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3:17:03浏览:11分类:旅游攻略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

安妮·莱博维茨(1949- ),美国著名女摄影师,《名利场》杂志摄影,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简介

安妮·莱博维茨(1949- ),美国著名女摄影师,《名利场》杂志摄影,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也是在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国家画廊举办摄影展的第一位女摄影家,她以其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评论家们称为“摄影师中的左拉”。2005年,《美国摄影》杂志称其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曾3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当代传奇奖”。安妮·莱博维茨,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69年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时,求学期间为《滚石》杂志拍片,1983年成为《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出版的画册有《女性》、《美国音乐》等。除名人肖像外,也拍摄战争题材,如战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亚萨拉热窝和卢旺达等地的军事冲突等。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生平

1949年10月2日,安妮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父亲是空军上尉,母亲是舞蹈演员。由于父亲常常转换驻地,她和5个兄弟姐妹童年跟着父母不停搬家,一大家子整日生活在车上,车窗成了她的“取景器”。

1967年秋天进入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1969年为《Rolling Stone(滚石)》杂志拍片,

1970年,被《滚石》杂志创办人温纳相中,开始发表作品,列侬与大野洋子通过她的镜头屡屡出现于《滚石》,她为列侬拍摄的一张黑白肖像成为《滚石》杂志1971年1月21日刊封面照片。1973年,成为《滚石》的首席摄影师,

1977年,加盟联系社,现居纽约,

1980年12月8日,莱博维茨再次为列侬拍照。她只计划为列侬一人拍照,但列侬却希望与妻子小野洋子合影,两人当时刚合作发行专辑《双重幻想》。莱博维茨建议,列侬和洋子全 身裸上镜,但洋子只同意裸露上半身。莱博维茨索性让她穿得严严实实,而列侬则全身裸露。照片中,列侬 全 身 裸 、蜷曲身体,紧紧偎依在妻子身旁。几个小时后,列侬在公寓门前遭枪击身亡,莱博维茨成为最后一位给他拍摄肖像的专业摄影师。《滚石》1981年1月22日发行纪念列侬专刊,莱博维茨的作品成为封面照片。

1983年,莱博维茨离开《滚石》,成为《名利场》首席摄影师,将更多名人摄入镜头。除黛米·摩尔的怀孕照,她还为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拍摄牛奶浴照。按照莱博维茨构思,在《修女也疯狂》中表现出色的非洲裔女演员戈德堡躺在一个注满牛奶的浴缸中,只露出脸和四肢。

1988年,安妮代表《名利场》再次来为阿诺德·施瓦辛格拍摄,同年认识了55岁的桑塔格,为桑塔格拍摄 随笔 集《疾病的隐喻》封面。

1990年,开始准备自己的阶段回顾展时,发现那些早期的报道生涯对她来讲最有价值,希望可以再次走出去,重新见证历史。

1991年,为为黛米摩尔拍怀孕裸照,该照片被选作1991年《Vani-tyFair》的8月封面;

1992年,再次为黛米·摩尔拍摄《名利场》的封面照,

1993年,和苏珊·桑塔格去了很多她完全想不到会去的地方,并拍下了无数珍贵照片,比如战后的科索沃,或是动乱的萨拉热窝,以及卢旺达。

2001年,借助人工授精生下女儿莎拉,但她从未透露孩子父亲的身份。

2005年5月,莱博维茨借助____技术得到一双孪生女儿。

2005年的《美国摄影》杂志封她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

2006年,美国杂志协会在评选40年来最优秀的杂志封面照时,头两名都属于她为《滚石》拍摄的封面约翰·列侬和《名利场》的封面黛米·摩尔;

2006年10月12日,以其为原型的纪录片《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在美国上演,

2007年,安妮·莱博维茨特约以一天10万美元的薪酬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拍摄官方肖像,是迄今为止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摄影家,

2009年3月,已经就职顶级时尚杂志《Vogue》的莱博维茨为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拍摄肖像。

2009年7月,“艺术资本”集团向纽约州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安妮没有缴纳有关费用,要求进入她的寓所,出售她的房产及艺术品。

