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0 23:11:52浏览:7分类:文字大全

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

1、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4、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5、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6、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7、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

8、一条界破青山色。江上送客游庐山。

9、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10、一江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13、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近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

14、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15、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16、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7、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18、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19、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20、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21、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22、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23、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2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6、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27、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8、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

2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30、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31、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3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3、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3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5、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36、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37、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38、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39、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40、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

41、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42、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

4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46、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47、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48、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49、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5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51、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52、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

53、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5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5、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56、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关于庐山游览的诗句

庐山旅游景点介绍

庐山旅游景点介绍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庐山旅游景点大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庐山旅游景点

芦林湖

芦林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万分美丽。

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它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属于山丘型旅游地。宋绍熙二年(1191)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0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峰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美庐

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_懊缆痹魑槭南亩脊氽。爸飨性保堑蹦辍暗谝环蛉恕鄙畹摹懊赖姆孔印保莼龅'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

它曾是一处“禁苑”,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含鄱口

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而庐山上最佳观日的地方就在含鄱口。

清晨,只见鄱阳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轮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

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地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

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

龙宫洞

江西彭泽县龙宫洞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彭泽县西南部天红乡的乌龙山区(属丘陵地貌),乌龙山主峰海拔238.6米,相对高差一般为100—150米。京九铁路、铜九铁路、京深高速、九景高速、黄金水道长江,为龙宫洞编织了一张“铁公水相连、鄂赣皖相通”的现代交通网络,从九江乘车抵风景区只需1个小时,从武汉乘车约3个小时,从南昌乘车约2个多小时。苍翠欲滴的乌龙山脉如同绿色的屏障,将神秘的龙宫洞揽入怀中。这里至今保存着完好的原生态貌:山林幽深、泉水叮咚、野鹿出没,瀑布如帘。

现龙宫洞风景游览区有龙宫洞、玉壶洞、玉仙洞、仙真岩、情人谷漂流、野生梅花鹿观赏园和森林公园等名胜奇洞,是山水洞佛相连成趣的著名观光、度假、疗养和避暑胜地。景区面积约10,034亩,已知溶洞18个,其中3个已开放旅游,15个尚未开发。已开放旅游的是龙宫洞(长1,600米)、玉壶洞(长800米)、玉仙洞(长750米),三洞共长3,150。尚未开放的溶洞是乌龟洞(又名龙宫洞2号洞)、映山洞、佛耳洞、竹林洞、龙泉洞、白马洞等。

;

庐山的简介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扩展资料:

庐山有关传说: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_镒虐咨孔樱肷搅兜ぃ艘捕肌暗玫莱上伞保缴现涣粝乱蛔章H嗣前颜庾叭巳ヂ妗钡纳剑莆健!俺上伞钡南壬ǎ杂殖莆ㄉ健

第三种传说,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庐山

庐山的景点介绍

庐山的景点介绍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看看下面的庐山的景点介绍吧!

庐山的景点介绍

锦绣谷

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花径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达,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秀 峰

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 鹤鸣峰下,原坐落着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后康熙皇帝手书“秀峰寺”从此改为秀峰寺。 秀峰内“漱玉亭”、“玉峡”、“龙潭”、“瀑布”、“观瀑亭”、“日照亭”等胜景和历史名人留下的许多珍迹。 著名的开先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老峰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五老峰拔1358米。

碧龙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三宝树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芦林湖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

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庐山管理局近年开发出来的景点,游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从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了以后,在这里往往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叠泉来,它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乌龙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黄龙潭 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 ——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筑台榭,植花木。

植物园

从含鄱口沿石阶而下走数百米即抵植物园大门。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迁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称为“活化石”的我国水杉,繁殖万株。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园中有休息厅,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

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博物馆

在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解放前庐山各栋中外别墅中的精品、陈列品和历史文物是馆藏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画家许从龙历时6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原画共有200幅,几经战乱,只剩110幅,后经多方搜集又找回两幅,现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馆内。 博物馆内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汉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别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润细腻,非常精美。 博物馆内还收藏了蒋介石用过的“蒋”字瓷盘,宋美龄的象牙柄扇,以及蒋介石五十岁辰时,官僚们赠送的佩剑和铜砚。此外,馆中还藏有青铜器、陶器、工艺品、金石篆刻、历代钱币等藏品,其中也有许多是难得的珍品。

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龙首崖

大天池西南侧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龙首崖”。游客若从悬崖左边的石亭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在微风吹拂下,恰似龙须飘飞。这就是龙首崖。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汉阳峰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名。 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与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汉阳峰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石门涧

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年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小天池

小天池位于庐山牯岭北面,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不溢不涸。池后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于1936年。 小天池山对面还有一怪石,远望似一雄鹰伸颈欲鸣。鹰首有巨石叠就,一石伸出鹰嘴崖,石缝中绿树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鹞鹰嘴。

牯岭

牯岭,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恋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 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宋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铁船峰

铁船峰俗称“桅杆石”,与龙首崖隔涧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故名。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在握,欲篡夺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请许逊等人,席间让人释梦。言昨晚梦一木破,问是否吉祥。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开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舟人奇而窃视,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成为铁船峰。

1992年在铁船峰顶建有静观亭及近人石刻等。

观音桥景区

号称“江南第一古桥”的千年国宝--观音桥,桥长:19.4米,宽:4.8米建于公元1014年,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跨在庐山的大峡谷----栖贤大峡谷之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御碑亭

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个御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

庐山特产

庐山特产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庐山石鸡: 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

