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相声中的捧哏与逗哏)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09:26:41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相声中的捧哏与逗哏)

相声搭档中的捧哏与逗哏就是红花绿叶,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郭德纲甚至说过,捧哏的分量远要比逗哏的分量还重。

一般情况下,捧哏就是衬托逗哏的一个位置,所以相声演员一旦火了起来,那首当其冲的必然是逗的一方,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捧哏要红过逗哏的实例。

虽然话这么说,但不乏有些捧哏比起逗哏,名气也并不落下风。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于谦于大爷了。

捧哏是门徒手接飞刀的技术活,而与郭德纲搭档,那更是蒙眼徒手接飞刀,可于谦老师不但能稳稳的接下郭德纲的每一招,有时候还会冷不丁的回首掏,让郭德纲也猝不及防的吃一个暗亏。

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现挂、或者一些临场表演上,普通的传统相声还是有台词和固定框架的。

于谦一家为中国相声提供了50%的素材,受到了德云社全部粉丝的尊敬!而且他性格随和,喜欢唱歌、养小动物有爱心,观众对他是真真实实打心底里的喜欢。也许郭德纲比于谦的名声要大,但喜欢于谦的人可能会比喜欢郭德纲的人更多。

同样的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青曲社的相声演员苗阜王声。苗阜和王声自从在春晚上表演过一段《满腹经纶》之后便名声大噪,从不知名的小演员一跃成为了所谓的“西北相声王”。

不过近年来,苗阜的名声虽不小,但那都是一些骂名,喜欢他的人微乎其微。反观王声老师,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高材生,可惜毁在了苗阜手里,观众们听青曲社的相声,也许更多都是冲着王声去的。

最后要提到的还是德云社的一对搭档——岳云鹏、孙越。

岳云鹏是郭德纲捧的最成功的一对相声演员,他从默默无闻到红透半边天,这期间除了自己的努力还少不了孙越的得力辅助。孙越是相声大师李文华先生的外孙,从小就接触相声,当初因为说相声收入低微,还去动物园当过几年的饲养员。

在如今的德云社,孙越当属捧哏第二人了,第一位就是于谦。

他的风格与于谦老师很是相似,肥胖的身材成了岳云鹏调侃的对象,不过这也是他的优点,看起来厚重、踏实、能震得住场。好几次场下观众的刨活让岳云鹏接不上话,最终还是孙越帮他圆了过去。

无论以后谁是德云社的班主,反正孙越的地位,永远不会低于站在的于谦。

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

一、要知词意

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清楚,才能发笑。观众听不清楚,就笑不了啦。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没听真。”这样就影响效果了。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有人主张“咬字要狠”。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舒服。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准确。

三、要发音准

相声演员发音要准确。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为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现在很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声音要美,要注意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悦耳动听,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舒服。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

说贯口段子,更要气口均匀,象《地理图》一段一百多个地名,要连续不断说完,主要得会用气,偷气,换气,把气口掌握均匀,说出来如断线珍珠,珠落玉盘,这样观众才能叫好。一段贯口有一段贯口的内容。如《维生素》这段相声有三段贯口,第一段是服务员报菜名,说的是鸡、鸭、鱼、肉的菜名,这段是按照《报菜名》来说。第二段是二哥想吃的家庭炒菜,这段必须说得要美,让大家听着想听、爱吃。第三段是说这些菜有什么营养,介绍给观众。观众觉得说这些吃的很有学问,听着又顺耳,这样就叫起好来了。这三段贯口是根据内容设计气口。贯口是如此,不是贯口的活也要把气口设计好。气口不匀,说得快了,使观众心忙,说得慢了,使观众截气。吐字要真,发音要准,气口要匀,三者都要给观众以美的感受。

五、要语气对

语气是表达感情的,分为高低、快慢、轻重。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对,意思就变了。比如:乙摔碎一个茶碗。甲问:“这茶碗是你摔的吗?”乙答的音调低,说得慢,重音在我字上;“是我摔的。”这茶碗是他摔的。如果乙音调高,说得快,重音在摔字上,就成了反问语气“是我摔的?”这茶碗就不是他摔的了。

相声演员各有各的语气,但说相声时必须是说相声的语气,不然说出来就不象相声了。相声里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人物的感情也多种多样。相声演员模拟人物说话,要把语气说对,也就是要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准确。语气不对,人物的感情就变了,包袱儿也就响不了啦。 比如《一贯道》的结尾:

甲:幸亏老太太死啦,要再病俩月,儿媳妇非剐了不可!老太太死了,儿媳妇这个哭哇! 乙:还哭她哪? 甲:哪儿呀,她(指腿)疼啊!

