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歌词大全 > 正文

什么是象征,什么是通感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5 16:53:12浏览:6分类:歌词大全

什么是象征,什么是通感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如在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由此作者联想到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有着相似点,以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再如蜡烛,光明磊落、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成为舍己为人的象征。又如,在许多诗文中,太阳是光明的象征,是朝气蓬勃的象征。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通感是一种修辞方式,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可以互相沟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歌词中的“歌声好像明媚的阳光”,就是典型的通感,通过一个比喻,把听觉和视觉沟通了,显得格外生动形象。又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与嗅觉沟通了,使人有更加真切的感受。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总有一些爱好歌词的朋友问我,怎样写好歌词,有什么诀窍?从我第一首正式发表的歌词《山里的女人喊太阳》直到现在,我在歌词创作的路上走了差不多十八年了,发表的歌词也差不多有七八百首了。仔细想想,一路上摸着石头过河,有过山穷水尽,也有过柳暗花明,说不完的酸甜苦辣,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如今趁着跟朋友聊天的机会,把平时各种片断的想法集中起来顺便说一说,也算求索,也算是经验吧。

什么是歌词?我认为歌词就是:可以唱的诗。一首好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好诗不一定就是一首好歌词。歌词与诗的区别在于,歌词是大众效应,广场效应,你呼我应,一呼百应;诗是小众效应,心灵效应,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圣经。我主张把歌词当作诗来写,写出诗意,写出意境;但不主张写成散文诗,写成朦胧诗,更不能写成语言晦涩难懂的诗。我赞成瞿琮先生的意见:歌词是口头文学,口口相传。上品歌词,第一是口语,第二是口语,第三还是口语。

我认为,歌词的价值在于以真写真,以爱生爱,以善激善,以美育美。歌词有三忌,一忌假,二忌大,三忌空。假者,虚情假意也。大者,小题大作也。空者,空洞无物也。我们发现,产生概念化歌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那种标语口号式的歌词,浮夸虚饰的豪言壮语,没有生活细节就没有筋骨没有温度,也就不接天光不接地气。

情景结合是什么意思?我理解就是诗情画意。以景出情,借景抒情,景在情中融合,情在景中升华,达到自然流畅、天人合一之目的。歌词只有插上音乐的翅膀才能飞起来,因此歌词要特别精短简洁,把空间留给旋律,把时间留给听众。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八个字,同样适于歌词写作。胡适先生说,所有的花样都来自民间。这是一个被古今中外文艺创造证明了的真理。任卫新先生在他的博文中引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文人的笔是写不过民歌的。我一直认为,风自民间来,高手在民间,真正的艺术扎根于民间土壤中。那些传承百年至今仍然鲜活如初的民歌,茉莉花,龙船调,小河淌水,康定情歌等等,当代词作家读了唱了想了必然会惭愧不已。

四合院在北京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悲欢离合中,人情故事里,从中感受中国式诗境。一首好歌就是一个“四合院”:词好,曲好,编得好,唱得好,四好合一,传遍天下。

歌词短小,用好动词特别重要。一个动词用活了,一个句子就鲜活了。比如,“谁的姑娘开成一朵花,谁的茶园为她当陪嫁,谁的茶歌年年发新芽,谁的茶香翻过了山垭。”(甘茂华《我的茶乡惹巴拉》)山寨的茶香,可以用飘过山垭,吹过山垭,送过山垭等,这里用“翻”作动词,不仅将茶香拟人化更显生动,而且突出了山区的特点。又比如,“乡音晾在风光里,乡情总也亲不够”,其中的“晾——乡音”、“亲——乡情”,打破了常规的词语搭配,从而产生了陌生化效果,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运用比喻或者象征的修辞手段,必须注意三点,一要准确贴切,二要形象生动,三要新鲜有味。比如,“扯起喉咙喊太阳,喊醒了满山的杜鹃花”,“喊出了万把金唢呐,喊出了一个金娃娃”(甘茂华《山里的女人喊太阳》),歌词选择“金唢呐”比喻万道金光,“金娃娃”比喻金色圆满,用“喊醒杜鹃花”象征山里女人的觉醒,用“喊太阳”象征山里女人对幸福生活的呼唤和向往,用得巧妙、新奇。

