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李亦斌多大了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7 15:59:32浏览:9分类:星座大全

李亦斌多大了

李亦斌

李亦斌(1961年1月-2013年9月)男,当代书画家、篆刻家。河南洛阳人,曾先后任洛阳“王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山国画院”常务理事、“豫西书画院”理事,上海市青浦区特邀政协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民盟盟员,上海市民盟书画院会员。

中文名:李亦斌

别名:李新年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

出生日期:1961年1月

逝世日期:2013年9月

职业:书画篆刻家、副院长

主要成就:作品在国内外展出,获奖30余次

代表作品:《牡丹花卉图》、《将军章》《奔马图》

性别:男

人物简介

李亦斌(1961年1月-2013年9月)男,当代书画家、篆刻家。河南洛阳人,曾先后任洛阳“王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山国画院”常务理事、“豫西书画院”理事,上海市青浦区特邀政协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民盟盟员,上海市民盟书画院会员。

男,洛阳人,现:青浦区政协委员,上海民盟盟员,书画篆刻家。

人物经历

李亦斌,正如其名,文武之道,莫不涉及。务农、做工、经商、下海,当过武术裁判、二级拳师、散打教官,在郑州大学经济系毕业之后,收起花拳绣腿,转而舞文弄墨,潜心书画,一发不可收势,以其学识和才力,先后任洛阳“王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山国画院”常务理事、“豫西书画院”理事,继而创办“河南华侨书画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创作中心研究院、书画篆刻家以画会友,志在丹青翰墨写华章。

应该说,亦斌痴迷于书、画、印,缘于家传。其外公曾是雕花木匠,民间工艺功底颇深,母亲原为铁路文工团舞美设计师。祖籍河南太康,长在九朝古都洛阳,从小在艺术氛围里耳濡目染,灵性启悟和根基的奠定为其在书画艺术道路上的探索攒足了后劲。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灿烂,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长期鼎盛的古都,有许多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洛阳乃牡丹之乡,画风颇盛,他除师从洛阳博物馆馆长王绣学画牡丹,有了看家本领外,又拓宽题材领域,尝试工笔仕女、写意花鸟、北派山水等,终以优秀作品入选全国、省、市内各类画展,得到专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好评。洛阳电视台“假日文化”、“艺坛星座”栏目,河南省电视台影视五套、卫视一套“李亦斌和他的将军章”专题均介绍了他的艺术创作。而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其篆刻艺术,其中尤以“将军章”系列最为著名。为陈香梅女士刻章二枚、牡丹梅花一幅、上海申窑梅瓶一个、羊绒围巾、写梅花一幅。

李亦斌曾受聘于“铁军独立团”特务连做武术教官,为部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散打队员,在摸爬滚打的搏击交流中,他深为部队官兵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与官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与军营书画道友相学见长的过程中,他怀着崇敬之情为一位将军精心篆刻了多枚印章,将军收藏后颇为满意,并题词鼓励:“艺海无涯,厚集薄发,志存高远,永攀高峰”。亦斌由此萌发了为将军们刻章的想法,遂得到了老师和朋友的赞许。曾为国家***和外宾画过牡丹亭有很高声誉的王绣老师鼓励他,把“将军章”当做一项工程,精心完成好,是一大功绩,并题词鼓励他“虽然高贵花,本乃清寒骨”,为艺术要耐得住寂寞。

