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仔先生-趣站-一个有趣的网站!
鹏仔先生

鹏仔先生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知识 > 正文

报考本校研究生有什么优势?(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现大二过程装备专业,考本校研难度高吗?(我成绩一般)

作者:百变鹏仔日期:2023-07-09 23:33:56浏览:17分类:教育知识

报考本校研究生有什么优势?(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现大二过程装备专业,考本校研难度高吗?(我成绩一般)

本校相对来说比外校好看,初试的时候本校可能开对口专业课的辅导,不开的话你也可以问学长学姐要点经验资料什么的。初试过了在复试的时候老师对本校学生也是相当照顾的。毕竟要保证本校的考研率,所以说考本校还是比较好的。如果想保险,有学上,不想冒风险考外校的话本校绝对是很好的选择。不过还是要好好努力,该学的也要学。国家线是必须要过的,还要尽可能多考些分。望采纳。

大学介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坐落在辽宁省抚顺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岸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抚顺煤炭工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校65年来已培养10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石化、煤炭等各行业的各级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共建我校的历史机遇,把“顶天立地”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把强化内涵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使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实现了新跨越。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资格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专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6年学校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的新校区。新老校区连成一片,成为融教学、科研、人文、生态于一体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学园区。学校占地面积1906亩,校舍建筑面积78.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3.84万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72亿元。

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22774人。教职工1521人,专任教师93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1.3%,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83%,有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辽宁省攀登学者,2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7人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和优秀骨干教师。

学校设有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下辖石油化工、化学与材料、环境与生物三个学院)和研究生、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通信、机械工程、石油天然气、经济管理、数理、外国语、马克思主义、体育、矿业工程(职业技术)、顺华能源、继续教育、教育实验、国际教育、民族教育、艺术设计和营口大学园石油化工等18个学院。现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科专业。建成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资助学科5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4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9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19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201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

学校集中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石油化工过程运行优化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批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石油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0个,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抚顺市联建了信息技术中心、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成效显著,成立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社会稳定研究会,建立了辽宁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取得多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436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35项,获授权专利232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出版著作、教材29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300余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734篇。学校公开出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个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高校科技服务县域经济试点单位,荣获“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组织”称号。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发挥“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的激励作用,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实施“雷锋精神种子工程”,总结凝练出了雷锋“五个一”精神(“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通过抓“两课”教学、开设“雷锋精神在线网站”、丰富校园雷锋精神元素、开办“百家讲坛”,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形式,满足了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授予教育部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学雷锋基金管委会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学雷锋优秀组织单位、辽宁省“雷锋号”等称号。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了“厚基础、宽专业、素质高、能力强、重德育、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弹性学分制、学雷锋示范班、教学改革实验班等教改新举措,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47项、省级奖励836项,竞赛成绩位于辽宁省高校前列。学校重视体育工作,大力开展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运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设有羽毛球、击剑和龙舟3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学校被评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我校毕业生以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全面,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连续10年获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18个国家的42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2”、“1+2+1”、 “4+1”等培养项目,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学校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有在校留学生360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辽宁省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法治校示范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

2014年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将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以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举措,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校概况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其前身是大连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更名为抚顺石油学校,1958年扩建为抚顺石油学院。先后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工业部、辽宁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0年2月,根据国务院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划转为辽宁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8月,原抚顺工业专门学校(国家重点中专)整体并入抚顺石油学院,设立抚顺石油学院南台校区 。2002年3月教育部批复我校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过52年的建设与发展,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石油化工特色与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具有培养工程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优势。

学校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专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研究生(包括工程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联合培养)培养体系。目前,各类在校生总数11570人,其中博士后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75人(含工程硕士)、留学生)人、第二学士学位生30人、本科生7017人(含民办本科生:540人)、成教本专科生1150人、高职专生1277人。建校52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多人。据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信息反馈,我校毕业生的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作风朴实,敢于创新、勇于吃苦、乐于奉献,深受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集团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技术骨干。

经过52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教学设施与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00亩,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超过3.1亿元。学校新区建设已列入辽宁省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5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12人,其中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104人,副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30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87人。受聘于其它博士单位兼职博士生导师或副导师14人,校内硕士生导师103人。校外(含国外)兼职教师144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1人。

学校现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石化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4人、中石化集团公司优秀青年知识分子5人、辽宁省优秀青年专家1人、辽宁省青年(科技)工作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0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5人、省(部)级优秀骨干教师12人。

在教学研究方面,通过积极申报面向21世纪世行贷款教改项目和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教改立项,芾动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批教改成果。近年来获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一项,资助金额6万元,省(部)级以上教改立项近百项,48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二等奖2项,教育部一等奖3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21项。有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课,14门课程被评为部级优秀课,2门课程被评为首批省级优秀课。 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现有石油化工工程中心、油气储运工程中心等15个科学技术研究机构。1999年《工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获全国高校学报(自科版)二等奖(等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1998年《工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和《抚顺石油学院学)良》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学报(自科版)一等奖。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820余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九五”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15项,达到国内首创或先进水平的有32项,获国家专利19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79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53篇。据国家科技部公布的200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校1999年度被《sci》收录论文8篇,居全国高校第120位;被《EI》收录论文11篇,居全国高校第89位;被《ISTP》收录论文6篇,居全国高校第99位。

学校先后与国内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校际关系,并与美国亚拉巴玛大学、美国加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国哥丁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理工学院、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和哈萨克化工学院等12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双方互派专家访问团和学生访问团进行短期访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互派访问学者,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聘请一些外藉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或进行短期讲学。

1987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中油抚顺分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签订了《教学科研合作协议书》,实行资源共亭、优势互补,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两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与多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建立起“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协作关系。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筹集社会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得到了社会的多方支持,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家在我校设立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现设有中国石化奖学金、中国石化企业家奖学金、侯祥麟奖励基金、埃克森助学金等。

我校研究生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1995年首次独立招生到现在,在校研究生规模已接近400人。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对本科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促进了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学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在石油类院校的就业比较良好

鹏仔 微信 15129739599

百科狗 baikegou.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