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星座大全 > 正文

宇文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8 15:38:53浏览:5分类:星座大全

宇文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鲜卑贵族,但西魏建立前并不算是太强大的家族。

南北朝末期,一统北方的北魏乱象更迭,军阀当道,宇文家族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宇文泰也在乱世中开始展露自己的头角。

宇文泰原本是北魏大军阀贺拔岳手下将领,当时最大的势力拥有者高欢忌惮贺拔岳,用计让侯莫陈悦谋杀了贺拔岳。

贺拔岳死,宇文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率先接手了贺拔岳麾下群龙无首的军队,而朝廷派去接收的独孤信又是宇文泰的发小,见状后反而回到洛阳为宇文泰请命,让他掌管这支部队,驻守关中。

从此,宇文泰拥有了发家的资本,站上了群雄逐鹿的舞台。

就在那之后不久,北魏最后一个皇帝魏孝武帝不满权臣高欢把持朝政,因此带着独孤信等部分文武西去投靠盘踞关中的宇文泰。

宇文泰接收孝武帝,高欢另立新君,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魏。

接纳皇帝的宇文泰已然不甘心做一个大魏的臣子,他为了自己的野心,很快毒死了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自己成为实际上的朝廷掌控者。

整个西魏一朝,其实就是宇文泰的国家,元宝炬死后,继位的元钦还想除掉宇文泰,结果反而被废杀。

元钦死后,宇文泰立元廓(拓跋廓)为帝,其后宇文泰死,他的侄儿宇文护拥立其子宇文觉篡位,建立北周,西魏灭亡。

西魏所有的皇帝都是宇文泰的傀儡,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惨的皇家之一,四个皇帝只有一人得以善终,其他都被宇文家之人毒杀。

北周建立之后,宇文护为大权独揽,先后毒死他所拥立的宇文觉和其后继位的宇文毓,最后被北周第三任皇帝宇文邕设计杀死。

宇文邕将权力收归己手之后,励精图治,国力日盛,灭掉了北齐,统一北方。

宇文邕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赟昏庸残暴,没两年就把自己玩死了。

宇文赟死后,继位的宇文阐年幼,大权落入太后的老爹杨坚之手,杨坚很快篡位,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但宇文家并没有就此消失,其后为杨坚修筑大兴城(既后来的唐长安城)的建筑大师宇文恺就是宇文泰家族中人。

不过后来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宇文化及并不是这个家族之人。

宇文化及家族原本不姓宇文,祖上只不过是宇文家的家奴,后被赐姓的宇文,因此和宇文泰家族其实关系不大。

宇文是北周时代的皇姓。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宇文周。北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周公。次年初,宇文氏废西魏恭帝建国,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

北周的历代皇帝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史称周文帝。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即北周明帝,字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二位皇帝(556~560年在位)。北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 。

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宣政元年(578年)到大象元年(579年)在位。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