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归去来辞 陶渊明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1 03:31:47浏览:8分类:情话语录

归去来辞 陶渊明

归去来辞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他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曾经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由于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束,就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在农村中过躬耕隐居生活。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题解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24]!既自以心为形役[25],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41],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乎天命复奚疑!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注释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着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24]胡:何,为什么。[25]以心为形役:让心志被形体所驱使。[26]?悟已往?二句:语本《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谏: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弥补。[27]遥遥:漂荡:飏(y?ng扬):飘扬。形容船驶行轻快。[28]瞻:望见。衡宇:犹衡门。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29]载:语助词,有?且?、?乃?的意思。[30]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31]眄(mi?n面):斜视。柯:树枝。[32]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33]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34]策:拄着。扶老:手杖。流:周游。[35]矫首:抬头。遐(xi?侠)观:远望。[36]岫(xi?袖):山峰。[37]景:日光。翳(y?义)翳:阴暗的样子。[38]言:语助词。焉求:何求。[39]畴(ch?u愁):田地。[40]巾车:有篷幕的车子。[41]窈窕(yǎotiǎo咬脁):幽深的样子。[42]善:羡慕。[43]行休:将要终止。指死亡。[44]已矣乎:犹言算了吧。[45]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46]曷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47]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48]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49]植杖:把手杖放在旁边。耘(y?n云):田地里除草。耔(zǐ子):在苗根培土。[50]皋(gāo高):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51]乘化:随顺着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

 译文

 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归去吧,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让自己的心志受形体来驱使,那又为什么还要伤感而独自悲哀呢?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而知道未来的却还来得及弥补。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程,只恨早晨天色朦胧,还不十分明亮。

 我一看到自己的简陋家门,就高兴地奔去。家中的僮仆前来迎接,孩子们都在门口等候。庭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只有松树和菊花却还依旧存在。搀起孩子们的手进入屋里,酒已摆好。端起酒壶来自斟自酌,看着院子里的树木感到非常愉快。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简陋的居室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每天到园子里散散步,自有乐趣,屋子虽然有门却经常关着。拄着手杖到处游息,有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天空的云彩自然地从山峰边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自己回来。日光慢慢暗下去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还抚摩着独立的松树徘徊着不愿离开。

 归去吧,让我断绝与世俗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的情志相违背,我还要驾车出游追求些什么呢!跟亲戚们谈谈知心话使我感到愉快,弹琴读书能够使我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到西边的田地里去耕种。有时乘了有篷帘的小车,有时划了一条小船。有时经过曲折幽深的山沟,有时经过高低不平的山丘。看到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地流淌。我真羡慕自然界万物正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的生命即将终止。

 算了吧!人生寄身于天地之间又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着自己的心意而任其自然?为什么整天心神不定又想到哪里去呢?富贵荣华不是我的心愿,神仙境界也不可以期待。遇到好天气就一个人独自出去游览,或者把手杖放在一边做些除草培苗的工作。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有时在清澈的水边吟咏赋诗。姑且随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徐鹏)

 解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这时他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却决定弃官隐居。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可以参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文章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归去来兮?,即?回家去啊!?来,表趋向的语助词。?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回顾当时为了谋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体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现在已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作者引用《论语?微予》中那位避世高人楚狂接舆的歌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稍加点化,形神俱似。?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则是觉醒和决绝的宣言。他看穿了官场的恶浊,不愿同流合污;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一种悔悟和庆幸之情溢于言外。这一段是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寓理于情,读来诚挚恳切,在平静的语气中显示出思绪

 的变迁和深沉的感慨。

 以下想象归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写船行顺风,轻快如飞,而心情的愉快亦尽在其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写昼夜兼程,望归甚切。问路于行人,见暗自计程,迫不及待;唯其如此,方恨路程之长,而嫌时间过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把心理上的归程之长化为时间之慢的感觉,以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像小孩子那样天真。?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作者感到快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三径?,用东汉蒋诩故事。蒋诩于王莽时免官归家,在院子里竹林下开了。三条小路,平时只有羊仲、求仲与他交往。这里是说出仕不到三个月,庭院的小路都快要荒芜了。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所喜手植的松菊依然无恙,樽中的酒也装得满满的。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有酒盈樽,则示平生之愿已足。由此而带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四句写尽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的情景。《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辞楚王之聘,妻子很支持他,说:?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审容膝之易安?,这里借用来表示自己宁安容膝之贫居,而不愿出去做官了。这与?三径就荒?一样,都是引用同类的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自然合拍,而且显得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接着由居室之中移到庭园之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八句写涉足庭园,情与景遇,悠然有会于心的境界。你看他: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起头来,望望远处的景色;举凡白云出山,飞鸟投林,都足以发人遐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就像那出岫之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归飞的倦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景翳翳以将入?,写夕阳在山,暮境将至;?抚孤松而盘桓?,则托物言志,以示孤高坚贞之节有如此松。

 这一大段,由居室而庭园,作者以饱蘸诗情之笔,逐层写出种种怡颜悦性的情事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展现了一个与恶浊的官场截然相反的美好境界。

 下一段再以?归去来兮?冒头,表示要谢绝交游,与世相忘:?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亲密的伴侣,尘俗不染于心,也足以乐而忘忧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春到田野,农民告诉他将要从事农耕了。躬耕田园的生活,在作者笔下显然已被诗化,这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浪漫的抒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写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崎岖经丘?承?或命巾车?,指陆行;?窈窕寻壑?承?或棹孤舟?,指水路。?崎岖?双声,?窈窕?迭韵,音节和谐优美,读来有优游从容之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触景生感,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略有感

 喟,但基调仍是恬静而开朗的。

 这一段承上启下,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间,进一步展拓出一个春郊事农和溪山寻幽的隐居天地;并且触物兴感,为尾段的抒情性议论作了过渡。

 尾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可以看作一篇隐居心理的自白。?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是说寄身天地之间,不过短暂的一瞬,为什么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是对汲。汲于富贵利禄、心为形役的人们所发出的诘问;作者自己的态度是?富贵非所愿,帝乡不可期?,既不愿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他所向往的是:虮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亲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已足。植杖耘籽,暗用《论语?微子》荷蔡丈人?植其杖而耘?的故事;登皋舒啸,则似用苏门山隐士孙登长啸如鸾凤之声的故事。作者分别用以寄寓自己的志趣。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然不免消极,但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因而不同于那种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有如一片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而自然纯真可亲。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可谓推赏备至了。

 然而王若虚曾指摘《归去来辞》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追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已有辩正,并援引周振甫先生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可喻矣。?钱先生认为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飙?至?亦崎岖而经丘?,?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其谋篇机杼与《诗经?东山》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想象家中情状相类。我以为这样来体味《归去来辞》的谋篇特点是确当而深刻的。渊明此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得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如果都作为追叙和实录来看,反而失去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

?

 的空灵意趣,而且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也不符合写作时间的实际。须知陶渊明是一位很富于创造性想象的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就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一个幽 *** 真的世外桃源,而成为?乌托邦?的始祖;至于那篇颇受卫道者诟病的《闲情赋》,则更发挥其大胆的想象,不惜化作所爱者身上的衣领、衣带、发泽、眉黛、席子、鞋子等等,诚如鲁迅所说,这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