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左衽的相关新闻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3:31:03浏览:10分类:教育知识

左衽的相关新闻

课本中屈原的衣襟穿反了

前襟向左,右边一片压住左边那片,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数民族穿左衽。前襟向右,左边一片压住右边那片,领子的样子看起来是字母y形状,这是汉服的特征。

“发现历史书上屈原的服装是左衽!”17日,网友“lishuman”发帖,质疑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屈原所穿服装出现“左衽”失误,该书为2006年6月第2版,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经专家网友证实插图确实将右衽误为左衽。19日,记者致电人民教育出版社,该社有关人士坦承插图印制有误。

质疑

初一女生:书上屈原穿错衣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左衽和右衽代表华夷之别,堂堂中学历史教材竟然犯了这种低级错误。”“lishuman”发帖当日,不到5个小时,就引起了30多位网友的关注讨论。

19日,记者联系上了帖主“lishuman”——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初中一年级女生李舒曼。近日,12岁的李舒曼学习了历史课《中华文化的勃兴》,“我无意中发现,书中屈原插图的衣服竟然是左衽。我从小就喜欢历史。10岁时,爸爸就跟我讲过汉服的知识。汉服应该是右衽。”

潘利华是李舒曼的班主任,对她“爱提问”的印象很深。“舒曼成绩很好,总能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证实

专家:“汉服左衽”确有误

“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数民族才穿左衽的。”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胡晓东证实了李舒曼的质疑,“早在周朝就有汉服右衽的习俗了。”

胡晓东认为出错有两种可能,一是印刷制版“反了”,二是画像本身确有失误。据此,记者向印刷界资深人士湖北省印刷协会副理事长李卫滨求证,他分析“印刷失误是最大的可能性”。他认为,教科书印刷一般是胶片制版。该幅屈原插图背景是江水,正反不易辨识,有制版工人放反的可能性。

网友们也纷纷证实该失误,“纵剑长歌”表示还可以通过佩剑看出失误,一般佩剑放在左侧,而屈原插图的佩剑在右。

回复

出版社:为版式美观放反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余老师称,这件事是他们第一次接到问询,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上的失误,他坦承插图确实是放反了。经主编齐吉祥调查,原因在于制版工人觉得位于该页接缝处的屈原插图,“调个”面朝左更好看;加之后面的江水不具有正反辨识度,致使屈原插图出现“左衽”。

插图印错了,是否会更正呢?余老师表示,“屈原插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他的爱国情怀。现在我国各地的中学教材不统一,除了人教版,还有其他版本。教育部已经开始集合专家编写新教材,最早明年就会出来。新教材即将取代老版本 。”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