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苗族是什么节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2 12:09:46浏览:5分类:歌词大全

苗族是什么节日

苗族有哪些节日? 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贵州凯里苗族,月月有节日,季季有 *** 。规模较大的有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牯藏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大都开展跳芦笙、跳铜鼓、斗牛、赛马、唱歌、斗雀等 *** 活动。 过苗年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寅日杀猪,卯日打粑,杀鸡杀鸭,晚上守午夜,辰日凌晨祭祖,祭耕牛,祭农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清晨祭山神,敬水神。午日接亲嫁女。并举知各种 *** ,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一般9天时间。凯棠片区于十二月十六日后卯日晚,第二天接亲嫁女,回门,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 *** ,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 *** 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 ***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牯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每届历时三年。“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苗族有什么节日习俗? 苗族是一种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民族,可以到苗族地区感受一下不同的民风,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这几种。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唬四月初八,苗族人都身着盛装群集于贵阳市喷水池边,吹笙奏笛,对歌谈心,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来自: wenxue.cccen/...9

苗族人的节日有哪些?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钉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日。

苗族有哪些节日? 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贵州凯里苗族,月月有节日,季季有 *** 。规模较大的有过苗年、吃新节、闹冲节、爬坡节、牯藏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大都开展跳芦笙、跳铜鼓、斗牛、赛马、唱歌、斗雀等 *** 活动。

过苗年

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挂丁片区于农历十月上中旬,寅日杀猪,卯日打粑,杀鸡杀鸭,晚上守午夜,辰日凌晨祭祖,祭耕牛,祭农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清晨祭山神,敬水神。午日接亲嫁女。并举知各种 *** ,如跳芦笙、踩铜鼓、斗牛等活动,一般9天时间。凯棠片区于十二月十六日后卯日晚,第二天接亲嫁女,回门,走亲家。

吃新节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 *** ,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闹冲节

农历二月子、午日于鸭塘境钉耙山脚举行,参加 *** 人数很多,活动有斗牛、对歌、跳芦笙等。

爬坡节

农历三月子、午日,分别于开怀虎挡坡和格冲别对坡举行。农历六月底,香炉山爬坡节,更为热闹。登高一呼,四而呼应。

游方节

“游方”又称“友方”,是凯里市境内的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一种形式。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往往通过这种活动结识朋友、物色对象或倾吐爱情。为了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有的小伙子往往要爬山涉水到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村寨去游方。

游方一般是在农闲季节(如:从秋收结束到第二年插秧前等)、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芦笙节、斗牛节、爬坡节、翻鼓节、闹春节、对歌节等)和赶场天进行。在苗寨游方,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游方坡”或“游方评”。这些场所,或在寨子前后的桥边树下,或在村庄左右的平缓的草坡上。

为了参加游方,姑娘们穿着盛装,头戴银饰,插上几朵鲜花,颈上套着银项圈,手上戴着银手圈。她们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以吸引小伙子的爱慕。

姊妹节

“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 *** ,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有的村寨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以饷宾朋。白天,江边、路边、沙滩上、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江边的沙滩上、草地上,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牯藏节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每届历时三年。“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苗族一般有什么特别的节日? 苗族节日

苗家龙船节

每年农历五月汉族有端午节赛龙舟习俗居住贵州凯里苗族也有农历五月过龙船节风俗苗家龙船节般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

关于苗家龙船节由来黔东南流传着两民间传说

有传说说代天降雨龙王有次行错了雨步下雨时间违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龙王劈成数段抛入江从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龙船沿清水江划渡象征被雷公劈死龙王复活了又按常规降雨人间种赛龙舟求雨古老风俗

另有传说说有父子2人江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当了枕头父亲怒之下放火烧龙宫龙砍成几段浮尸江大家检龙肉分吃吃了肉九天九夜天全黑分白昼黑夜有天位妇女带小孩江边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并停地念着模仿击鼓咚咚声久天亮了条江附近苗民都过龙船节敲着鼓点子赛龙船

苗族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船心前共六舱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水手划桨之地苗族划龙船站立着划桨同于汉族坐着划桨