庐山石耳: 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

庐山鲜笋:产自江西省庐山生态保护区的食用鲜笋,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被公认为是无污当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选择绿色食品,首当庐山鲜笋。鲜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纤维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此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以及钙、磷、锌、镁等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湖口糟鱼: 据史学家考证,传统糟鱼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鄱阳湖口与长江交汇地区,故称"湖口糟鱼"。湖口糟鱼, 自明朝万历年间,曾是湖口地方贡品被选送朝廷。产品选用亚洲第一大无污染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产鲜鱼为源料,经传统工艺糟醉而成。滋味醇和,咸鲜适口是旅游休闲,居家迎宾馈赠朋之佳品。

桂花酥糖: 与桂花茶饼同称"桂花双壁"。采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强粉、白砂糖、饴糖和桂花等精制而成。此传统名产呈乳白色,质地细嫩酥脆绵软,具有润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桂花茶饼: 以优质茶油、芝麻、桂花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点,历史悠久。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说。

;

庐山简介 庐山简单介绍

1、庐山,又名叫做匡山或者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经纬度是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

2、东边依偎婺源、鄱阳湖,南边靠近滕王阁,西边邻近京九铁路大通脉,北面好像枕在滔滔长江上。庐山全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是汉阳峰,总海拔1474米。

3、庐山的旅游景点中最具有名的就要是三叠泉瀑布了。李白曾经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描写三叠泉瀑布的壮丽景象。

4、因为三叠泉瀑布的水从大月山流出,缓慢淌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飞泻到第二级大磐石,再稍做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磐石上,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5、虽然三叠泉现在名声最为显赫,但实际上却是庐山众多瀑布中被发现得比较晚的,直至宋绍熙二年才被一个砍樵人发现。

6、据说当时朱熹正在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听说三叠泉奇景,梦寐不忘,可年老多病,无法前往观赏,便请人画三叠泉瀑布图给自己欣赏,曾感叹道:“自闻此新泉出,未能一游其下,以快心目,溅雷喷雪,发梦寐也”。

1. 关于庐山游览的诗句

关于庐山游览的诗句 1.关于庐山的诗句有什么

关于庐山的诗句(一)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关于庐山的诗句(二)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登庐山》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庐山》唐王贞白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

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庐山》唐李中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

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烟列,星湾晚景沈。

图经宜细览,题咏卒难任。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

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峭拔推双剑,清虚数二林。

白莲池宛在,翠辇事难寻。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玄鹤传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远,云出几州阴。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关于庐山的诗句(三) 《庐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静得八公侣,雄临九子尊。

对犹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势受重湖让,形难七泽吞。

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莲堕宁唯华,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发罅,飞瀑远成痕。叠见云容衬,棱收雪气昏。

裁诗曾困谢,作赋偶无孙。流碍星光撇,惊冲雁阵翻。

峰奇寒倚剑,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雏雉,林明露掷猿。

秋枫红叶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烟深栗里源。

醉吟长易醒,梦去亦销烦。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

轻扬闻旧俗,端用镇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锦绣谷》原五律 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

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

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

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 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秀甲东南》原(古体)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

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 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

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关于庐山的诗句(四) 金谷桃花唐许浑 《五老峰》原(五律) 庐顶接河汉,危崖绝九霄;千峰云弛急,万壑雾卷涛; 行至三潭瀑,停看五老樵;举杯邀同醉,横空揽云巢。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三叠泉》原(五律) 飞泉三叠下,龙走碧潭渊。一径飘寒雨,千林散绿烟。

雷声震峡谷,玉碎洒磐川。疑入凌霄境,银河挂九天。

《庐山独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扩展阅读:描写庐山的古诗 游庐山 慧远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 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

2.关于庐山的诗句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漓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 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鲍照简介〕 鲍照,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生于晋义熙十年(414)。

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只做过几任小官。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钟嵘在《诗品》中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其诗风雄健奔放,对后代诗人特别是李白有很大影响。

他于宋文帝十六年(439)到江州任职时,曾游庐山。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后移籍会稽,谢玄之孙,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晋孝武帝时袭封康乐公。

刘裕代晋,起为散骑常侍。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

元嘉八年(431),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不久,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

元嘉十年(433)被杀于广州,时年49岁。他好为山泽之游,尝与宾客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到临海,从者数百人。

他的山水诗能再现大自然之美,语言富有色泽和光彩,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人,曾在义熙七、八年(411-412)两次到庐山游览,与慧远友善。 ·〔题释〕 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

3.庐山记游诗四首古诗

苏轼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

由《自记庐山诗》北宋苏轼的一篇散文,此自记为苏轼把庐山作为事物以及人生感悟的象征,指出了人生的苦楚与价值的转换;同时提出了在庐山心灵感触与超越思想。以独特的辨证方法来看待、处理自身的欲望,不断强化超越自我的人生信念。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而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开先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4.关于庐山的诗句

苏轼的《题西林壁》。

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首诗主要讲了诗人在庐山游玩时,看到的庐山千姿百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想。

诗文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这句诗让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因为看不见,面对的事物又太大,他们不能摸到大象的全身,只能摸到一部分,就把大象说成了绳子、柱子、墙、扇子……后来还争执不让,多么可笑啊!可是,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这首诗让我明白了:只看到事物一部分,就自以为是,那是错误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常提醒人们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李白游览庐山写的诗

李白游览庐山写的有两首诗,望庐山瀑布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望庐山瀑布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 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6.李白游庐山写的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 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7.带有庐山的诗句

孟浩然的诗《彭蠡湖中望庐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 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苏轼游览庐山,在西林寺的墙上写下了这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