挂,尽情畅快地,享乐起来。这正是:

仙名永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

悟空在天宫里后来怎么样?请看下面第五回。

太监怎么对食

明朝最有名的就是党争和宦官,党争就是东林党与浙党、楚党、齐党、秦党、阉党之间的斗争,最终动摇国本,导致明朝元气大伤,最终酿成灭国之祸;太监专政就更不用说了,明朝的大太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与东汉并列,来看看明朝历史上十大有名的太监都有谁吧:

TOP、10 曹化淳

曹化淳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奈何后来王安被魏忠贤害死后,曹化淳也受到了牵连,被逐出北京,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后来崇祯皇帝登基后曹化淳随即被召还,委以重任,平反冤案。

因办事得力,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和倚重。至崇祯四年,曹化淳在宫中的地位已相当显赫。清兵入关之时,曹化淳因年老力衰已离宫六年,顺治移驾北京后,曹化淳赴都上疏,请妥善处理怀宗帝后陵寝。经恩准,委内官监冉肇总理其事。

曹化淳与东林交好且为人忠厚,并没有其他恶迹,竟然也遭到文人的污蔑,蒙“开城纵贼”之冤。“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他终于体会到了文人的无耻,感受到了被他排斥的魏忠贤的无奈。

TOP、9 王安

王安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后来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受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

明光宗即位后,王安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之后,王安采用门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意见,劝皇帝实行各种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措施,发帑金接济边费,起用忠直的大臣邹元标、王德完等,朝廷内外都异口同声的称赞他品德好。大学士刘一燝、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都很尊重他。

但是王安做梦都没想到,会被看中的小太监魏忠贤给坑了,魏忠贤联合客氏将万安给谋害了;本来魏忠贤对这个曾经多次提拔自己的恩人不忍下手,但是最毒妇人心,在客氏的劝说下,魏忠贤还是狠下心将王安一贬再贬后杀害。

直至明思宗崇祯帝即位后,赐给王安祠堂的匾额为“昭忠”。

TOP、8 陈矩

1547年,陈矩入宫,当时才九岁。1550年,俺答率兵在边境抢掠,逼近京师,太监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立下功劳。陈矩十分敬佩,所以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从此经常留心有关政治、经济的事。

1605年,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这在明代宦官中也是少有的。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当时矿税使流毒天下,民不堪命,许多廷臣先后疏谏,神宗都给予重惩。当大学士沈鲤进谏时,陈矩支持他,亦帮助进言,于是矿税在不久后得到停止。

陈矩身材不魁梧,比较瘦弱,声音嘶哑,但是白耳黑齿,双目炯炯有神,对人谦和,没有声色俱厉,不过,当处大事,决大疑,羽翼忠良,保全君德的时候,都很有决断,敢于担当。他衣食方面自奉甚薄,暇时喜欢弹琴、吟诵诗歌,收集古董书画。他掌管东厂这段时间,是东厂抓捕人最少,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

陈矩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得在宦官云集的明朝也少有,但陈矩只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仅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被人称之为“佛”。

TOP、7 王振

王振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

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

1442年,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

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了。

TOP、6 王承恩

王承恩是曹化淳的亲信,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后来曹化淳因年老离宫养老去了,留下王承恩辅佐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仅有王承恩一人。

原本崇祯皇帝是要王承恩逃命去,但是王承恩不肯;当时崇祯皇帝先吊死在煤山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随后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死后也要侍奉崇祯皇帝。

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清朝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开国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TOP、5 冯保

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

张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内阁首辅,施展政治报负,是因为有冯保的全力支持。但是,冯保贪财好货,广收贿赂,张居正也曾送给他不少宝物。冯保后来又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了生祠,张居正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他歌颂不已。

虽然冯保骄横,即使皇帝有所赏罚,冯保不开口,谁也不敢执行。但冯保也常常做一些识大体的事。如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张居正弄来给皇帝赏玩,冯保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又能约束其子弟,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京中百姓也觉得冯保此人不错。

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冯保缺乏政治上的盟友,后因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而被放逐南京,并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TOP、4 汪直

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1476年,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

明宪宗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为人狡猾聪明,明宪宗于是令他改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秘密出去侦察。人们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汪直将所见所闻,全部报告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1477年,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钦定校尉人数多于东厂一倍。后来汪直借明宪宗的宠信和西厂的权势,大力打压异己,1479年,汪直偏信辽东巡抚陈钺言,下兵部侍郎马文升于锦衣卫狱,后谪戍重庆,至此汪直威势倾天下。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TOP、3 魏忠贤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很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后来又改回原姓,得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魏忠贤自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魏朝多次向王安称赞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长孙的乳母叫客氏,一向私下服侍魏朝,这就是所谓的对食关系,到魏忠贤进宫后,客氏又与他勾通,客氏于是冷遇魏朝而喜爱魏忠贤,两人结成了很深的关系。

后来魏忠贤联合对食客氏先是除掉王安,掌握宫廷权力,后又不断利用对皇帝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在外的影响力;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整个朝廷如同在打官司。因为魏忠贤党羽与东林党相对抗,于是众人便把魏忠贤党视为邪党。

直至后来魏忠贤一手遮天,被称之为“九千九百岁”,但是盛极必衰,在崇祯皇帝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TOP、2 刘瑾

刘瑾本姓谈,因为依附一位刘姓宦官入宫当宦官,改姓刘。弘治年间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后得赦免,其后得以在东宫侍奉武宗。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

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恶贯满盈的明朝太监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

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

TOP、1 郑和

正史仅载郑和为云南人,并无其他生平事迹传世,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

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3年,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而郑和也就成了如今名气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太监,尤其是在今天,当年郑和所走的海路,更加重要无比。

第一指今天的所谓宫里女子间的同性恋(古时女同性恋也称为磨镜);那些得不到帝王宠爱的宫女在深宫里因不得与异性接触,与女子发生同性爱,第二也指宫女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基于现代社会其网络语言丰富多彩。

太监,原指宦官中等级最高的人。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入宫服务的男性,即宦官。在古代,他们负责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又称阉人、寺人、妇寺、宦者、中官、中监、宠臣、幸臣、常侍、中人、内臣、内侍、内监。太监不是中国特有,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古代都曾出现。

掌印太监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人之一;内官监,类似于皇帝的后勤;御用监,皇帝需要的器具,他们负责监造;司设监,负责文书工作;御马监,顾名思义,负责宫中马营;神官监,负责太庙管理。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