2014年,莱博维茨将自己四十年的心血整理成册,出版了限量版图集。因为图集太大,所以出版商还特意给书配了三脚架,一套图集售价为三千美金。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主要成就

以其独特的人像摄影风格而闻名于世,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黛米·摩尔、乔丹、贝克汉姆、施瓦辛格……都曾一度成为她镜头中的主角,曾三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

主要画册有《女性》(苏珊·桑塔格撰文、1999年由兰登书屋出版),以及《美国音乐》(派蒂.史密斯和罗斯安妮.凯斯撰文的200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朝圣》等。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轶事

1988年,39岁的安妮认识了55岁的桑塔格,为其拍摄随笔集《疾病的隐喻》封面。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安妮和桑塔格成为人们的话题。她们一起参加聚会,有人还看到她们在一家夜总会跳舞。此后,两人搬进纽约同一栋公寓大楼,毗邻而居,彼此能看得见对方房间的风景。她们合用一个储藏室,安妮的公寓是临时住处,桑塔格的公寓则是她的思想库。两名强悍的女性分享相似的生命历程,逐渐超越朋友层面,成为恋人。“我建立这种关系,希望能接近伟大,提升我作品的水平。”

桑塔格对安妮有时很严厉,但安妮坚持了下来。“苏珊希望我拍更多严肃主题。”1990年安妮准备自己的阶段回顾展时发现那些早期报道对她最有价值,她希望可以再次走出去,重新见证历史。

1993年,桑塔格非常关心萨拉热窝战争,想让安妮随行拍照。安妮就此回到了早年用小照相机拍摄系列照片的起点,不带工作人员,只与那个地方和情景产生内在关系。

1990年代末,桑塔格得了癌症,弥留的日子里,安妮随她跑遍天涯海角,留下一代女知识分子最后几年的动人身影。“桑塔格病中的照片呈现了死亡的残酷,也展现了勇气的 面相 。艺术应该超越个人情感”。此后,两人还合著了《女人》一书。

2004年12月8日,桑塔格去世。回忆桑塔格安妮便会哽咽:“我经历了所有情感的、精神上的痛苦,现在我终于可以很好地面对。我并没有双重生活,我的照片记录的就是我的人生。我和我的作品建立了一生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死去时,在我的作品中得到些慰藉。”

 关于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的评价

苏珊·桑塔格:“所有的都渴望被人纪念——甚至永不遗忘”。

希拉里·克林顿:“她是我们国家的时代记录者,记录我们所思所想。她捕捉到了那些名人们的态度、性格和不安全感,同时将他们人性化。”

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技巧

在数码风光摄影中,逆光拍摄是一种既有一定的拍摄难度而又可产生独特艺术效果的摄影手法。逆光是从景物背后照射来的,我们拍摄的对象主体往往是没有直接光线照射的阴暗部分,因而也就不容易表现出景物的明暗层次和线条,而且反差大、变化多,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拍摄技巧和经验,就会造成摄影主体曝光不准确,显示不出逆光摄影作品的独特魅力。因此拍摄者在拍摄逆光摄影作品时要能熟练运用、掌握以下技巧。

1.曝光时要以拍摄主体的曝光量为依据,其余在所不计。如拍摄日出或晚霞时就应以天空或太阳的曝光值为主要依据。

2.逆光拍摄花卉、植物、人物、动物等轮廓清晰、质感透明的景物时,应选择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曝光时以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

3.拍摄剪影效果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

4.由于逆光拍摄时,相机对着强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影响。尽量使用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者调整拍摄角度以防止眩光产生。最常用的逆光拍摄效果有两种:一是剪影效果,二是轮廓光效果。以下就是在同一时间、地点、题材采用不同拍摄手法而产生截然不同效果的逆光照片。

逆光下的轮廓光效果

这是2005年10月在内蒙额济纳旗的沙漠中拍摄的驼队,虽然当时处于逆光,但由于太阳的位置相对较高,驼队和沙丘的顶部被光线照到的部分勾勒出了一个明亮的轮廓,与大面积深黑色背景相衬形成了逆光中特有的轮廓光效果。拍摄时以亮部测光为依据,平均测光时要减2~3挡曝光量,避免曝光过度。

