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关于有十二生肖的动物的成语故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6 16:43:07浏览:9分类:星座大全

关于有十二生肖的动物的成语故事

鼠目寸光、力大如牛、

如虎添翼、兔死狗悲、

龙马精神、马到功成、

闻鸡起舞、鸡犬升天、

洋洋得意、虎头蛇尾、

叶公好龙

十二生肖的故事有哪些?

一、有关「鼠」的成语:

1.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伤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顾忌.

2. 抱头鼠窜形容狼狈逃避的情形.

3. 梧鼠技穷比喻技能虽多,而不能专一.

4. 鼠牙雀角比喻与人争诵.

5. 鼠肝虫臂指极为低贱微小的东西.

6. 鼹鼠饮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没什麼了不起.

7. 獐头鼠目用以形容一个人的长相奸邪,如獐之头、鼠之目.与「尖嘴猴腮」义近,但「尖嘴猴腮」仅形容面貌丑陋,而「獐头鼠目」更强调其人之奸恶狡猾.

二、有关「牛」的成语:

1. 九牛一毛比喻价值极渺小轻微.

2.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牛刀小试形容有才能的人,略显才能.

3.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为盟.

4. 牛衣对泣比喻贫贱夫妇生活困苦的情形.

5. 牛山濯濯(1)形容山区林木被砍伐殆尽.(2)转化其义,形容一个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6. 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与「悬梁刺股」、「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意同.

7. 牛鬼蛇神(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8.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9.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10.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11. 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12.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13. 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14.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15. 疤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6. 对牛弹琴喻不解风情.

17. 钻牛角尖比喻思想固执,自困於绝境.

18. 初生之犊以刚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来比喻初出社会的人,遇事不怕难、不怕恶势力.

19. 舐犊情深形容父母爱子女之情.

20. 黎牛之子比喻父恶子贤.

21.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关「虎」的成语:

1. 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2.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纵然传闻是错的,也会信以为真.

3.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4. 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5. 羊入虎口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6. 纵虎归山纵容恶人,让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地盘,再度危害他人.

7. 狐假虎威喻假借声势去吓唬别人.

8.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9. 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10. 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11.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地盯著,等待时机成熟以便下手.

12. 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13. 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14.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既猛又急,粗鲁难看.

15. 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16. 骑虎难下喻行事迫於大势而不能中止.

17. 与虎谋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18.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只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气的匹夫之勇.

19. 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20. 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21. 养虎贻患喻纵容敌人或恶人,给自己带来后患.

22. 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23.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24.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25.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26.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27. 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

四、有关「兔」的成语:

1. 玉兔东升表示时间已经入夜.

2. 守株待兔表示固执成见不知变通.

3. 兔毛大伯宋元时泛称老人.

4. 兔死狗烹喻有事时被重用,事成后即被毁弃.

5. 兔死狐悲比喻同类的死败,自己也哀伤起来.

6. 兔走乌飞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

7. 兔起鹘落(1)形容动作敏捷.(2)比喻书法雄健.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井底之蛙、

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的故事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自相矛盾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画蛇添足的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量体裁衣的故事

成语故事南朝齐国官员张融深受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和宠爱,说他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一次派人给张融送一件旧衣服,说是自己以前穿的,现叫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做好了,一定会合身的。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

亡羊补牢的故事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庖丁解牛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曲高和寡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