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关于徐州的介绍诗句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4 06:10:56浏览:13分类:旅游攻略

关于徐州的介绍诗句

1.徐州云龙湖的简介和描写美句

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云龙风景区主要景区, 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停大山头和猪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开发的小南湖景区(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以湖中路为界,东湖周长约8.1公里,西湖长约7公里,全湖周长约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

云龙湖景点玉缀珠联,风物如画,三面青山,叠翠连绵,一湖波光,尽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旷神怡。沿湖而行,绿草如菌,三春桃红柳绿,仲夏荷花比艳,深秋枫叶如火,严冬青松傲雪,东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时风光鲜明,各自异彩纷呈。

/view/83779.htm

2.用3句话来介绍徐州

交通要塞。

帝王之都。徐州,华东重要门户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中国经济30强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成长竞争力居全国首位,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二线城市之一。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3.写一篇介绍徐州的名胜古迹

徐州古称彭城,具有4000多年的光辉历史,这里历来就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地。中华意经和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人杰鬼雄项羽,一代文豪苏东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胜古迹掩映其中,与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徐州的工艺技术历史悠久,著名产品如柳琴、皮毛画、玉雕已赢得国内外声誉。徐州地方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如沛县狗肉,东坡回赠肉、八大锤清烧鱼丸、糖醋四孔鲤鱼、珍珠鸭子等传统名菜名扬海内外。

4.介绍对徐州的感受

一言难尽 还是自己来感受吧 徐州人比较豪爽,比较有名的是汉文化 徐州人文 徐州古文化遗址极为丰富,唐代的任山古道,遗迹犹存;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刘林、花厅等遗址出土万件文物,精美罕见。

共发掘古墓葬数百座,以汉墓为主,主要有土山汉墓(云龙山北麓),北洞山汉墓(北郊茅村),东洞山汉墓(下淀乡),刘注墓(拾屯小龟山)。徐州是汉画像石最集中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先后发现完整画像石墓近30座,散存汉画像石约400余块,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

徐州名胜古迹兼有南秀北雄之长,云龙山、兴化寺及其石佛,九里山的白云洞,户部山的戏马台,以及俗称为“五楼”的霸王楼、彭祖楼、黄楼、奎楼、燕子楼,代表了徐州传统文化特色。古建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如乾隆行宫、兴化寺、文庙、权瑾牌坊、彭祖祠、道台衙门、吴亚鲁旧居、郭乐山旧居都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保护。

在徐州的历史上,记载了许多领袖人物的光荣业绩和文人墨客的精彩诗篇: (1)、彭祖 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后裔。

彭祖是著名老寿星,活了八百岁,善于导引气功养生,也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烹饪鼻祖。据说他关于烹调雉羹,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大彭氏国。

市南郊有占地520亩的公园,命名为彭园,内有汉白玉石雕彭祖像,建有彭祖祠和大彭阁,成为海外彭氏后裔来徐寻根祭祖的活动场所。 (2)、刘邦 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刘邦的故乡,其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刘邦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

刘邦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刘邦”的说法。

刘邦在三十岁时,在沛县治东一里的泗水上岸上担任分管治安的泗水亭长。八年的亭长生涯对刘邦意义重大,在此期间,他先后结识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批人,这些人在他后来的政治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9月,刘邦在泗水河畔宣誓起义。此后,刘邦的势力不断壮大,经过八年的战争,抗暴秦、诛逆楚,终于建立了统一的大汉王朝。

高祖十年,刘邦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

酒酣之时,刘邦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

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 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

《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 (3)、项羽与戏马台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下相人。

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公元前209年起兵吴中,联合义军,翦灭暴秦。

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其像成于1987年夏,高285厘米,顶盔贯甲,足踏岩石,迎风而立,显得十分矜持、威严、刚愎、剽悍。 戏马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 (4)、五里三诸侯 在徐州,特别是沛县一带。

一提到“五里三诸侯”,当地的父老乡亲便神采飞扬,津津乐道。所谓“三诸侯”是指汉初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他们的故居皆在今徐州沛县安国乡境内,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称“五里三诸候”。

王陵、周勃、灌婴都是汉初重臣,为刘邦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为巩固汉政权出了大力,都官到丞相。这只是个代表性的说法,秦初,徐州一带藏龙卧虎,人才辈出,风云人物、王候将相何止这三人!据统计,刘邦称帝后,封侯143人,其中徐州沛籍就有23人,如萧何、曹参、昌、樊哙等。

(5)、苏东坡 徐州市区庆云桥东,故黄河南岸大堤上,矗立着一座双层飞檐的**高楼,歇山抱厦,光彩熠熠,这便是新修复的黄楼。 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

熙宁十年(1011年)四月,苏东坡由密州(山东诸城)调任徐州知州。苏轼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

苏轼到达徐州不过三个月,黄河泛滥,大水逼到徐州。苏轼亲荷畚锸,布衣草屦,结庐城土,过家不入。

在他的组织、指挥和影响下,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避免了大水灌城的惨祸。苏轼“以身帅之,长城存亡”而战胜洪水的壮举,受到朝廷的奖谕,也深得徐州人民的感激与敬重。

