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精字的寓意是什么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8-28 23:00:15浏览:8分类:文字大全

精字的寓意是什么

精”这个字看上去普通,主要是我们太熟悉它的常见意和常用法,其实,汉字每一个字推敲起来,都有很多故事和内涵。我尝试着去从解读“精”这个字开始,为读者们尽量呈现这个“字”的外延与内涵。

一、含“精”的古文名句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中不精者,心不治。                  ――管子

其视精,其心正。           ――《说苑·修文》

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                ――朱熹

精――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精——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二、“精”的基本含义

精 [jīng 平庚]

1、精舂的米。《论语·乡党》:"食不厌精。"亦指将糙米舂精。《楚辞·离骚》:"精琼爢以为粻。"

2、精华。《淮南子·天文》:"火气之精者为日。"

3、精力;精神。东方朔《答客难》:"竭精驰说。"张衡《南都赋》:"荡魂伤精。"

4、精肉,瘦肉。《齐民要术·脯腊》:"用牛羊獐鹿肉之精者。"

5、精怪,妖怪。《西游记》一七回:"都是兽类,他怎么成精?"

6、精液。古人以为繁殖后代的物质。《易·系辞》:"男女构精。"

7、指日、月、星辰。《后汉书·光武帝纪》:"三精雾塞。"

8、精致;精美。《世说·巧艺》:"陵云台楼观精巧。"米芾《画史·唐画》:"所收皆精品。"

9、纯洁,洁净。《盐铁论·讼贤》:"怀精白之心。"

10、专一。《说苑·修文》:"其视精,其心正。"

11、精密。《宋书·律历志》:"非唯先法不精。"

12、明亮;光明。司马相如《长门赋》:"起视日月之精光。"《汉书·叙传》:"星辰垂精。"

13、清楚,真切。元稹《山枇杷》诗:"天高万里看不精。"

14、精锐。《宋书·殷琰传》:"简选千百精手。"

15、锐利,锋利。元稹《授王播中书侍郎兼盐铁使制》:"铓刃益精。"

16、精通,擅长。《荀子·解蔽》:"造父精于御。"

17、光;空。《黑旋风》三折:"还有精着腿无个裤儿穿的。"《水浒传》二八回:"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

18、极,甚。《吕氏春秋·审分》:"自蔽之精者也。"

19、通"睛"。眼睛,目光。《汉书·王莽传》:"露眼赤精。"左思《吴都赋》:"精若耀星,声若震霆。"

20、通"菁"。花。宋玉《风赋》:"将击芙蓉之精。"

21、通"綪"。赤**。《楚辞·九章》:"精色内白。"

22、通"情"。心情,感情。《荀子·修身》:"术顺墨而精杂污。"

23、姓。

三、“精”的内涵解读

精者,精诚专一,精进不已之谓也。说文云:“精,择米也。”此就造字言之也,以言引申,庄子人间世曰:“鼓筴播精。”司马彪云:“简采曰精,引申为凡最好之称。”故广韵训精为正也,善也,好也。又密也,熟也,细也,专一也。为人不精则不纯,不纯则不诚,不诚则不正。为学不精则不密,不密则不专,不专则不成。“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是教者之不精;“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乃学者之不精。故化民成俗,敦品励学均精诚专一,精进不已不为功。且我国之正统文化,亦以精诚专一为其至宝,《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儒家所谓十六字心传也。朱熹为诗赞之曰:“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旨哉言也。管子曰:“中不精者,心不治。”这些论述,基本上涵盖了我们所提出的“精”字精神的文化内涵。其实,我们所提倡“精”字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提倡做人做事要有“精诚专一”的精神。“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就是其精神实质的一种体现。“道启真心觉渐清,天教绝粒应精诚。云外仙歌笙管合,花间风引步虚声。”这首诗是讲修道要精诚专一,只有精诚专一才能达到神清气爽的境界,才能进入道境的至乐。其实,修道如此,世间万事也是如此,教育更是如此。

成其事者,必先成其人。古人认为,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先修其德,而修德首要之点就是要有“精”字精神。《系辞传》中多处论及人的品德与事业的关系,并且把德的内涵具体化。如讲“德”之长久“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伟大事业的前提是具有德泽的人,贤人的德泽在前,事业在后,德是长久的前提,业是长久之德的结果;讲敦行仁道,泛爱天下,而不会有过失,成全万物而不遗漏。“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讲慎言行做善事“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讲人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按天地大道之规律办事,“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讲人要走正道,做正派之人,不搞阴谋诡计,不走歪门邪道。告诉我们无论在吉利还是凶险时都要安常守正。“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万事万物以守正为前题。就如同天地的道理以正而观照万物,日月的道理以正而光明万物,天下一切的动作行为,都是归于端正专一精诚无欲,才能有所成就。

峙怎么读 峙如何读

离骚

1.

遭遇忧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复, 斯立 以启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

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谏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

牢骚。

《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

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

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

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1、峙是一个汉字,读音是zhì/shì,从山,寺声,本义为稳固地、高高地立起,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抱朴子·交际》和《送陈留李少府归上都序》均有记载。

2、《广韵》直里切《集韵》《韵会》丈里切《正韵》丈几切,音畤。《广韵》峻峙,屹立也。《班固·东都赋》通天吵以竦峙。《注》通天,台名。吵,高也。

3、又《班固·东都赋》散似惊涛,聚似京峙。《注》京峙,高丘也。

4、又《尔雅·释诂》供峙,共具也。《书·费誓》峙乃糗粮。《诗·大雅》以峙其粻。《注》峙,积也。《集韵》或作跱。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