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动物百科 > 正文

社会疑问:中国哪来的这么多有钱人?他们如何来钱的呢?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01:29:25浏览:10分类:动物百科

社会疑问:中国哪来的这么多有钱人?他们如何来钱的呢?

两周前,我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国一直在“补贴”西方?》中谈到了中国大城市某些物价比西方还贵这一现象,并试图探讨其中的原因,引来了很多读者评论。其实,这也是我内心的疑惑。常理告诉我:如果中国大城市存在着比西方还贵的物价,那就一定有比西方还富的人群在支撑着这种物价。我今年在北京生活了半年多,所见所闻,确实验证了这一常理。当然,这类富人在整个中国所占比例极小,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特别大,即使极小的比例,绝对人数也不少。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近公布了一份关于 中国富人的研究报告,报告称,2008年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的家庭不到中国家庭总数的0.1%,但拥有45%的总财富,半数以上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集中 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和山东六个省市。别 的地方我不清楚,我只谈谈我生活过的北京。我的感觉是:即使是在北京,富人也是少数,但由于灰色收入的存在,北京能够支撑比西方还贵的物价的消费者比例应 该大于0.1%。半年多的北京生活,我算是亲身见识了这些北京人的“不差钱”:他们开着好车,戴着名表,经常去高档餐馆吃饭,豪华洗浴中心泡澡,卡拉OK 歌厅飙歌,灯红酒绿之处按摩、洗脚……他们花钱时出手之大方、之豪爽,应该不比西方同类逊色,有时甚至更胜一筹。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包括私企老板、外企的高薪雇员、律师、咨询师、会计师等高级专业人员、歌星、演员等娱乐 圈名人;第二类人是中国房市和股市两大市场的受益者,包括房地产开发商、股市庄家、资本玩家和一些成功的炒房者和股民;第三类人则是吃“官粮”者,包括党 政机关的中高层官员、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切记:不要小瞧第三类人的资产和消费能力,虽然他们工资单上的收入看上去远远低于前两类人的资产,但正 如一首民谣所说,他们“工资基本不动”,吃饭“有地儿报销”,购物“有人买单”,而且还有很多的“外快”,也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读者的疑问:这些人“都是哪里来的钱?”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不用我多说,或白、或黑、或灰,中国老百姓有很多议论,中国媒体有很多讨论,经济学家也有很多研究,例如,中国 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曾经带领课题组进行过有关灰色收入的调查,得出结论称,2005年中国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到的灰色收入总 计4.4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4%,而有机会获得这些灰色收入的人,原来就是高收入阶层或权力阶层。但第二类人的财富究竟“都是哪里来的?”我则 一直似懂非懂,稀里糊涂。这位朋友说,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中,历时10多年、至今尚未完成的房地产商品化运动、旧城改造运动和城市扩张运动,加在一起,等于是一场具有 中国特色的“造富运动”。首先是掌握土地拍卖权的官员们:地方政府高价卖地,使地方政府的财库鼓了起来,官员们也因此富了起来;其次是房地产商们:他们在 拍来的土地上盖房子,然而再高价卖给消费者,紧跟着也富了起来;接下来是各类投机性炒房者们:他们搭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飙升的快车,买进卖出,也迅 速地富了起来;最后是旧城改造运动和城市扩张运动的受益者们: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一部分老市区居民和“被城市化”的原郊区农民成为一波一波的拆迁活 动的受害者,他们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剥夺和侵害,沦落为城市贫民,但其中另外一部分人,则通过讨价还价、甚至做“钉子户”等方式,为自己维权争利,成功地 在这场“造富运动”中分得了一杯羹 ……总之,这场通过卖地和盖房子而起的“造富运动”,就像一道点石成金的魔杖,点到之处,一批又一批大大小小的富翁们因此“被”制造了出来。