将军们戎马倥偬,出生如死,文韬武略,多具传奇色彩,既有大将风度,又有儒士襟怀。而篆刻作为刀石方寸的文字刻写艺术,集字于一印,即如人之相聚于一堂,如何分朱布白,凝聚一种奔放雄健的浩然之气,既丰神流动,又庄重典雅,于方寸之中写真情,于有限中求无限,是亦斌日夜思索的问题。一枚印章,点画想象,规矩方圆,从笔情到刀趣,都要斟酌再三。九稿一罢,分朱布白,“疏可走马,蜜不容针”作为篆刻家,不能只从技法上来满足自己,而是把技进于道,表现出艺术内涵的深广度,给人一种想象的魅力,这无疑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亦斌深知“不得章法,何以成图,不得字法,何以成书,不得刀法,何以成印”的至理。他胸罗书卷,精读诸子百家,哲学、文学、艺术美学无不涉猎;他临摹名家碑帖,重研篆刻名作,从战国古玺到秦汉印模,从黄牧甫、赵之谦、陈师曾、邓石如到近当代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邓散木,他遍阅神、妙、逸、能品秦砖汉瓦、明清百年印谱,以古为法,从中汲取营养,禅悟名家名作的情趣,意象和境界;他借来革命战争题材的诸类读本,从中感悟革命志士的热血肝肠;他关注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和龙腾虎跃的军营生活,与新时期将士同呼吸。亦斌认为:艺术手段要从“会心”中来,只有放心入眇冥,才能随手出变化,继而使铁如豪,运刀如笔,所向无不宜,随手拈来,变相迭出。每刻一枚将军章,他都当做一次新的创作,力争笔意灵动而传神,变化大巧入大拙。亦斌之“将军章”多以庄重、典雅、苍朴、大气见长,颇有汉唐大将气度和雄风。阳文流丽,如春花舞风,阴文沉凝,如寒山积雪,笔墨与刀趣相融,气势与气韵交织,相生相克,相辅相承。正如书法家连俊所评价:“铁划金钩,刀笔见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亦斌的作品,得到了将军们的首肯和喜爱。许多将军欣然命笔为其题词鼓励,寄于拳拳之情,孙毅老将军见到亦斌为他开的名章,非常满意,提笔写下了“一文一武”、“登高望远”八个字赠亦斌。杨秀山老将军给他赠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并嘱咐他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登名山、拜名师、学名家”,要和将军们多交朋友,体会他们的卓越胆识和丰富内涵。河南省军区政委张建中将军为他写下了“广开学路,能者我师”的赠言。将军们的惜惜真情,是对亦斌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其学业的鼓励,对亦斌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已有包括孙毅、李德生、杨秀山。贺普年、刘伦贤、何善福、张建中、王金义、李致中、曹刚川、迟洗田、申万胜、朱文泉、梁光烈、张黎、张祥林、王传友、张立志、高焕昌、李良辉、李栋恒、朱超、王金铜、李天策、郭春福、朱鸿喜、傅鸿基、辛国治、李而炳、英模代表-徐红刚、公举东、南京路上好八连、铁军独立团、“猛虎师”及多位将军收到亦斌精心篆刻的名章。在他的印谱里,还有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任总参谋长时亦斌为他刻的5枚不同风格的印章,中国曲协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一家篆刻多枚印章鲜艳夺目。他的“将军章”系列以及同期的“十大名关”。“十大古典名曲”、“十二生肖”印,也受到了河南省文化厅领导的褒奖,王传真厅长、周鸿俊、刘请俭副厅长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金石篆刻颇有研究的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张万庆先生为其题词:“金石会友。艺海无涯”,勉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认准的路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篆刻艺术,从中见大,巧中见拙,趣中见道,微观中见大千,方寸中见变化。李亦斌刀石融注深情,笔墨融其哲思,在其已刻制的5000多枚篆刻作品中,“将军章”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独树一帜。然而,他并不满足,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中,只有奋进的号角,永远没有休止符,亦斌说:“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照亮别人行。

媒体报道

醉心丹青忘我情记国画大家李亦斌

新闻作者:澳门早报浏览:2627次发布时间:2013-03-20

篆刻作为刀石方寸的文字刻写艺术,集字于一印,即如人之相聚於一堂,凝聚一种奔放雄健的浩然之气,既丰神流动,又庄重典雅,於方寸之中写真情,於有限中求无限,点画想像,规矩方圆,从笔情到刀趣,都要表现出艺术内涵的深广度,给人一种想像的魅力,这无疑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是亦斌日夜思索的问题,更是他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亦斌认为:艺术手段要使铁如豪,运刀如笔,所向无不宜。每刻一枚章,他都当做一次新的创作,力争笔意灵动而传神,变化大巧入大拙,亦斌之百枚“将军章”多以庄重、典雅、苍朴、大气见长,颇有汉唐大将气度和雄风,气势与气韵交相辉映。正如书法家连俊所评价:“铁划金钩,刀笔见情”。

墨海冲浪铸高手,艺海竞舟出天然。李亦斌不仅丹清妙润,其技艺更是高超绝伦。而他众多的荣誉并没有使他居功自傲,没有陶醉,而是激励他把书画艺术当作一门百姓的艺术,为了让广大群众都能懂书法爱绘画,他提出了让书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华文化要传承要远播,让自己富有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把书画作品和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文化传播到国际上。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