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tau蛋白的Tau蛋白异常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10:47:53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tau蛋白的Tau蛋白异常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AD患者脑中Tau蛋白总量多于正常人,且正常Tau蛋白减少而异常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大量增加。AD患者脑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后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仅是正常Tau蛋白的1/10,也失去其促进微管装配形成的生物学功能并丧失维持微管稳定的作用,PHF-Tau与微管蛋白竞争结合正常Tau蛋白及其它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并从微管上夺取这些蛋白导致微管解聚,破坏正常的微管系统,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则自身聚集成PHF/NFT结构。AD患者脑中受累神经元微管结构广泛破坏,正常轴突转运受损,引起突触丢失神经元功能损伤,发生脑神经退行性病变。AD患者脑中发现三种Tau蛋白,即胞浆正常Tau蛋白(C-Tau),可溶于水的异常磷酸化Tau蛋白(AD p-Tau)以及异常修饰聚集成PHF的Tau蛋白(PHF-Tau),它存在泛素蛋白修饰。

①蛋白磷酸酯酶与Tau蛋白磷酸化 内源性磷酸酯酶促进Tau蛋白脱去磷酸基,哺乳动物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酯酶PP-2A、PP-2B在限制AD患者脑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方面起关键作用。用磷酸酯酶PP-1、PP2A的抑制剂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和树突丢失,伴有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研究证明,AD患者脑中磷酸酯酶PP-2A、PP-2B、PP-1活性均低于正常老人。还发现PHF-Tau有抵抗磷酸酯酶的作用。现在认为AD患者大脑磷酸酯酶活性缺陷可能是引起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的主要原因。用PP-2A、PP-2B或PP-1使AD p-Tau脱磷酸基可一定程度恢复Tau蛋白促进微管组装作用。

②蛋白激酶与Tau蛋白磷酸化 体外促进Tau蛋白发生磷酸化的蛋白激酶有多种,AD发生时可能有几种蛋白激酶参与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但不能肯定蛋白激酶活性在AD脑中显著增强。 由于Tau蛋白的异常修饰涉及多种酶,可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治疗AD药物。应用磷酸酯酶及该酶激活剂类药物,降低Tau蛋白磷酸化过程,可能对AD患者的神经元纤维退化有抑制甚至逆转的作用。也可考虑用分解糖基的特异糖苷酶,限制Tau蛋白的异常糖基化。

“老伴,我的毛巾放哪了。”

“不就在你手上吗,你怎么回事。”

“哎,这,刚才咋没看见呢?”

70岁的王大爷一向身体康健,可是近来却时常“犯糊涂”,丢三落四不说,有时候东西刚放下就到处找,眼前这一幕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再加上王大爷表达能力、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大幅度下降,这让王大妈十分担忧。

带着王大爷就医后, 头颅磁共振 发现他的顶叶脑皮层存在轻微萎缩, 最终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症并不罕见,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全球老年痴呆患者超过5000万。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指出,在中国65岁以上老人群体中,发病率高达5.56%,也就是说地球上,每隔3秒就会确诊一个老年痴呆病例。

老人们的记忆,究竟去哪了?

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性最大的疾病之一,它的出现会大幅度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带走人类最宝贵的记忆。

阿尔茨海默症之所以能够“偷走”记忆,和人体组织的两种病理学改变分不开关系。第一、 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 ,人的大脑里有β-淀粉样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毒性,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细胞和神经传递造成损害和阻碍。

第二、 神经原纤维缠结 ,人脑中的另一种蛋白质磷酸基蛋白(Tau蛋白),这种蛋白质一般只有2-3个磷酸基,但是当它过度磷酸化,磷酸基就会增加到5-9个,同时失去生物功能,产生神经原纤维结。

人脑组织发生这两种变化,对脑细胞的损害才是导致记忆缺失的根本原因,而老年痴呆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般病发者或许10年以前就有征兆。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 健康 长寿》曾刊登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在1992-2009年,对40岁以上超过180万英国成年人进行了23年的随访,主要收集血液胆固醇数据。