最后这句疼字重音一改轻音,语气一慢,包袱儿就抖不响了。所以说演员必须要把语气表达准确。

六、要动作稳

相声是表演艺术,它要求演员动作沉稳准确。相声表演人物,动作是辅助面部表情的。用手势动作,是为把听众的眼神,引导到演员的面部表情上来,让听众看见演员面部表情的神儿(眼神)和像儿。演员的两只手不能乱动,不能乱比划,使观众眼花缭乱,那样就影响表情了。演员拿着扇子乱扇,乱比划,也影响表情。初学相声,还是学《倭瓜镖》为好,可以练习手势动作,好使两只手有地方放。手势动作,是根据内容设计的,千变万化。形体姿势要使人看着美。两只脚站立要稳,站立不稳,形同踩藕,使观众心忙意乱,听众就不爱听了。可见相声表演动作,无论大小,都要求沉稳准确。

七、要工模拟

模拟就是“学”。相声表演艺术是叙述中穿插着人物对话,人物对话中穿插着叙述。这一艺术特点,决定了相声表演离不开模拟表演。一段相声有几个人物,相声演员不化装,恁着语言和神儿、像儿,要把人物说活。怎样把人物说活呢?就是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夸张表演的方法,模拟人物的说话、神情、动作,将人物活生生地摆在观众面前。观众从演员的说话,神儿,像儿,就可以感觉到人物的神情,辨别出人物的性格,觉得真象,从而引起笑声。这就如同一位漫画家给人画漫画像,也是先抓住特征,用夸张的手法,几笔就画成了。然后叫人家一看,还真象,其实就是特征突出。

唱哏,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也离不开模拟。学京剧演员表演,主要学的是流派唱腔、表情、动作,最主要的也是模拟戏曲中的人物性格。

是倒口哏,学方言语音,学哪省人说话要象哪省人。不仅方言语音要学,还要根据内容细腻刻画人物的性格待征。

相声要表演出人物性格特征,是很难的,所以说要工模拟,就是在模拟上下苦工夫,这里说苦工夫,确实很苦。只要在生活中细致观察各种人的性格特征,然后再去苦练,是能表演好的。离开了生活,又不下苦工夫,那很就难表演得好了。

八、要包袱儿寸

包袱儿寸,是说相声演员用艺术技巧抖包袱儿时,要掌握好寸劲儿。相声表演艺术要掌握迟疾顿寸,迟是慢,疾是快,顿是停顿,寸是寸劲儿。前辈艺人时常提醒说:“到底了,寸住了。”底是结尾,寸住了就是掌握好寸劲儿。一段相声有若干包袱儿,结尾是个大包袱儿。结尾的包袱儿抖不响,这段相声就算白说了。因此要求演员说到底的时候要掌握寸劲儿。这个寸劲儿,快了不行,慢了不行,高矮音不对也不行,必须是恰如其分。不仅到底时要掌握好寸劲儿,使其它包袱儿也要求这样。不但要求包袱儿寸,它还要求包袱儿准。这回说到这儿把包袱儿科响,到下回说到这儿的时候,还得把包袱儿科响。这次抖响,下次抖不响,那就叫包袱儿不准。

九、要捧逗合

捧逗合是捧逗合作。甲为逗哏,乙为捧哏。甲乙二人要配合好,才能说好一段相声。过去学说相声,先学逗哏,老师给捧哏。由于段子是老师教,当然就配合得好。学会逗哏后,自然就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捧哏说话了。抖包袱儿的迟疾顿寸,甲乙二人都要掌握好,才能抖响。抖包袱儿不能是光在逗哏这边,捧哏也很重要。捧哏掌握不好高矮音儿,逗哏的抖不响包袱儿,听众就不能哄堂大笑。捧哏的掌握好迟疾顿寸了,逗哏的没有掌握好快、慢,该慢说的,他快说了、抢话了,或者该快说的他慢说了、断气了,这样包袱儿都抖不响。所以说甲乙二人互相配合好,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关键。前辈艺人说:“搭伙三年,不火自赚。”这句话就是强调甲乙二人长期合作,即使不响大名,也能挣钱。甲乙二人长期合作,共同学习和钻研艺术,互相取长补短,演出后不断地总结艺术经验,就会配合得越来越好,就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

十、要风格新

相声表演艺术的风格、流派多种多样。不论哪种风格、流派,都要给观众清新之感。有成就的艺术家们,他们所说的段子和表演艺术,尽量与众不同,从而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艺术流派。初学者,先是按老师教的学习,学哪一种风格、流派的艺术,他使出活来就是哪一种风格、流派的艺术。然而他不应停留在所学的风格、流派艺术上,要继承流派,发展流派,要将所学的段子和表演风格加以改进创新,尽量与众不同,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流派。创立艺术风格、流派,不是一学就行,也不是说一两个新段子就成了。那要经名师指教,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更重要的是他绝不能离开时代的观众,因为相声是说给观众听的,观众对于艺术风格、流派欣赏不欣赏,起着决定的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十一亿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了物质生活享受以后,还要求精神上美的享受。人们所要求的美的享受是多种多样的。男、女、老、幼各有各的美的需求,你爱好这个,他爱好那个,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情趣。有些青年艺术家就是适应当今时代观众的美的需求,创立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这才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逗哏和捧哏指的是相声表演中演员的分工。逗哏是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即相声中的“主角”,也被称作“甲”。捧哏是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也被称作“乙”。

在传统相声中,大多数情况下,逗哏犯贫的笑料多于捧哏。对口相声中,通过捧逗的衬托、铺垫,逗哏与捧哏合作,使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因此,逗哏演员主要负责叙事,捧哏演员则是观众和逗哏演员之间的“纽带”,负责替观众发问,问出逗哏演员表述中“不合理”的地方,逗哏演员加以解释,从而产生笑料。

另外,还有一类被称作“子母哏”的对口相声,在相声表演中,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