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博士怎么考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2:47:09浏览:13分类:教育知识

博士怎么考

1、两封专家推荐信:专家须为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者;

2、研究计划:提交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3、学术著作:对于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有的学校有强制性的要求。有些学校,比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如果有学术著作将大大提升考博成功的概率。所以在报考前,最好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有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名)。

4、其他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等常规材料也需要准备.

每个学校不一样,有的学校是初审+综合面试+笔试的形式,有的学校比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只是初审+综合面试。

1、初审包括资格审查、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2、综合面试也就是复试。复试将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

一、不要准备太晚

1、首先要早点选择、联系好导师。

不同于硕士研究生考试,博士研究生在考试之前就要联系好导师,也就是确认有导师愿意接收你才能报考。因为博士导师的名额都不多,文科类导师名额更少。我之所以准备这么迟,一方面是勇气不足,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工作了,隔了几年发现还是有考博的想法,然后联系我们学院发现我们学院的这个专业的博士点因为一些原因取消了。然后又联系外校的导师,直到去年12月才找到一个导师。但是导师也明确说了。报考他的人很多,除非你考第一名。

2、其次要找到考试大纲,制定考试复习计划。

博士研究生考试的范围比较广,依照大纲来备考会有针对性一些。大纲每年都会有发布。然后一般导师也会给你一个复习书目。专业学习我就是按照导师给的书目进行复习的,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发现时间的不够用,然后就是没有抓住重点中的重点,然后有一门就是哪里没看考哪里。

3、最后就是报考的材料准备了。

这个考试要求你有专家推荐书。很多学校需要两名教授签字的专家推荐书。这一步的操作没有多复杂,找到两个教授签字盖章就行了。其实所有的这一切看似简单但还是会占用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对于工作人士来说。所以早点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二、时间安排上不要过于乐观

操作完第一步就是正式复习了。我因为自己准备报考就已经离考试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当时还在想只要我加把劲没关系的,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是对于时间安排过于乐观。

因为我在确定报考的时候已经到了12月,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要看什么书,12月又很多事情,整整一个月都只看了一本专业书。然后就是一月和二月,这里面还有放假和春节。这都会影响复习的进度。加上工作上也有一些杂事和生活中的突发性事件,当时我做的精确的计划并没有很好地执行。所以对于工作的人来说,还是要把时间准备长远点,至少准备个半年。或者多考几次长点经验,我身边很多考上博士的人都不是一次就考上的。

三、英语、专业不要想着碰运气

博士考试主要是专业和英语,对于阔别书本很多年的人来说,这两样都会倍觉陌生。所以也就是寄希望于运气了。因为英语还是有选择题,说不定就蒙对了呢。我复习专业书差不多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有效的纯时间都是下班时间。这里也导致我看完专业书就没有时间看一些学术期刊和热点事件了。

四、早点掌握一些学习工具

其实学习工具的使用并不需要很多,但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很专一的去使用。它会让你从赶公交变成坐地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研究一款新的工具。我就很害怕研究各种工具,总觉得麻烦。比如一直想学会用goole,也是直到考博结束之后才弄懂。想要熟练使用anki也是在考试完之后才研究好的。不过一旦找到这些工具你就会觉得,怎么没有早点使用呢?实践下来我觉得对于学习有帮助的工具有:番茄钟、思维导图以及anki。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