剪影效果

剪影效果的拍摄较为简单,拍摄时以亮部的曝光为准即可,主要是为了体现环境特有的色调和气氛时采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简洁背景有办法

风光摄影不但讲求主体的选择及安排,同时不能忽视背景的处理。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处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以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理想的背景应该力求简洁、纯净,视觉元素精炼,影调和谐统一。有经验的摄影师都善于调动各种手法,以达到背景的简洁,凡背景中可有可无、妨碍主体突出的元素均应减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改善背景的办法:

一是虚化法。

即采用较大的镜头光圈(如F2或F2.8),尽可能地缩小景深范围,将焦点落在主体上,使清晰主体之后的背景呈虚化状,从而收到以虚衬实的良好效果。

二是遮挡法。

即利用升腾的云烟、飘渺的白雾、树木枝叶,或山峰、墙体等物体的背阳面等,将背景掩藏起来,从而突出主体。

三是避让法。

即调整拍摄高度,或仰向避开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将主体对象干干净净地衬托在天空背景上;或俯向以马路、水面、草地为背景,使主体轮廓清晰,获得简洁的背景。有时用长焦距镜头缩小背景,杂乱的景物被排除在画面之外。

《雁南飞》:以湛蓝的自然天空为背景,错落有致的雁群款款飞越头顶,被摄主体突出、清晰。

高调拍风光

高调,也称为亮调。通常把影调清淡的照片,称之为高调照片。高调照片中影调绝大部分为浅色,是由从浅灰到白的少数等级构成整个画面的色调。它一般比较简洁明朗,适宜表现以白色为基调的题材。高调照片虽以等级偏高的淡色调为主,但仍要求有丰富的层次,也不排斥小块深色暗调存在。由于大面积淡色调的衬托,小部分的深色暗调显得更突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拍摄高调效果风景照片时,要注意5点:第一,选取浅色调的景物,主体与陪体的色调尽量接近;第二,选用浅淡背景,利用白色或浅灰色调的背景能将深暗的主体衬托出来,这些浅淡的背景可以是雨雾、云烟,也可以是绵延的山、浩瀚的水;第三,采用正面光或漫射光照,这样能获得影像柔和、反差平淡的效果。晴天利用平射、直白的正面顺光,能获得无影的图像;阴雨天利用匀称、平和的漫射光或反射光,可以获得反差柔和的图像;第四,增加曝光量,应在正常测光值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增加0.5~1.5挡曝光,能将背景提亮;第五,要控制光比,光比控制在1∶2以内为宜,光比过大的结果要么使高光部分层次损失殆尽,要么使灰调部分变得深暗,从而失去高调照片应有的特性。

在自然风光摄影中,经常采用高调手法展现清秀空灵、辽阔浩远的秀丽美景。可以被利用的天然背景有很多,比如,在江南拍摄山水风景时,往往基于空白的理念,以简洁的构图,以偏概全的方法,突出主景,其余部分渐变为朦胧的远树淡水、雾雨烟岚。还有拍摄雪景,几近纯白的雪地就是谋求高调画面的绝好背景。在建筑风光摄影中,经常采用选取一角半边之景,或景物集中于一侧的方法,把观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给人以幽思遐想的余地。还有,以天空为背景,采用仰角拍摄,曝光时以主体测光值为标准,天空因过曝而呈现一片纯白,整个画面的高调效果能得到良好表

低调拍风光

低调,也称为暗调。通常把影调浓重的照片,称之为低调照片。低调照片中的影调绝大部分为黑色和深灰色,是由从深灰到黑的少数等级构成,整个画面的色调比较浓重深沉。一般适宜表现以深黑色为基调的题材,营造庄严、凝重、静穆的氛围,反映沧桑、沉稳的特性。低调照片虽大部分是深暗影调,也不排斥小面积的白色亮调。由于大面积暗调的衬托,小块的白色格外明显,形成视觉中心,使整个画面具有生气。

