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拼音a的四声读法教学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1 10:36:17浏览:24分类:文字大全

拼音a的四声读法教学

拼音a的四声读法教学:口自然张大,唇不圆,上下齿微露,舌位下降在中央,声带颤动,嗓子用力,读音响亮,近似普通话“啊”的读音。

a是汉语拼音的一个元音音素,又称韵母,同时可以自成一个音节。根据韵母命名原则,a的专业名称是“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名称代表着发音时的标准舌位和唇形。

发音时,口腔打开,嘴形展开,舌面放平,舌面中部微凹,舌根压低保持气流通畅,舌尖自然抵住下齿背;提颧肌保持兴奋状态,打牙关使后口腔打开,挺软腭关闭鼻腔通路,松下巴以免过度紧张致使肌肉用力不均衡;气流冲击声带,声带颤动,所有发音部位的肌肉均衡紧张,发出“啊”音。

舌位:发元音时,舌面隆起的最高点,也称近腭点。舌位动程:发复韵母时,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由一个元音到另一个元音的移动变化的过程。

拼音的作用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汉语拼音能够准确地给汉字注音,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查辞书。

2、它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学习普通话光靠口耳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记音符号,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汉语拼音就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3、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a四声怎么读(dia四声怎么读)

a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都有,看情况,另外还有一种变音的例如哪、呀、哇。

1. 啊哈 āhā

(1) [oh;ah;well] 表示语气的叹词

(2) 表示惊喜

啊哈,我看见他了

(3) 表示恍然大悟

啊哈,我明白了

(4) 表示满意

啊哈,总算干得还不赖

2. 啊呀 āyā

(1) 叹词

(2) [oh]∶表示惊讶

啊呀,他跑得真快呀

(3) [why]∶表示不满,为难

啊呀,怎么弄了满地的水

啊呀,这事不好办哪

3. 啊哟 āyō

[ayo] 叹词,表示情绪激动或惊讶

啊哟,吓死我了

4. 啊唷 āyō

同“啊哟”

啊 á

基本字义

1. 叹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你说什么?

详细字义

〈叹〉

1. 表示追问或要求再说一遍 [ah]。如:啊?你说谁?你想过这些事没有?啊!

2. 另见 ā;ǎ;à;a

啊 ǎ

基本字义

1. 叹词,表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详细字义

〈叹〉

1. 表示惊疑或疑惑 [ah]。如:啊?这是怎么回事;他说我还小,啊?我不小了吧;啊?可以这样说吗?

2. 另见 ā;á;à;a

啊 à

基本字义

1. 叹词,表示应诺(音较短):~,好吧!

2. 叹词,表示醒悟(音较长):~,我这才明白过来!

3. 表示赞叹(音较长):~,亲爱的祖国!

详细字义

〈叹〉

1. 表示应诺等的叹词 [ah]

2. 表示应诺。如:啊,我就去;啊,好吧

3. 表示醒悟。如:啊,对啦!对啦;啊,原来是他,怪不得看着挺面熟

4. 表示惊异或赞叹。如: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5. 用来表示悲痛、遗憾或忧伤 [woe]

6. 另见 ā;á;ǎ;a

啊 ɑ

详细字义

〈助〉

1. 表示语气 [what]

2. 用在感叹句末,加强感叹语气。如:他跑得真快啊

3. 用在陈述句或祈使句,表示肯定、辨明、请求、劝止、警告、催促、命令等。如:这话说得对啊!请坐啊,女士们

4. 用在问句末尾 [really?]

5. 在有疑问指代词的问句或选择问句里,用来和缓语气。如:是谁啊?

6. 在陈述句形式的问句里,提问的目的是要求得到证实。如:你不去啊?

7. 用在打招呼的话里 [hay]。如:老张啊,你这儿来!

8. 用在重复的动词后面,表示过程长 [on and on]。如:…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金矿

9. 另见 ā;á;ǎ;à;

10. “阿”另见 ā;ǎ;à;ē

啊 ɑ ㄚ

基本字义

1. 助词,在句末,表示惊叹的语气(常因前面字音不同而发生变音,可用不同的字来表示):你好~(哇)!真新鲜~(哪)!

1、ā、á、ǎ、à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轻声(不标调)的方法。这种方法解决了不同声调汉字的区别问题。

3、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骂 mà(去声)、吗 mɑ(轻声不标调)。为识字辨音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其与计算机键盘不相适应。输入1个声调符号要折腾好一阵子,用起来很不爽快,影响汉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