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怀孕初期的孕妈每天卧床休息是正确的做法吗,有什么影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6 11:32:24浏览:11分类:情话语录

怀孕初期的孕妈每天卧床休息是正确的做法吗,有什么影响?

每个妈妈们孕育小生命的时候都是激动万分的,每个小宝宝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孕妈妈们在孕期间都会非常小心肚中的胎儿,生怕出了什么闪失。

很多妈妈们为了保胎,每天都变得小心翼翼的,一直“卧床躺”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孩子突然就没了。怀孕了真的要一直躺在床上才能安胎吗?

“卧床躺”并不是保胎好方法

田田结婚比较晚,和老公也是备孕了好长时间才有了宝宝,怀胎后田田是既紧张又小心,辞职在家就为了好好安胎,一直躺着卧床休息。

除了正常吃饭去厕所,田田几乎都待在床上,可以说是万分小心。可是到了后期的时候,田田发现自己开始气短胸闷,身体明显感到不适。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了解了情况才知道田田一直卧床,连忙制止了田田的行为。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而医生也指出:“卧床躺”并不是保胎的好办法。

孕妇长期卧床的危害

其实不要说孕妇了,就是正常人一直卧床不起对身体也是一点好处没有,孕期是提倡适度休息的,不过并不代表一直卧床就是正确的。

针对流产的病人是建议卧床休息的,不过这个行为并不对预防早产起作用,甚至长期卧床休息的话,反倒有很多危害。

1)精神压力

很多妈妈们卧床休息都是为了养胎,怕宝宝出现什么意外,就老老实实地在床上一动不动,孕妈妈这样焦虑是会给自己添加压力和负担的。

孕期本就应该放轻松的面对,时刻担心胎儿健康,精神一直紧绷着很容易导致孕期抑郁的现象,孕妈们不要胡思乱想给自己徒增烦恼。

2)心肺、消化功能

孕期中,随着胎宝宝的发育,妈妈们的子宫增大,肠胃蠕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孕妈妈也经常体验到恶心、厌食的反应,不少人还有胃胀气便秘的现象。

长期卧床会更加重这些不适感。有很多孕妇们在长期卧床后恢复活动时会有明显不适,心肺功能下降,随之的胸闷气短也会发生,孕妈们还是不要保持一个姿势长期卧床。

3)骨骼肌肉变化

孕妈妈长期卧床休息,肌肉的代谢也会慢慢产生变化,容易造成肌肉萎缩,严重的还会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

而一项针对孕妇骨小梁丢失的研究发现,卧床休息的孕妇校正后平均丢失量达到4.6%,而非卧床的孕妈妈们仅是1.5%

4)加重血栓风险

在孕期的孕妇们,血液本身就处于一个高凝的状态,孕妈妈一直卧床不动的话很容易会让血液流通变慢,发生血栓的概率也会提高,身体抵抗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孕期要适度运动

即使医生建议孕妈们要卧床休息,也是告诉孕妈们做好休养,而不是长期不起,孕期中适当的休息和运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导致流产和早产的原因非常多,很多人都是因为过度劳累或是做了一些剧烈运动导致的,所以孕妈妈不要一直盲目的长期卧床。

孕期中适度的运动会帮助胎儿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孕妈妈们的身心健康。

小tips:孕妇运动最适宜的时间:从怀孕后四个月开始到七个月,有益自然分娩。

孕期适合做什么运动?

在孕期里,孕妈妈们要学会劳逸结合,不光休息好也要做一些运动,帮助自己顺利健康地度过孕期生活。

步行:是所有孕妇都能接受的安全运动,散步也能增强心血管功能,同时还能心情舒畅,每天步行运动20~60分钟范围内最佳。游泳:游泳是众多孕妈妈在孕期都比较喜爱的运动,通过浮力也能让孕妈妈的身体放松缓解,并且还能锻炼肌肉群,也是众多健身专家推荐的孕期最佳运动之一。瑜伽:有些孕妈妈喜欢健身的可以做一些瑜伽运动,瑜伽不仅可以让妈妈们的肌肉张力得到放松,同时还能让身体更灵活一些。伸展运动:孕妈妈在平时也可以舒展一下自己的身体,做一些低强度的有氧操,现在也有很多专门为孕期定制的课程,孕妈妈们可以报班或是上网学习。

木莲妈妈温馨提醒:

孕期的运动量要结合孕妇的身体情况和实际锻炼水准展开。

保持规律运动,心跳速率需在每分钟140下,不要超过这个范围,监测好胎动的频率,发现身体出现任何异常及时就医。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