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郑州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2:29:50浏览:26分类:教育知识

郑州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为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共同组建的郑州大学法律系。1985年,法律系在全国第一批设立了经济法专业,1988年经济法专业独立组建为经济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经济法系合并组建成为现在的郑州大学法学院。建院以来,国内外高校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学者经常到我院讲学和指导工作,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使我院得以与恢复后的全国法学教育同步发展。

郑州大学法学院是“文革”后新创建的法律院系。1980年初,郑州大学从原政治系中分出并组建了郑州大学法律系,当年即有1977、1978、1979三个年级100多名学生,1981年底,该院培养出了第一届法学专业毕业生26名,是全国有1977级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四个院校之一。

在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该院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调入近30名优秀教师。其中包括刘国任、肖乾刚、叶高峰、金凯、潘永隆、霍震、沈绍芳、胡仕湘、吕泰峰等十多位著名学者,为该院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80-1981年,北京大学派出魏敏教授、李志敏教授、扬敦先教授、张玉镶教授、北京政法学院派出甘继华教授;湖北财经学院派出蒋碧昆教授、朱继良教授、曾绍汝教授、卓之干教授;西南政法学院派出常怡教授等十多位著名专家长期在该院任课。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也经常派教师到我校作专题讲座,为该院前三届学生的培养和以后的发展,给予了令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支持。

1985年,该院在全国第一批设立了经济法专业,1988年经济法专业从法律系中分出,独立组建了经济法系。

1994年,法律系和经济法系合并组建了郑州大学法学院。

1991年取得刑法专业硕士授予权。之后,又先后取得了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理学、法史学和诉讼法学、环境资源法学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并于1998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2003年学院的科研机构“郑州大学私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被评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05年取得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授予权,这是河南省的第一个法学博士点。

2008年法学专业成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2008年12月郑州大学法学院代表队赴清华大学参加全国影响力最大的模拟法庭竞赛——第六届“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大赛,获得团体冠军。

2010年取得法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2011年12月,郑州大学法学院获第九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冠军。[1]

2012年5月,郑州大学法学院成立亚洲第一个边沁研究中心。[2]

2012年取得博士后流动站。

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法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2]

建院以来,国内外高校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学者经常到我院讲学和指导工作,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使我院得以与恢复后的全国法学教育同步发展,走过了33年的发展里程。

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为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共同组建的郑州大学法律系。郑州大学法律系于1980年初成立伊始,便从政治系转来了77、78、79三届学生,从 而成为全国拥有77级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四个院校之一和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1985年,法律系又在全国第一批设立了经济法专业,1988年经济法专业独立组建为经济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经济法系合并组建成为郑州大学法学院。

师资力量编辑

郑大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8人,博士生导师13人, 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为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2人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先后担任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担任全国性法学研究会顾问,2人担任全国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0余人担任全国性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3人担任河南省法学会副会长。[3]

法学院现有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私法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俄罗斯法研究中心、边沁研究中心、中国土地法律研究中心、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河南省国有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多个校级研究机构。[3]

专业介绍编辑

郑州大学法学院已形成了稳定、明确、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

宪法与行政法

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其中已取得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10人。学点已经形成了中国宪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外国宪政与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三个相对稳定、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本专业任全国性学会理事7>名。学科带头人苗连营教授为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会、中国青少年法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刘向文教授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宪法学会顾问,是我国著名的俄罗斯、中亚法学问题专家。沈开举教授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兼职研究员。本学科点承担国家项目3项,国际合作等横向研究项目9项,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教育厅项目10项,郑州大学项目2项 ;出版学术专著16部,教材12部,在《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法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被转载,转摘。

民商法专业

民商法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学科带头人田土城教授为中国法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管优秀专家。导师组下设民法研究方向,由耿林副教授负责,主要从事民法基本理论研究;商法研究方向由宁金成教授负责,主要从事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由王锋教授负责,主要从事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研究;亲属法研究方向由吴洪副教授负责,主要从事亲属法基本理论研究。近几年,该专业已出版学术专著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刑法学专业

郑州大学刑法学科是河南省法学教育领域第一个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一直是河南省法学教育中的强项,连续四届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点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较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学术气氛活跃的学术队伍;学术队伍中有50岁以下教授8人,8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为鲁嵩岳教授和刘德法教授。 该学科点已经形成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外国刑法学、犯罪学等三个相对稳定、优势明显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社科项目5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该专业一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充分发挥刑法学这一实用型学科的特点,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济法专业

郑州大学经济法学科设立于1985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经济法学科之一,1993年取得经济法专业硕士授权资格,1997年、2000年、2003年连续三届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本点已形成了稳定的、具有显著特色的研究方向:以肖乾刚、程宝山教授为带头人的经济法研究方向,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主要从事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该专业共承担省级以上规划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近10项。

国际法专业

国际法专业同样也是一个实力较强的学科,其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学,学科带头人赵建文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学术著作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法学理论专业

法学理论专业的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和立法学。法律史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诉讼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环境资源法专业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法、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能源法。

何季麟,冶金与材料工程专家。196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是我国著名钽铌冶炼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

何季麟院士长期从事钽、铌材料的精细结构及其对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对钽粉的钠还原机理与其化学性能、电气性能的内在影响有很高的研究造诣,是我国采用氟钽酸钾钠还原工艺(系列性)制取钽金属的变革性进步的重要人员。

在稀有金属钽、铌、铍新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钽铌金属冶炼、加工工艺、技术与方法并实现了工程化应用。主持并指导了特种铜合金、镁及镁合金、钛合金加工、钽电解电容器、电池材料、金属陶瓷靶材等多项新材料技术研究。

何季麟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近20件。2007年“RTO金属包埋切片微米、纳米表征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超小型化钽电解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生产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