龙头雕刻精美宛似牛角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平时龙船放专放船体用龙船硼内有龙船棚还写满楹联:龙船千古事忠孝生兴典祀千年重锦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横批则多民众团聚、万宝来朝待龙船节前村民举行过隆重祭祀龙船仪式方抬下龙船放入清水江练习和比赛

参加龙舟竞渡苗民每船水手多达三四十名由头面人物当龙船头里指船上鼓手全船水手听从鼓手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竞渡又由小男孩扮女装头戴苗家女银饰敲锣由懂水性掌舵当艄公由气力好壮汉站船头撑篙还有专人负责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船上放**更有能书会算文化人船上专记下三亲六戚所送礼品节日期间水手每天三餐享用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亲友所赠龙船节结束还需享受鹅或鸭水手挑选严格若家有妇女生小孩均得当水手

各村寨龙船节结束时必须挑全村肥大猪宰请全寨聚餐次酬谢全村对龙船节支持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苗家龙船节正日而早五月十八九日得龙船洗刷新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母船于船系体并安上龙头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井边、沟边置方桌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树枝绑雨伞把绑红布、纸钱和把青草桌上供米升去毛白公鸡只扫邪敬神过去过龙船节头天要请巫师念经现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巫术规矩停龙船划渡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鼓作气划至终点待龙船调头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束青草用驱邪合齐投入江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期间更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佳节

苗族踩花山来历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四、五三天苗族盛大节日――踩花山

三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花杆山脚下吹芦笙弹响篾踢脚架耍大刀斗牛斗画眉……

特别倒爬杆更引人注目:咪朵腰扎彩带头箍布帕背贴花杆伸出两只手举过头顶反扳住花杆两只脚轻轻向上举头朝下脚朝上纵跃向花杆顶端爬去爬了另接上顿时叫好声此起彼伏

苗家特有踩花山

节目来

传说古时候苗家居住平原地方地方土地宽得连着天平得象操......>>

苗族有什么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

苗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40分 苗年

春节

龙船节

四月八节

吃新节

芦笙节

花山节 赶秋节

踩鼓节

其他节日 过苗年

吃新节

闹冲节

爬坡节

游方节

姊妹节

牯藏节

舟溪芦笙节

捕鱼节

吃信节

砍火星节

客家年

晾桥节

爬山节

苗族的重大节日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

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

飘香的情歌

——读王强进歌词集《茂名飞歌》

姚玉凤 当春姑娘踏着盈盈的脚步向我们一路走来,当牛年的大门红火火地徐徐打开,一本带着泥土芳香的南国词集——《茂名飞歌》伴着春天的旋律,轻舞飞扬着时代的风采,向我们铺开了一幅幅南国春来早的绚丽的生活画卷……

说起来,最先知道“岭南形象歌词王子”的王强进其实是无意中听他的歌曲《梅岗来相会》,当深情、优美的旋律尚在余音缭绕之际,我却早已被那情深深、意浓浓的歌词所陶醉:“阿妹,你像那天上的弯弯月,阿妹,我愿化作彩云追。还望月儿知我心呀,早些来呀,晚些归。”“阿妹,你像那山上的蝴蝶花,阿妹,我是蝴蝶一路追。还望清风知我心,轻轻刮呀,慢慢吹。”在这里,清风、明月、彩云、蝴蝶,还有热恋着的阿哥、阿妹,如此美丽流动的意象却镶嵌成了让人眼睛一亮的梅岗风情画,清风、明月、彩云更是成了被赋予极具生命力的蓝色精灵。其实,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可作者却把情人相会的良辰美景巧妙地设置在了梅岗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那艺术的审美效果自然也就大大地出奇制胜了。

