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情话语录 > 正文

《百家姓》“曲”与“麹”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14:44:39浏览:11分类:情话语录

《百家姓》“曲”与“麹”

此文转发给查询古老姓氏文化的朋友,从中品味研读求的益处。

望海曲家的祖先极有可能是从今龙口市诸由观镇冶基村迁入的。另据曲绎生、曲倬云在民国九年编撰的山东蓬莱《曲氏族谱》记载:明朝永乐8年,3兄弟曲绅、曲纬、曲绛从小云南移民至山东,曲绅居住在蓬莱,曲纬居住在黄县,曲绛居住在宁海。曲绅的后人,尊称曲绅为一世祖。那么由此来证实,假如望海曲家村的祖先是万历年间来自黄县,那么一定是曲玮那一分支的曲姓人。

另据考证山东文登曲氏字辈:“申永长志成,兆锡洪植炳。尧博厚高明,悠久仁德正,万世昌荣发”。这一说法并非适用于望海曲家内部,详细情况待考证。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笔者认为《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麴-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麴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曲崇裕”或“曲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麴姓才刚刚完成从麴到曲的演化。曲姓最早简写成“曲”是在唐代的中晚期,从河南洛阳出土的“曲元缜墓志”可以看出,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麴姓已经沿着“麴-曲-曲”的字形演化顺序首先简写成“曲”,而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由此,麴姓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不然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 了?

历史上鞠姓先后两次改为曲姓,第一次便是鞠谭的后人改鞠为麴了。鞠谭,西汉晚期汉哀帝的尚书令,约为鞠武的八世孙,是鞠武因秦皇追杀避难汝南的后代。西汉建平二年鞠谭因“东平王瓠山立石”事件牵连被贬率子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为麴”。据《元和姓纂》记载,鞠谭是汉哀帝的尚书令,这种尚书令是“九卿”中专门掌管皇帝奏章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在西汉晚期为了抑制相权其作用相当于位居三公的宰相。汉哀帝建平三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东平王以为不是好兆头,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哀帝,于是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人等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削职为民。鞠谭和儿子鞠闭(门字框+必,用闭代)因为避难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麴。这就是《元和姓纂》记载的“鞠麴同宗”的来源。在以后的500年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在金城(今兰州)和西平(今西宁)一带获得极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望族。出现了麴义、麴演(衍)、麴允等赫赫有名的战将和威震一方的高昌国王麴嘉(据家谱载麴嘉为麴閟的第十四世孙)。另据《三国志》记载(三国志只是略微提到,真正为其立传的是魏代王粲的《英雄传》),东汉末年在袁绍帐下有一员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叫麴义的就是鞠谭的后代。他不但帮助袁绍战胜韩馥夺得冀州(今河北冀县),而且把凉州羌人“斩马腿”的战法运用到“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后因居功自傲,终被袁绍所杀。公元200年前后,鞠谭的后代西平人麴演、麴光、麴莫在凉州起兵反操杀郡守。他们带领部队经常活动在西平、金城一带,并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同曹操抗衡;后来因内部分裂,麴演伙同蒋石诱杀韩遂投降了曹操。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也是鞠谭的后代,他在公元300年带领族人时任西晋雍州刺史的麴特、北地郡(甘肃庆阳)太守麴昌曾多次与汉(前赵)刘聪的大都督刘曜作战,由于战功卓著深得晋愍帝的信任。麴允是金城名门望族,西州民谚有“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的说法,其权势和富有可见一斑。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凉州迁徙到江苏吴兴,现在台湾的麴姓就有望出吴兴的。据《唐书》载:“麴信陵,唐贞观中望江令,望出吴兴,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之立祠。白居易为之作《秦中吟》。有联颂之曰‘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由此印证了吴兴麴姓出自凉州麴氏。麴姓后来演化成两部分,其一,大部分沿袭麴姓,到唐朝中晚期或南宋以后逐渐简化成曲姓成为现代曲姓的重要来源,山东一带称“鞠曲一家”即源于此。其二,小部分恢复原来的鞠姓,公元四世纪的东莱人鞠羡祖孙和五世纪的鞠璋祖孙就是这种复姓的代表。黄县冶基出土的五代鞠俨墓志碑铭头篆刻郡望为“西平郡”可以证实。

第二次改姓。北宋末年,鞠俨的后代鞠杲在中进士第不久便上书弹劾奸相张惇遭到报复、获罪夷族,冶基鞠氏被迫改姓依附于曲,但家谱上仍然记载为鞠,号称“死鞠活曲”,到清朝雍正年间得以复姓。

望海曲家的祖先,确切资料可追溯到山东黄县曲玮一支,再向前追溯,既有可能是东汉鞠谭一脉,东汉后鞠姓逐渐演变成曲曲鞠三姓,假如再加上少部分的屈姓,望海曲家的后裔可能与该死姓均为同一祖先。

节选《望海曲家先人考证暨曲姓来源考究》曲北雁

麴摺翮戤蓍軎!你绝对不可能喜欢喾灏畚。。。老娘一直想知道前六个字和后三个字读什么= =

麴qū

部首:麦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9

基本字义

1.

同“曲”。

2.

姓。

详细字义

〈名〉

1.

见“曲 4 ”

2.

姓。汉有 麴义

1 麴 qū 〈名〉 (1) 见“曲 4 ” (2) 姓。汉有:麴义。

2 摺 zhé

(1) ㄓㄜˊ

(2) 叠:~叠、~扇、~尺、~刀。

(3) 用纸叠起来的册子:~子、存~、奏~、手~。

3 翮 hé 名 (形声。从羽,鬲(gé)声。本义:羽毛中间的硬管) 羽毛中间的硬管。泛指鸟的翅膀:展~高翔。

翮lì 1.古炊具。

4 戤 gài (1) 抵押:“要把你来~几十两银子来使用。”

(2) 方言,指假冒名牌图利:影~。

(3) 倚靠:~米囤饿死(喻守财自苦)。

5 蓍 shī

6 軎 wèi 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轊”。

7 喾 K ù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即五帝之一的高辛氏,与黄帝、颛顼、尧、舜,一起相传为五帝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史记·五帝本纪》

8 灏 hào 读四声

9 畚 běn 名 (形声。从田,弁(biàn)声。本义:用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撮土器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又如:畚斗(畚箕。即簸箕);畚筑(盛土和捣土的工具)

畚 běn 动 [方言]∶用畚箕之类装东西。如:畚泥土

畚箕 běnjī ∶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 。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