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求电大考试资料..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17:47:41浏览:9分类:文字大全

求电大考试资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 汉语专题(2) 试题

2005年7月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词2分,共10分)

1.甲骨文

2.同形字

3.秦书八体

4.指称化

5.同源词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汉字是什么类型的文字,依据是什么?

2.平水韵是怎样形成的韵部系统?在什么时候产生?应用在哪一种文体上?

3.分析叠音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什么是“别言”?什么是“浑言”?

三、标出下列宋词的韵脚和韵部(4分)

太常引·一轮秋影

辛弃疾

一轮秋影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

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

精光更多。

四、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10分)

1.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2.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汉书·礼乐志》)

3.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诗经·秦风·驷》)

4.实左右商王.((诗经·商颂·长发》)

5.滕君,用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依据(10分)

1.子渭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2.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3.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5.俗之所贵,主这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8分)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粱惠王上》)

4.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10分)

1.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修身》)

2.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

3.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汉书·元帝纪》)

4.古之君子进入以礼,退人以礼。(《世说新语·方正》)

5.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荀于·议兵,)

八、标点和翻译古文(共28分)

原文1:

( 癸 酉 ) 师 陈 于 辈 邴 夏 御 齐 侯 逢 丑 父 为 右 晋

解 张 御 部 克 郑 丘 缓 为 右 齐 侯 曰 余 姑 翦 灭 此 而 朝

食 不 介 马 而 驰 之 邵 克 伤 于 矢 流 血 及 屦 未 绝 鼓 音

曰 余 病 矣 张 侯 曰 自 始 合 而 矢 贯 余 手 及 肘 余 折 以

御 左 轮 朱 殷 岂 敢 言 病 吾 于 忍 之 缓 曰 自 始 合 苟 有

险 余 必 下 推 车 子 岂 识 之 然 子 病 矣 张 侯 曰 师 之 耳

目 在 吾 旗 鼓 进 退 从 之 此 车 一 人 殿 之 可 以 集 事 若

之 何 其 以 病 败 君 之 大 事 也 擐 甲 执 兵 固 即 死 也 病

未 及 死 吾 子 勉 之 左 并 辔 右 援 桴 而 鼓 马 逸 不 能 止

师 从 之 齐 师 败 绩 逐 之 三 周 华 不 注

原文2:

颜渊、季路侍。于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于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 汉语专题(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5年7月

一、每词2分,共10分

1.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汉字体系。甲指龟甲,骨指兽骨.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也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3.秦书八休

秦书八休是指秦代使用的八种书体:有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4.指称化

语言表达基本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指称,一个是陈述。从语法的层面来说,谓词性成分表达典型的陈述,名词性成分表达典型的指称,但是陈述和指称可以相互转化。陈述转化为指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转指,一种是自指。指称化就是转指化和自指化的统称。

5.同源词

同源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些在读音有着密切的联系,意义又都包含有所标示事物的共同特

征,有共同的语源的词。

二、每题5分;缺要点酌情扣分,不倒扣;共20分。

1.汉字是什么类型的文字,依据是什么?

汉字是表意类型的文字。因为汉字字符的性质主要是表意字符,某些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所以汉字是意音文字.

2.平水韵是怎样形成的韵部系统?在什么时候产生?应用在哪一种文体上?

“平水韵”系统是合并《广韵》的“同用”各韵,并且另外略作调整而形成的韵部系统,把206韵合并为106韵。它产生于金代。这个系统主要用在近体诗的押韵,律诗、律体绝句、排律等押韵一般要遵守平水韵。

3.分析叠音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分析叠音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有一部分叠音词是单纯词,两个字只是记音,分开讲没有意义。

第二,有一部分叠音词,用字同联绵词一样,也不十分固定,一个词往往有几种书写形式。

4.什么是“别言”?什么是“浑言”?

“别言”、“浑言”是古代解释词义时用的术语。“别言”是分开讲,讲的是词的个性。“浑言”讲的是词的共性.

三、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4分,共4分。

太常引·一轮秋影

辛弃疾

一轮秋影波,(戈韵)

飞镜又重磨。(戈韵)

把酒问姮娥:(歌韵)

被白发,欺人奈何!(歌韵)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歌韵)

斫去桂婆娑,(歌韵)

人道是,清光更多。(歌韵)

四、每词2分,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写出一项即可)1分,共10分。

1. 中间:(句)从见面到“发病”.(今)中间。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

2. 乐府:(句)指汉代采诗的一种音乐机关.(今)指一种诗体。词义转移。

3. 媚:(句)亲爱,喜爱.(今)取悦于人.情感色彩不同。

4.左;(句)辅佐.(今)方位.区别字写作“佐”.

5. 虽然:(句)虽然如此.(今)连词.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

五、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 妻:名词活用为动词,嫁.依据:名词出现在助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2.君(君),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国君当作国君。依据:两个名词相连构成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既不是联合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那么这两个名词中的一个一定活用为动词,

3. 甲:名词活用为动词;穿铠甲.依据,名词出现在副词后面,活用作动词.

4. 馆: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名词位于介宾结构“于虞”前,活用作动词。

5.贵,贱、卑,尊: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依据:名词、形容词出现在助词“所”后面,活用作动词。(少答一个扣1分)

六、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8分。

1.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七、每词2分。说明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共10分。

1.者:助词,组成“者”字结构,充当主语,

2.之:助词,组成“之”字结构,充当主语。

3.咸:副词;表范围;都。

4.以:介词,引介依据。

5.所:助词,组成“所”字结构,提取介词“以”的宾语,表示禁暴除害的工具。

八、(28分)

原文1:标点共占5分,标点错5个扣1分(不倒扣).9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14分。

①(癸酉,)师陈于充。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欲克,郑丘缓为右。②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③不介马而驰之。④部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⑤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⑥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⑦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⑧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⑨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参考译文:

①癸酉,齐晋两国的军队在宋摆开了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解张为卸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②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③不给马披上胄就驱进

击。④欲克被箭射伤了,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没有中断鼓,说:“我受重伤!”⑤张侯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红了。哪里敢说受重伤了?您还是努力作战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难以通行的道路,我一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可是您受重伤了!”⑥张侯说:“全军士卒的耳朵都听着我们的鼓音,眼睛都看着我们的旗帜,前进还是后退,都听从它的指挥。这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它,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⑦穿上铠甲,拿起武罪,本来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伤势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努力吧!”⑨手把缰绳并握在一起,右手拽过鼓槌就敲起来.马狂奔不能停止,军队跟随着主帅的车追了上去。⑨齐目的军队溃败。晋国的军队追击齐国的军队,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原文2:共7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7个,每个1分;译文中的特别字酌情扣分.共14分.

①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各言尔志?”③于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④敝之而无憾。”⑤颇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⑥于路曰:“愿闻子之志。”⑦子曰:“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参考译文:

①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②孔子说:“何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③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裘衣和朋友共同使用,④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⑤颜渊说:“愿意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⑥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⑦孔子说:“愿意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怀念我。”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