《茂名飞歌》,一看书名无疑就知道了它的主题,不用说,这绝对是一本歌颂家乡的作品集,可打开集子一看,你却会惊奇地发现:爱情才是它昂扬的主旋律!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别具匠心。因为诗歌最是一种具有象征、比喻功能的文体,而自古以来,爱情更是寓意深刻,成了各种感情的寄托,爱情诗自然也就成了这一特殊功能的最佳载体,比如屈原的《湘夫人》、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以及辛弃疾的《摸鱼儿》、《青玉案》等,这些爱情诗都仅仅只是爱情诗吗?当然不是。它可以是比喻生不逢时、可以是含义怀才不遇,更可以是表达对江山社稷、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

王强进的《茂名飞歌》共分2辑:《小东江情歌》、《山水信宜》,其中单从题目上直接可以看出是情歌的就多达十几首,占了十分之一,而更多的却是题目上根本就看不出来的情歌。难道作者仅仅是为写情歌而写情歌的么?非也。那么,我们不妨就来先看下他的这首《天马山情歌》吧:“天马山的风儿哎,你往哪方吹?吹得阿妹心乱飞。”作品一开头就用“天马山的风”作比兴引出了可爱的相思阿妹,接着笔锋一转:“妹是蝴蝶谷里一枝梅,哥是蝴蝶常在身边飞。佛祖潭前那片枫叶美,热情似火,我们常相会。”寥寥数语,一个热烈向往美好爱情的痴情少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请读者们稍稍注意下:“蝴蝶谷”、“一枝梅”、“佛祖潭”、“枫叶美”等词,这几组词既有本体和喻体,更是天马山特定的秀美山水和风物佳景,也就是说王强进的写情歌是表,颂故乡才是里,而链接表里的正是我国《诗经》等古典民间文学赋、比、兴等创作手法的灵活运用。

最初我真的有些奇怪,为什么当许多人在追逐市场经济、商业利润的时候,作为一名70后外科医生的王强进却另辟蹊径,独独钟情于形象歌词,不,独独钟情于民族歌词的写作呢?而且还写得行云流水、美不胜收?除了他的清新质朴、独具地方特色之外,我想,是不是还更应该说是他对故乡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执著、爱得炽热,而且有着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有关的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比如这首《鉴水伊人》,乍一看,我还真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一查百度方得知:“鉴江,源远流长,自广东信宜北云开大山南麓至吴川市吴阳镇最南端的海域,全长二百一十公里。鉴江流入吴川境内,乃自西北部樟铺镇的新村始,全长不过五十公里,但江面最为壮阔,两岸的风景雄奇秀丽,令人目不暇接。” 原来钟情鉴水却是赞美家乡信宜啊!请看镜头:“是谁静静伫立水中央,是谁带来无尽遐想。眼中那抹忧伤芦花般轻扬,飘飞了一场又一场。”一个“静”字便把少女默默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是一组由远而近的慢镜头轻轻摇过:“鉴水伊人,在水之湄,我的思慕,我的向往,孤雁飞过可知我心中念想。回首来路苍苍,归路茫茫,莫让红颜空等几千年,等白了头成诗章。”也许不用多费笔墨,我们仿佛一下子便回到了《诗经》所描述的唯美境界中,真是得心应手、浑然天成。其实,我只选录了词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可王强进的古典文学功底却再显露不过了。

词坛泰斗乔羽先生说过:歌词是最易写也是最难写的。是的,歌词写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却真的很难。据我所知,时下许多人都自以为,只要是分行文字,只要是与爱扯得上关系那就是歌词,至于什么押韵、意境、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呀,那统统不过是无稽之谈。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写歌词也绝对有她的一定之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是?有关教材就明确规定了歌词的三要素:声调、押韵与节奏。且看这首《陌上丽人》:“陌上丽人,萍水相逢,彼岸处,横笛声,低吟钗头凤。轻轻走来,但见发如墨,衣胜雪,直教人相思一生。”“陌上丽人,萍水相逢,弱水边,树临风,双目不转睛。缓缓归去,只求花为媒,酒为证,执子之手过一生。”这两小节同是抑扬顿挫的长短句,但布局却颇具匠心。一远一近,彼此呼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一个是“低吟钗头凤”,一个是“双目不转睛”;一个是“轻轻走来”一个是“缓缓归去”;一个是“但见发如墨,衣胜雪”,一个是“只求花为媒,酒为证”。不但讲究对仗、色彩、形态、气氛,更讲究押韵、意境、节奏与惜墨如金,给人一种空灵、飘逸和古色古香的美感。