在拍摄低调效果风景照片时,要注意6点:第一,选择深色调的景物,陪体的色调也要比较深,并且与主体的低调相协调;第二,选用深暗背景,纯黑或者深暗背景能将浅淡的主体衬托出来;第三,采用侧光或侧逆光照,这些光位从镜头方向看,主体受光面积较小,且为轮廓光,很容易获得深暗影像;第四,减少曝光量,应在正常测光值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适当减少0.5~1.5挡曝光,能将背景压暗下去;第五,光比要大,光比可大于1∶4甚至1∶8;第六,利用阳光背阴之面作衬托,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大山、墙体等阴影作为背景,将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

在自然风光拍摄中,获得低调效果的照片多在特殊天气或时段,比如,阴云密布、乌云翻滚下的景物,呈现的就是悲壮、大气、沉重的低调意境。在早晨或傍晚,来自低矮角度的阳光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光的投影长,阴影面积大,能把各个景物投影平面分开,突出画面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从而呈现立体的、影调深沉的景物照片,这些时段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拍摄低调照片。还有,借助夜晚灯光拍摄。与白昼不同,夜晚除了微弱的月光和灯光、焰火等外,大面积地面呈现黑暗。借助脚架和快门线采用长时间曝光,能拍摄到低调效果的夜景照片。

《山野秋晨》:早晨的霞光照射着洁白的秋苇茅草,深暗的背景十分醒目地衬托起欲表现的主体。

虚实并用拍溪瀑

瀑布和溪流是自然山水中最富有诗意的景观大山深处,飞流直下,雪涛横披,殊瀑平泻,丰采瑰丽。

选择合适的季节,寻找有特色的溪瀑,是拍摄一幅好照片的前提。在画幅的选择上,为表现溪瀑宽广湍急奔腾的气势,多采用横画幅;为表现高深、落差大的溪瀑,显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多采用竖画幅;而展现平缓舒展,则采用中规中距的方画幅。溪瀑多在山谷之中,拍摄时往往没有回旋余地,求得全景应使用中广角镜头;取其局部及特写,则又离不开长焦镜头。关于拍摄高度,平拍接近通常的视线,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俯视时,溪瀑的画面在透视上变化大,利于表现层次、数量;仰拍时,溪瀑在画面透视上的高度比实际感觉要雄伟、高大。拍摄方向多采用稍侧的方位,不宜过正,以免画面显得呆板。

除了上述几点,拍摄溪瀑更为主要的是画面的虚实处理。如梦如幻、诗意盎然意境的获得,依赖于虚实并举、虚实相生。实和虚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画面上全是实景,会给人以憋闷之感;反之,画面上全是一片虚乎,一点实的地方都没有,又会令人感到空虚。因此,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住虚与实的互相补充、互相陪衬、互相生发,才能做到画面的妙趣无穷。这主要体现在相机快门速度的选择上。要是拍摄水花飞溅的画面,为了显示水珠,可以采用高速快门。但多数情况下不能这样做,为了显示溪瀑的动势,看起来轻柔飘逸,必须想方设法将快门速度降下来,以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而且快门速度越慢,溪瀑越有流动感,越足以夸张和表现。常用的快门速度为1/2秒至1秒甚至长达几秒。实现慢速快门的方式通常有4种:一是收缩光圈,相对延长曝光时间;二是选择光线暗淡的阴雨天或早晚时间拍摄;三是通过设置选用较低的感光度;四是加用中性灰镜(一块不够则两块叠加)。为了避免采用慢门速度时容易出现的抖动,务必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快门线开启快门。若无快门线,则可以启用自拍功能。

《玉液琼浆》:彩石丛、绿苔间,流淌的哪里是溪水,分明是琼浆玉液,恍若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美丽梦幻。这种轻柔浮动、虚幻飘逸的奇妙效果,特别显得充满柔情。拍摄时采用光圈F13,曝光时间长达8秒。

首先要选定一个准备拍摄的全景画面,然后开始搜索有价值的主题:你要在脑海里把风景想像成带有多个四边形的网格,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关注到风景中的每一个元素。

专业摄影师会在取景器中使用一个带有水平和垂直线条的毛玻璃。一些数码相机已经把这些辅助线条用电子方法投影到液晶屏幕上了。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个功能,你也可以用一个可擦掉的软笔帮忙,用这支笔把线条标记在液晶显示屏上。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地把拍摄题材分成若干份,还有助于寻找黄金点。

