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魏征简介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5 13:51:33浏览:12分类:文字大全

魏征简介

魏征简介

精选阅读(1):

魏征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后经历波折,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魏征病逝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魏徵简介,《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精选阅读(2):

魏征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魏徵简介,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精选阅读(3):

魏征

简介: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后移居内黄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少年孤贫胸怀大志不事产业却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魏徵历经坎坷以前五易其主他先是从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李密爱其文才将之招至麾下但魏徵在李密手下并不受重用李密覆败魏徵随李密投唐魏徵主动请缨帮忙李渊去平定山东并用一纸书信招降了李绩但不幸当时恰逢窦建德攻陷黎阳魏徵遭擒又被窦建德收入帐下作了夏王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魏徵和裴矩一齐入关二次投唐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欣赏他的才能引荐他为太子冼马玄武门之变后继任的太子李世民没有追究他的职责先引为太子宫詹事主簿即位后又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直到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魏徵所上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是的,魏徵和魏征是同一个人,“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但是后来随着中国简化字的运动中逐渐将它们统一成“征”这一个写法了,也就是说“徵”是“征”的繁体字。因此,魏徵就是指魏征,现在的用法应该以简体的“魏征”为主。

徵,一读zhēng,表示迹象、象征、证明、质问、征召、征收等义。一读zhǐ,是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一。

而“徵”的简化字是“征”。“征”在古代本有其字,表示的是远行、征讨的意思,如出征、长征、征战。简化字颁布实施后,“征”字一身兼二职,既可表示远行、征讨,也可表示迹象、象征等义。

《简化字总表》和《通用规范汉字表》中都对“徵”做了补充说明:用于五音的zhǐ,保留“徵”的写法,不简化。

可见,当“徵”读zhēng时,应该简化为“征”;当“徵”读zhǐ时,不简化,仍写作“徵”。在“魏徵”这个人名中,“徵”读zhēng,不读zhǐ,所以“魏徵”的“徵”应简化为“征”。

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魏征作为历史名臣,以谏臣而名世。他的谏诤规避了朝政失误。如他规谏太宗与民休养生息,力戒奢靡之风,反对营造宫室台榭和对外穷兵黩武;他规谏太宗废除隋的严刑峻法,代之以宽平的刑律;他规谏太宗用人要“才德俱兼”。

魏征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太宗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开创了大唐盛世。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