似乎早就有一种共识:愈是民族的东西愈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其实音乐也是如此。王强进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民歌优秀词作家”,“岭南形象歌词王子”以及歌词获奖专业户,我以为,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词作深深地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充分地吸收了古典诗词的独特表现手法和五四以来优秀现代新诗的艺术养分。因而,显得是含蓄而不晦涩,热烈而不低俗,深情而不矫揉造作,给人一种质朴、清丽、芳香怡人地美的享受。我就特喜欢这首《最爱你嫣然一笑》:“烟雨遥,荔香飘,霓裳舞妖娆。谁在回眸嫣然一笑,江山也醉倒。”“山迢迢,路遥遥,一骑红尘到。谁在回眸嫣然一笑,一生忘不了。”一看就知道典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信宜是荔乡,自然就令人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可杜诗对李杨爱情是持批判态度的,而王诗则不然:“最爱你嫣然一笑,愿做一对双飞比翼鸟。与你誓约三生三世,没有了你红尘浊世还有什么好?”“最爱你嫣然一笑,愿做连理枝彼此缠绕。有你厮守白头到老,哪管什么江山如画江山多娇。”整首词一问一答、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既朗朗上口,又韵味无穷,“嫣然一笑”贯穿于始终,别出心裁地通过荔枝、通过唐明皇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既凸显了李杨爱情的凄美,又升华了荔乡旅游资源的地位和审美价值。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荔枝有补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作用,是排毒养颜的理想水果。难怪杨玉环那么钟情于荔枝,就连堂堂苏大诗人也冷不丁做了回广告:“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看来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要不然怎么荔乡多美女?就连情歌也是水灵灵的那叫一个棒:“天下的女儿哪里的最美?当数那云开山下的荔枝妹。身姿窈窕杨柳枝,眼波流转南江水。”“天下的女儿哪里的最美?当数那南方油城的荔枝妹。采茶恰似朝霞落,挑担好像蝴蝶追。”王强进的情歌几乎是毫无雕琢,只要随手那么一采,就是水灵灵、湿漉漉的一大把,且语言灵动,神采飞扬,清新自然而又富有表现力。“哎哟哟哟荔枝妹,山窝窝有你才变成美人窝,山也妩媚,水也妩媚。”瞧瞧,真是好一个柔美、多情的《荔枝妹》!

反复欣赏多姿多彩的《茂名飞歌》,我最是喜欢其中的浪漫情歌了,因为王强进的情歌却并不无病呻吟一个劲地“爱呀爱”的,而是羞涩温婉、针脚慎密地编织着一张张浪漫温馨的情网:“镇隆雨巷柳絮飘扬,几缕花香漫上青瓦飞檐。又见雨燕捎来好春光,几多思念缠绕心上。”“镇隆雨巷雨寂寥悠长,多年情愁化成淡淡丁香。又见姑娘撑油纸伞,轻轻飘过摇曳芬芳。”就这两小节,我们是不是像在欣赏烟雨江南的水墨画?是不是再现了唯美的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飘过悠长悠长雨巷的经典镜头?说起来,辛弃疾是我很喜欢的一位顶级词人,可词评苛刻的李清照却最不喜欢她的这位济南老乡“掉书袋”,其实恰当用典却往往能出奇制胜、韵味无穷的,我以为。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王强进的大部分情歌都是女版的,也就是说是以女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的,而且她的词要比许多女词人的构思都要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浓烈,这大概也与他外科医生的职业和精湛医术有关吧?

“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绚丽多姿的《茂名飞歌》,为我们形象地展示出了一幅幅荔乡人民精彩的生活画卷,而作为这本词集的精华所在——飘香的情歌,则更让我们饱览了南国秀丽的山川风貌和儿女浪漫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给王强进再加上一顶“南国情歌王子”的桂冠一点也不为过!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