“听上去,好像仅仅是拆老房子、盖新房子这样一种城市翻新过程,就‘翻'出了一个新富阶层,”他接着说,“但实际情况是,仅仅造房子是造不出一个新 富阶层的,房子需要有人买,而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房子,其买主是全中国的有钱人,甚至包括某些外国的有钱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来自全中国和全世界 的部分金钱,共同滋养、培育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富阶层。”听了他这一席话,我仿佛茅塞顿开:我甚至连想起了今年上半年我在北京的某些生活片断。那些不连贯的生活片断,经这位朋友如此点拨,也都纷纷自动互相连接起来,并具有了意义。我 在北京生活期间,曾经住过两个小区。从小区内有游泳池、健身房、足浴中心、宠物医院等设施来看,这两个小区均可算做中产阶级小区。我喜欢游泳,泳后顺便泡 泡桑拿。在我最初住过的那个小区,我泡桑拿时常常遇到本小区的三个业主:两个老板,一个官员。其中一个老板是广东人,在北京做化妆品生意,故在北京置业; 另一个老板原来是所谓的“山西煤老板”,后来通过买房、炒房,“洗尽”了手指缝中的煤黑,摇身一变,成为京城房老板,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房租;至于那位 官员,则单位不明,官职不祥,因为他常常对此含糊其辞,我也不好细问,但听话听音,我大概可以猜出他在涉外经贸部门工作,他常常对那两位老板抱怨自己没 钱,但他开的汽车,却与那两位老板不相上下:他的车是宝马。这个生活片段,似乎验证了北京业主来自全国的说法,也验证了政府官员“工资基本不动”的那首民谣。我最后住过的那个小区,业主的收入略低一些,主要是政府官员、国企员工、外企或私企的“小白领”。例如,我最要好的“泳友”之一,是北京一家旅行社 的普通导游。时值盛夏,我们游完泳后常到泳池外的树荫下乘凉聊天。他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特别健谈。他的工作似乎不忙,他的说法是:他就职的那家旅行 社是国企,游客不多,效益不好,因此他的收入也不高,每月只有两千多元人民币的工资,但这份工作的好处是,他平时不用去上班,只有等到游客人数足够时,他 才会组团带游客去外地游玩,因此即使是平时上班时间,他也有很多时间去健身房和游泳池锻炼。但一直令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他也似乎“不差钱”:他在本小区 拥有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房,开着一辆奥迪牌汽车,每天游泳后,也经常与一帮小区里的“酒友”去附近的餐馆去吃饭喝酒……直到有一天我们闲聊时,我才明白: 他在旅行社每月领取的两千多元人民币的工资并非他的主要收入,他在市中心还有两处房产,一套租给一家住户,租金三千多元,另外一套租给一个餐馆,月租一万 五千元。当然了,后来我又听其他人说,导游的灰色收入也不低……这个生活片段,似乎验证了北京市区的老居民只要有几处房产至少都不属于“弱势群体”的说法,更验证了国企员工工资不代表其全部收入的说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其间没有经历过大的衰退,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谜,有人说,谁能给出谜底,谁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我 看来,更大的一个谜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究竟是怎么富起来的?其真相、其谜底更是被层层迷雾所缠绕,被种种神话所包裹,站在中国之外的人,如同 隔雾看花,越看越迷糊,站在中国之内的人,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使是官方的统计数字,也被五花八门的地下经济、灰色收入所扭曲,无法 成为判断真伪虚实的依据,甚至就连王小鲁的4.4万亿元灰色收入之说,也有很多推测的成分,因为你无法精确地界定和计算“灰色”的东西。我索性放弃为每一个疑惑提供既明确、又全面的答案的徒劳努力,不妨提一些问题,以激读者讨论;抛几块砖头,以引专家之玉。即使引来的不是玉石,而是同样的砖头,在砖砖互撞的过程中,也许就能撞出真理的火花。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富兰克林

决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 巴浦洛夫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斯宾诺莎

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