为了找到拍摄主题,也可以在手指中观察。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组成一个长方形,虽然样子可能有些滑稽,但是这样可以快速找到主题。当然,也可以使用折成一定角度的纸板或者空的幻灯片边框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概要和全景

在一张照片中,居高临下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过,这种以鸟瞰视角的俯拍方法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摄影师在白天乘坐飞机时,可以直接从窗户里完成拍摄,这样可以真实地记录下实际的地理结构。

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也可以试着去寻找一个至高点。例如右上图,你从一座山上面可以很好地俯瞰山谷或者海湾。如果在城市,一座高楼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想得到全景照片,你可以在同一方向上连续拍摄。不过,现在很多数码相机都具备这种全景照片的拍摄功能。如果你的相机没有这种功能,可以简单地拍上4到6张边缘重叠的照片,接下来在Photoshop或者其他图像编辑软件中,把这些照片组合在一起。重要的是,你要手动设定固定不变的光圈和快门数值。因为如果在拍摄每张照片时采用自动曝光,在照片之间过渡的地方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亮度跳跃。

通过线条展现动感

一个重要的构图元素就是有动感的线条。你要用所选择的照片题材勾画风景中的一小部分区域,这样你可以在照片的结构中获得更多生动的元素,例如可在草场上把一条小溪这样的元素放入其中。这些线条不应该简单地放在照片中央,最好是倾斜着放置。

另外,街道和墙也适合作为有动感的线条。你可以这样放置你的相机,直到让取景范围中的墙向着观众的方向绵延过来。这样,照片中有了一个舒缓的变化。这个线条应该在取景范围内结束,但不要简单地在照片的另一端开始。也不要让这些线条在照片中简单地笔直穿过,略带弯曲的或者其他形状的线条会更生动有趣。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算得上是非常伟大的风光摄影大师。他在上世纪30年代末用区域系统方法,实现了完美的黑白照片拍摄。对于彩色照片来说,照片中的所有区域都需要色调的指导原则同样有效,其中的色调就是灰度值。

如果想学习更多关于照片中理想亮度分配的知识,就应该首先把相机放在一边,在脑海中把拍摄题材转换成灰度值。现在,你要从一个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每一个亮度区域都有一个百分比数值,100%代表着深黑,而0%则代表着纯白。在曝光优秀的照片中,不会有任何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的区域。你可以努力在每一种光线条件下寻找正确的曝光。要注意的是,照片中的每一个区域都有色阶。

细节拍摄

在所有的风景区都拍摄大量照片的做法并不常见,大多数情况下,摄影师都会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一个非常特别的区域来描述旅行过程。如果想要表现一系列照片的内在一致性,那么细节的拍摄就十分重要。而这些细节是从一般的风光拍摄中无法发现的。你可以拍摄工作中的本地人、一道经典的菜肴或者当地的植物和动物。请尽量简单地拍摄当地的物品或者一些细节,并选择典型的构图方法。这样,可以与费尽心机拍摄出的风景照片形成良好的对照。观众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这个地方的信息,还可以感受到照片中讲述的故事。为了回到家中还能清楚地记得,你关注的到底是哪一条河流,最好随身带一个笔记本。这样,你可以马上记下这个地方的一些信息以及拍摄的题材。

夜景拍摄:曝光不足很必要

为了捕捉到典型的夜景气氛,必须要灵活一点。不必非等到你的眼睛感觉到天黑了才准备拍照,一般情况下,这时候已经晚了。你要等待的是街灯点亮的那一刻。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投在建筑物上的是街灯所发出的人造光线。为了能让天空获得深蓝色的色调,应该在手动模式中有意识地让曝光不足。为此,你要寻找一个只有微弱光线的区域,并记录下此时的测光数据。接下来用这个参考数值,你可以完成一系列照片。以这个测出的曝光数据为参考,可以在更亮和更暗的3档不同的光圈数据下完成拍摄。这几张照片中总会有一张是曝光合适的。不过,深蓝的天空只有在无云的傍晚才能拍摄到。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