苏轼为了防止大水对徐州的威胁,一方面筑堤固岸,一方面加高城楼,元丰元年二月,动工在城东门档水要冲处建造了二层高楼,因为“水受制于土”,所以涂。

5.徐州的各个资料

徐州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 面积 11258平方千米 人口 908.66万人 行政级别 地级市 邮政编码 221300 电话区号 0516 车牌代号 苏C 目录 [显示] 1 地理 2 行政区划 3 人口 4 历史 5 交通 6 经济 7 物产 8 文化 8.1 博物馆 8.2 著名人物介绍 8.3 教育 8.4 名胜古迹 9 风味饮食 10 友好城市 11 外部链接 [编辑] 地理 参见徐州地理 徐州,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简称徐。古称彭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微山湖南岸。

北邻山东省,西靠安徽省,东接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位于东经116°22',北纬33°43'--34°58',处黄淮平原中部,四周环山,平原、丘陵相间。

有大洞山、泉山、皇姑山、云龙山等山峰。河流有故黄河、京杭运河、沂河、沭河等。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14℃。 [编辑] 行政区划 徐州行政区划徐州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地方立法权。

现辖5市辖区,2县级市,4县。 市辖区:云龙、鼓楼 、九里、贾汪、泉山。

县级市:邳州、新沂。 县:铜山、睢宁、沛县、丰县。

[编辑] 人口 以汉族为主。另外还有苗族、回族、布依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等49个少数民族。

[编辑] 历史 参见徐州历史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悠久,距今约有2600年。《尚书·禹贡》中所列九州之一。

相传为尧所封大彭氏国地,彭氏部落在这里建立的大彭国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东方最重要的方国。夏商时徐州睢宁(suī-níng)一带还建立过一个邳国。

战国中期,先后为宋、楚、彭城国都。两汉时期成为楚汉相争的重要战地,是刘氏政权的重要封国——楚国的都城。

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今市内户部山上戏马台传为其操练兵马的旧址。汉高祖刘邦祖籍徐州沛县。

在三国时,曹操军队在此决战陶谦军队,亦因刘备军队的帮助,曹操军大败徐州。唐武德四年(621)置徐州。

后历代为徐州州治。北宋时,大文豪苏东坡曾任徐州太守,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黄楼、快哉亭、放鹤亭、东坡石床、苏堤等。

清升为徐州府。1912年废府存铜山县。

1945年置市,1948年~1952年属山东省,1952年底划归江苏省,为省辖市。1983年开始辖县。

[编辑] 交通 徐州是中国第二大铁路编组枢纽,京沪、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叉。另有多条铁路支线相接。

公路四通八达,为苏、鲁、豫、皖四省要冲。 京杭运河可通航。

徐州观音机场民航班机可通北京、上海。 鲁宁输油管道也经过徐州。

[编辑] 经济 徐州是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机械,矿业较为发达。江苏省煤炭工业基地。

主要行业有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皮革、服装、电子仪表等。 [编辑] 物产 矿产有煤、铁、铜、锰等。

农产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甘薯、棉花、花生、芝麻、麻类、蔬菜等。 果树、桑树栽培亦有一定规模。

[编辑] 文化 [编辑] 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 汉兵马俑博物馆 汉画像石馆 [编辑] 著名人物介绍 彭祖 刘邦 项羽 李煜 苏轼 张天骥 李可染 李保田 王杰 [编辑] 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 徐州高级中学 徐州医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编辑] 名胜古迹 苏堤 黄楼 戏马台 放鹤亭 快哉亭 云龙山 九里山 云龙湖 燕子楼 戚姬苑 龟山汉墓 狮子山楚王陵 淮海战役陵园 王杰烈士陵园 [编辑] 风味饮食 韭黄 羊方藏鱼 樊哙狗肉 饣它(sha)汤 烙馍 蜜三刀 小孩酥糖 高梁饴 甜油 苔干(贡菜) [编辑] 友好城市 法国圣艾蒂安 美国纽瓦克 日本半田市 奥地利莱奥本 澳大利亚大丹德尼 乌克兰基洛沃格勒 俄罗斯梁赞 德国波鸿 美国特兰伯尔 [编辑] 外部链接 徐州市人民政府主页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 徐州行政区划 徐州市第一中学 徐州高级中学 徐州企业在线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省行政区划(省会:南京市)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县 南京市: 玄武区 | 鼓楼区 | 建邺区 | 白下区 | 秦淮区 | 下关区 | 雨花台区 | 浦口区 | 栖霞区 | 江宁区 | 六合区 | 溧水县 | 高淳县 无锡市: 崇安区 | 北塘区 | 南长区 | 锡山区 | 惠山区 | 滨湖区 | 江阴市 | 宜兴市 徐州市: 云龙区 | 鼓楼区 | 九里区 | 贾汪区 | 泉山区 | 邳州市 | 新沂市 | 铜山县 | 睢宁县 | 沛县 | 丰县 常州市: 钟楼区 | 天宁区 | 戚墅堰区 | 新北区 | 武进区 | 金坛市 | 溧阳市 苏州市: 金阊区 | 沧浪区 | 平江区 | 虎丘区 | 吴中区 | 相城区 | 常熟市 | 张家港市 | 太仓市 | 昆山市 | 吴江市 南通市: 崇川区 | 港闸区 | 如皋市 | 通州市 | 海门市 | 启东市 | 海安县 | 如东县 连云港市: 新浦区 | 连云区 | 海州区 | 东海县 | 灌云县 | 赣榆县 | 灌南县 淮安市: 清河区 | 清浦区 | 楚州区 | 淮阴区 | 涟水县 | 洪泽县 | 金湖县 | 盱眙县 盐城市: 亭湖区 | 盐都区 | 东台市 | 大丰市 | 建湖县 | 响水县 | 阜宁县 | 射阳县 | 滨海县 扬州市: 维扬区 | 广陵区 | 邗江区 | 高邮市 | 江都市 | 仪征市 | 宝应县 镇江市: 京口区 | 润州区 | 丹徒区 | 丹阳市 | 扬中市 | 句容市 泰州市: 海陵区 | 高港区 | 泰兴市 | 姜堰市 | 靖江市 | 兴化市 宿迁市: 宿城区 | 宿豫区 | 沭阳县 | 泗阳县 | 泗洪县 (注:南京市为副省级城市。)。

