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百科 > 正文

保留个人收款码,增加个人经营收款码!区别在哪?有什么影响?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19 20:34:05浏览:8分类:综合百科

保留个人收款码,增加个人经营收款码!区别在哪?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经营收款码有何不同?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对账等服务。

微信支付称,2022年3月1日之后,在用户自愿情况下提供个人经营收款码,能享受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等更多权益和服务。

支付宝表示,2022年3月1日起,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升级后,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还将会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赔”保障额度等权益。

业内人士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个人经营收款码拓展了服务功能,用户体验会更好。

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以用于有经营活动但免予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便于其更加精准和便捷地获取更优质的支付服务。比如,个人经营收款码可接受信用卡付款,有利于拓展客源。另外,还可获得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支付机构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可以开发更多服务选项。

另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还能够更好实现交易风险防控,更有效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维护消费者、个人商户及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支付机构将其比照商户管理,交易信息会进一步准确,一旦发生纠纷,能够更好更快地维权。

二、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会增加成本吗?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称,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

选择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在微信支付上,可以免费领取物料码牌,在支付宝上,升级过程完全免费。

业内人士称,对于申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的用户,支付机构要按照最少、必要原则精简提交的材料,并主要通过在线方式提交。

鼓励通过免收提现手续费、降低服务收费等方式,减少用户支付手续费负担。对于用户自愿选择把码牌换为扫码盒子、布放扫码枪的,服务体验升级,按照服务与成本匹配的原则,由条码支付服务主体与商家协商确定合理收费标准。

三、对消费者来说有啥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商家使用“个人收款码”“个人经营收款码”“商户收款码”中的哪一种,消费者通过商家提供的收款码付款,体验与现状相同、支付无障碍。

如商家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消费者仅能使用借记卡或支付账户余额支付,不能使用信用卡等。

如果商家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或“商户收款码”收款,消费者还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一旦发生纠纷,也能够更方便、准确举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可以继续使用,2月22日晚九点,支付宝官方账号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2022年3月1日之后,个人收款二维码可继续使用,享受—系列现有服务。

3月1日起支付宝的收款码可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升级后,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支付宝方还表示,将结合用户的收款特征,对用公户发出个人收款码升级邀请,在尊重用户选择的情况下,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服务。普通的个人收款码和原本就是经营性的商家二维码其实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需要升级的用户也可以在指引下进行升级,对此不必过于紧张。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 第三条 收款条码管理。对于为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识读并发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条码,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为收款人提供收款条码相关支付服务的机构(以下统称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执行特约商户有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