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政治学与行政学怎么样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1:21:17浏览:11分类:教育知识

政治学与行政学怎么样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不是很好,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窄,要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需要更深入地对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还需在自己大学生活中,多加锻炼,其实找工作的时候,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占很大比重。我有一个同学就是修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我也询问了他关于该专业的一些情况,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

01——个人感受

我同学跟我感慨到,他说他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数较少,百分之30~40的人做了老师,还有一部分公务员。其他大部分从事不相关专业。所以他挺后悔选择这个专业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这个专业将来出来不是特别好找工作,适合于文科生学习,跟高中文科内容知识挂钩,个人觉得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务员,这样比较轻松,而且薪资不错。学习该专业院校的选择可以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几所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都是很不错的,想去修该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这些优秀的院校。

02——专业介绍

我同学跟我介绍说,他们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以国家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行政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演讲比赛

这个专业平时学习的内容比较的乏味,就业的话可以到公司的行政部门,但是近几年考取公务员的比较多,如果从事教师行业的话,也是不错的,毕竟工作很稳定,收入也还可以。

03——主修课程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有: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形式逻辑、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表

这个专业的课程都是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期末考试前一个月我们都是在背书,在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多关注时事政治,因为专业老师很有可能上课提问,所以得做好提前准备。

04——就业前景

我同学说,他们专业往届的学长学姐毕业后有的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地方的检察院和国税系统等党政机关,有的借助学校法学背景,辅修法学课程,通过司法考试。不过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样的话会更好的就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

05——小结

总体来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不怎么样,本科毕业出去就业还是比较困难的,就业面比较窄,不过,如果实在想修该专业,到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这样子就业就会比本科毕业好。

政治学是近代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一门学问,属于社会科学。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政治学是属于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包括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六个本科专业。

政治可选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法学类,公共管理类,教育学类,工商管理类,哲学类,经济学类,历史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

从事的职业有:律师、工商企业、高新园区、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银行业工作,比如开发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外资行分支机构等,也可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或银监局等监管机构。

开设政治学专业的学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井冈山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同济大学。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