1. 关于风景好的诗句

关于风景好的诗句 1. 表达风景好的诗句

个人觉得风景好的诗句就是《沁园春.雪》,朗朗上口,大气磅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特点都描写的非常清楚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描写风景优美的诗句(尽量多一些)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才闻飘迥路,旋见隔重城.潭暮随龙起,河秋压雁声.只应惟宋玉,知是楚神名.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摇曳自西东,依林又逐风.势移青道里,影泛绿波中.夕霁方明日,朝阳复蔽空.度关随去马,出塞引归鸿.色任寒暄变,光将远近同.为霖如见用,还得助成功.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英英大梁国,郁郁秘书台.碧落从龙起,青山触石来.官名光邃古,盖影耿轻埃.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3. 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要多给点啊,(要整首的啊)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夏天的古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其实,百度上一搜索就都有了.。

4. 形容草原景色优美的诗句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古诗歌——乐府·(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4.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5.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6.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7.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8.塞北草原诗: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5. 描写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3、《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7、《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8、《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0、《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11、《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2、《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秋波媚》宋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14、《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5、《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16、《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7、《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19、《初秋》唐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1、《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4、《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5、《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春思》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9、《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10、《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4、《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17、《玉楼春》宋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

6. 描写景物的好句+诗句

1、春天,细雨如丝,一棵棵橘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翡翠一般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微风中欢笑着.2、春天,杏树舒展着嫩绿的树叶,开出了一朵朵白里透红的小花,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粉霞,把家乡打扮得异常美丽,走近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3、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这些红得透亮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繁密而又苍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可爱.4、春天到了,毛毛细雨中,石榴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树枝上吐出了小嫩芽,春风吹来,嫩芽渐渐地变成了小绿叶儿,满树的绿叶在微风中飒飒做响.5、荔枝树的花是乳白色的,慢慢地变成了淡**,一簇一簇和绿叶相衬,从远处望去,整个荔枝园就像一个**的花海,美丽极了.6、在我们面前矗立着一棵高大的枫树,这棵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又像一个威武的哨兵,粗大、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树尖上,一簇簇红色的枫叶,像一团火焰.7、许多杂树叶子变成金黄了,枫树的叶子却是一片火红,它们同翠绿的青松错落在一起,真是一匹人间少有的锦缎.8、春风一阵暖似一阵,桑芽冒出来,翠生生、水灵灵的,绿得鲜嫩,绿得喜人.9、早晨的桑叶特别新鲜,营养丰富,蚕宝宝吃了会很快成长,刚摘去桑叶的叶柄上,汁水还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淌哩.10、云杉树有一种亘古不变的静穆,在雪峰的映衬下,幽绿、苍青、伟丽.11、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12、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13、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14、盼望着,盼望着,(表现急切喜悦的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15、山坡上有几株高大的冷杉,极为奇特,高而扭曲的主干,稀疏而错落有致的枝杈,残雪似的枝叶,酷似一组远古时代的化石.16、苦楝树长着高高的树干,密密的树叶,开着雪白的小花,从远处看,那一簇簇白色的小花就像是天上落下的一片片雪花.17、葵树朴实无华,一年四季从不换装,粗粗壮壮、敦敦实实,只顾伸开宽大的手掌,那锋利的手指,似无数把长剑,指向生活中的不平.诗句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隋阳休之《秋诗》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虫扶砌响,轻蛾绕烛飞.晚秋诗 庾信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7. 关于描写春天美好景色的诗句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唐 杜甫《春运》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 杜牧《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经典语句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经典语句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 韩愈《春雪》。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