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字大全 > 正文

戈矛怎么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9-01 11:31:13浏览:11分类:文字大全

戈矛怎么读

戈矛读:gē máo

引证解释: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_我戈矛,与子同仇。”

《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后汉书孔融传》:“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馀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顾炎武《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辚辚,戈矛接江裔。”

单独字义:

戈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把戈。戈是一种兵器,也是商周时代常用的兵器之一,因此“戈”也是一般兵器或战争的代名词。戈是汉字部首之一,用戈作意符的字多与兵器或军事有关。与兵器相关的如戟、戮。与军事相关的如戍、战、戒。

矛,《说文解字》:“矛,酋矛也。建於兵车,长二丈。象形。”长杆利刺之刃冒矜是矛之范式。本义: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如:矛头。衍义:又用作姓。

_矛的读音是:dùnmáo。

_矛的拼音是:dùnmáo。结构是:_(左右结构)矛(独体结构)。

_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_者,誉其_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_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

二、引证解释

《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_者,誉其_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_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_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杜亦不为公侯。”

三、网络解释

_矛dùnmáoㄉㄨㄣ_ㄇㄠ__矛《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_者,誉其_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因以“_矛”比喻事物互相抵触。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_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杜亦不为公侯。”

关于_矛的诗句

圣贤与命相_矛

关于_矛的成语

伯道无儿不期而然不齿于人操矛入室不名一钱倒持戈矛不期然而然自相矛盾

关于_矛的词语

亡戟得矛杯酒戈矛自相矛盾倒持戈矛操矛入室矛盾相向鬻矛誉_不期而然不名一钱伯道无儿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矛的详细信息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