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监利没房,上小学怎么办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1 01:24:50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监利没房,上小学怎么办

在父母户口地报读小学

县城没有房,你可以给孩子在父母户口地报读小学的,如果你是父母在县城工作,想给孩子在县城报读上一年级的话,就找社会力量办学的私立小学也可以的,只是不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补助而已,况且,并没有明文规定,一定要有所谓的“学区房”,才能报读一年级,只有到了初中,就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去参加统考哦。

湖北省监利市紧邻荆州江陵,距离楚郢都纪南城(今荆州市荆州区)不远,为古楚国核心区,楚国在此留下众多的遗迹。

章华台

位于监利市周老嘴镇天竺村。宋沈括云“华容即今之监利,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明清《监利县志》俱载章华台在县西北。为一土一堆。方圆不过数百米,高不过数米。上有庙,袭旧名“百洲寺”,仅存独院独殿。殿前立一大碑,上书“古容城八景之首‘章台晓霁'”。土堆散有大量秦汉以前的砖块瓦砾,其地望与古籍章华台遗址大致相符,实证则尚待发掘。章华台为楚灵王于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这座“举国之大,数千年乃成”的宏大建筑,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唐初名臣尉迟恭曾经重修过章华台,并请画匠绘“章台晓霁”的图画,缀以诗文悬于内壁。章华台何年倾听,不见史载。仅存遗址。 现在沙市的章华寺是否与章华台有关,不得而知。

荆台

位于监利市程集镇姚集街附近。又名景夷台。是春秋楚庄王用以观测天象、了望军事兼休闲 娱乐 为一体的一座高台。西汉辞赋家枚乘在其名著《七发》中曾这样描述荆台及其下的宫室建筑:“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台城层构,纷纭玄绿。辇道邪交,黄池纡曲。”汉边让在《章华台赋》中记载:“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后荆台溃毁。唐开成年间(836—840年)于荆台旧址建荆台观。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重修荆台观,供其幕宾梁震披鹤氅闲居。梁自称“荆台隐士”,隐居终身,留下了“清风万古凛荆台”的诗句。现台、观俱废,仅存遗址。

濯缨台

位于黄歇口镇古井村东130米处。古时,古井一带属湖泽,称离湖。清同治《监利县志》载,战国时期,楚大夫屈原被楚王放逐至此,“至于江滨,行兴亡泽畔”,遇渔父,屈子假设问答以寄意,录渔父歌早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故此后人称此地为“濯缨台”。《监利地名志》亦载有,在古容城西面,夏水北岸,现古井村附近古河道旁一土阜,即为著名的濯缨台。濯缨台为古夏水(古沧浪水,今东荆河)流经白鹭湖、沧湖垸小支流出口岸畔的高台。今濯缨台边存有一半月形鱼池,水深丈许。池畔一株斑驳老柳,柳下有条青石斜埋池中,据说屈原当年是蹲在这石上洗的帽带。

屈子祠

位于监利荒湖总场场部以西约一公里处,是离湖公园建筑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地375平方米,为两层仿古楼,白墙红瓦,曲雅庄重。高悬二楼的屈子祠,系当代诗人贺敬之的亲笔。传公元前313年,屈原被迫离开郢都。沿古夏水来到今荒湖农场的毫口(离湖村)离湖之滨,构思创作了千古名篇《离骚》。为了纪念,后人在这里建筑了气势壮观的屈原祠,世代供奉。并且开馆治学,专攻《离骚》,“离湖读骚”便成为监利著名的人文景观,被列为古“容城八景”之一。1989年,湖北监利“离湖诗社”正式成立。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监利为全国“诗词之乡”。

屈原涉江处

位于白螺镇。公元前278年,楚怀王因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楚南,途经白螺矶时,他登上了“上洞庭而下江”的三江口“瞭望台”狮子山,在此写下了千古绝唱《涉江》“登大坟以望远兮,聊以舒吾忧心”。其诗中所指之“大坟”,据考为白螺矶狮子山。今狮子山轩辕井旁有一“望郢亭”,那是为纪念一代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吾怆然而泪下”而建。

容城

为监利市政府驻地。因古为楚容城地,故名。公元前576年,饱受郑国侵略的许国,把许国都城从今河南许昌迁至叶(今河南叶县),成为楚国附庸。公元前533年,再迁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70余里)。公元前524年,又迁白羽(今河南省西峡县)。公元前506年迁今监利容城(一说今河南鲁山东南)。“容城古治”四字古碑镶嵌在今监利县政府院内特建的一堵横墙上。

伍子胥故里

位于监利黄歇口镇伍场村。伍子胥(前559-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是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为伍哲公,其子孙遂以伍姓。伍子胥一生出将入相,成就了一个国家,两代君王。后被逼自杀。太史公司马迁于《史记》中为其立传。据《监利县志》和《伍氏族谱》、《伍乾氏家史》记载,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场村确为伍子胥故里。留存有伍子胥帅府、后悔池、跑马界、打鼓台、斩龙渊、跑马路、伍家祠堂、伍子胥衣冠冢等遗址,其中监利黄歇口镇邹家场(古地名叫杨家道凤形山)有伍子胥衣冠冢及后人伍楚禄的墓,上面详细记载了伍楚禄下葬始末,其先祖伍子胥衣冠冢方位,及20代远祖伍乔的相关内容。附近立有三块石碑,一块大青石墓碑碑头及两侧有雕龙,虽然石碑上的文字大多被磨平了,却有处依稀残存有“伍子胥”的字样,碑前有一个大石烛台,台两边放着两张大理石香台。此外,监利县城早年曾建有伍公祠,其旧址在今建设大道22号监利供销社农资公司仓库院内,上竖立一高大石碑书:伍子胥故里(以后移至伍子胥帅府前)。清代县志县城图中有记曰:“白水池”(池边有伍公祠,塘内养鱼植莲,近人称为伍公池)。池中有一个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0米的小洲,传说伍子胥的尸体就埋在小洲之下。

黄歇口

传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君”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曾在此客居而得名。春申君出使国外,曾在此一小河入湖口处留宿,称之为“黄歇口”。唐代诗人胡曾路过监利黄歇故宅时,睹物思人,随成七言绝句一首:烈士思酬国土恩,春申谁与吊幽魂。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黄歇口”现已成为县辖黄歇口镇。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