怎样做到诗情画意?文无定法,各有创造,略举几例,仅供参考。第一,白描写生法:对照生活作画,诗意潜流其中。如怎样概括秭归的历史地理文化,用实话实说的四个句子白描,“一开门就看见三峡大坝,一推窗就抓来白云一把,一开口就唱起船工号子,一抬脚就走进屈原老家”(甘茂华谭斌《邀你到秭归》)。第二,仿古诗词法:仿效古体诗词,表达风情诗韵。如《青花瓷》《涛声依旧》,如“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第三,方言俗语法:日常精彩俗语融入歌词,点缀生活画面凸显情感力量。如原来流行在宜昌的俗话“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宜昌的小嫂子最有味”,我将它稍加改造,直接写进歌词,变成了“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三峡的姑娘最有味。不打粉来不描眉,岩缝缝的花朵自然美。”又比如,“山里的汉子敞开怀,敲起琴鼓劲逮逮。琴鼓就是那烧春的火,雷打一声天地开。”(甘茂华《敲起琴鼓劲逮逮》)其中的三峡地区方言“劲逮逮”用在歌词中,充分表达了浑身充满力量的劲头。第四,警句格言法:总结生活经验,创造金玉良言。如,“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阎肃《敢问路在何方》)。第五,现代诗歌法:学习现代诗歌写作方法,运用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段,让歌词诗意盎然。如,“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总想飘进你的情怀,可是你的心扉紧锁不开,让我在外孤独徘徊。”(晓光《我像雪花天上来》)。第六,虚实结合法:将生活的现实与诗意的浪漫相结合,张驰有度,想象丰富,歌词更具张力。如,“背篓背过巫山云,脚板踩过香溪水,白天跟着太阳走,夜晚陪着月亮睡。”(甘茂华《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歌词的背篓、脚板、白天、夜晚都是写形象,是实写,有声有色。而后半句背过巫山云、踩过香溪水、跟着太阳走、陪着月亮睡,是写意,虚写。这样虚实结合,就把三峡姑娘的美好形象抒发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方法,不再举例说明了。

既然要创造诗情画意,当代歌词就必须兼容并长,既要向现代诗学习,也要向古体诗词曲赋学习。虽然不受诗词格律的束缚,但在结构、节奏、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从古体诗词曲赋中仍然可以汲取多种营养。比如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俗称颔联(第三、四句)、颈联(第五、六句,又称腹联),惯例讲究一虚一实、一情一景、一大一小、一远一近、一比一兴等等,就是要求两个句子要有参差对比,内容变化才会灵活,不虞板滞。这对歌词写作就有极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首歌词好不好,怎样评价它?在我看来,有四项基本原则:文学的诗意原则,音乐的唯美原则,文化的受众原则,思想的境界原则。也就是说,一首好歌词,具有诗情画意,符合音乐的审美标准,从接受美学上考虑文化的大众性和传播特点,在思想境界上有所升华。选材决定一个词作家的格调和品味,思想境界则决定一个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文学性和艺术性,是歌词的两个轮子。有了这两个轮子,歌词就能走到海角天涯。

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对歌词写作不一定有用,个人所见,姑妄言之,只当是和朋友们喝酒聊天,说的是酒话罢了。也算经验,无需深究,风吹过耳,干杯干杯!

甘茂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散文家,词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术奖委员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已出版各类文学著作13部,获得湖北文学,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国家文化部新人新作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散文集代表作巜鄂西风情录》巜三峡人手记》巜这方水土》等。歌曲代表作《山里的女人喊太阳》巜青滩的姐儿叶滩的妹》《清江画廊土家妹》《敲起琴鼓劲逮逮》等。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