结果显示, 在65岁以下群体中,和低密度脂蛋白脂胆固醇低于100mg/dL的人相比,高于190mg/dL的人老年痴呆在10年后发病率高出60%。和晚年血脂水平相比,中年血脂水平越高,晚年痴呆风险越大。

研究证实,通过 规避9种高危因素,中国痴呆病例可减少将近40% ,如:

阿尔茨海默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会对患者本人和家庭都造成一定的打击,是每个人都十分害怕的老年疾病,而很多人害怕的根由就是它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症,也叫老年痴呆,它是以认知功能衰退为主要症状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原因除了大脑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外,确实和遗传有关。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徐俊医生表示: 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易感基因是载脂蛋白E4基因,临床数据显示,5%的人群属于单基因遗传。 如果基因携带者是杂合子,痴呆风险会比一般人增加3-4倍,如果是携带2个易感基因的纯合子,发病风险增加10-12倍。

如上所述,老年痴呆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发展的慢性疾病,患者早期由于认识功能的改变,会出现一些常听到的口头禅,这4句话一定要重视。

1.“什么?你可以再说一遍吗”

阿尔茨海默患者 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于日常生活缺乏观察力和参与感,很多事情本身没有注意到,再加上自身表达能力的降低,可能只会发现外界的交流信号,但是不能明确交流内容,因此会反复确认。

2.“这是哪?我为什么在这里?”

反复说这句话,意味着患者的 视觉、空间能力下降了,对时间和地点都比较模糊 ,一些患者痴呆严重时,智力下降,也无法分辨环境标志,这也是老年痴呆患者容易走丢的原因,因为他们无法确定家的方位,有的人甚至不记得地址。

3.“东西我放在哪儿来着?”

阿尔茨海默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记忆会 从短期记忆到远期记忆逐步缺失 ,因此早期患者常常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也正因为是短期记忆,所以早期症状很难辨别,通常会被认为一时忘记或者衰老的副作用。

4.“你们都不关心我!”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虽然记忆缺失很容易忘记,但是本身 情绪变化 也是一种特征,有的患者会变得特别敏感,觉得孤独、无人关心,严重的甚至会演变成被害妄想。当然,情绪上的反常变化并不是固定的,有的人由外向变内向,也有人由内向变外向。

预防老年痴呆,得从这4件事情做起,积极行动起来,有益身体 健康 。

1.戒烟

烟草燃烧会产生化合物7000种以上,其中有害物质上百,对大脑中枢神经的刺激和损害会成为阿尔茨海默症的诱因。

《内科学文献》上也刊登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证实 日均吸烟超过2包的人,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升高157%,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172%。

2.常吃防痴呆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医生分享了预防老年痴呆的食物,例如:猪肝、豆制品、蛋黄等含有的乙酰胆碱是神经元细胞的重要成分(每天摄入500-900毫克乙酰胆碱);

深海鱼含有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增加神经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少异常蛋白质的沉积(一周2-3次);

橘子、草莓、燕麦等富含叶酸,可以降低人体内的半胱氨酸,降低痴呆风险(一天200-400微克叶酸)等。

3.保护身体 健康

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首先要 学会保护听力,牢记“三个60” ,就是指耳机不要连续用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60%,环境声音不超过60分贝,此外如果出现听力受损就及时就医,必要时借助助听器。

其次,老年人的正常血压是90-140 mmHg,要 养成定期体检,日常自行监测血压的好习惯。

最后要 学会运动锻炼 ,可以通过慢跑、游泳、太极、散步等方式锻炼,中老年人根据自己和爱好和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循序渐进。

4.爱学习、爱交际

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对65岁以上的7500多名参与者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在学校成绩优秀的人痴呆风险降低39%,相反成绩不好的人增加21%。 哈佛大学也对65岁以上的8300名参与者进行调查发现, 孤独的人更容易产生认知方面的困扰。

由此可见,保持社交、热爱学习也是延缓痴呆的制胜法宝。 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原则,日产生活至少保持30-60分钟的阅读、学习,每周保持至少一次社交活动。

阿尔茨海默症,给不少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困扰。希望大家可以提高 健康 意识,警惕早期征兆,努力控制发病因素。在生活中,从饮食、运动、社交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到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